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童话:2-3岁

近期流水账(06-01-16)

有一天早上出门,因为天气比较冷,所以给他里面穿了一件小棉袄,这件棉袄袖子肥大,原来穿在外面的羽绒服套不进去。于是给他另外找了一件外衣,可是童话看见以后拒绝穿,说要穿原来的“红棉袄”–就是羽绒服。问他为什么,答道:要和妈妈一样的红棉袄。就冲着这句话,把他里面外面的都给换了,两个人都穿着红棉袄出门了。
童话现在说话非常清楚,时不时也给我们大家一些惊喜。昨天我正在泡脚(童话爸爸的新装备),童话拿着遥控器乱按一通,问我:妈妈,你告诉我哪个是吹泡泡的。妈妈,你告诉我哪个是红声音,那个是绿声音?这可把我给考住了。刚说了一句:声音没有颜色,就被童话爸爸给打断了。于是迎着头皮解释:那个冒泡泡的是绿声音,因为这里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是绿色的泡泡。而振动的那个是红声音,因为这里有这么多红色的灯亮了。
昨天童话爸爸在阳台上叫他,过了一会儿小家伙冲过来,一边跑一边问:爸爸,我在这儿呢,你叫我干嘛?以前他不知道答应,居然就这么会了。
还有一天站在沙发附近自己玩,突然就背了一首:鹅鹅鹅,屈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佩服呀,能把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就这么生生记下来。可能也就是孩子有这样的能力。记什么不关键,只要能体会到一些韵律感就好。除了唐诗,学馆现在还教一些绕口令,比如四是四,十是十,…,童话的每个发音都是一样的,然后大人就哈哈笑一通,童话也会觉得很有意思,也跟着笑。这样好不好呢?
现在爸爸妈妈都多了一个外号,叫作爸爸大灰狼和妈妈大灰狼。与此相对应,童话小朋友叫作童话小灰狼。昨天小灰狼吓唬狗弟弟,嘴里发出啊呜啊呜的声音,妈妈抱着狗弟弟说有点怕有点怕,把小灰狼乐得咯咯咯咯的。
童话对将来要发生的事情要求多了一点点,以前只问:妈妈,咱们要干嘛去?现在问:妈妈,咱们睡醒觉然后干嘛?咱们吃晚饭然后干嘛等等。
另外,我和童话爸爸都觉得现在童话能够自己玩一会儿了,以前他希望爸爸或者妈妈和他一起玩,而现在虽然也有这种需求,但是也能感觉出有时候他只是需要爸爸妈妈在旁边陪着,但是游戏是他自己玩的。

某日我和童话在家里听歌,听着随口问了一句:童话你几岁啦?
童话用两个手指比划一下(那个妈妈最喜欢的姿势,两个手指分得开开的):两岁。
妈妈:那再过一次生日几岁啦?
童话:三岁。
妈妈大喜~。不久之后妈妈给爸爸讲述这一情节,爸爸问:童话,你几岁啦?
童话:三岁。
爸爸:那再过一个生日几岁啦?
童话:两岁。
爸爸妈妈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多了这个小家伙,真是乐趣无穷。和他在一起的快乐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用童话爸爸的话说:喜欢他喜欢得厉害。
Categories
童话:2-3岁

终于睡整觉了(06-01-11)

最近这一段时间童话的状况良好,基本上很少和大人发生争执。如果他困了的话,我们也能够比较快地发现他状况的变化,所以最近已经很少哭了。由此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常常会说想妈妈了,比如在送幼儿园的路上,回家的路上等等。
另外一个很大的进步是夜里起夜,长期以来童话都不能睡整觉,我们也非常累。后来尝试了夜里不给他穿纸尿裤把他,最初是比较艰难的,经过大概两周之后,他夜里基本上能够边睡边尿,尿完再放回去也不会醒。如果不算大人把尿,童话大概有70%的夜里不会自己醒来。这算是睡整觉了吧~,至少大人感觉轻松很多。
但是有时候他夜里也会醒来,这就需要哄的时间比较长才能入睡,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还可以接受。
昨天夜里小家伙哭醒,毫不容易哄着了,放在床上过了一会儿又听见哭声,仔细一看边睡边哭呢,于是抱起来,问是不是受委屈了,小家伙闭着眼睛看样子就快哭了。告诉他在妈妈怀里哭会儿吧,童话哼哼唧唧的却不哭。如此哄了一会儿,安然睡去。整个过程中我觉得他根本就没醒,不过肯定是知道事情的,半梦半醒之间吧。
童话对我们的态度中常常体现出我们对他的态度,很有趣。
Categories
童话:2-3岁

元旦流水账(06-01-04)

这个新年和往常的节日没有什么区别,元旦到童话爷爷奶奶家,惊闻童话奶奶要住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还好是保守治疗。意外收获是普及了一下关于关节和骨头的知识。当天下午童话爸爸睡觉,我带着童话以及壮壮一家去玉渊潭溜冰,长长等候队伍使我们选择了冰上自行车。童话玩得还算开心,就是总张着大嘴笑,让我比较担心他受凉。
2号童话姥姥接孩子去玩,我则在家里忙工作。结果孩子路上晕车,吐了也没有通知我们,直到晚上接回来的时候才知道。郁闷~。童话姥爷总是希望自己抓住主动权,怎么就不考虑让我们自己来作主呢(尤其养育孩子是我们的责任)?心里还是把我当孩子看,哼哼。

3号童话爸爸上班,我自己带童话,起床后先在床上耳鬓厮磨了一会儿,然后穿衣服去肯德基吃饭,吃得还不错。后来玩滑梯,小朋友比较多。童话最近在观察我是如何和小朋友打交道的,而他总是在旁边听着,同时配合得笑和回答问题。也许是个学习过程?至少他已经开始关注了,而不想以前只想着自己去玩。后来又去了儿童乐园玩了一个多小时,错过了困点,回家后又玩了很长时间,最后我们俩躺在床上脑门顶着脑门睡着了(居然没有哄)。晚上依然折腾到11点,要求讲故事,要求尿尿等无数借口。值得一提的是,晚上我工作了一会儿,童话独自玩了很长时间(爸爸在旁边,但是没有一起玩)。

童话这几天发明一种玩法,就是在电器的开关附近点蜡烛。比如蒸蛋器的开关、消毒锅的开关和玩具手枪的灯附近。可是他绝对不会把蜡烛伸到火苗处点,是否他自己知道这种区别呢?(自从上一次被火柴烫了手,处理火的时候格外慎重。比如他喜欢大火柴,但要求我给他点。火柴还没到我手里,自己就往后退,一边推一边说:有点怕有点怕。虽然怕却依然兴趣不减。)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年底(06-01-04)

写下日期的时候,心里着实一惊。虽然已经和孩子度过了新年,可现在才切实体会到新年的到来。结婚的时候觉得要孩子离我很远,这一眨眼的童话都两岁了~

年底了,几家欢乐几家愁,无论怎样都不可能闲着,而每年必做的年度计划和回顾仍然没有开始;工作上也需要回顾一下;目前正致力于改善的依恋问题,希望能够和孩子有更好的Attatchment。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全副精力去对付,再使把劲,很快就要到春节长假了。昨天买了两本菜谱,准备节日期间操练一下。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美教育差异

这些文字是在早教论坛上看到的,作者everest。之所以放到这里是因为如下一些原因: 1. 写得非常好,有些部分是我没有想到过的,有些地方是我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的。而更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我时时提醒自己的。 2. 这些文章时间比较久了,2003年的左右的,刨出来不容易,所以存在这里。

  我看中美初级教育

  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在我看来,最大的是教育目的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建设国家的人才,而美国教育是为了培养有常识,能够在社会里与其它人合作与共处的公民。正因为此,中国的中小学里教材程度深,涵盖面小,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最大任务。而美国的学校里,教材涵盖面广,每一科都教得不深。谁要是有能力,老师会推荐他去特长学校,会推荐他去大学选课。学校里什么都教,怎样应付紧急情况,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甚至怎样避孕怎样防爱滋病都教。中美的第二个差异,在于教知识还是教能力的差异,这点现在讨论的人很多。第三个差异,在于教育体系的差异。美国大学多,谁都能上,中国高等教育至今还只是少数人的特权。第四个差异,在于教育观念的差异,中国人以前是考科举,现在是考大学,一定要念到最高层才罢休。有人说如果中国人人都能上大学,高考就不会再是教育的指挥棒了。我看未必。等到人人能上大学的时候,还会争着进北大清华,还会争着考研。多受教育总是好的,但把上大学当成受教育的唯一方法,不免使人觉得有本末倒置之感。美国人绝没把教育看得这么重要。在很多美国人心目中,受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学到本事能过上好生活才是目的。所以美国人虽也都觉得上大学好,也并不把它看得生死攸关。有不少人就上家附近的普通大学甚至社区学院,也有不少人先工作,过几年攒了些钱,也更明白自己想学什么,再进大学。

  当然差异远不止这些,我只是捡一些大家谈的比较少的说说。

  这些差异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第一,中国的教育培养出了更多的高级人才。当然为什么很多高级人才最终去了美国是另一回事。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引进的人才,是因为他们本国的教育体系不能提供足够的人才。第二,美国自己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中,有创造性的人很多。而中国去美国的高级人才中创造性人才不多(当然不是说没有,只是比例低而已)。我在美国读书做研究,听到一些美国科学家对中国人的评价,也亲眼看到一些事例:有不少中国人,你给他一个科研项目,他会完成得很好,因为他比美国人勤奋和有更扎实的功底,但你让他自己想一个有价值的项目,他想不出。第三,美国普通人的数理化基本功很差,有人大学毕业分数加减法还算不好。但他们知识面很广,也有读书读报的习惯。读到什么消息–环境保护,基因技术,等等–也能自己思考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美国的选举,不管是选总统选议员,还是老百姓对各种提案(包括是否应该取消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利或同性恋者能否结婚)进行表决,靠的就是这些能够掌握信息和对事物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而在中国,读书成了任务,而不是乐趣。很多学生一出校门就再也不看书了,而他们在学校学的那些数理化也没在他们的生活里起什么作用。第四,美国的中学毕业生比中国的中学毕业生成熟—我是说在心理上。美国的中学毕业生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更清楚,也具备与人交往和处世的能力。

  如果有人让我选择是愿意在美国还是愿意在中国受教育(在这里我是指中小学教育),我想:如果我很聪明,将来想当科技人员,我会选择中国;否则,我选择美国。

  从”哈佛女孩”谈开去—-教育与人生,父母与孩子

  老在坛子里晃悠的网友们也许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与一网打不尽在”哈佛女孩”这个话题上争论过一阵。当时我的一个观点是:不管这本书有没有价值,拿考上了哈佛来说事实在没意思。一网打不尽则说,这是这本书的卖点,要不说哈佛,会有那么多人看吗?而我觉得这正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刚才看见南南妈贴的网友对这本书的评论,不禁又想了很多。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想了即写,难免粗糙,权当抛砖引玉吧。

  第一,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对名校那么钟情。我在这里拿中国人与美国人比一比,不为别的,只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里我也就对这两国人了解比较多。美国人上大学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各有各的阳关道—-有人进名校,也有人就上便宜的公立学校和社区大学。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关于上什么样的大学的态度上最大的差异是美国人讲实际,中国人爱脸面。中国人进了名校父母都跟着脸上有光,搞不好还能出本书—-而很少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进这所学校?它对我的意义是什么”。美国人在申请大学的时候,除了学校的名声之外,还要考虑很多东西:学校的课程设置适合我的兴趣特点吗?教授是否重视教学(美国很多大学里教授以研究为主,对教学常常敷衍了事)?学费贵吗?我是否喜欢学校所在的城市?学校里课余生活丰富吗?美国人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是看别人怎么选,而是看哪所学校最适合自己。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个很著名的科学家,四十多岁已经当上了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他上的大学,我在认识他以前根本没听说过。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对自己当时的生活非常满意,他说:”我中学毕业的时候成绩虽然好,但没什么见识,也就是个乡巴佬,要是去了名牌学校,教授跟同学都牛B哄哄的,我没准一自卑,就什么也没学成;而我去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老师平易近人,同学之间也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压力,我这才得以以轻松的心理和适合自己的节奏学完了大学的功课。”在我看来,这就是不盲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很多美国人在上大学时还要算经济帐:自己就有这么些钱,交给哪所学校最合算。美国有些媒体还专门搞一些排名榜,评选最”值”的大学—-如果你只有五千块钱,那么你应该考虑以下若干所大学;如果你有两万块钱,那么你应该考虑以下若干所大学……量力而行。相比之下,中国那么多贫困生放着国家补贴的农林地矿师范院校不考,非要考北大清华,然后满社会去要爱心,这在美国只会让人当笑话讲。

  第二,我们是为自己生活还是为别人生活。说到脸面,就得说说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脸面。多少年来孩子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孩子在学校挨批评家长的反应往往是”真给我丢脸”。为什么中国人干什么事都得考虑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我想不好。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美国人比较自由,比较自信,自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去作了。而中国人一直以来很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社会也对不随大流的人没有宽容,搞的我们也不会选择了。说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其实我们怕的就是别人说。自己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连自己都不放心这条路是否真的那么好,还是得大伙说好才安心。

  第三,孩子是父母生活的延续吗?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孩子的意志应该独立于父母的意志。很多父母很自然地把自己没达到的理想加在孩子身上:自己没上大学,孩子一定得上;自己想学乐器没有条件,所以给孩子买钢琴……但是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很少有人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父母的理想。父母就算在孩子小时能够硬逼着孩子遵从自己的意志,孩子将来长大了还是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我的大学同学一多半都出洋留学了(也有几个进了哈佛),但现在90%以上都改行了,有的从商有的学了艺术,也有人当了家庭妇女。很多人的共同感受,是这么多年来随着大流随着父母的要求好好念书,从中学到名牌大学,再到名牌研究院,现在停下来一想,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别处。

  第四,不要放弃自己的生活。中国父母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将来就看孩子的了。其实,很多时候这只是父母没有毅力和勇气完善自我的一种托辞—-督促别人进步比督促自己进步容易得多。你的理想如果是想当爱因斯坦,那谁也帮不了你,但大多数的理想都不受年龄限制。我在美国见过七十多岁老头学五、六门外语,见过有人从六十岁起练长跑目标是要跑马拉松,听说过一个邮递员—-他的理想是登上珠穆朗玛峰。他是个单身父亲,一个人打两份工,除了养家还要攒登山的钱,还要练身体。第一次登珠峰没有成功,回来后攒了几年钱他又去了。1996年,他四十六岁时,终于登上了峰顶,却在下山途中突遇恶劣天气而摔死了。但是他毕竟有理想,也用自己的一生为之努力了。我们坐在自己家客厅里说”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的时候,应该想想:为什么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我们希望我们这一辈子是什么样?我们是三十、四十、还是五十岁了?难道真的来不及实现我们的理想了吗?

  人生观,是个难题

  我们很多人过日子都过得很盲目,也可以说没有独立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也同意你说的,原因跟我们的社会一直是个集权社会有关。我们这一代的福气是在于我们遇到了改革开放,有了我们的父辈完全没想像到的自由;但我们这一代又失去了社会加在我们的前辈头上的生活准则,一下子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和自己孩子的生活道路,很有无所适从之感。坛子里的父母们基本上都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爱思考,观念都很新,尚且有无所适从之感,中国社会里平均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我今天看见报纸上的一个故事叫”我妈要我上哈佛”,说是北京一个小学生的父母把孩子送到一个离家比较远而质量好的学校去念书。为了节省路上时间,他父母在学校旁边又租了房,他妈妈每天给他在那儿做饭,陪他学习,告诉这孩子说:今后这十二年,爸妈就陪着你拼了,一定要考上哈佛。你说我看了这故事有多伤心!居然就有这么盲目的家长。我真想当面问问这小孩的父母:你们知不知道这世界上比哈佛好或跟哈佛一样好的学校还有很多?再说,有什么东西是只能在哈佛这种档次的学校里才学得到?你们孩子这十二年会丢掉多少孩子应有的乐趣、丢掉多少学习其它东西的机会?而到头来如果他没考上哈佛又怎么办?一个人只活一次,我们做父母的,在替孩子做决定的时候,应该多想一想,多问些为什么,如果如此盲目,孩子太可怜了。

  人生观这个难题,几千年来不知难倒了多少英雄好汉。世界上那么多宗教的存在,原因之一就是宗教给人精神寄托,给人的生命一种超出个人之外的意义。人的生命,说穿了其实很渺小、很没有意义,在自然界里一个人的生命与一只蚂蚁的生命并无不同,但人类有超出其他任何生物的智慧,生命的没有意义对于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事,于是人类千百年来使劲给自己的生命寻找一种高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当然这种探索得是先吃饱了、而且要有一定的知识、见识和思考能力才有劲想。而且有时候大环境给人的生活赋予了意义,比如在外族入侵、或是国家急待建设之际。我们的前辈们生活的意义就是被环境赋予的。到了我们这一代,生活富足起来,国家安定,我们就有必要也有条件想自己的人生观了。我们现在其实和六十年代的美国有相似之处—-那时年轻人们的吸毒、性解放等是很多人不喜欢的,但这些其实是那一代人探索人生意义的一部分。我本人就被他们尝试新的生活方式、试图找出生活意义的认真精神而感动。

  中国的情况跟西方还有所不同,那就是我们的社会中一直缺少个人自由,几千年来好像总是由很少的几个头脑替所有人思考,人生观的问题也因此被简化了。我小的时候就常在政治课上听老师讲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其实我上的中学蛮开放的,还给我们讲过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没有人告诉过我要自己寻找生活的意义。我记得1986年吧,读到一部苏联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书中一个女中学生问她的同学对幸福的理解,同学说:幸福就是为苏维埃祖国服务。而这个女生笑了笑说:”你说的是义务,我问的是幸福。”当时我被深深震动。今天中国的社会已经比那时开放了许多,但个人自由仍然很少。由官方加给个人的信条越来越少,但个人在不自觉地给自己和别人套枷锁。比如说很多人在生活中也就是随大流,这固然没有什么不对,就象昆昆妈所说,愿意随大流的人就是有这个权利。但如果多想一想自己到底想在生活中得到什么,而不是看见别人有什么就也要什么,人的生活也许会变得更不盲目。再比如说中国社会目前物欲横流,引起很多知识分子的担忧,许多人大声痛斥,大声疾呼,但其实这些知识分子也并没有权利让大家在人生观上向他们看齐。中国人现在能够选择自己追求什么,即使大多数人选择了钱,比起由社会中的精英给大家选择,仍然是一种进步。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生活目的都很简单,无非是舒适的生活和温暖的家庭,更高层次上的追求,比如张教授提到的继承和发扬人类的文化,只有很少人想这些事,但很多人都在做。有些人是通过自己的职业,比如科学家和艺术家,有些人是通过自己的爱好,比如读书、旅游。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怎么过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只要不犯法,他怎么选择都行。

  但是做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与我们有相同的价值观,这就象在社会上,虽然我们知道别人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还是更喜欢那些与我们的选择相同的人。象我自己,虽然口头上说要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也总不免有时想到,他要是当科学家就好了,他要是想当兵可怎么办哪。但我觉得,有些更基本的东西父母是应该教给孩子的,比如说教他怎样在一个社会里与别人共处,或者教他欣赏这个世界的丰富多采,而具体的选择,比如孩子愿意从事什么行业,应该留给他自己。

  中国社会的贫穷和思想上的封闭、不宽容,使得中国人很难成为精神上充实、独立的、自由的人。现在在进步,但很多事情不是一代以内能完成的。现在的年轻父母们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年轻父母们自己受的教育都是缺陷很大的,他们怎样教孩子就不可避免地受自己的体验所约束。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普遍重视智力,轻视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我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的”精英”与中国”精英”的不同。由于工作性质,我接触的人大多是搞自然科学的,也都是高学历。他们的生活相当丰富、兴趣相当广泛。拿我们实验室说,有个博士后是校舞蹈队的队员(还是个男的),有一个喜欢音乐,拥有数目可观的古典音乐CD。我的科研上的导师的业余爱好是读历史。我丈夫所在的实验室里,有个女博士后是相当专业的攀岩家。平时我们经常互相推荐好书、好电影,经常在一起聊最近看过的书、聊各种新鲜事—-从世界局势到科技进展到谁看了什么好的话剧,无所不包。有小孩之后我与其他父母也聊孩子。大家都有一种观点,就是孩子将来干什么都没关系,但一定要教他们学会欣赏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比如好的风景,好的艺术,等等。这些人他们自己的作为以及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用张教授的话说,都是在欣赏、学习和发扬人类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只是他们这样做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不再是需要刻意追求的了。中国的留学生们我认识很多,象我的美国朋友们那样生活丰富多采的也有,但太少了。很多人都有了博士学位,家里却除了专业书之外就找不出几本书,业余时间很多人还是只知道看电视、唱卡拉OK、聊天。就算聊天,也是除了股票、孩子和家长里短之外就没了内容。有些搞人文的连最基本的科学常识都没有,有些搞科学的说起名著只读过金庸。在美国的国家公园里很少见到中国游客,但美国的几个大规模的赌城里中国人特别多。

  再说待人处事,我的很多美国同事们都显得很成熟很自信,说话做事得体大方,跟他们相处总是很舒服。而不少中国的留学生,老是不知道怎么说话恰当,什么举止无礼。

  说这么多,我想说的就是,只发展智力是不够的。我们中国多年来的教育,没有重视一个人的整体生活质量,这不但包括他的智力发展、职业选择、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是否是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整、懂得欣赏生活、享受生活的人。而这种教育的后果是很明显的,中国的留学生们做科研不比任何人差,但整体生活质量上的差距很大。我们这一代父母,生活条件、社会的宽松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好,一定要珍惜机会,给我们的孩子们一个好的、完整的教育。

 我是在认真想了好几年,确信自己心理上完全作好了准备之后才要的孩子。但是孩子出生之后我才发现,我的”准备”完全不够用,做母亲的感觉是只有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的。

  首先孩子带给我的快乐与爱一个人的感觉是娃娃出生之前我没有料到的。他现在还小,没有很多故事可以拿来讲给网友,但在妈妈眼里,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是了不起的。至于爱别人,对于孩子的爱跟对于其他人的爱真是太不同了。我自己,好象是孩子出生之后才意识到原来爱一个人胜过爱自己是如此容易。以前听到一些父母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故事,比如国内某旅游点索道断裂缆车下落,一对夫妻在缆车落地之前把自己孩子高高举起,大人死了孩子活了下来;比如国外一对探险家夫妻带着一岁的孩子在沙漠里迷了路,水喝完了之后夫妻两人割破血管让孩子喝自己的血。丈夫与妻子相继死去,孩子是最后死的。这些故事以前听的时候只是感动,而现在想起来,觉得如果我处在那种境地,让我牺牲自己来救孩子我是想都不想就会做的。就如壮咪妈刚刚说的,为了孩子的幸福妈妈愿意付出一切。生命的成长和延续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原始且朴素,对于人的思想的改变和同时给予人的快乐,也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

  但是由爱而来的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这种责任有多重大,也是我在当了妈妈之前没有想到的。每个做妈妈的都想把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孩子,每个妈妈又都会因为自己力不从心而难过。而且,我认为是最好的,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呢?有了孩子以后,一直很自信的我,开始常常怀疑自己的选择。别看我整天在这里高谈阔论,其实我心里虚得很。当妈妈之后的这一年多,理智与感情、一种价值观与另一种价值观不知交战过多少次—-

  再比如说我从来认为人生很短,一定要抓紧时间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但我虽然做科研很起劲,我所在的学校却不巧处在一高科技园区,物价奇贵,满街电脑公司,满街二、三十岁的百万富翁(当然现在经济衰退公司倒了一大批),学校里从教授到学生耐不住诱惑纷纷弃学问而去,尤其是那些要养家活儿的人—-搞基础研究的人在美国也是很清贫的。有了娃娃之后,看到别人住独立洋房,孩子在自家草地上玩滑梯荡秋千,我的娃娃住租来的房子,到街心公园去荡秋千。有钱人家请保姆,我的娃娃四个月就送了托儿所(这还不算最差。美国法定带薪产假六周,谁家没老人帮忙,孩子六周就得送托儿所)。再想到美国公立学校之差,私立学校学费之高,不知想过多少次:到底是我自己的兴趣重要,还是给儿子(以及他的弟弟妹妹)一个舒适的生活重要。几年来一直跟丈夫谈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以前只谈哪里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现在就还要想,在哪里能给娃娃一个好前程。

  再比如说,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有意思的值得学的事太多,以前如果不是在实验室,也是读书和出去逛博物馆,总得学点什么。而且很敬业,实验有问题就晚上睡不着觉地琢磨。看见谁一下班就奔孩子,不看书不看报,满足于过小日子,总是很不屑。现在才发现我也不能免俗,每天最快乐的时光还真是跟娃娃一起的时光,做了一顿好饭菜看着娃娃和他爸狼吞虎咽还真是比我实验出结果更让人高兴。我想我不会放弃事业,不会放弃自己的爱好,但要我象有些女学者那样整天钻实验室,每天孩子睡觉了才回家(学校里有个博士研究生,孩子生下来两个星期送了托儿所,自己回实验室赶论文去了),我是永远做不到了。想起以前的自己,倒不觉得自己错,毕竟人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但我总算学会了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

  当妈妈一年有余,觉得自己变化很大,很多事不再肯定,多了些疑惑;多了些责任,自己的生命陡然添了意义。将来,随着孩子的成长,还会有很多新问题要想,还会有新的变化,真的如张教授所说,父母与孩子是一起成长的。我只希望这些努力与思考换来的是更充实的人生。我的生命因我的孩子而更美丽,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以我为自豪。

娃娃很少耍赖,在商店里看到再喜欢的玩具或书,只要跟他说不能买,跟玩具或书说再见,他就会放下离开。遇到新的情况、新的人群时娃娃总是仔细观察,不贸然动作,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能感到他小脑瓜里在飞快地盘算自己应当怎样做。娃娃将来多半会象我和他爸爸一样,理智而严肃。但是生活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注定是沉重的。我倒更希望他不在乎一些,不要太把生活当回事,更随心所欲一些。但是,如果有一天他问我:”那么,妈妈,你是怎样做的呢?”那时候我该怎样回答?
  就这样,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人生。没有孩子的时候我在忙事业,有了孩子之后事业退位儿子占先。但是这样就够了吗?将来儿子问起我生命的意义,如果我告诉他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意义,但一个人的生命却可以有意义,那时,我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能回答得出来吗?将来儿子问起我他能为这世界做些什么,我能不能用自己的例子告诉他,个人的力量虽小,并不是没有用的?也许为了儿子将来的生活充实而幸福,我自己的生活就得充实而幸福。

  晚上照例坐在儿子的小床前给他唱催眠曲。一首唱完,他忽然坐起来,有点害羞地说”妈妈,I love you”。我们从没用英文对他说过我们爱他,也许是在托儿所学来的。望着他的小脸很久,我轻轻说:”I love you,too”。不仅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也是因为从他的成长中我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生命的意义慢慢向我展现。

  两岁孩子开始形成自己意志了,干事开始有自己的主意,开始和父母闹别扭。父母觉得两岁孩子头疼,其实孩子自己也很辛苦啊。他们要在这个时期发现自己意志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发现自己的欲望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自己必须抑制的。如果父母处理得当,孩子的反抗期会过得顺利一些。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既要给孩子立规矩,又要承认孩子的独立意志。

  立规矩的时候,要分清几种情况。一种是坚决不许的,比如不许撕书、该吃饭了就不许看电视。这种规矩要立得早,但不宜多,尤其是脾气倔的孩子更不能一下要求他守很多规矩。我们是从儿子一岁起给他逐步立规矩。如果他是因为想破坏这样的规矩而闹,再闹也不能随他。讲不通道理就只好冷处理。(如何冷处理,以前讨论过呢。)还有些规矩其实是习惯,比如吃饭要快、做事不磨蹭、先做作业再玩。关于习惯,很难给孩子讲”为什么”。这种情况我们是没做到不罚,做到了有奖。现在是给儿子贴小星星,贴多了买玩具。还有一些情况,没有一定之规,象沛沛妈说的沛沛下雨天要出去玩,就是如此。如果雨不大,沛沛又没生病,带她出去散步看雨景完全可以。可是沛沛病了,不好出去,这时最好妈妈和孩子一人让一步。比如说可以在窗前、门口看雨景,或者在阳台上玩。

  另外,要帮孩子培养自主性、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己给自己拿主意。规矩要立得少,在其它方面教他自己做主,给他一些随心所欲的机会,买什么衣服、吃饭吃什么、玩具怎么玩、画画怎么画……,很多方面可以随他自己。不仅锻炼他的独立性,而且,平时他有很多无拘无束自由发挥的机会,需要他守规矩的时候,让他妥协一下反而更容易了。

  再有,有些时候,孩子不做什么事不是不想做,而是能力还达不到。这时大人要帮他,不能批评他。我儿子午睡特别费劲,有时候躺一个小时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不说,还给绒狗狗讲故事,一讲讲半天。不是他不懂道理,自己老嘱咐自己:再不睡下午就玩不动了。他就是入睡慢,自己不知道怎么办。我们把精力放在帮他调整上,现在好多了。

  最后想再说一句宁宾妈在一个帖子里提到的给孩子讲道理的方法。给孩子讲道理,如果只在孩子闹的时候讲,效果有限。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平时讲。不是说要给孩子讲大道理,而是平时给孩子讲讲各种事情背后的来龙去脉。爸爸妈妈上班干什么、为什么上班;爸爸为什么要剪草;街上扫地车为什么要扫地;为什么下午要带他去学唱歌;隔壁小哥哥为什么哭了……,等等。有时候都不一定是讲为什么,就是给孩子描述一下周围人在干什么。在这些闲聊之中让孩子了解周围世界是怎样运转的、了解人的行为,以后讲起道理来,就容易了。

  张教授有一段话:”对于从事应用技术工作的人,高智商的人很占便宜。但对于从事理论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IQ高并不是决定因素。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人格、非常宽阔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基础上,对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继承。只要IQ在中上等的任何人,能达到上述的条件,都能做出成就和贡献。”这一点我在大学毕业之后体会很深。说句要得罪人的话:我们有些人重视小聪明,不重视大智慧。IQ只决定一个人有多聪明,但是出了校门之后聪明与否越来越无所谓。生活、工作上很少需要一个人脑筋转得快;相反,大多数时候一项工作或生活里的一个问题都没有很强的时间限制,但需要能够提出问题、需要思考的深度、需要广泛的知识、学习新东西的能力,需要心理成熟,不需要你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之内出答案。这种时候,聪明是不够的,要靠智慧。

  国内的应试教育,是在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不得已的办法。孩子把课内的东西学会了,并不说明他素质多高。这种情况下,要想教出一个素质高、有”后劲”的孩子,对家长要求很高。在美国也有很多家长不满意学校教育,孩子不上学,自己教。我以后虽然不可能让孩子不上学,但我自己一定要掌握孩子教育的方向。在学校怎么上课我没法干涉太多,但他应该具有什么能力与知识,我一定会通过和他一起阅读、给他制定学习计划、给他创造条件发展自己兴趣等方法培养他。国内的家长也许更要自己指导孩子以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

  1。什么是天才?

  在我看来,天才是这么一种人:他会的东西大多数人永远学不会。爱因斯坦是天才,霍金是天才,玛莎·阿格里奇(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是天才,球星乔丹也是天才。倒不是说这些人不需要后天努力。他们后天付出的努力不比任何人少。只是,其它人就算玩命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些人的境界。

  什么不是天才?我们所推崇的”神童”,大多数都不是天才。你会干的事,你的朋友也会,只不过比你晚个一年半载;或者你会的东西别人不会,只不过是因为别人没学。会背诗、甚至会作诗的三岁孩子,会读书的两岁孩子、会心算的四岁孩子、上大学的十二岁孩子,多属此类。因为天才也仍然需要后天努力才能把自己的天才展现出来,需要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刻的认识、需要了解前人的成就才能有所创新,所以小孩子时期谁是天才是很难看出来的。你没听说过天才的少年哲学家或作家吧?(现在那些少男少女作家,多属炒作。)你也没听说过天才的少年政治家或科学家吧?当然也有例外,孩子在数学、乐器演奏和棋类方面的天才可能很早显示出来,因为这些领域需要的能力比较单一。所以呀,我们还是安下心来,别净想着让自己孩子当一回”神童”。费了半天劲,孩子想玩也没玩成,该培养的能力没培养成,结果呢?不过是在亲友街坊面前”风光风光”,值不得的。可不是说从现在起最好别教孩子认字算数,只是说,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者能力还达不到,就别心急了,别太把孩子十来岁以前的”成就”当回事。培养他的能力,让他有”后劲”,更重要。

  2。知识的力量有多大?

  有句让人笑得喷饭的话,叫做”无知才能无畏”。路上见着一只老虎,你要是不知道老虎爱吃人,你当然就无畏。嘿嘿,这样无畏的人很快就会从人类基因库里消失了。另一个极端有一句话,叫做”知识就是力量”。其实也得看是什么知识。有些知识,象一加一等于二这种公理,是力量。很多其它知识,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吧,自然科学知识总是不断更新的;我们现在读到的历史书,跟二十年前人们读到的,虽然都讲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朝代,内容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再过五十年,历史事件没准又出来新的说法;生活常识更是一会儿一个说法。过期的知识不是力量。所以与其太过注重知识,不如教给孩子一项本事:搜集信息、更新知识的本事。

  3。素质教育在中国。

  现今老师、父母、专家言必称素质教育,问起什么是素质教育,很多人都能说个大概。若问起素质教育的目的,我敢保证,有些妈妈得吞吞吐吐。”哈佛女孩”、还有”什么男孩”之类书之畅销,就是最好的例子了。说句实话吧,肯定有些妈妈心里想的是:搞好素质教育,将来孩子也进哈佛!其实,素质好的孩子大部分还是进不了名牌大学,毕竟素质和学业水平是两回事。一个人的素质高,可以使他在学习方面的潜力发挥得更好,但这不说明他就能够得上名校的要求。素质好的主要作用,还是使得一个人能够有合理的生活目的并有能力去达到这个目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有一本书叫”修车男孩XXX”,讲一个素质高的修车匠,不知能卖出去一本吗?

  4。什么年龄是学习的关键期?

  另一个流行说法是”0到三岁是学习的关键期”,所以很多家长急着让孩子认字、背诗、学英语。虽然国内外教育界都有这种说法,但一些研究大脑发育的生物学家却有疑问。为什么呢?因为人脑的发育要到十来岁才停止呢。0到三岁的时候固然脑子里一大堆突触使劲在长,学习新东西也许可以让有用的突触长得多一些,可是四到十一、二岁的时候,脑子里的突触虽然还在长但大的结构已经有了,这时候是学东西最快的时候。所以,0到三岁是关键期,还是四到十岁是关键期?要我说,孩子的每一年都是关键期,每一年要学的东西也不一样。越小的时候越应该注重能力的发掘,大一些之后,可以学习现成的知识。就说0到三岁吧,最先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但是国外强调的是让孩子接触尽可能多的东西,培养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培养语言能力、运动能力、自理能力、探索能力等最基本的能力。到了中国,除了家长之外,还有些搞教育的拿这个说法做办那些”学前班”、”认字班”的理由。小心!橘子过了淮河了。

  5。是孩子的兴趣还是妈妈的兴趣?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最喜欢的方式是孩子自己探索,家长引导。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接触尽可能多的东西,让他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学些什么,然后一旦孩子对什么产生了兴趣,家长给他条件让他能够学习他感兴趣的东西。最不喜欢的是家长给孩子定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当然,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人人都得学的,还是得学,不过只要孩子正常上学,肯定是没问题了。就说中文吧,我当然也是希望儿子会中文,不过我也知道,中文对他不会有什么实用价值,更多的是不忘祖家的意思。学了中文他不见得肯了解中国文化,没学过中文的人也有很多途径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所以,我是会尽量让他接触中文、想法让他觉得中文有意思。如果他执意不学,我是不准备强迫他的,要怪只怪我本事不够大,没能引起他对中文的兴趣。

  关于帮助孩子理解规则

  有一次一个妈妈说我不明戏,妈妈们来论坛是要交流可操作的经验的,谁爱听我那一套一套的理论?问题是,我有多少可操作的经验呢?我儿子才两岁半呀。说到教育孩子理解规则,就更谈不上经验了,因为我儿子特点之一就是特别懂事,极少闹。就说两岁这个反抗期吧,我读了那么多文章,想好了对付方法,儿子却总共在两岁前后闹过两次。所以我也没机会积累经验。那么我就说说我看到的一些事和我的一些想法,这些都是关于小小孩的事情,对大孩子应该怎样,还是问论坛里大孩子的妈妈吧。欢迎其他妈妈们把自己的好经验贴上来。

  先说说我在儿子幼儿园看到的事情。他们班上的老师除了极端情况之外(比如谁打了人),从不对小朋友说NO。她们的原则是让小朋友从观察别人、从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行为准则,老师的作用是引导。

  故事一:娃娃正式入园之前我带他去”观摩”,他拿的一件玩具是一个三岁女孩想玩的,娃娃先拿到,于是女孩大哭起来。老师也没有让娃娃把玩具拿出来,也没有跟女孩说要让着娃娃,而是温言跟女孩说:不要哭,咱们一起想想,一件玩具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后来娃娃把玩具递给那女孩但她还是哭,老师仍然温言说:你看,娃娃是想跟你商量着办的,他给你玩具,你却没有表示,光是哭,你把他也搞糊涂了,你看他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样过了一会儿,女孩不哭了,自己想了一会儿,来问娃娃:你玩完了给我好吗?

  故事二:娃娃每早到幼儿园必要先在院子里骑自行车。有一次四、五个孩子排着队骑,最前面的在原地发愣把后面的都堵住了。娃娃心急地大喊”GO,GO,GO”,(另外一个小女孩过来很温柔地捂娃娃的嘴不让他喊)。老师仍然不告诉谁应该怎么办,只是过来跟娃娃说:你是要去某某地方吗?从这里到那里可以怎么走?娃娃想了想,不叫了,把小车从石板路上揪到路边的土地上,绕过挡路的小朋友走了。

  故事三:娃娃坐在小推车里大叫他的朋友A来推他,A还没跑到,B跑到了推起娃娃就跑。娃娃当然无所谓,谁推都行,A就大哭起来。老师仍然是先让A不哭,然后跟A和B商量:娃娃是叫的A,但是B先跑到,所以说不清谁有优先权,应该怎么办呢?A和B一开始都要推,商量了一会儿,同意老师的提议一人推一圈,但又为谁先推第一圈争执不下。又商量了一会儿,俩人同意一人推一个把手,一起推。

  我想,孩子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时间长了,自然会体会到与人相处时一些做法背后的为什么,这就比我们做父母的给孩子立一些孩子口服心不服的规矩要好多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孩子自己体会规则,培养他的能力,使他将来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能够随机应变对付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当然,父母不给孩子立规矩是不可能的,但我想从小要给孩子讲道理,从孩子听得懂话就开始,当然,讲的道理得是孩子能够理解的,否则就白费力气了。孩子越大,就越要跟孩子商量着办。宁宾妈以前还说过,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才讲道理,平时都要讲。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我们也是平时常常给娃娃解释周围的事情:从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上班,到垃圾车怎么收垃圾,到邻居哥哥为什么要遛狗,到雨和雪是从哪里来的,见到的东西随口讲给他。认识儿子的人,都觉得他好象什么事都明白,也许跟我们的做法有关?(谁知道呢。)我们觉得这样他才能日积月累地知道这世界是怎么回事,这样在他闹的时候再讲道理,有了平时的基础,就容易多了。不过我儿子极少闹,所以我也并不知道我们的做法是否有效,供大家参考吧。

  谢谢张教授还留着我两年以前的帖,看看以前的旧帖,发现以前的自己竟然有着那么多彷徨。孩子出生之际,面对孩子我虽然感觉到无比爱意,却也感到紧张、茫然,感到自己力不从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给孩子一切自己想给他的东西,感到孩子的到来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翻天覆地。如今孩子三岁,日子就是在琐事与琐事之间飞快地过了,停下来细想,才发现就在不经意之间,生活重新变得安宁平和,我的紧张焦虑也变成了自信,变成了从对孩子的爱那里得到无比的享受。从对孩子满心爱意却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到慢慢体会到:爱是付出,却不是”牺牲”;爱是幸福,是不要求回报却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回报;爱是不迷失,是再爱孩子也要知道他是他,我是我;爱不是空洞的一个字,也不仅仅是是抱孩子亲孩子、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爱是理解孩子一如理解自己,尊重孩子一如尊重所有的人,是帮助孩子走他要走的路。

  爱是付出。孩子的来临迫使妈妈改变自己的生活,很多变化倒不是刻意作出,而是很自然地发生。对孩子的付出,我是从怀孕之始就开始了。当时,我特意去问过医生能否继续攀岩,医生认为没有问题,可是我到怀孕四个月的时候自己决定停了。为什么呢?因为每次去体育馆训练的时候,只要身体离地三米以上,心里就开始紧张,万一摔了,胎儿会不会受到过大震动?於是手脚就不敢动。这样攀岩还有什么意思呢?干脆就停了。这是为了孩子,我的生活中第一个重大改变。孩子出生之后就更不必说了,哪一件事没有妈妈的心血?特别是我们没有老人帮忙一切要靠自己。以前我在合唱团里唱歌,现在呢,独自开车出门的时候放一盘贝多芬或威尔第,关紧车窗跟着吼一阵;以前我喜欢到野外露营,可是臭小子死活不进帐篷(因为”人是住在房子里的”);去爬山,娃娃走不动就要抱着走,每次回来都下决心再不去了;以前周末在鸟语花香之下读书,现在趁孩子睡了赶紧做家务、买东西;以前看电影、看电视、与朋友一起聚会,现在都拉倒了……儿子出生之后我连买衣服的时间和兴致都没有了,偶而去一次时装店,常常不由自主地在童装部从头转到尾。

  可是,人都是每天有24小时的,没有时间干什么事,不过是这事与其他事比起来不重要罢了。放弃自己以前的爱好而把时间花在儿子身上,也只是因为我从这里得到更大的快乐,干自己喜欢的事不如干儿子喜欢的事,自己快乐不如让儿子快乐而已。穷人家的妈妈让孩子多吃一口,也是因为孩子吃比妈妈吃会让妈妈有更大的满足。所以,爱不是”牺牲”,爱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为了自己的心而作的付出。认识一位长辈,为了孩子到了不尽情理的地步,明明经济条件不差,却连一个鸡蛋也舍不得吃。可是呢,孩子一有”错误”一”不孝顺”,就历数自己的功劳:”我为了你们……,你们却还……”。这不是真正的爱,这是交易。真正的爱也并不是没有回报。先不说孩子对妈妈的爱是多么美好,就说我从孩子那里找到了多少平凡的乐趣,重新学会欣赏多少已经在俗事中被遗忘的东西吧。我在孩子出生之前最后一次画画,也许是大学里了,可是有一天,娃娃拣回来一块平整光滑的石头,我想了想,拿出水彩把它变成蓝天白云下鲜花开放的草原。娃娃又惊又喜,而我也重新想起,艺术的快乐可以来自给自己画一张书签给朋友画一张生日卡。跟娃娃一起把他心爱的纪念品──第一次坐火车看电影的票,住过的旅馆的明信片,小朋友送的生日卡,来幼儿园”访问”的消防队员给娃娃的名片──贴到剪贴本里,就象是重新经历了娃娃的成长、妈妈和娃娃一起成长的时光。看着孩子为一棵草、一条蚯蚓、一块饼干而兴奋,妈妈会深深体会到:与所爱的人一起在精彩的世界里享受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胜过一切名与利。

  爱也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再爱孩子,他也是独立的人,除了与妈妈在一起,他也有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意志,妈妈永远不应该让自己去左右孩子的生活。同样,妈妈也是独立的人,也永远不应该让孩子左右自己的生活。我没有因为有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只是工作起来更加有效率;我没有放弃很多业余爱好,听音乐、读书、旅游,一如既往,而且因为做了妈妈,还更加投入公益事业,也为别人的孩子做事。以前的工作狂,现在变得爱好越来越多,绘画、雕塑、弹琴,我都想学。正是因为有了孩子,生命才变得更多彩世界才变得更美好,妈妈实现自我价值的心情才更迫切。我的网名为为什么是everest?因为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我的一个梦想。有了孩子,再不想了,那么危险的事,不干。但是,我不会停止攀登的,是我心里的珠穆朗玛峰: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好女儿、好朋友、好同事、好人,享受爱与被爱,享受生活与世界。

  儿子三岁了,从过去那个糊里糊涂的小东西变成了有自己的意愿、自己的习惯与性格、自己的朋友与世界的小人儿。以前好哄好说话,而现在妈妈说什么他却有一大堆反对的理由。以前要玩什么要做什么妈妈还有些决定权,现在却自己说了算。将来,如果儿子选择的道路是妈妈所喜欢的,妈妈为儿子喝采;如果妈妈没有本事让儿子学会洞察与判断,儿子执意要做妈妈不喜欢的事,妈妈也会静静地等着,如果儿子吃了亏回来,安慰他理解他鼓励他以后做更好的选择。不管怎样,妈妈永远不会替儿子选择生活,但是妈妈永远是儿子背后坚实温暖的臂弯。

  这就是儿子三岁之际妈妈的心情,为了自己的心而写。

  娃娃现在三岁,在幼儿园里非常开心,有很多好朋友,他有病的时候让他在家里,他都不干。以前不会跟成年人交往的问题,也已经没有了,现在很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但是他最近以来很频繁地跟我们说他想谁谁了、想跟谁玩了。比如说,他说他喜欢幼儿园的朋友,要请他们来家里玩,我们就请了;他说想他上幼儿园以前带他的阿姨和婆婆,所以每一、两个月我会带他回去看望一次;他说想那个阿姨家跟他最亲近的的那个小朋友,我们也有时请那个小朋友来玩;他也在电话里告诉姥姥和姥爷”我想你们了,你们以后再来看我,我也要去北京看你们”等等;班上一个老师生孩子休产假去了,娃娃也说想她。有了喜欢的书、玩具,他要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甚至在大街上告诉跟他打招呼的陌生人他有新鞋、新玩具,等等。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冷清?不象在国内,周末孩子回奶奶家姥姥家、有七大姑八大姨宠着、有表兄弟姐妹玩着。我们在美国没有亲戚。另外,大家都是独门独院住着,来往不多,不象国内那样一个大院或一栋楼的孩子串来串去地玩。我们的朋友中有孩子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娃娃周末主要是跟爸爸妈妈一起,我们一般都带他出去玩(当然也包括到公园里跟小朋友玩),周末两天安排得满满的,如果忙,会请中学生来陪娃娃玩。

  我的问题就是:娃娃现在似乎非常渴望与人交往,这也许是因为他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我又担心这是因为他寂寞,因为他确实没有一个住得近、随时想见就能见到的朋友。我小时候,就是跟院里孩子野跑长大的,不能体会象娃娃这样生活环境的孩子是否会觉得寂寞。从我说的这些事情看,您觉得哪一种更为可能?

  everest:这是儿童交往的一个发展过程

  您好。这是孩子交往的一个发展阶段,儿童交往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交往阶段、主动交往阶段、探索(创造)交往阶段。成人的交往也是这样,举个例子,你到一个新的单位,一个人也不认识,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被动交往,如果你的交往能力一直很差,你可能大部分一直停留在被动阶段。如果你的交往能力很好,很快就进入主动交往,你会主动去的认识你周围的人,和他们发展关系。当你和周围的人熟悉后,你是否就会停留在在这个水平?大部分人如此,但是有少数人会积极去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当然动机因人、因事而异,可以是为了友谊,也可以是为了利益,研究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使交往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样的交往,虽然也是主动的,但是更多的带有探索(创造)性。

  看成人的交往水平与交往模式,就可以看到他在青春期以前、儿童时期的交往水平,他达到哪一个交往阶段。很少有儿童与成人达到第三个阶段(水平),只有那些具有领导能力的儿童与成人会达到探索(创造)性水平,绝大部分这样的孩子是在一种近似达尔文的原则下形成更高的交往能力。他的能力越高,他得到的利益(对儿童,得到友谊与关爱也可以视为利益)就越多。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很好的依恋,并且能很好的达到主动交往水平,父母能够给与指导与帮助,使孩子能够达到探索(创造)性的交往阶段(水平)。不然的话,孩子是在一种盲目的摸索下,有的能够达到这种水平,大部分就很困难。这三种交往水平贯穿在人的一生中,就是说,在人的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建立,当然最佳是在3-5岁的阶段。年龄越大,可塑性越差,被动的体验越多。

  你的孩子现在是处在主动交往与探索(创造)交往阶段的过渡阶段,就是说孩子现在尝到他的主动交往给他带来的利益、友谊、关爱,使他感到很兴奋。一种行为使孩子得到利益与快乐,孩子就会反复的去做,一直在他得到新的满足与快乐之前,他不会歇手。他在摸索如何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友谊、关爱。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还谈不上有意识、有目的探索。需要父母在以后发展中给予指导与帮助。

  你的孩子每天都在幼儿园,并且与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关系都很好。所以能够满足孩子在这方面的需求。除了积极帮助、指导孩子的交往外,要使孩子有更多的兴奋点,从你下面的对话中看,你应该帮助孩子阅读,使孩子能够在5岁左右达到基本阅读水平,但是你要考虑是汉语、还是英语阅读,从长远看,如果孩子一直会在美国生活,就必须是发展英语的阅读能力,汉语阅读到英语的阅读能力过关以后再说。

  二十世纪中,心理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自身行为发展的了解达到一个非常的高度,对儿童教育不再是盲目的进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但是,他们极好的逻辑思维习惯,也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惑,他们太逻辑化,不能深刻去理解”中庸”的思想,往往容易走极端。上次讨论的DAMAN的闪卡识字法,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人太复杂,所以我们对儿童教育的实施,不能完全站立在某某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上,仅仅关注在某些方面的发展。虽然我们对儿童有了很多的了解,但是,未知的与已知的相比,已知的可能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更多的强调儿童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类文化的传承的基础之上,就可以避免很多教育的错误。

Categories
童话:2-3岁

一周小节1216-1226(05-12-27)

这是教授关于上一周情况的点评。我想他对我了解孩子的内心时间仍然不是很满意。

看了你记得的日记,很好,更重要的是要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去代替孩子感受,如果你感受不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你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孩子。比如孩子夜里要你抱抱让后再上床睡觉,如果你真是感受到孩子的内心的感受,你肯定把孩子搂到怀里,不会等到孩子磨你半天,最后再给你提出要求,你才抱孩子。
另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内心变化清楚吗?你内心里的喜怒哀乐你都能抓住吗?一念之间的焦虑、压抑、敌意、快乐、高兴你都能体验到吗?你都知道它来自何方,它产生的原因吗?这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能坚持观察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坚持把它记下来,你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我相信了解自己和了解孩子都很难,这可以算作是一种能力。我觉得自己对自己心理的变化还是能够有所反映,虽然有时候需要一些时间。除此而外,在生活中我还是比较努力得权衡一件事情对我心理状态的影响。这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会占有很重要的比重。我想自己比较幸运,因为这些感觉我基本上能比较放松得和领导交流,甚至有一些是常规上难于启齿或者需要一些掩饰的东西,这常常带给我很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说昨天童话爸爸告诉我一件事情,童话爸爸抱着童话去接我,路上问他:童话,你能自己走吗?童话说:爸爸再抱一分钟。后来到了一分钟,童话又想了一个理由不下来。于是爸爸问他:童话,如果你不想自己走的话,爸爸还有力气,可以抱你。你如果想自己走的话,就告诉爸爸,爸爸如果累了,也告诉你,行吗?后来童话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说:想让爸爸抱。我觉得挺开心的,因为我们希望童话能够比较准确得表达自己的要求。
现在童话比较接受我、姥姥和爸爸。相对来说,他比较喜欢和我还有爸爸一起玩。但是遇到外出等的情况,基本上都是要求我抱着。常常会出现我抱不动了,别人又不让抱的情况。一分钟这种方式希望能够给大人孩子都有个缓冲。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其实我相信大人和孩子都需要一个界限,我们不能完全牺牲孩子只考虑我们自己,我们也不能完全牺牲自己来迁就孩子。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平衡平衡,生活中有多少事情其实都是找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平衡点。
Categories
童话:2-3岁

语言的进步(05-12-26)

昨天把童话过生日的时候从学馆收到画作了装裱,巨大的一张画,还不知道挂在什么地方呢。对比别人家都是挂结婚照,而我们结婚照还停留在押金状态,有点郁闷。童话爸爸说这说明我们已经开始有产品了,有点甜蜜有点哭笑不得~

记录一下童话的口齿不清:
壮壮哥哥 — 荡荡de1de1
穿衣服 — 般衣服
球 — dou2
出租车 — 嘟嘟车
姑姑 — 嘟嘟

童话 — dong2wa4

最有趣的是我们学他的时候他总是纠正我们:妈妈,是荡荡de1de1,不是荡荡de1de1。

童话在这一个星期语言上进步挺大的,下面是一些片断:
1. 接童话回家的路上
(在接童话回家的路上,小家伙心情好,自己走)
童话:妈妈,你看,出租车。
妈妈:在哪儿呢?
(仔细辨认)
妈妈:噢,妈妈看见了,你眼神真好。
童话:妈妈,快跑,看看出租车。
(童话拉着妈妈追车,车转个弯没影了)
童话:妈妈,出租车呢?
妈妈:出租车拐个弯走了。
(一会儿出租车居然又回来了)
童话:出租车又开过来了。
妈妈:哦,咱们往边上点,让车过去。
童话:出租车干嘛去了?
妈妈:哦,它回家了吧。
童话(两只小手一张):妈妈抱。
妈妈:娃娃自己走吧?
童话:不!有大车,娃娃自己走危险。妈妈抱着就不危险了。
妈妈只能乖乖就范。
总结:童话最近总能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找到理由,有时候还非常准确,但是有时候就比较牵强。比如有时候要求妈妈抱会说是因为娃娃自己走脚疼。这种时候我们通常会姑且认可他的要求。

2. 在家里喝水,弄得肚子上都是水,衣服上也都是水。童话来找我换衣服。
童话:妈妈,刚才玩水啦。
妈妈:哦,弄湿了吗?
童话:嗯,像小猪一样。
妈妈晕倒,这是谁教的?
总结:童话说像小猪一样的表情和语气相当得意。

3. 妈妈抱着童话去玩,累了想让爸爸抱会儿。
妈妈:让爸爸抱会儿吧!妈妈累了。
童话:妈妈再抱一分钟。
姑姑:妈妈抱累了,你帮妈妈揉揉肩膀。
童话:不!妈妈自己揉肩膀。

4. 睡前,童话躺在床上自言自语。
童话:妈妈是大人,爸爸是大人。姥姥是大人,姥爷也是大人。
妈妈:那娃娃是什么人?
童话:我是小人。
除了大人和小人,他能够知道谁是长胡子的,谁是不长胡子的。很准确。

5. 睡前,和童话聊天。
妈妈:快过圣诞节了,圣诞爷爷会给童话送礼物。
童话:圣诞爷爷坐什么车来?
妈妈:圣诞爷爷做大雪橇来。
童话:圣诞爷爷从哪儿来?
妈妈:圣诞爷爷从窗户里进来。
童话:妈妈,什么叫老爷爷?
妈妈:老爷爷就是过了好多好多次生日的人。
童话:什么叫两岁?
妈妈:两岁就是过了两次生日的人。 爸爸快要过生日了。
童话:爸爸过生日吹蜡烛吗?
妈妈:吹呀,还要吃蛋糕呢。
总结:童话对过生日有种特别的兴趣。只要提到过生日,他就会联系到吹蜡烛和吃蛋糕。

6.童话和爸爸在水池边玩。
爸爸:A Ying, 帮我XXXX。
童话:爸爸,是XX Ying, 不是A Ying。
爸爸笑。
到晚间,妈妈召唤爸爸给童话冲奶。
妈妈:Yong Yong,帮帅哥冲奶。
童话:妈妈,是XX Yong,不是YongYong。
妈妈:妈妈喜欢爸爸,所以叫爸爸Yong Yong。就好像妈妈叫娃娃可以叫童话,小宝儿,小心尖尖,小帅哥,娃娃等等。因为妈妈喜欢你。
童话:Yong Yong。
爸爸:童话,你应该叫爸爸,或者也可以叫Yong Yong爸爸。
童话:Yong Yong爸爸。妈妈,我叫Yong Yong啦。
妈妈:喜欢爸爸吗?
童话:喜欢。

7. 圣诞节我们给童话的礼物是一本书,“圣诞爷爷”给童话的是一盒蜡烛和几盒大火柴。平安夜的时候带着童话和壮壮去吃饭,饭店里的圣诞爷爷给童话一个小猪玩偶。
25号晚上,我问童话:圣诞爷爷送给你什么礼物了?
童话:蜡烛。
妈妈:还有什么?
童话(想半天):还有大火柴,还有小猪。
总结:记性还可以嘛。这是一天中不同的片断,都联系到一起了。此外,他有时候会想起若干天前发生的事情。比如有一次他把一张纸扔到了床头后面,几天以后他和我玩得时候,突然趴在床头上,妈妈,这下面有纸吗?

8. 以前和童话玩过一个游戏,就是他坐在我肚子上,然后我一边颠他,一边说:得儿驾,得儿驾,骑着马儿去姥姥家。童话昨天晚上坐在我肚子上玩,还一边自己颠呀颠的。
妈妈:童话,妈妈要去尿尿。
童话对刚进来的爸爸:妈妈大车去尿尿了。
一会儿妈妈回来,两个人接着玩。玩着玩着小家伙下来摸着我肚皮说:妈妈,有点硬。
我摸着童话小屁股说:童话,这儿有点硬。
童话对此说法很高兴,又爬上来一通疯玩。过一会儿对我说:妈妈大车去尿尿去。
妈妈:童话小车要不要尿?
于是童话手舞足蹈得下来尿。
第二天早上小家伙一爬起来就爬到我肚皮上,可怜我已经动不了了。

9. 小家伙现在还比较讲道理,昨天夜里醒来尿过之后,哄很长时间还不睡。我要上床,他哇哇乱叫,说:再走一分钟。于是再走一分钟,把他放在床上,他要求抱,于是抱着。很久也不睡,后来放在床上,小家伙说:想让妈妈抱。我说妈妈已经抱了很长时间了,咱们说好走一分钟就在床上睡的。他半天没说话,后来也不知道是否睡着了,反正我自己睡着了,后来一翻身,童话立刻跟我说:妈妈,抱。心里一惊,这小家伙不会这么长时间还没睡着吧。赶快抱起,五分钟就睡着了。

10. 回爷爷奶奶家的路上。
童话:妈妈,咱们去干嘛去?
妈妈:咱们回爷爷奶奶家。
童话:妈妈,有点怕奶奶。
妈妈:哦,那你怕姑姑吗?
童话:也有点怕。
妈妈:那你怕爸爸吗?
童话:不怕。
妈妈:那你怕爷爷吗?
童话:也不怕爷爷。
妈妈:哦,妈妈明白了。是不是因为姑姑和奶奶总想和你玩,总想和你说话,所以你害怕?
童话:嗯。
妈妈:那你怕PEI叔叔吗?
童话:怕。
妈妈:那爸爸妈妈保护你行吗?
童话:行。
总结:他会经常说怕,其实我觉得有时候他就是有点紧张。我感觉他比较害怕一开始就非常热情的人。我们希望他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不过很多时候他仍然不能准确得表达自己,比如说痒他会说成疼。

11. 童话坐在妈妈腿上玩,突然站起来摸着我的腿说:妈妈,这儿有点扎。
妈妈:哦,扎哪儿了?
童话:扎屁屁了。

童话坐在小鸭子马桶上拉臭臭,爸爸进来了。
童话:爸爸走啦。
爸爸:为什么呀?
童话:我拉臭臭呢,有点臭。
爸爸:好吧,童话再见。
妈妈:为什么妈妈能陪着童话拉臭臭呢?妈妈不怕臭是吗?
童话:嗯。
爸爸(在门口探着脑袋):爸爸也不怕臭,能不能来陪你?
童话:不能,爸爸不能陪。
总结:是不是开始有点害羞了?总不让爸爸陪着。
Categories
童话:2-3岁

情绪好转(05-12-23)

从上个星期五,童话的情绪就格外好。无论是周末带他出去参加活动,还是这些天晚上在家里的情况,都出奇得好,和我基本上没有闹过别扭,真轻松呀。也许是童话自己变化了,也许是环境变化了,也许是我在教授的批评下变化了(我自己只觉得略微有些不同)。我现在不要求他在吃饭的时候就坐到座位上,而是先喂口比较可口的菜,然后再让他坐到椅子上,而他也相当的配合。当然,身体状态转好也算一个因素。
连续两个晚上,童话都没有穿纸尿裤,第一天夜里把了一次,第二天把了两次,第二次不太愿意,但是过一会儿尿在床上了,赶快去把,尿好多呀~
学馆有个比童话小两天的女孩丫丫,据老师们说,两个人可好了,童话非常喜欢她。丫丫让童话帮忙把小卡车打开,童话打开以后特别高兴,满屋子跑。有了点做哥哥的自豪感了~

Categories
童话:2-3岁

圣诞节前的准备(05-12-22)

天气越来越冷,实在不原意再麻烦姥姥姥爷每天专门过来接童话了。为了保证这一指导思想的顺利实施,接童话的时间被延迟到了晚上6点,但是每天都是我去接,算作一点补偿吧。同时,找了一个小时工,安徽人,来做了三天,效果还不错。凭借我在安徽待过的那些年的经验,这个周姐还真不怎么像安徽农村人,感觉上心态比较好,不像很多外来务工的人那么不平衡。当然,也有可能是出来的时间长了,经验丰富。
每天接童话他都蹦蹦跳跳的非常开心,希望每天入托时间的延长不会对他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一点很难定论,慢慢看吧。
今年我们也崇洋媚外一把,买了圣诞树。上个周日壮壮来家里玩,童话的开心表现在他的每一个动作里。学馆里比童话大的都是女孩,有点玩不到一块儿去。:-(,也许到了该给他创造环境,建立必要的人际交往的时候了。看看这个周末壮壮能不能够再来玩,刚好也是圣诞节,礼物已经买好了。给童话的礼物我希望给他买一些书,然后搭配一些小玩意(如他最近比较痴迷的大火柴、气球、好看的创可贴等等)塞在袜子里。
此外,壮壮小朋友对性别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我想他可能需要一些引导了。他5岁半了。
工作上其实挺想加班的,下周就该我做报告了,还没有想法呢。郁闷中……
Categories
童话:2-3岁

创可贴(05-12-20)

童话自从某次手破了之后,就喜欢上了创可贴。从那时候起,几乎每天他的手上都要贴创可贴,到现在大概已经持续了一个月有余了。

前两天他在澡盆里洗澡,拿着一个香皂盒舀水玩,这个盒子下面有两个长型的洞,每次水都从里面漏出来。童话对我说:妈妈,换一个。我问:看看能怎么办呢?说完这句话i童话半天没说话,而我则在暗自后悔这句话没说清楚。这时候童话突然说:要不然拿创可贴贴上吧。于是让爸爸拿胶带来,童话问题迭出:为什么不能用创可贴?为什么创可贴是贴娃娃身上的?为什么胶带是贴东西的?

周六回爷爷奶奶家,爷爷问童话的手为什么贴了创可贴,童话说:拿大火柴,刺啦一下(同时用手做出划火柴的动作),就着了,就烫了。呵呵,还算反映了当时的场景。实际的情况是,他在学馆自己玩火柴,一不小心就划着了,估计正在发呆的时候就被火苗烫了一下,吓哭了。

周日壮壮哥哥来玩,他拿着一个“神光棒”,玩着玩着不小心掉地上了,不出声。在我们一起出去买圣诞树的时候给壮壮买了一个新的,原来那个旧的就淘汰到了童话手里。周一童话带着神光棒去上学,回来之后满口都是奥特曼。一边把神光棒指向童话爸爸和我,一边念叨:壮壮哥哥奥特曼,奥特曼神光棒,神光棒就是奥特曼。尽管抢过玩具哭过鼻子,仍然不妨碍壮壮哥哥成为童话的偶像。

昨天晚上哄童话睡觉,小家伙自己在床上念叨:兔子妈妈拔萝卜。天黑啦,小熊回洞里睡觉去啦。高高得飞、低低得飞,一直飞到你的梦里面。为什么还不闭上眼睛呢?不同故事的片断据这么毫无联系得串了起来。

小朋友发现了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在家里劈劈啪啪得照了一通天花板、地板和自己的肚皮脚丫子之后,要求:妈妈,给娃娃照一张。pose还不错,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