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童话:2-3岁

亲师友习礼仪(06-03-29)

最近童话状态不错,每天虽然有点小情绪,但是都在误差范围内。幼儿园的一些行为规范也对他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幼儿园有个报餐制度:吃饭前由值日生报餐。接着小朋友们说:谢谢报餐值日生。最后老师说:请小朋友们安静用餐。

童话现在晚上在家的吃饭习惯不好,总是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出去拿东西。这时候如果爸爸或者妈妈开始报餐,小家伙就会回到座位上,等着说那句:“谢谢报餐,值日生”。我们的下一句台词就是:请小朋友们~ 童话会大声接着:安静用餐。

童话爸爸每天都会对童话的胖瘦程度做一个全新的评估。“最近小脸圆了”,"这小子怎么不长肉肉?","你看他是不是瘦了?",“最近抱着沉了”。只不过在妈妈看来,童话爸爸很少能够得到中立的结论,往往不是过于激进就是过于保守。
Categories
童话:2-3岁

亲师友习礼仪(06-03-29)

最近童话状态不错,每天虽然有点小情绪,但是都在误差范围内。幼儿园的一些行为规范也对他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幼儿园有个报餐制度:吃饭前由值日生报餐。接着小朋友们说:谢谢报餐值日生。最后老师说:请小朋友们安静用餐。

童话现在晚上在家的吃饭习惯不好,总是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出去拿东西。这时候如果爸爸或者妈妈开始报餐,小家伙就会回到座位上,等着说那句:“谢谢报餐,值日生”。我们的下一句台词就是:请小朋友们~ 童话会大声接着:安静用餐。

童话爸爸每天都会对童话的胖瘦程度做一个全新的评估。“最近小脸圆了”,"这小子怎么不长肉肉?","你看他是不是瘦了?",“最近抱着沉了”。只不过在妈妈看来,童话爸爸很少能够得到中立的结论,往往不是过于激进就是过于保守。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一年之计在于春(06-03-27)

走,玩去

登高

滑滑梯

快跑快跑

玩沙子挺有趣

和爸爸在一起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一年之计在于春(06-03-27)

走,玩去

登高

滑滑梯

快跑快跑

玩沙子挺有趣

和爸爸在一起

Categories
童话:2-3岁

报亭(06-03-26)

上周五幼儿园带孩子去报亭参观,回来以后有这样一段对话。

妈妈:童话,你去报亭了吗?

童话(笑眯眯的):去啦。

妈妈:是走着去的还是坐车去的?

童话:我走着去的,走着走着我就快跑快跑。

妈妈:报亭里面有什么?

童话:迎春花。

妈妈(惊喜状):迎春花好看不好看?

童话(得意的):好看。

妈妈:那报亭里还有什么东西呢?

童话(想了一会儿):没有了。只有迎春花。

妈妈(心想这小家伙怎么这么不开窍,提示一下):有没有报纸呀?

童话(摆着小手):妈妈,报亭里没有报纸,只有迎春花。还有一个房子,房子里面有报纸。

妈妈(恍然大悟状):哦,那房子里面还有什么?

童话:房子里面还有书。

瞧瞧这个学习成果,呵呵。

几天前买了糯玉米,童话挺喜欢。吃完之后又把冰箱里的冻玉米都拿出来玩。玩了一会儿之后指着一个玉米说:这是玉米爸爸。又指着一个玉米:这是玉米妈妈。最后指着一个玉米:这是玉米宝宝。我一看,真是三个玉米,两大一小。

晚上喝奶,童话抱着奶瓶子说:妈妈你看,这是泡泡妈妈,这是泡泡爸爸,这是泡泡宝宝。然后很开心得冲我乐。

有时候童话爸爸会和我一起哄童话睡觉,童话就会非常非常陶醉得说:咱们三个人~~~。

亲爱的孩子,咱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对我们的依恋,就如同我们对你的依恋,这都是咱们全家的财富。:-). 这样爱你,以至于妈妈都担心你长大之后妈妈离不开你。
Categories
童话:2-3岁

报亭(06-03-26)

上周五幼儿园带孩子去报亭参观,回来以后有这样一段对话。

妈妈:童话,你去报亭了吗?

童话(笑眯眯的):去啦。

妈妈:是走着去的还是坐车去的?

童话:我走着去的,走着走着我就快跑快跑。

妈妈:报亭里面有什么?

童话:迎春花。

妈妈(惊喜状):迎春花好看不好看?

童话(得意的):好看。

妈妈:那报亭里还有什么东西呢?

童话(想了一会儿):没有了。只有迎春花。

妈妈(心想这小家伙怎么这么不开窍,提示一下):有没有报纸呀?

童话(摆着小手):妈妈,报亭里没有报纸,只有迎春花。还有一个房子,房子里面有报纸。

妈妈(恍然大悟状):哦,那房子里面还有什么?

童话:房子里面还有书。

瞧瞧这个学习成果,呵呵。

几天前买了糯玉米,童话挺喜欢。吃完之后又把冰箱里的冻玉米都拿出来玩。玩了一会儿之后指着一个玉米说:这是玉米爸爸。又指着一个玉米:这是玉米妈妈。最后指着一个玉米:这是玉米宝宝。我一看,真是三个玉米,两大一小。

晚上喝奶,童话抱着奶瓶子说:妈妈你看,这是泡泡妈妈,这是泡泡爸爸,这是泡泡宝宝。然后很开心得冲我乐。

有时候童话爸爸会和我一起哄童话睡觉,童话就会非常非常陶醉得说:咱们三个人~~~。

亲爱的孩子,咱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对我们的依恋,就如同我们对你的依恋,这都是咱们全家的财富。:-). 这样爱你,以至于妈妈都担心你长大之后妈妈离不开你。
Categories
童话:2-3岁

童话和爸爸(06-03-23)

每次爸爸一忙起来,童话和爸爸的关系就会逐渐疏远,戏的时候往往会要求爸爸走开。某日晚上,爸爸想讨好儿子,主动提出给儿子放音乐听。很快音乐声响起,爸爸率先跳了起来。这边童话开始哼哼唧唧,“爸爸走啦。爸爸你去那个屋”,“爸爸你快去那个屋,我要和妈妈一起跳舞”。爸爸只好夹着尾巴走了。

某日在接童话的路上,童话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在幼儿园的时候看动画片了,一个黑猫拿着抢。妈妈:哦,是黑猫警长的故事吗?童话:不是。妈妈:黑猫有没有拿着枪打坏人呀?童话:没!黑猫拿着枪打好人。妈妈无语。

第二天童话又给我提供了一些信息。童话:妈妈,我看一个故事,黑猫拿着枪,骑着车,呜一下开到老鼠家去了。妈妈:哦,那是猫和老鼠的故事吗?童话给了肯定的答复。

上周我们第一次带童话坐地铁,童话在马路上张望:妈妈,哪里是地铁?

妈妈:就在那边,从那个门进去,然后到地下。地铁就在地下。

童话:那地铁脏吗?

妈妈(一愣,旋即明白):哦,地铁不脏的。因为修地铁的叔叔已经把通道里面的土掏出来了,所以里面就没有土了。

孩子能够很直接得把事物联系在一起。
Categories
童话:2-3岁

童话和爸爸(06-03-23)

每次爸爸一忙起来,童话和爸爸的关系就会逐渐疏远,戏的时候往往会要求爸爸走开。某日晚上,爸爸想讨好儿子,主动提出给儿子放音乐听。很快音乐声响起,爸爸率先跳了起来。这边童话开始哼哼唧唧,“爸爸走啦。爸爸你去那个屋”,“爸爸你快去那个屋,我要和妈妈一起跳舞”。爸爸只好夹着尾巴走了。

某日在接童话的路上,童话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在幼儿园的时候看动画片了,一个黑猫拿着抢。妈妈:哦,是黑猫警长的故事吗?童话:不是。妈妈:黑猫有没有拿着枪打坏人呀?童话:没!黑猫拿着枪打好人。妈妈无语。

第二天童话又给我提供了一些信息。童话:妈妈,我看一个故事,黑猫拿着枪,骑着车,呜一下开到老鼠家去了。妈妈:哦,那是猫和老鼠的故事吗?童话给了肯定的答复。

上周我们第一次带童话坐地铁,童话在马路上张望:妈妈,哪里是地铁?

妈妈:就在那边,从那个门进去,然后到地下。地铁就在地下。

童话:那地铁脏吗?

妈妈(一愣,旋即明白):哦,地铁不脏的。因为修地铁的叔叔已经把通道里面的土掏出来了,所以里面就没有土了。

孩子能够很直接得把事物联系在一起。
Categories
童话:2-3岁

改变孩子要先改变父母(06-03-21)

以前看过孙瑞雪的《爱与自由》,后来又看过李悦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再后来接触新浪的早教论坛。很多做教育的人最初从大年龄段做起,结果做着做着就转向了小年龄段,又从小年龄段转向孩子的父母(李悦儿是典型的例子,而早教的张教授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他本身研究的是心理学)。因为青春期乃至成年人的问题往往来源于幼年时期所的环境,而要改变幼儿的环境就必须从改造父母做起。甚至童话现在所在的幼儿园,也或多或少得在试探—当然改变成年人是困难的,尤其当你说他们不对的时候,这种尝试在幼儿园方面是异常小心。
孙瑞雪和李悦儿在北京的教育经历了很多坎坷,然而目前两个人也都取得了一些进展,想必有个人的努力也有民间的支持。感动于他们的执着,即便他们本身的努力失败了,我仍然相信他们的书会影响很多父亲和母亲,从而对更多的孩子产生影响。今天在幼儿园我看到一个妈妈正在尝试用蒙氏去影响幼儿园老师,改变就从自己做起。:-).
孙瑞雪教育机构最近在举办一个为期一年的活动,10次讲座,想到网站上看个究竟,可这网速太慢。我爬了半个小时还没找到具体的信息。:-(。按说我家离华亭那边也不远呀!

看完了《倾听孩子》,书的第一部分是父母倾听孩子。作者的一些假设颇有道理:

1. 儿童天生是可爱的,他们容易与人合作和相处,有很强的求知欲。

2. 儿童良好的天性会被不良情绪所掩盖,当他们感到悲伤、惊恐、害羞、孤独或不被赞赏时,就会产生“出轨”行为,不再对人抱有信任、合作和热情的态度。

3. 受伤还的感受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变得可恶、可怕或僵化,这类行为表明孩子需要帮助。

4. 如果孩子处于上述状态,只要有成年人在他身边听他诉说烦恼,他就会从这种感觉中解脱出来。

书的第二部分是讲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如何寻求帮助,即寻找自己的倾听者。在倾听对方说话的过程中,要把倾诉者看作有能力处理自己问题的人,他们只是需要一种合适的途径来处理自己情绪,迈过了情绪这个坎,他们又恢复了原有的能力。虽然作者提到这和心理分析不同,我个人觉得这可能像是业余的心理分析吧!

昨天晚睡到半夜,听见童话说话:爸爸,你别打呼噜了,太吵了。童话爸爸看样子是听见了,翻了个身,两个人相安无事又都睡着了。前两天童话还没睡着,童话爸爸打呼噜。童话对我说:妈妈,爸爸打呼噜太吵了。我推了推童话爸,他翻个身接着睡了,昨天没用我干涉就解决了,真好。

晚上我喂童话吃苹果,童话爸爸玩空竹。许是手生,居然转不起来了。我对童话说:童话教教爸爸吧!童话异常自信得答应了。只见小家伙走到爸爸跟前,拿起两根棍,连空竹都没装上就一上一下得摇晃了起来。摇了一会儿递到爸爸手里,然后把空竹放在上面说:我给你缠上啊~。放上之后就示意爸爸开始练习。这小家伙~

Categories
童话:2-3岁

改变孩子要先改变父母(06-03-21)

以前看过孙瑞雪的《爱与自由》,后来又看过李悦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再后来接触新浪的早教论坛。很多做教育的人最初从大年龄段做起,结果做着做着就转向了小年龄段,又从小年龄段转向孩子的父母(李悦儿是典型的例子,而早教的张教授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他本身研究的是心理学)。因为青春期乃至成年人的问题往往来源于幼年时期所的环境,而要改变幼儿的环境就必须从改造父母做起。甚至童话现在所在的幼儿园,也或多或少得在试探—当然改变成年人是困难的,尤其当你说他们不对的时候,这种尝试在幼儿园方面是异常小心。
孙瑞雪和李悦儿在北京的教育经历了很多坎坷,然而目前两个人也都取得了一些进展,想必有个人的努力也有民间的支持。感动于他们的执着,即便他们本身的努力失败了,我仍然相信他们的书会影响很多父亲和母亲,从而对更多的孩子产生影响。今天在幼儿园我看到一个妈妈正在尝试用蒙氏去影响幼儿园老师,改变就从自己做起。:-).
孙瑞雪教育机构最近在举办一个为期一年的活动,10次讲座,想到网站上看个究竟,可这网速太慢。我爬了半个小时还没找到具体的信息。:-(。按说我家离华亭那边也不远呀!

看完了《倾听孩子》,书的第一部分是父母倾听孩子。作者的一些假设颇有道理:

1. 儿童天生是可爱的,他们容易与人合作和相处,有很强的求知欲。

2. 儿童良好的天性会被不良情绪所掩盖,当他们感到悲伤、惊恐、害羞、孤独或不被赞赏时,就会产生“出轨”行为,不再对人抱有信任、合作和热情的态度。

3. 受伤还的感受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变得可恶、可怕或僵化,这类行为表明孩子需要帮助。

4. 如果孩子处于上述状态,只要有成年人在他身边听他诉说烦恼,他就会从这种感觉中解脱出来。

书的第二部分是讲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如何寻求帮助,即寻找自己的倾听者。在倾听对方说话的过程中,要把倾诉者看作有能力处理自己问题的人,他们只是需要一种合适的途径来处理自己情绪,迈过了情绪这个坎,他们又恢复了原有的能力。虽然作者提到这和心理分析不同,我个人觉得这可能像是业余的心理分析吧!

昨天晚睡到半夜,听见童话说话:爸爸,你别打呼噜了,太吵了。童话爸爸看样子是听见了,翻了个身,两个人相安无事又都睡着了。前两天童话还没睡着,童话爸爸打呼噜。童话对我说:妈妈,爸爸打呼噜太吵了。我推了推童话爸,他翻个身接着睡了,昨天没用我干涉就解决了,真好。

晚上我喂童话吃苹果,童话爸爸玩空竹。许是手生,居然转不起来了。我对童话说:童话教教爸爸吧!童话异常自信得答应了。只见小家伙走到爸爸跟前,拿起两根棍,连空竹都没装上就一上一下得摇晃了起来。摇了一会儿递到爸爸手里,然后把空竹放在上面说:我给你缠上啊~。放上之后就示意爸爸开始练习。这小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