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关于规则(二),游戏开始了

转自与爱同在的博客

规则是伴随着游戏起舞的。

当我们的孩子准备好,兴致勃勃地开始主动与外界打交道了,试图用他刚刚发现的强大的自我进行探索的时候,游戏就开始了。也许教育者会严肃地告诉我们,这就是社会化的开端。两岁进入“第一反抗期”,这些吓死人的说法让我们这些新手妈妈顿时成为了战斗的宝宝们反抗的对象,多么令人沮丧和手足无措!什么呀,不要那么紧张好不好?

小小的人儿只不过是想加入我们的游戏了,这样的游戏,我们不是一直在其中吗,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别的地方,我们依循规则,与他人共舞,只不过,既然不是独舞,总难免有踩到脚的危险。

在蒙特梭利的儿童之家,引导孩子学习遵循规则,沿着纪律之路前行,是在“为生活做准备,通过养成习惯和实践,获得在社会或集体生活中轻松而正确地完成一些简单动作的能力。”

游戏一定有规则,在家庭这样一个小集体中,和到幼儿园,与周围的人群交往一样,会有一些基本规则。“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是保护全体人权利和自由的共同约定。”(孙瑞雪)共同—全体—共同,这些是规则的基石,就像“平等”是人权的基石一样。无论在家庭还是其他团体中,如果所谓规则是由强势群体把握,只有孩子遵守,那这就不是规则,它变质成了权力。同时,规则是为人的权利和自由服务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弹性,才能让成长中的孩子接纳,适应,内化。

每家的规则也许大同小异,但一定有各自偏重的地方,没有一定之规,既然是家庭的游戏规则,端看家庭重视的方面和家庭成员的耐受度了。规则一定一定不可以多,否则家庭就成了战场,不过没有规则,也一样是一场混战,这大概就是过犹不及。

然而,当孩子们走到外面,于人交往的时候,他们就要一起学习共同游戏的规则了。孙瑞雪总结的蒙特梭利教育认为,0-6岁有这样6个基本规则:

  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这个看文化风俗,有个体认知差异)
  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自己支配。(游戏的基础,在1-2岁期间需要让孩子建立物权观念,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物权)
  3. 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归位,秩序感未被干扰的孩子会自然地学习这样做,这同时带来安稳有序的感觉。)
  4. 谁先拿到的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请等待—轮流按序,游戏的基础)
  5. 不可以打扰别人。(首先学会做到不打扰孩子)
  6.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尊重是相互的,从对孩子的尊重做起)

遵守游戏规则,才能尽情地享受游戏,规则是为了减少冲突而存在的。

那么带领孩子学习遵守规则,又如何做起呢?成都华德福学校的“亲师约法十章”中的前三条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答案:

  1. 爱。(爱,是给予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要与孩子心灵相通,了解并尊重他的发展阶段,让他充分地感受到你的爱,从而建立起内在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2. 以身作则。(以身作则,记得时时提醒自己,我们不是法官和惩罚者,我们只是带领孩子学习规则的人,也不要把自己变得和孩子一样小,一样会生气,而是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值得模仿的人”。)
  3. 规律的生活。(规律的生活是保护孩子内在节奏,与生俱来的秩序感的坚实基础,让你和孩子在顺畅的生活之流中,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探索。)

有了这些,我们的孩子像加满油的火箭,满怀热情地要冲出去探索了,然而,点燃游戏的是热情,能让游戏持续下去的却是耐力,我们“动如脱兔”的小马驹,也能学会“静如处子”的等待与专注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