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Yong Wang
快乐六一(06-06-01)
关于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转自新浪早教。
从以下几个角度看社会行为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1、人一定的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
儿童要理解社会行为,进行社会判断,认知能力就是必须的基础。为什么弱智儿童都有社会行为方面的障碍?因为他的理解、判断和思维能力差,不足以能够理解正常人的社会行为。边缘智力的儿童和成人在进行较高级的社会行为判断的时候,往往也存在问题。这些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往往总是处在一个正常较低的水平。
对于这两类人来讲,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智力水平与社会行为能力呈高度正相关。肯定是一个线性关系。2、对于智力在正常中等以上的水平人,智力水平和社会行为能力并不呈高度正相关。或者说IQ在90以上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和智力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我们看到很多高智商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很差。
高智商的人并不一定有很高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很高社会认知能力人,智商都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以上。这和个人的早期经验、适应锻炼、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在较好成长的过程、获得社会经验、较好的文化环境下,也能有较好的社会行为能力。
3、儿童的一定的程度和水平认知发展是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基础。
儿童之间的交往需要进行社会认知和判断,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环境,儿童并没有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认知能力就是解决新问题很重要的基础。如果认知能力发展较差、较慢的孩子,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比如都是6、7岁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去理解他人的心思(心理理论没有发展起来),在解决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就困难。
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很多方面因素。
4、 【是否可以说:“社会性交往”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上有很重要并且很直接的作用】
不能这样认为,社会交往主要促进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对智力结构的其他方面影响并不大。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又会促进社会行为能力。
5、【情商比智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决定作用。】
“情商”并不是心理学的界定,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这仅仅是一种通俗、大众化的说法。对很多工作来讲,社会行为能力更重要,比如营销、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力活动,但是需要很好的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些工作,比如进行数学研究,有关数学的认知、智力能力是极其重要。
所谓的“情商”也包括人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或者说爱的能力。这对个人的生活、家庭、友谊、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
首先给大家声明,对绘画和儿童美术教育我是外行,仅仅是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观察。
一、动手画
儿童一般在一岁半左右开始有意识地拿起笔“画”,一直到3岁左右。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解释儿童的涂鸦。
(1)、手肌肉的精细控制力度
(2)、儿童是否在尝试构建一个二维的空间。
(3)、儿童内在的表征能力形成。
(4)、所谓的抽象性—赋予的意义。
1、手部肌肉的精细控制 儿童手部灵巧性主要在于能否精细控制指、掌、腕部的肌肉活动,尤其是指部的肌肉。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10个月时就能把地上的纸屑和头发用食指和拇指捏起来,并且动作很利索,但是有的孩子到1岁半动作仍然很笨拙。当儿童拿笔去画时,能够画出线段,可以通过儿童用什么笔,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流畅性、圆弧弧度等看到儿童指、掌、腕部肌肉的控制力度。
儿童在1岁半到两岁多一点的时候,如果给儿童硬铅笔去画,儿童就很难控制,一是儿童不能掌握握笔的高度,高度过高,对掌、腕部肌肉控制的力度很高,这个年龄段儿童没有这个控制力度,也没有这么高的认知能力,能判断握笔的最佳高度时多少。再则硬笔尖接触纸的面积小,笔尖硬,阻力小,也很难进行控制。所以这个年龄段最好是给儿童小蜡笔,蜡笔短,无论儿童用什么方式握笔,都能更好地控制,再则蜡笔软,接触纸的面积大,阻力大。不仅容易操控,也容易成形,儿童会更有兴趣去动手涂。蜡笔、软性的粗铅笔对2岁左右以前的孩子更合适,但是到2岁半左右以后,从手的精细控制力度锻炼看,要适当地用硬铅笔,并且要有适当的长度,不能太长。
2、儿童内在表征能力形成 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不能形成表征,1岁多的孩子,刚刚开始涂鸦,他在纸上画的线段,你问他是什么,他说不出来,我们说他是“乱画”。
第二个阶段,解释为某个表征。儿童在画的时候,大脑内并没有形成一个表征和表象,至少是没有一个明确和有意识的表征和表象。当你问他画的什么的时候,他会想想,说是一个什么东西,大多孩子一会告诉你这是什么东西,马上又会说是另一个什么东西。
第三个阶段,表征形成期。儿童在画之前或者在画的时候,脑袋里形成一个表征和表象。他一边画,嘴里一边自言自语,说是一个什么东西。或者跑来告诉你画的是一个什么东西。你问他的时候,他也会很明确。肯定地告诉你画的什么。
可以据此判断儿童内部表征发展的水平和程度。
3、 儿童是否在尝试构建一个二维的空间。 如何去判断儿童能否有效地去构建二维空间,就是看儿童能否在纸上用笔有意识、有目的地画一个封闭的空间,也就是形成一个拓扑结构,对大部分儿童,要到2岁以后才能达到。以后就是看画的拓扑结构的复杂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儿童构建二维空间的发展状况。
4、所谓的抽象性-赋予的意义。为什么讲是“所谓”,因为儿童期的涂鸦不存在“抽象”。二十世纪抽象艺术家们创造的艺术品,需要艺术家和欣赏者去给一件作品赋予某种意义,把你的思想和情感投射到这件作品上,“作品”才能“活”起来。
儿童并不是这样,儿童只是去力图表现和解释他们内部的表征和表象,但是他们缺乏相应的构建能力,比如他画了一个圆圈说是一个恐龙,另外一个圆圈是一个怪兽,中间的类似放射线的线条是他们在打仗。儿童去表现一个内部表征,把内部表征转换成一个外部表征,但是他的构建能力太差,在成人看来,儿童的表现不能形成一个外部表征,用成人的智力去看,这个圆圈不能代表恐龙,儿童仅仅把这个圆圈解释为恐龙,因此认为儿童的涂鸦是“抽象”的作品。
根据儿童对他们的“作品”赋予的意义,我们可以窥探到儿童想象力的发展状况。
这一步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而传统的涂鸦期界定是2-3岁,我认为不能受常规界定的限制,可以从孩子有基本的抓握能力就开始,如,我的女儿王一个在8个多月时就抓着纸团,蘸着颜料开始了涂鸦,色彩是自己挑选的,而多数孩子在1岁以后会对握着笔“乱画”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如果给他各种颜色,还是能从颜料管里挤出的那种,他们会更加兴奋,发明很多奇妙的“玩法”,会把颜料全部挤到水里,搅来搅去,极限时,笔就变成了手和脚,纸变成了地面或墙面,纸上都是小脚印,这时的线条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变换着运行的轨迹,其实,他们想知道,这个东西道底会是什么样子,象小汽车那样还能跑到哪去呢,小脑袋在想,在纸上是这样的,地上呢,身上呢,墙上呢,当孩子弄得哪哪儿都是颜料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他是在进行着真正的探索,其中潜在的对绘画材料在触觉、知觉和视觉上的认识已经在悄悄地获得和积累了,还都是小人们自己来亲身感受的,这个过程是多么的宝贵和重要,我称之为不可或缺的“亲密接触”。
我觉得,在这一步里,如果能听见妈妈在大叫或是心里在喊:“哇!啊!天哪!”也许是孩子把颜料水全都泼到了纸上;也许是她在往胳臂上画;也许已经在地毯上画,,,,,但一定是孩子在酣畅地游戏状态中正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大人的方式全身心地接触着体会着绘画的“玩具”所带给她的无穷无尽的快乐呢!
我们看到许多孩子用单色的硬笔或油画棒在画线条时,常常会把纸捅破,用毛笔和颜料时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每个孩子的力量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画”一根线,或他们发现自己用了力,线就清晰时,就会再次去用力,当看到线因为自己用了力气而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密密的要成一堆时,心里是快乐的,他以此证实了自己的力量所在,这也体现出孩子的生理和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内在需求。
所以,我经常建议家长给孩子大的纸、厚的纸,让他在有限的纸上能获得空间去“画”出这种力量,如果破了,孩子会有挫败感而回避这种方式的力量表现。在和我们的老主任,著名的画家、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永青老先生的一次谈话中,他对着王一个的几幅涂鸦作品说:“这张是小一点的(见图1),这张是长大了(见图2),这张更大了(见图3),不要看别的,线条就很清楚,力量在变化,也跟着她长大哦”。我认为这是涂鸦的第二步,并称之为“力量演变”。
这时,孩子画出的线条已经少了任意性,而多了方向性,它的轨迹来自孩子的内心,孩子还能够对线的方向说明原因和去向,很清楚地讲出它所代表的是什么,用颜料画出的线或涂抹的色彩也有了更为明晰的象征意义,可以说,这时的画面,无论是其中的线条还是色彩都有了各自的归属,归属到孩子充满变化而需要表达的心灵。
孩子在此时对画面的叙述基本与外部的现实世界没有逻辑性的关联,如王一个对这幅作品中的线条说,这是水流出来了,流到哪里都是,把什么都淹了,还在流呀流,流到天上了(见图4),孩子都喜欢水,还有在尿不湿里水水蔓延淹了小屁屁的感觉,是不是也是她无法言说心里却有感知的经验,或者干脆与此无关,象征了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这些界限不会让我们明确地知晓。
有许多孩子会对着自己画的线条说这是蛇,很多很多的蛇,我们工作室小小组的一些妈妈也有过同样的体会:孩子用小手捏出的第一个泥作品竟然都是蛇(图5)!这里反映的内涵不代表外部世界,而是心灵内在或潜在的意识,即潜意识,甚至还有来自民族基因的“集体潜意识”;王一个也和不少孩子一样,会有自己喜欢的色彩,她画了一块红色,说这是爱爸爸,又在上面画了一团黑,说这是爱妈妈,有时,这些颜色的情感指向又会情绪化(图6),但这些人类共有的情感都会在这一阶段涂鸦中多次被表达。
所以,在欧洲的儿童研究运动开始后,涂鸦期的作品也经常被用来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心理医生让孩子用涂鸦的表达形式来化解在生命初期遭遇的心理困惑与情感危机,这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李文馥研究员几十年来一直通过涂鸦来研究儿童心理问题,并因此而关爱儿童绘画。
我认为这是涂鸦的第三步,称之为“心灵画语”。
所以,我始终认为,涂鸦期的作品是重要的儿童美术作品,可以称为是儿童美术的首要阶段。
我们如果能很清楚地知道了涂鸦阶段的具体特征,就会矫正自己作为成人的态度,如果在这个时候就以孩子画得“象什么”和“是什么”为判断标准,就是荒谬了!
而值得重视的是:涂鸦本应该是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阶段,我们家长不能因为无知或忽视而剥夺了孩子在这个时期的表达权利,我称为孩子的“画语权”。在我的研究中显现,有充分机会体验了涂鸦第一步和第二步过程的孩子,在表达内心时会更加自如和顺利,所以涂鸦期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尤为重要的,也是我们最容易轻视的,以致于大部分孩子缺少这两步的充分而自由的体验,比如,在工作室里的许多孩子,已经是4岁多,或者是5岁了,在上课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就回到了这个“亲密接触”和“力量演变”过程中,如混色、玩水、涂手等等,妈妈们很着急,但我了解的结果是这些孩子正是缺少了这两步,当条件和环境允许时,他们最初级的好奇和游戏快乐释放出来时,一定会回归其中而乐不可支,是在补上了用触觉、知觉和视觉来感受材料特性的那一课。
相反,前两步都经历过的孩子,在进入绘画的状态似乎很不一般,许多妈妈看了王一个的画画时的样子,就非常羡慕,几乎相同的话是:你看她就是有天赋,调色盘多漂亮啊,你看我们那个大,根本不知道画,还在玩颜色呢。其实,不是天赋,是王一个早就玩过了,而且玩得太多太过分了,自然知道了不同的玩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就直接选择达到那个结果的办法了,也就看起来不那么“盲目”。
另外,孩子都有各自的特性,身心发育也有早晚,涂鸦的年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的早,有的晚到4岁,还没有脱离涂鸦期,我认为,这不重要,而是应该尽早地让孩子开始涂鸦,这个开始的时间特别重要。我建议从有抓握能力就可以开始,所以,在我的观点中,把涂鸦期提前了一年,成为1-3岁。而已经错过的,家长们就应尽快给孩子提供条件,去补上这个不能缺少的过程。
总结一下五一以后(06-05-30)
想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情况,长期以来都是通过这些文字来帮助理清童话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现在我想我需要自己理清一下自己的状态了。
五一节后好像每天都非常疲惫,到昨天简直是达到了顶峰,感觉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都非常不好。可能是几个方面的因素:
1. 五一节后我深感童话和父母的交往需要调整,这主要是由于看到一些文章的刺激,觉得孩子给我个人的空间太少,恨恨得~~。我希望童话达到的第一个目标是:能够在哭的时候别说话,哭完了再说出自己的理由/论点/要求等等。不巧的是,童话从节后开始,每天回家之后的状态都不是很好。我分不清他到底是完美+执拗敏感期呢还是无理取闹,比如在楼下他要我抱着他上楼,但是抱上去了之后他又说要自己上楼,说完之后立马开哭。我说你哭完之后再说,那简直就像泄洪一样,妈妈我不会,我不会哭完,妈妈我还想流眼泪,妈妈你不能看我,妈妈你和我一起去等等。一开始我还能够责而不怒,温柔得把他抱在怀里,后来就越来越不能忍受他的这种哭泣,不让我看那我就不看呗,那我就自己想事情。
有时候我问自己,这到底能不能管用?童话是不是太小了,还不能接受这种方式?是不是我自己容易从一个点把童话的缺点放大,以至于难于在其他方面宽容?
我想我可以去纠正童话和我们相处得问题,但是不是从童话那个角度,而是从我自己这个角度;同时我必须挑一个好的时机,在自己感觉到如此疲惫的时候,只怕最后会更容易被自己的情绪牵着鼻子走。
2. 童话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像一个活火山(或者我们两个人都像活火山),五一之后我还可以解释说是因为五一在家里呆习惯了,所以回幼儿园就不是很适应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状态还在持续。一方面可能是我对他要求提高兼对他求助的反应不够,导致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我担心幼儿园方面真的不像其他家长所反映的那样好。真的是童话一个孩子这么特殊吗?我昨天观察了一下童话和其他孩子的相处,我觉得他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孩子的影响。比如说他觉得一个东西应该如何玩的时候,别的孩子用其他的玩法就会激怒他。在家里也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
3. 童话爸爸现在回来得晚,相当于我现在有了一个更紧的时间表,先去接童话,然后在小时工到之前赶回家。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基本上很难在小时工在家的两个小时内做任何事情,比如处理一些需要外出处理的家务(比如取衣服比如买菜等)。这些事情堆积到周末往往使得周末的安排非常紧,因而难于休息。
童话相关的部分我准备偃旗息鼓了,暂时斗不过他,等我调整一下再重新来过。
从左到右为 童话吃出来的山楂片爸爸 山楂片宝宝 山楂片手枪 山楂片妈妈和山楂片月亮
关于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转自新浪早教。
从以下几个角度看社会行为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1、人一定的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
儿童要理解社会行为,进行社会判断,认知能力就是必须的基础。为什么弱智儿童都有社会行为方面的障碍?因为他的理解、判断和思维能力差,不足以能够理解正常人的社会行为。边缘智力的儿童和成人在进行较高级的社会行为判断的时候,往往也存在问题。这些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往往总是处在一个正常较低的水平。
对于这两类人来讲,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智力水平与社会行为能力呈高度正相关。肯定是一个线性关系。
2、对于智力在正常中等以上的水平人,智力水平和社会行为能力并不呈高度正相关。或者说IQ在90以上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和智力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我们看到很多高智商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很差。
高智商的人并不一定有很高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很高社会认知能力人,智商都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以上。这和个人的早期经验、适应锻炼、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在较好成长的过程、获得社会经验、较好的文化环境下,也能有较好的社会行为能力。
3、儿童的一定的程度和水平认知发展是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基础。
儿童之间的交往需要进行社会认知和判断,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环境,儿童并没有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认知能力就是解决新问题很重要的基础。如果认知能力发展较差、较慢的孩子,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比如都是6、7岁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去理解他人的心思(心理理论没有发展起来),在解决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就困难。
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很多方面因素。
4、 【是否可以说:“社会性交往”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上有很重要并且很直接的作用】
不能这样认为,社会交往主要促进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对智力结构的其他方面影响并不大。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又会促进社会行为能力。
5、【情商比智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决定作用。】
“情商”并不是心理学的界定,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这仅仅是一种通俗、大众化的说法。对很多工作来讲,社会行为能力更重要,比如营销、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力活动,但是需要很好的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些工作,比如进行数学研究,有关数学的认知、智力能力是极其重要。
所谓的“情商”也包括人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或者说爱的能力。这对个人的生活、家庭、友谊、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
幼儿园六一节活动(06-05-29)
简单记录一下这次活动,然后就去休息了. 这次的活动在朝来农艺馆,玩的活动主要包括:
1.编制蛛网.我们组编制的蜘蛛网把组里的所有11个孩子都放上去都没有扯坏,嘿嘿,蜘蛛精变的的说~
2.非常紧凑的 磨豆浆 压面条 捉泥鳅(妈妈不下水童话也没好好捉) 烙饼 丝网印刷, 总体感觉就是安排过于紧凑,与孩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理解能力不成正比.
3.吃饭,这时候的孩子该困的都困了,该累的都累了,整个饭厅100余孩子,用一锅粥来形容不为过.
4.喂鸵鸟和小白兔. 我都快走不动路了,童话居然一直硬挺着玩(当然主要是要求我抱着), 兴致勃勃得喂鸵鸟和兔子,比自己吃饭都开心.
5.去采摘西红柿+生菜. 想想孩子也不容易,为了玩一直不睡,那我也就再坚持一下抱着他.
6.终于盼来了结束的时间,连滚带爬得回家,只想说:终于活着回来了.
来回的路上,多亏有棒棒糖,才没说晕车
鸵鸟,最吸引人的一幕就是童话拿着一把油麦菜,对着远处的鸵鸟狂呼:快来吃我的菜呀. 后来喂小白兔,恨不得把自己手都给小白兔吃了,好在童谣教导我们,小白兔爱吃萝卜爱吃菜. 看见小动物吃了自己喂的菜童话的兴奋劲可以和妈妈看见童话吃一大碗饭的开心相提并论.
最后,终于活着回家了.呼呼去了.
童话两岁半(06-05-25)
洗完澡之后的抚触是咱们俩都喜欢的享受
慢慢得你长大了,坐起来了,能爬了,会走了,我就成了你的大玩具
后来,你开始体验自我,受到挫折委屈和碰到规则时,你就会流下眼泪。你哭得那么酣畅淋漓,
我觉得可爱又心疼,于是我就陪着你。
你从幼儿园回来教我唱的歌,教我跳得舞,我都非常喜欢
我想,等你的耳朵稳定了,咱们一起去游泳
另外,还想和你去郊外看看
然后我们就会迎来你三岁的生日,那时候你就可以一次吃三个米果卷了。:-))。妈妈爱你。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
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州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家长也认为她有点小题大做。
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她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这么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那里的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他们解释说,剪去一边翅膀的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在小水塘里的,虽然没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因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而老实地呆在水里。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和智慧。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他们早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这段辩护词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