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的战歌》,从朋友的朋友那里借的,在后备箱里放了一个月了,偶然拿出来翻了一下,第一天看了30页,第二天看了70页,第三天熬夜看完了。在看这本书之前,看了太多的批评,不免有很多先入为主的意见,我自己在第一天的时候恨不得把这书扔到一边,:-)。真正读进去的之后,发现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不是每一位读者都会赞同书中的观点,但是我相信,这本书都会让每一位读者反思自己在养育孩子这条路上的每一个重要决定。
要说虎妈Amy的教育方法,必须要考虑到她的家庭背景。Amy的祖父母都出生在福建,在1920-30年期间,相继移民到菲律宾。爷爷做鱼酱生意,奶奶做塑料生意。最终,奶奶这边的生意越做越大,家庭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Amy的父亲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四,喜欢数学,不喜欢家里的塑料生意。因此,当MIT录取了他的时候,他就和Amy的母亲共同到了波士顿,开始了学生生活。早期的生活很苦,甚至冬天都没有前暖气,Amy的父亲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拿到了MIT的博士学位,成为普渡大学的助理教授。
Amy在家中排行老大,后面还有三个妹妹。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所有的成绩必须都是A,不能Sleepover, 在家里必须说中文。八年级(相当于初三)的时候,Amy在历史竞赛上得了二等奖,她的父亲在参加完颁奖典礼后对她说:不要再这样羞辱我。71年,Amy父亲接受了加州伯克利的工作邀请,全家迁至加州。Amy的父亲让她报考加州伯克利,但是她自己仿造了父亲的签名,自己申请了哈佛,最后被录取。对此,她的父亲几乎是一夜之间从愤怒转为骄傲——毕竟,他自己也曾不顾家中的安排,独自到美国追求自己的生活(Amy的奶奶为此怨恨多年,最终不相往来,这是后话)。
Amy自己进入哈佛,最后从法律学院毕业;第一个妹妹进入了耶鲁,也从法律学院毕业;第二个妹妹进入哈佛,拿到了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第三个妹妹是唐氏综合症,Amy的母亲在这个孩子身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即便是这个妹妹也拿到了两项国际残奥会的游泳金牌。
故事讲到这里,一切都很成功,父母的严格管教造就了成功的孩子。下面说说Amy自己的家庭。
Amy的先生是个犹太人,自幼在比较自由的环境中长大。婆婆颇具艺术天分,早年收集了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后来这些艺术家均成就不凡;Amy的先生从普林斯顿毕业,之后进入茱莉亚(Juilliard)学院学习表演,一年后因为与负责表演的老师对剧本的理解不同,被从学院中除名,一年后进入哈佛法学院。Amy进入哈佛之后,一开始学习的是应用数学,因为她的父亲数学很好,这会让她的父亲高兴;然而假期在家中苦解数学问题不得其法,在父亲的建议下放弃数学,开始学习经济学;经济学也未能激发兴趣,她又转往法学院,在法学院认识了未来的先生。毕业后,她去一个法律公司工作,因为这样最顺理成章;然而三年后发现自己更在意晚上吃什么晚饭,而不是如何用法律词汇对法律文书进行修改以达到滴水不漏。相形之下,她的先生对法律的热爱,又令她相形见绌(我想我很熟悉这种感觉,:-))。
他们共有两个女儿,Sophie和Lulu。Sophie从三岁开始学习钢琴,经过一番魔鬼训练之后,这个女儿能够接受母亲的严格管教,在钢琴上拿了一个国际比赛的一等奖,最后到卡耐基中心表演(相信是很好的成绩,虽然我不太懂)。让Amy比较痛苦的是二女儿Lulu。当她在Lulu三岁的时候教她学习钢琴的时候,遭到了Lulu强烈的反对,Lulu宁愿选择冬天在寒风刺骨的阳台上呆着,也不愿意按照母亲的要求学习钢琴。在一番斗争之后,Lulu最终也开始学习钢琴。Lulu的自尊心很强,总和姐姐学习一样的乐器会让她比较压抑,因此两年后Amy为Lulu选择了小提琴。十年的小提琴学习是在争吵、尖叫、威逼、利诱中坚持下来的,成就也非凡,Lulu14岁的时候跟着全世界最有名的老师学琴。代价呢?两个女儿都不能参加Sleepover,不能参加学校的表演,不能和小朋友玩而且不能抱怨,不能看电视玩游戏,不能选择自己的课外活动,不能拿A以下的成绩,除了体育和表演其他成绩必须是第一名,不能选择钢琴或小提琴以外的乐器,不能不选择钢琴或小提琴。从小时候开始,两个孩子每天都要练习很长时间的乐器,而周末,上午在音乐学校上课,下午则继续在学校里练习。练习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中断,甚至在外面度假的时候,每天都要找出一两个小时来练习,小提琴可以随身带,钢琴却比较麻烦。因此钢琴练习有时候在酒店,有时候在琴行,有时候甚至要坐公车去餐厅(非营业时间)。
十年后,大女儿按照母亲的意愿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二女儿和母亲激烈得对抗。两个人在莫斯科度假的时候大吵了一架,之后Amy选择了尊重lulu的意愿,同意她放弃小提琴。事实上,Lulu自己还是喜欢小提琴,只是不想让自己生活完全被小提琴占据。她自己选择了网球,但是拒绝自己的母亲参与到网球的任何部分中,包括训练、选择教练,参加巡回赛等。
我从这本书里面读到了很多东西。
Amy是一个能力很强、意志很坚定的人。她在哈佛做教授,每天的前半天做哈佛的工作,后半天就是女儿的乐器、中文、家庭作业。特别是乐器,相信是生活中最大的一个部分。每个琴童的父母都知道,这不仅仅是练琴,更是和孩子之间意志上的较量。十几年如一日。
Amy在成年后认可她所接受的教育。年轻的时候所受到的管束、不自由,在成年之后被自己的成就所弥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优越感,强者的优越感——她坚信这种教育是她的女儿所需要的。
Amy孩子的成就不是随便哪个孩子就能够复制的。这两个孩子显然继承了很好的头脑和艺术天分,在此基础上才是可以训练的。如果父母非要把一只豹子宝宝训练成一只老鹰,并且采用的还是书中所说的中国式教育方法,那么孩子和父母都会极端痛苦,父母痛苦是因为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孩子痛苦是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所以,如果父母铁了心要和孩子死磕,也一定要目光精准,选择孩子天分所在。
Amy说她自己是100%为了自己的女儿,但是Lulu说这只是她为了表现自己。在学习Lulu学习小提琴十年以后,Amy最终在小提琴和Lulu之间选择了Lulu——如果Amy是为了她自己,这意味着她在自己和孩子之间选择了孩子,放下了自己。就像她自己所说的,中国式的严格管教、父母为孩子做决定、强迫孩子练习练习再练习这一套方法,如果成功了,其效果相当了不起,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比西方人要紧密且亲密得多。如果不成功,那就一败涂地,不仅孩子会因为对父母的反抗而选择放弃父母所看重的东西(即便这些都是对的),而且断送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我想这就像拉弓射箭,箭射出去之前,自然是希望把弓拉得越满越好。然而弓越满张力越大,如果射手不懂得用力,用力过猛弓就断掉了,这教育就完全失败了;而射手如果能够察觉到,卸掉一点力,不会把弓废掉同时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Amy很固执,然而她还是在弓断掉之前卸掉了关键的一份力。在书里面,她对此比较遗憾,而我觉得这是她成功的地方,是直觉或者说爱战胜头脑的时刻。
还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书中并没有特别得强调,只是在某一章中提了一下。Amy和先生在教育观念上有诸多不同,毕竟两个人是从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出来的。然而Amy直接辅导孩子的学习,因此在家庭中主要偏重于母亲的教育方法。但是,在Amy和Lulu闹得不可开交的那些时候,在Lulu坚决不练而Amy固执地要求Lulu练琴否则就没有晚饭不能上厕所(有时候僵持会持续到深夜),Amy的先生从来没有和她在孩子面前当面争吵过。往往是Amy和孩子吵完了,然后夫妻俩会在自己的房间里单独吵,而不是全家一团混战。在中国式的教育中,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吵,孩子往往不得不在父母中选择一个人来支持,并忠诚于父母中的这个人。如果这个人再和孩子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另外一位父母,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就是混乱的,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而影响深远的。
反思我自己,在中国式教育(虽然不像书中那么极端)中成长,也见证了中国式教育失败的诸多例子。有了孩子之后,学习了一堆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选择了偏西方的教育方法。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自由的时间来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孩子失败的时候鼓励他支持他。但是,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做不了某件事情,原因有时候是多样的——可能是由于害怕未知的东西,可能是不能承受压力,可能是超过了当前的理解能力,我们真的就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只是由着孩子自己放弃吗?最近的一些事情表明,这未必是最有效的、对孩子帮助最大的选择。引用书里的一句话:如果孩子做成了原本自己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难道不是会让孩子对自己更有信心吗?我们对童话当然有所期望,相信有一天一定会面临类似的选择,今天读到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
BTW: 一般来讲,我不太喜欢Amy这样性格的人:固执己见、自信且张扬得有些傲慢。但是很奇怪,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挺喜欢她的。我猜想,Sophia和Lulu的发展也许还要经历一些波折,但是我相信他们最终会找到幸福,因为这个母亲在危机关头会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