Categories
感受生活

转:林文采博士的《教育新概念》

PARENTS: 我和我的同事经过这些年的采访后达成一个共识: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修炼得很好,那么他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位好父母,您觉得是这样的吗?
林文采博士: 是 的。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就是你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也就是说,当你失败了, 有挫折感了,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你会不会对自己非常严厉?会不会不能原谅自己?如果是的话,那么当你成为父母后,你的孩子犯错时你也会这样对他。另外一 点就是你有没有办法管得住自己,你的内心能不能对自己坚持说“不行”,如果你能做到,那么你以后面对孩子时就能对他说“不行”,如果你不能,那么对待孩子 时你可能也完全凭心情,不懂得如何拿捏分寸。所以,你们的感觉是对的,一个人是不用等到有了孩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好妈妈,当她面对自己的事情时,就已经可以知道答案了。
PARENTR: 但是孩子的个性似乎很难把握,在互动中也许有很多变数?
林文采博士: 孩 子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天性,这些天性里面有好的、有不好的,有优点、有点,甚至同样一个特点,有时候就是优点,有时候就是缺点。比如一个人很豪爽,那他可 能就不那么细腻,这时要看父母怎样去引领这个孩子,你能不能让孩子在他的天性里发展他的最强处。父母通常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因为反正它已经有了。相 反,对于孩子缺乏的,就会一直批评和指责。我们认为,比较好的方式是先建立肯定,然后再想办法去补足他没有的部分。你可能觉得不理解孩子,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天生的性格就跟你不一样。你可能不了解他,但是你可以学习他的优点在什么地方,缺点在什么地方。优点上让他不断地发展,缺点上加强教育。
PARENTS: 如果说温和而坚持的人比较容易成为好父母,是不是生性暴躁的人就会很难?
林文采博士: 暴 躁,是因为你心里有某种情绪没有处理掉,而不是天性。我其实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但是我不会对别人乱发脾气,这是我处理好了的缘故。所以,暴躁的父母首先 应该去处理自己里面的东西,而不是把情绪转嫁给孩子。这种处理不是压抑。如果我生气了,我就会告诉孩子们我生气了,我不喜欢。这时,孩子们自己就会注意 了。因为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他们不愿意去破坏这种很好的关系-其实孩子天生就知道,他的感情,生理上的需要统统都要靠父母,所以,只要是父母的要求是合 理的,孩子就会想办法不去破坏那种关系。除非你太不合理,他才会拼命地烦你。
PARENTS: 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所以,我们的情绪常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旁观者的眼光、同辈人之间不自觉的攀比……
林文采博士: 这涉及父母的自我认可问题,缺乏自我认可的父母,往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和孩子的改变来证明自己的水平。比 如,一位自我力量不足的妈妈总会要求孩子教养好啊、有礼貌啊、成绩优秀啊……用这些来证明自己是个好妈妈。但如果你的自我认可足够的话,孩子吵闹时你会去 想他可能情绪不好,孩子遇到了问题时,你会想作为一个妈妈应该怎么帮助他,而不会把这些变成个人问题,脑子里总是想“哎呀,他这个样子让人看到的话,会怎 么想我?”其实,孩子最讨厌被利用的感觉,如果你总是对他说“你一定要好好表现,要不妈妈的脸就被你丢光了”,那么孩子明白你为他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你 自己的面子,那么他反而会变得反叛。
PARENTS: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有效控制这种心态呢?
林文采博士: 先把自己的自我整理好,让自己成为一个特别多选择的人,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成为一个能觉察到自己的内在而且能够把内在表达出来的人。萨提亚女士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自我的部分处理好了,他就能够去应对外界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有点儿像中医的理念,首要的是帮助一个人健体强身,那样即使外面有细菌、病毒,他也可以去抵挡。
PARENTS: 父母中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自己童年中越缺失的东西,成为父母后就越要给孩子补偿,比如零食和玩具、自由与尊重。对于这种心理,我们该如何处理?
林文采博士: 具 有这种心理的话,说明他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的成长,他讨厌自己的成长,他不能忘记自己对父母的渴望。这时,首先应该要求自己不要怀着太多的遗憾、渴望,因为 这样会使得自己在面对孩子时拿捏不准,要不做过头了,要么做太少了。然后,就是尝试从自己的成长中看到积极的一面,问自己:“我能不能接受自己的成长?也 许很困难,但是我毕竟今天活得还不错啊,而且,因为它,我还更加坚强、独立和包容……”童年生活中,一定会有遗憾的东西,但是也肯定带给过你积极的东西, 无论如何,你自己走过去了,也学到了很多。所以,请接纳你自己,接纳你的成长,放下对父母的渴望。
PARENTS: 那么现在,当我们能够影响孩子的童年,我们恰恰就是孩子的渴望时,是不是应该要求自己尽可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让他今后更容易接纳自己的成长呢?
林文采博士: 孩子的渴望是属于他自己的,你没有义务去完成他的渴望,就好像你的父母没有义务要完成你的渴望。每个人的期待都是属于自己的,别人如果愿意完成你的期待,要心存感恩,如果没有的话,那只是自然。如果我的孩子跟我说别人的妈妈怎样,我会跟她说:“对不起,我做不到”。而且我会让他知道,你能完成我的期待我很高兴,但如果你不能完成,我一样接受你,一样喜欢你――妈妈能无条件地接受你,那么,妈妈如果不能完全满足你的期待,你能接受妈妈吗?
PARENTS: 作为一个上班妈妈,我总是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亲子时光的“质”比“量”更重要。说实话,这句话让我很宽慰,但是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的?
林文采博士: 我 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觉得都重要。我认为上班妈妈有必要在小孩3岁前把工作的脚步放慢一点,做出某些调整,使得自己既能工作又不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工作 上。毕竟,生孩子是自己的选择,我们对孩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谓“重质不重量”其实是一种逃避内疚的借口。但所谓“重质”,并不是说你要不停地说他, 教导他,你平静地待在他的旁边,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和安慰。等孩子再大些,你们同处一室,他做他的事情,你做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陪伴,会带给 孩子安定。
PARENTS: 是不是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学呢?
林文采博士: 我觉得是。就好像每个人都要懂一些营养学一样,也应该懂一些心理学。而且,无论你要帮助自己还是要帮助孩子,都需要先懂得你们的心。
PARENTS: 我们的父辈似乎没有多想,就完成了做父母的工作,而我们这一代的好父母之路却似乎异常地任重道远,这是为什么呢?
林文采博士: 主 要是因为社会类型已经不一样了。现在的家庭就是一两个孩子,所以孩子没有一个基本的社会团体帮助他了解人与人的不同,去学习人际交往,掌握必要的社会技 能。而在以前,从兄弟姐妹到亲戚邻居,我们可以跟十几个孩子天天在一起。玩的过程中,自己比不上人家怎么办,跟别人性格不同时怎么办,某些人性格特别凶怎 么办,和谁闹了别扭怎么办……所有这些社会技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而不良情绪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但是现在的孩子没有这种机会,因此责任全 落在了父母身上。所以说,现在已经不能再讲“以前我的父母没有学过,不是把我也养得很好吗”这种话。对不起,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幼儿园发给家长看的,从网上找来分享,链接在这里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夜话090720

小朋友回家之后要看电视、要吃水果、要出门玩、要找小伙伴。似乎单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睡前的时光了。夜话也就逐渐多了起来。

童话拿着矿泉水的防伪标志问我:妈妈,咱们要这个干什么?
妈妈:这是用来检查这桶水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我们就可以拿着这个和他讲道理了。
童话:为什么要讲道理?
妈妈:因为不好的水会让人生病,是很严重的事情。可能要吵架的。
童话:我觉得我们不用和他讲吵架,就让他喝好多好多杯,这样他就知道了。

童话:妈妈,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爸爸出差回来了,给我带回来了Wall-E和Eve(机器人总动员里面的小机器人),还有钢铁拯救队。我的愿望都实现了。
妈妈:爸爸可真喜欢你呀。
童话:我知道爸爸不会给我带这么多玩具,但是爸爸还是一样喜欢我。

童话:妈妈,CJL已经走了。
妈妈:哦,那你想他吗?
童话:不想。
妈妈:那DD,TT他们要是离开了,你会想吗?(这几个孩子要上小学了,打点预防针)
童话:不想。
妈妈:那你会想谁?
童话:我会想你和爸爸,如果你们出差的话。

静夜里,感动涌上来。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09年上半学期家长会(090718)

身体的独立
和主班的魏老师分享了童话自己练习擦PP的事情,魏老师点评说:“这说明童话长大了,独立了。首先从身体上独立了”。
想想还真是,小朋友现在能自己穿衣、自己洗澡、自己吃饭、自己擦PP了,好像所有和身体有关系的事情都可以独立完成了呢。

等一会儿
最近小朋友要求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表现急躁,恨不得提出要求之之后很快就要满足。家长会上,有个家长(就是最近和童话玩得火热的NN)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有家长说:我们常常响应孩子的时候会说:’请等一会儿’,那么这一会儿是多大会儿呢?往往要随着我们手头事情的复杂程度以及我们所处的状态而大幅波动。不妨告诉孩子一个准确的时间,比如5分钟,10分钟。
回去试验了一下,效果还不错。:-).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夜话090717

妈妈:明天爸爸就要出差了,你愿不愿意在他送你的时候亲他一下?
童话:我想拥抱他一下。
(后话:第二天晚上童话说,糟了,我忘了拥抱爸爸了!)

童话:我在幼儿园的时候给中乐乐讲故事了。妈妈你知道吗,中乐乐就是小乐乐,后来我们班里来了一个更小的乐乐,小乐乐就成了中乐乐了。

小朋友最近在练习自己擦PP。很快就搞定了。
妈妈:宝宝你长得真快呀。等你长大了,妈妈真是舍不得你呀!
童话:那姥姥是怎么舍得你的?

楼下,快到回家睡觉的时间了。
NN要求去我家玩12分钟,NN妈妈正在劝说NN不要去了。
童话:NN妈妈,我建议你还是让NN去吧,要不然的话现在也在浪费时间。

睡觉的时候,童话又一次把肚子上的小被踢飞了。
妈妈:你的被子上哪里去了?
童话:不见了。
妈妈:又被你压身子下边了。
童话:妈妈我真诚得告诉你,盖被子太热了。

童话抱怨阿姨管他管得太多:我走了好多次的台阶,阿姨都不让我走。
妈妈:宝贝,你知道阿姨也有个孩子,你走在上面的时候,她一定很担心你。
童话:她担心我摔骨折了,她怕赔你钱。
妈妈:你觉得如果你摔骨折了,阿姨要赔我多少钱?
童话:XX吧。
妈妈:可能不需要赔这么多钱,但是阿姨会因为你摔伤了特别难受。
童话:你们还会和她吵架。
妈妈:为什么?
童话:因为她是外边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们较少给童话灌输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但是如果成人愿意面对真相,会发现孩子凭借自己的天性,就会对事物产生出精确的判断。惊叹!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书评:《亲爱的安德烈》

最近看了一本《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新书。写得很不错。
在网络上看了一些评论,似乎我的感觉和大家还略有不同。普遍的观点强调这本书对于亲子沟通的意义,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孩子,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我来说,这本书其实对我心中的一些疑问给出了一些我非常认同的观点。
比如我幼年生活的乡村,究竟怎样影响了我的价值观——以前只是知道它确实影响了(因为总会和某些流行的价值取向格格不入,总是会对生态感到痛惜……),但理不清乡村生活对成年的我的意思所在。
龙应台长大的年代是台湾非常困难的年代,更加上她家是难民,因为成长的环境是非常贫穷的。而安德烈自幼长在富裕的德国小镇,父母足够nice,青春期找不到反叛的目标,未来世界似乎有无数可能性却又不知道如何入手。这样的对比,又何尝不是10年后的我们所要面对的?
书中也提到,有些孩子把这书送给父母去读,被父母臭骂一顿。想想看,如果是能改变的人,也许在生活中就会自发得进行改变;之所以数十年没有改变,一定有其原因所在。
这本书推荐给愿意换个角度看世界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