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狗笼里养大的男孩–转自华人论坛

原文地址。还没有看过原书,但是这篇读书笔记写得很好。转贴过来(只是略微改了些错别字),文章很长,但是没有办法删节,因为只有全文读下来才有连贯性。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by Bruce Perry and Maia Szalavitz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几乎最好的一本关于儿童发育和育儿的书。读完以后我十分的激动,因为它解释了很多我一直疑惑的问题,而且从最根本的地方——大脑是如何发育和如何运作的——用科学来解释儿童的成长。
关于如何育儿的书多到数不胜数,但是大部分书的问题在于它们都是从经验出发得来的“傻瓜书”。它们告诉你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以及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方式,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去应对,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解释的十分有限。就连我很喜欢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都经常在某些需要理论的地方开始“掉书袋”,某某教育家说过如何如何。。。我一旦看到这种话,常常从心底产生怀疑,觉得不敢全盘接受(也许是scientific training的后遗症)。另外,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这些傻瓜书上给出的recipe很多时候只能给我一个建议或者启发的作用。因为生活中的情况往往略有不同,所以到了实际情况还是很多时候束手无策,不知道自己的应对是不是合适。更何况,许多育儿书的观点彼此矛盾,甚至截然相反(典型的例子是sleep training与否,比如著名的”exponential back-off” cry out scheme和sears的亲密育儿论)。东西方的观念又有很多不同,导致很多时候在各种理论和方法面前,如何育儿仿佛成为一种personal choice。到底哪个是对的?到底什么是最适合我自己的孩子?当书上所说的跟我自己的gut feeling不同的时候,到底听谁的?
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在于作者是一个神经学家(neurologist)和专业在幼儿创伤的儿童精神病学家(psychiatrist)。它用很多例子开始,慢慢介绍大脑的运行机制和通过对这些例子的研究介绍如何对待儿童的mind and body,他们的需要是什么,怎样才是科学的育儿方式。我必须说这本书上的例子都是十分极端的,比如书名就来自于其中的一章,在狗笼子里长大的男孩这样严重的遗弃,还有比如经历sexual abuse的儿童等等。但是它的介绍并不注重于那些bloody details,而是更加关注与这些故事背后的如何平复创伤,如何恢复和降低伤害。

大脑是怎么运作的
大脑是由许许多多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网络。这些神经细胞会变化,彼此建立“连接”,来传导神经信号。它控制人的最基本的身体反应比如心跳,呼吸,到人的运动,情感,人与人的交际,到最复杂的抽象思维和语言。
大脑的发育不是同时的。Dr. Perry解释大脑好似一个洋葱,有三个最重要的部分,其中最基本的部分,控制心跳呼吸等基本的功能,是在出生的时候就基本已经发育完全了。中间的部分,控制感官功能 (sensory),基本运动(motor skills),和人与人的基本情感和交际功能(emotion and social skills)。这部分是在3岁之前基本发育好。最高级的部分,控制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self control),计划能力(planning),则一直到20岁初都可以有重大的重组。
如果有过neural network知识的人,可以理解为其实计算机里的neural network是仿造大脑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大脑通过外界的刺激(stress),来改变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外界的刺激最开始被大脑认为是以前没有见过的pattern,但是重复的规律的刺激,最终让大脑中的连接产生改变。好比大脑学会了这一个pattern,总结成一个定律,而且在大脑中作了编码。下一次同样的刺激出现的时候,相应的这个规律得到识别,这就是人如何“认识”和理解外界的最基本的动作(make sense of the world)。这个连接叫做association。学会的“定律”叫做association rule。
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熟悉的人,脑海里会浮现他的脸?为什么我们看到好吃的食物的画面,会仿佛闻到香味?这些“通感”的感觉其实就是大脑中的联系的体现。儿童时期由于大脑正在发育,这时候建立的association通常特别强壮。也就是说如果儿童时期受到的创伤,在大脑中可能达到十分强劲的bond,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如果要改变这种incorrect or damaging association,则需要很多科学的规律的重复,来用安全的健康的association来代替那个不正确的damaging的association。第一章有一个例子,是一个小女孩受到sex abuse。她整个对于男子的理解被largely twisted。她产生的association rule is that men want sex and sex makes men happy。这就是她appoach any man的方式。
大脑是用进废退的。使用越多的部分就越发达,没有得到足够刺激的地方就会发育不足。也就是说,所谓的“学习太多把脑子用坏了”这种说法,虽然我们直觉上觉得是不对的,但是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大脑的神经元的机制真正解释了为什么不会“用坏”脑子。重复刺激某些部分只会让那一部分更发达。很多人说的所谓“学得太多学傻了”,其实是因为没有在其他的地方得到足够的刺激,比如情感的association或者人际交往的association。导致那些部分development略有behind,或者根本就是不同的association pattern跟大众的理解有脱节而已,因为所谓的傻与不傻都是相对主观的概念。
还有一个我学到的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吃饭,或者强迫他们学习,练琴等等,或者用任何negative的评论这些我们其实想鼓励的行动。因为强迫必然会产生不愉快。那么久而久之,吃饭,学习,练琴,就会跟一个不愉快的心情联系起来,成为某种association rule。当这个习惯形成以后,这个问题就麻烦大了,不只是孩子得不到好的营养,而且他对本来是享受的东西产生反感情绪。这种bad association,破坏的是他的食欲和上进的欲望。本来吃东西会不饿,不饿和身体的满足会产生愉悦感。所有我们想期待孩子去做的事情,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事情跟快乐联系起来,而不是任何负面的东西。这点其实《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讲的很好。

刺激
外界的刺激,也就是所有与大脑已经认识的pattern不同的东西,在大脑中的生理机制是类似的。大脑会分泌一些相应的激素,来对刺激做出反应,所谓应激反应。这个刺激,如果是规律的重复的,最终当大脑学会而且建立了association之后,应激反应就会消失。刺激包含的范围很广泛,任何类型的学习,都是通过刺激来建立association的过程,这是好的。同样,重大的生活的变故和生理/心理的创伤,也是刺激的一部分。这就是坏的,对大脑的发育有深刻深远影响的,最终影响到身体和心理的发育的。
最基本的应激反应,大脑会分泌一种激素,这个激素的作用就是让人进入战斗状态。这时从动物本能遗传下来的。它的作用就是把大脑中不太关键的部分,比如planning,language,abstract thinking,都关掉(shut down)。但是把控制感官和运动的部分变得更敏感。同时增加血流量,提升心跳。这是让身体在为战斗作准备,比如能够跑得更快,听得更清楚等等。
我觉得这个理论很有意思。有些时候,比如考试,紧张,有些人会觉得“脑子突然不转了”。这个理论的意思说,的确就是不转了,大脑把最上层的关注abstract thinking的部分都关掉了。
如果这个刺激来的过于猛烈,以至于大脑认为自己已经不能接受,这个刺激是deadening的,那么大脑会采取不同的策略,通过分泌不同的激素来达到mere survival,只求存活。这种策略包括“装死”,降低心跳,降低体温,减少身体的消耗,期望自己变得更小,蜷缩起来,希望敌人忽视自己的存在。十分猛烈的刺激,重大的创伤和难以忍受的痛苦,还有可能刺激大脑把自己的感情的channel关掉,产生所谓disassociation,就是好似mind和body分离。人似乎产生一种脱离当时场景的感觉—这一切都是自我保护不受到过分的伤害。由于生理上女人和儿童都更处于弱势,产生disassociation的是女人多于男人,儿童多于成人。

重复(repetition)和规律(pattern)
如上所说,大脑喜欢重复和规律,因为这些符合大脑已经建立的association rule不会引起应激机制。如果是长时期处于应激状态,对人的身体的伤害很大。书里讲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数心跳,脉搏。正常的孩子的脉搏在100以下。经历过重大挫折的孩子,没有得到适当的therapy来让他们释放这些压力的时候,他们的心跳都无一例外的远远高于正常的平静的值,有些高达160。这种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身体和心理都不是健康的状态。
这里的重复和规律,不只是 “生活有规律”。当然生活的规律是一方面。这个重复和规律实际上是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往,这都是让人感觉peaceful的东西。如果生活有动荡,搬到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人群,都是“不规律的”刺激,会引起higher stress level。
因为大脑喜欢重复和规律,所以会有很多结论比较counter intuitive。比如大脑喜欢certainty of misery rather than misery of uncertainty。也就是说大脑宁愿选择有规律的痛苦,也不愿意承担不确定性的痛苦。书里讲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关于两组老鼠,每组两只老鼠。第一组老鼠可以动一个杠杆,会得到食物和一次电击。第二组老鼠, 动一下杠杆,可以得到食物,但是另外一只老鼠被电击!ft,可怜的老鼠。第一组老鼠在足够长的时间后产生association,然后就拥有了tolerance to the shock。它们的stress level不再升高。但是第二组老鼠因为永远不知道为什么和什么时候会突然莫名其妙来一次电击,它们的stress level居高不下。比如说为什么找工作这件事让人觉得压力很大,其实找工作本身并非十分demanding的事情。但是找工作代表了不确定性,不知道以后会在哪里,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会让大脑不喜欢。
书上还有一个例子,关于一个被她mom’s boyfriend sex abuse的女孩。她的准继父每次喝醉了会来找这个女孩。但是他因为不定期的喝醉,所以这个女孩整日生活在惶惶然中,不知道是不是今晚会受到伤害。所以她后来甚至会提供酒给这个bastard和引诱他喝酒,以便能够get it over with。这样她才能够睡个好觉,或者专注于学习。
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人在experience high stress level的时候,会使图寻找各种途径来降低这种stress。一种办法就是gain some level of control。因为人在失去掌控能力的时候stress level会升高。像上面的例子里,小女孩通过痛苦的方式,得到了某种控制能力,她可以决定什么时候来接受这种痛苦,而不是总在等待恐怖的未知。这样,她能够缓解部分的压力,以一种非常讽刺的方式得到某种解脱。
所有有toddler的妈妈可能都有过这种感觉。当一个孩子长到开始有自主意识的时候,他开始要求自己的控制和决定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成长的一个里程碑。所以保护一个孩子的自我,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他自己做决定的能力,自己选择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在toddler开始有这种愿望但是由于能力所限,并不能总是达到自己的要求的时候,会表现得很”terrible two”。这实际上是他的高速发展的大脑的要求和尚未跟上的身体的能力的冲突,是内在的high stress level的表现。那么怎么做呢?我理解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赋予他控制的能力,让他选择吃饭还是不吃饭,吃哪种水果,吃哪种口味的酸奶。这样可以降低他的stress level, 让他感觉平和。也许有人要问,那么这样满足他所有的要求,不是太惯着他了吗?我的理解是,这两者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做到的事一个比较有张力的有弹性的生活方式,使得孩子可以做某些选择。比如不是大人每次都决定孩子今天上午一定要吃一个草莓酸奶和一个苹果作点心,可以让他选择吃草莓酸奶还是桃子酸奶,或者吃 苹果还是香蕉。当然我们可以从availability of food的地方控制健康饮食,比如我家里从来不买junk food。但是在家里的snack孩子可以随便选。
书里还讲了一个例子,是一个非常让人觉得难过的例子。一个孩子目睹了她的母亲murdered and raped,她自己被凶手cut her throat,而且在别人发现的时候,她和她母亲的尸体独自呆了11小时。这个创伤大到人难以想象。当然这个association也非常的strong,以至于小孩对所有类似的场景和东西都有着巨大的恐惧。这个孩子最终get over this是通过和这个作者的role play。在他们的session中,小女孩安排这个作者躺在地上,如同她妈妈一样,然后会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如同当时的场景再现。但是这种role play当中,这个小女孩是持主动权的,她每次都会有些改变,作者简单的跟随她的指令,因为小女孩有控制权,她感觉就更安全。这种在重现当时恐怖的场景,但是是同一个安全的环境联系起来,慢慢建立了新的association rule来抹掉当时的恐怖记忆。最终让大脑对这个新的association rule“麻木”,来最终战胜恐惧。
最后说一个我的体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有时会晚上回来半夜睡觉不好,或者起来哭,现在来看,这都是high stress level和神经系统高度敏感的表现。当他开始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后,这种表现就消失了,stress level goes back to normal。还有就是为什么一开始就每天都上幼儿园,会更容易让孩子适应。恰恰就是因为大脑喜欢的是规律和重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最不容易适应的,因为不容易形成association rule,而且会让孩子总是生活在不确定的恐惧中,增加他的stress level。

情感忽视(negligence)
这本书的前面一半是说的如果受到强烈的刺激比如创伤(trauma)怎么办。后面一部分讲的是如果没有接收到足够的需要的刺激怎么办。这个问题用了好几章讲,主题就是被忽视的孩子,在各种年龄阶段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良好刺激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婴儿有基本的需求,他要吃,喝,要换diaper,要睡觉。但是这本书非常关注的是婴儿的情感需求和如果这些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发育会受到的严重的后果。婴儿从出生的时候大脑的那些控制基本生理参数的部分已经基本发育好了,但是他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部分是在出生到3岁开始发育的。如果这些他们需要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这部分的大脑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来刺激生长,从MRI或者CT上都能够看到这部分明显比一般的正常的孩子要来得小。因为这些部分是在3岁以前发育好的,所以3岁之后孩子就会永远失去发育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宝贵的机会窗口。这是永远无法完全弥补的。书中有很多例子,他们在受到therapy后有各种程度的改善,但是他们都受到了永久的问题。 书上说的很直观,就好比大人学习新的语言,无论怎样学,都会有口音。这点,很遗憾,无法改变。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婴儿在刚刚出生的时候,视觉是没有发育好的,她们的视觉要到6-8个月才能发育完全,对于细微的颜色的差别要更后面才能完全分辨开。视觉,是跟大脑紧密相关的。婴儿的眼睛的构造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大脑处理图像信号要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学习才能完成。书中说过一个试验,刚出生的小猫,把一只眼睛盖住2个星期,它的眼睛就会永久失明。虽然眼睛的结构没有问题,但是大脑已经失去了宝贵的刺激发育的窗口。有些孩子有弱视,就是一只眼睛视力非常的差,虽然另一只眼睛可能OK。这种孩子往往被建议带一个眼睛,把好眼睛暂时遮起来(当然是定期拿掉的),强迫用那只不好的眼睛去看东西。这样目的是为了保证那个弱一点的眼睛能够得到足够的信号刺激,来保证视觉神经的继续发展不至于萎缩。
这几章的例子都是让人心碎的可怜的孩子。第一个是一个小女孩,她当时被诊断成第一个儿童厌食症的例子。从很小的时候,她就不能gain weight。她的妈妈在她出生2,3个星期就开始寻医问药。最后到4岁的时候,她带着一个鼻饲管,直接把high calory food灌到胃里。但是还是没有用。似乎食物是“穿肠过,不留痕”的。这个医生跟母女的观察,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母女之间的physical touch几乎没有。妈妈没有那种似乎目前天生的对女儿的亲昵,抱抱,亲亲的那种动作。更具体的了解后,他发现这个母亲本身是一个孤儿,从小是在foster family长大的。当时又有一个很变态的规定,就是这个母亲每6个月就要换一个foster family。虽然她在每一个foster family都得到了必要的生理和情感上的照顾,但是因为没有能够有足够长时间的重复的规律的main caregiver,所以她没有能够跟任何一个人产生那种孩子和main caregiver 的bond。 我们都读到过,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看到的东西有限,他看得最清楚的是一尺的距离,这恰恰是喂奶的妈妈的脸。也就是说,在前面1年的正常的喂养过程中,婴儿每天都有足够多的时间在妈妈的怀抱,接受妈妈的抚摸,得到食物,熟悉妈妈的脸,妈妈的微笑,等等。这些人生最开始的刺激,建立了一个非常强壮的association rule,就是跟其他的human being(这时候是妈妈或者其他main caregiver )的relationship是跟喂奶等这些soothing behaviors联系在一起的。婴儿在饿的时候,渴的时候,fussy的时候,他会痛苦,会觉得stressful,是妈妈的怀抱使得这种痛苦被缓解,得到满足和快乐。这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被深深地植入在婴儿的大脑里,给他一个期待跟其他的人建立正常的健康地人际关系的基础。
这里这个妈妈的问题就在于,她小时候因为频繁更换的caregiver,使得没有机会能够产生这种bonding。她后来有一个相对来讲比较稳定的foster family,一直到她成年,所以这个妈妈的高层次的大脑的部分得到了正常的发育,她成长成一个在“理智上”正常的人。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她知道她“应该”爱她的孩子,但是她不知道怎么去爱。她缺失了那种天然的愿意和宝宝亲密的能力。她给宝宝喂奶瓶,给她定时换diaper,但是把宝宝放在crib里,不抱她,没有那些自然的拥抱和physical touch。这就是这个小姑娘的“厌食症”的源泉。这章的题目叫skin hunger。这个小女孩的问题,not unique to herself,叫做failure to thrive。
数据表明,在孤儿里,failure to thrive的比例很高,高达三分之一的孩子因为不增长体重而在2岁前死去。皮肤作为一个重要的感官,也是建立sense respond pathway的重要的部分。没有足够的physical touch的刺激,她的激素分泌不正常,没有足够的生长激素,她吃的东西完全不吸收。
这个孩子的therapy很简单,就是安排了一个有经验的叫mama P的大妈来帮助这个母亲和她的孩子。当这个孩子得到了她long wanted自然的拥抱和rocking等等婴儿的需要,她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第一个月就长了10磅等等。
最后的这个孩子能够比较正常的成长了,但是这一章最后一句话还是让人有点心惊,作者说,这个小姑娘和她的妈妈,虽然都能够貌似象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她们的脸上,隐隐带着一种冷漠,好像原本似乎天生跟别人建立natural bond的能力,在她们身上永远缺乏了一般。

母爱是不是与生俱来的?
这一章提出了一 个非常让我觉得震惊的理论。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是他在给一个隐含的疑问,究竟母爱是不是天生的?我们一直认为母爱是天然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又常常看到报道那种极端的例子,虐待儿童的家长。我们有时候看到这些人说,谁谁对她的孩子好像不是亲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有爱,似乎是理所当然。这些虐待自己孩子的家长,是有问题的。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
一个女人生下一个孩子,要付出的不是一般的多。除去生理上的变化,痛苦,还包括生下来之后漫长的养育道路。所有那些时间精力金钱,为什么一个母亲就心甘情愿的愿意如此付 出呢?人是自私的动物,没有所得的无限的付出,要说一个人两个人这么高尚倒也罢了,但是绝大部分都是这么“高尚”,似乎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本书上作者隐含的意思是,作为妈妈,如果她在她的婴儿的时候,被同样的爱过,那么这个和人交往会有愉悦感的信号,就深深的被记录在脑子里。等她自己有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她这些大脑深处的信号,虽然没有主观意识到,被带动起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妈妈毫无怨言的付出,因为我们通过这个付出,和孩子的bonding,得到了愉悦感。为什么我们觉得小朋友特别”cute”?这个cute本身可能就是trigger了这个association rule,让我们觉得快乐。对孩子没有母爱的人,很大的可能,是她自己没有被同样爱过。
书里有几句话讲的特别好:the brain is a historical organ. It is our personal narrative。大脑不是一个僵化的固定的东西,它是动态的,不停变化的。是我们的人生日记。我们所有的经历,都一笔一画的记录在上面。

黄金期的前三年
前面说了,3岁之前是人大脑中控制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部分发育的关键时期。过了3岁,这个窗口就关闭了。
现在就很明白了,为什么如果有自闭倾向的孩子或者任何 social skills development delay,要及时早点排查,早点开始干预的therapy。过了3岁,这个黄金期就没有了。
现在还很明白了,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人成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所谓情商,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几乎发育好了。性格和各方面跟人交往的特点,可能已经定性,不容易做大的改变。
但是3岁前是一个什么阶段呢?我们三岁前的记忆在成人后几乎就全部失去了。也就是说,决定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么关键的东西,我们长大以后都不记得了。
有多少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黄金期的前三年,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这一个阶段的记忆。他们认为“反正孩子小,不懂事”,就可以随心所欲。就可以在做决定的时候来favor the parents。来让一个孩子的需求,让位于大人的需求,仅仅因为大人会说话,会complain,大人有力量,是决定者,有行为能力。
书里举了三个让人无比痛心的孩子。
第一个就是标题里的那个在狗笼里长大的男孩。他妈妈是一个15岁的少女。他出生后就遗弃了他给他的grandma。他的grandma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太太。但是不幸的是,她身体不好,在这个孩子11个月大的时候去世了。这个孩子,就跟着他grandma当时的boyfriend,一个80岁的老头,自己照顾自己都勉强,对孩子的需求一无所知的垂垂老矣的人。这个老头没有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接触过其他人的孩子,他只养过狗。所以他对这个11个月的boy的养法,literally 就是跟养狗一样,他整日在一个加高栏杆的crib里。老头只给他吃喝换尿布,但是不跟他说话,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正常的人际交流。他周围陪伴他的就是老头的狗笼子,和里面的狗。
这个孩子后来发现有严重的发育障碍。他不会说话,没有正常的眼神交流,易怒,等等等等。他对外界的反应,如同狗对外界的反应一样。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跟正常人接触过,没有听过足够多的人类的语言,他无从学会如何跟人正常交往。
还有另外两个。一个是因为他的妈妈比较incompetent,他比较fussy,她妈妈无法handle他。最后做出的行为就是从4周开始,早上给他喂奶,换尿布,然后留他一个人在家里一整天。他妈妈跟他的当时4岁的哥哥出去散步,逛博物馆等等。另一个例子是一对工作很辛苦事业也成功的夫妇,雇了他们的cousin来看孩子。这个可恶的cousin自己又找了另一份工作,所以每天早上和中午回来给这个孩子喂奶换尿布,但是其他的时候,这个孩子独自呆在crib里,一直到18个月的某天,他的妈妈突然从工作回来,发现屋子黑着,这个可怜的宝宝自己坐在crib里,no light, no toys, no music, with a full and dirty diaper, no cry。这样残忍的经历这个宝宝经历了一年零6个月。他的妈妈当时决定quit工作,独自带孩子。但是这两个孩子因为情感忽视受到的伤害,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最后三个孩子的结果是这样的,第二个孩子,变成了一个冷酷的murderer,他从preschool就是问题少年,bully别人,暴力等等。最后杀了两个人,自己面临死刑。他的问题在于他跟其他人的情感交流完全shut down,他不关心别人的情感,只关心自己。他从婴儿的时候,被独自留在家里,就知道了所有其他人都不可靠,都会“消失”掉。他完全没有同情心,最后在法庭上看到被害者家庭互相扶肩痛哭的时候,他疑惑的问:“进监狱的是我,他们哭什么?”
第三个孩子,没有变成暴力的bully别人的人,但是是被bully的人,他有各种各样的发育障碍。完全是socially inept。他无法读懂别人的交往的信号,自己发出的信号也非常的akward and naive。Dr. Perry针对他制定了很多相应的therapy,这点我以后再说。但是是个漫长的恢复过程。
第一个孩子,虽然最悲惨的遭遇,但是可能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反而是这三个人中恢复最快的。在有了正常的语言环境,他的进步十分明显。在8岁的时候,可以去上正常的kindergarden。对,这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是slow的,但是对他自己曾经的状态,如同狼孩一样,这个进步是惊人的。
Dr. Perry解释说,这是因为这个孩子最开始的11个月,过得是正常的有爱的生活。他的大脑里面有了一个好的基础。这跟后面两个孩子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后面的孩子,可怜的是,从刚出生就陷入情感的无边黑暗。

从创伤中恢复
对待这些经受了各种可怕的创伤的孩子,Dr. Perry逐渐develop一套帮助他们恢复创伤的方式。
他说,他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观察。仔细的观察。人脑有一些细胞叫做镜像细胞(mirror cells)。它们的作用就是模仿别人的情绪。我们抱着一个婴儿,婴儿笑,我们也不自主地笑,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会体会到他人的快乐或者忧伤,从而成为一种社会动物。
比如他最开始接触那个在狗笼子里长大的孩子,当时那个孩子收入医院治疗肺炎,他去的时候那个孩子正在愤怒中,乱扔食物等等。Dr. Perry远远的观察着,他觉得在那个孩子愤怒的表象下,是深深地恐惧和饥饿。医院的这个环境,各种不同的医生,护士,其他的人来来去去,对他来说是一种太大的环境改变。他不能够handle这种变化,变成非常stressful的那种hyper sensisitive的状态。这个孩子甚至都不能够handle直视的眼神。比较长时间的Direct eye contact在正常的交往环境中,通常是aggression或者romantic affection。对于动物界,eye contact是赤裸裸的威胁的信号。这个孩子因为已经adopt了狗的social behavior,所以会把eye contact 认为是危险的威胁的意思。所以Dr. Perry最开始approach这个孩子的方式就是避免eye contact,非常缓慢的走,边走边用平静的语言讲他的行动。第二,他安排这个孩子住了单间病房,只允许几个固定的医生和护士去照顾。这样,用一个重复的安全的环境,让这个孩子慢慢develop安全感。
对于发育延迟的孩子。Dr. Perry的做法是所谓的“渐进性therapy”。稍微了解儿童教育的人,大概都对montessori theory不陌生吧。Montessori理论有这个敏感期的概念。就是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会有各种感觉或者行为的敏感时期,比如口唇敏感期,需要suck某些东西比如玩具,手指,特别关注秩序的秩序敏感期等等。Monteossori理论也提到过,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敏感期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那么他总是会不停的回到那个敏感期,好似不跨越这个阶段就不可以似的。Dr. Perry的therapy是一样的道理。他通过观察这个孩子的创伤是什么时期的,相应的制定符合他的缺失掉的那些关注。
比如那个第三个被忽视的孩子。他最开始发现这个孩子走路都成问题,摇摇摆摆,而且坐下来的时候也不停的抖动腿。这都是他的行为能力没有得到好的发展机会的体现。这个问题就是比较深层的大脑的问题,那些控制基本的行为能力的。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发育是在8个月到1岁多开始“大动作”,比如爬,走路。然后在大动作发育好之后,才是精细动作(fine motor skills)和语言能力。中国俗话说,嘴跟着腿,就是说会走了才会说。所以在帮助他恢复语言能力之前,Dr. Perry准备先解决这个基本的行为的问题。他解决的方式是引入按摩(message)。这个孩子除了动作问题,还完全不能接受skin touch,他的皮肤非常的敏感,肌体接触对他来说是很大的一种刺激—-这都是因为他小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touch,所以没有能够产生association rule,同样皮肤的感觉和控制的反馈也没有能够形成。这个按摩进行了8个月。在他能够接受肌体接触之后,他的行为能力有了改变,抖动腿的现象开始变少。
下面他介入的就是音乐。婴儿喜欢所有有韵律的东西,妈妈的怀抱,摇篮,走路的节奏,等等,都是有节奏的重复的东西,是大脑的最爱。在节奏之下,婴儿感觉到soothing。这个孩子18月没有听过音乐。Dr. Perry通过音乐来帮助这个孩子改善他的全身的对韵律的反应。音乐之后,他介入的是音乐和行动结合的,比如韵律操之类的东西。这是培养协调能力。
让人非常感动的是Dr. Perry如同一个父亲一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这个孩子。这个孩子社交能力有非常大的障碍。比如他表达自己的方式,很多时候跟他的年龄完全不符,而是一个小宝宝的状态,因为他还没能从那个状态outgrow。他会喜欢pokerman这种小学生才喜欢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fashion sense。Dr. Perry说,有时尚感实际上是需要比较高级的social skill才可以的。因为时尚很多时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言的东西,没有什么定势,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穿着,然后又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服饰。这个孩子每次穿衬衫都把所有的扣子都扣上,自己并不感觉这种穿法别扭。Dr. Perry有一次跟他说,你最上面的一个扣子可以不需要扣,那个孩子回答说,but there is a button。然后Dr. Perry拿了个剪子,把最上的button剪掉了。好可爱的医生,呵呵。说到这里我想起我以前有认识一个同学,完全没有任何fashion sense,她就是从小没有妈妈的孩子。
Dr. Perry循序渐进的帮助,经历了很多年,最终这个孩子读了大学,做了computer programmer。在接近这一章尾声的地方,他提到了这个孩子给他写的信,标题是:next lesson: girls! 很让人感动。
说到这里,我自己的感触是,大人很多时候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不了解他们的成长的敏感期。反而用各种大人认为的“规矩”来约束孩子,弄得双方都很苦恼。比如孩子吃手,舔玩具,某些事情做得顺序不对等等。其实这时候应该let him go,让他们去满足他们的敏感期,自己能够grow out of it。这并不是在惯着孩子,只是尊重他,和尊重他的需求。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些,会说,难道你的意思是什么都要依孩子的意愿?会不会spoil him? 那怎么行,要“立规矩”。我个人对这个“立规矩”这个词就有厌恶感,因为这个词的潜在的含义是大人是权威,孩子总是那个犯错的一方。所以大人要用各种办法来约束孩子。这里面,首先对孩子就有一种不信任感,觉得他一定是天生就是坏的,捣乱的,等等。更不要说多少家长完全不了解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乱设定规矩,而且是不consistent的规矩,实际上只是满足大人的“权威欲望”的完全的个人主义。凡是发现家长跟孩子需要“较劲”的时候,或者认为“我的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等等,这个教育就一定错了。
任何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必然要用相互信任和平等交往作前提。跟孩子的交往尤其是这样。像Dr. Perry一样,放下身段。真正设身处地的去观察和理解孩子,不是一上来就把孩子定义成trouble maker,而是真正的从表面的messing around挖掘他真正的内心的需要,我觉得这是好的父母需要学习的基本的一课。
孩子如同自然界中的小花小草一样,他生来就是向上的有上进的力量。只要父母能够给与充分的发展的条件,给与阳光,水,土壤,自由和爱,他自己就会蓬勃生长。
在这里容我说一句极端的话,任何教育中的问题,错误的永远都是家长。孩子出生是一张白纸,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他的大脑的反应,他所有大脑的反应都是他的过去的生活经验的反应,所有过去的生活经验,都是家长本来可控的。所以如果孩子有了问题,那么一定是过去的生活中出了问题,instead of blaming the child,家长需要找到intelligent way to help correct the problem, to establish healthy associations to replace those “bad” ones.怎么找到这个解决办法,就是教育的难点,也是好的教育家的可贵之处。
可能有人问,如果孩子做的事情不对但是要坚持做怎么办,这时候的关键是交流。Dr. Perry这些例子中,我觉得他有非常好的交流技巧,当然这是psychiatrist必须的。

天生的,和环境的
Human are generally different,他们从出生就有不同。有些婴儿爱哭,叫colic baby,其实是他们的neural system发育尚未完全。每个人之所以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其实不同在两点,基因的差异,和出生以后环境的差异。这就是天生的,和环境的区别。
前面说的都是环境对大脑发育的影响。这一段说一点基因和天生的因素。
我上面所说的孩子出生是一张白纸,不能脱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一张白纸的意思是跟这个孩子在时间上纵向的比,而不是across different children横向的比。如果是横向的比,每张纸跟每张纸都是略有不同的,有些纸可能天生就薄些,handle stress的能力差一些,这种人就更容易break down,更vulnerable。
书上还提到了智力(intelligence)。他说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form association rules。如果一个人重复100次可以建立association,而另外一个人重复200次才能建立。那么第一个人学习的能力就更强,他学会东西之前需要重复的次数少。
智力好的人,其实不只是通常的狭义的学习能力强,还包括更能适应环境。在新的刺激下,他能够更快的形成新的association,从而使stress level back to normal。
智力是有基因的因素,天生人跟人是不同的。
这个智力是通称的,并非只是智商,也包含所谓的情商。因为情商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周围的社会和其他人群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迅速figure out发生了什么,找到自己的应对方式。
为什么有些人智商好,情商稍弱呢?而另一些人反之?就是环境的因素,在3岁之前的emotional and social skills得到很好的发展的,情商就高。这个时候错过好的发展机会的,但是在20岁前在abstract thinking等方面得到好的发展的,就可能是智商正常的但是socially inept或者twisted的人。那两个被忽视的孩子,都是智商不低的人,程序员的工作,智力有缺陷的人做不来的。因为他们的创伤主要在3岁前,而后来智商还有足够的机会得到正常的发展,只不过情商发展的窗口错过了。第二个孩子,智力也不低。但是他走的这条路竖直向下。他从小就偷东西,打人等等。因为这些行为他还被管教,但是这个让这个孩子变得更糟,他从其他的bad boy中学会了更多的糟糕的习惯和想法。
智力不等于成功,更不等于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

The healing community
这时最后一章的标题。这一章的内容我也觉得非常intriguing。
Dr. Perry通过对他的这么多例子的跟踪研究的结果表明,恢复最好的孩子,都是有着最supportive, loving environment的孩子,他们恢复的程度depends heavily o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his/her healthy relationships.
人,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动物。
我看过的另一本讲述social network的书也说,人的幸福感决定于他们的健康的社会关系的数目。统计意义上说,你每多一个亲戚,每多一个朋友,或者说一个朋友更高兴些,都会让你的幸福感增强。
Dr. Perry讲,现代社会的结构跟过去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的社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大家庭(extended family)。每个人都有一张很大的社交网络能够依靠。现在这种大家庭很少见了,包括最有family spirit的中国人,意大利人都开始了小家庭单位。这造成了一个明显的问题他称为年龄的断层,age segregation。
那个后来成长为murderer的孩子有一个哥哥。他的哥哥没有任何如他一样的问题,是一个正常的人,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儿女。他们唯一的不同就是成长的环境。当时他哥哥出生的时候,他们父母还在texas 的一个village跟他们的大家庭住着。虽然这个妈妈比较不能干,没法自己handle一个新生的宝宝。但是她总有人可以帮她,或者是grandparents,或者是某个aunt。所以哥哥成长的完全没有问题。弟弟不幸的是,他们家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开了他们的village,来到一个新的城市生活。他的妈妈这一次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最后妈妈broke down完全无法养育这个孩子,加上无知,才造成这种把小宝宝留在家中一整天的这种事情。假设他们还能有家庭的帮助,事情可以完全不同。因为年龄的断层,和新妈妈的没有经验,一个母亲终日在家面对一个婴儿,没有人能够搭把手让妈妈喘口气,他说妈妈的压力太大了,这对于下一代不是好的事情。他说社会应该更加supportive for the new parents,增加产假等等.
其实这个论坛上还有mitbbs上 讨论过很多很多很多次送孩子回国还是不回国。我以前一直是坚决的认为孩子应该跟着爸爸妈妈长大。但是我看到这些以后我觉得,如果一个妈妈实在是太吃力了,像上面那个妈妈,只能在崩溃的边缘和精神遗弃自己的孩子中选择,如果送回国孩子可以得到应有的足够的关注的话,那么还是两害取其轻。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Dr. Perry强调了很多次,孩子在3岁以前需要有一到两个固定的care giver。也就是说,如果是grandparents帮忙带,那么请他们一直帮助到3岁。哪怕回美国,最好还是grandparents跟着来,保证一直有一个人在孩子长大的时候在他身边。如果是送回去带半年,然后回国跟爸爸妈妈半年,somehow真的跟那个skin hunger的例子太像了。还有一个很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说孩子如果跟着grandparents是main caregiver,而且grandparents也是有能力有爱心的人,那么可能孩子本身发育有不会经常更换caregiver的影响。但是并不代表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就会没有障碍。每个人跟每个人的关系,都是需要这两个人的努力。在孩子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孩子的思想,情绪,需要,安全感等等。

家庭教育和Terribe Two
归根到底,我们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何育儿。
一点一点地讲吧。这下面都是我的个人的看法。严重的带着个人情绪和选择。我也是一个在不停学习的妈妈,我说的可能很多都是有局限的,尤其是我的宝宝还小,还没有遇到很多可能大一点的宝宝的常见问题。不过,我吃过教条的亏。欢迎大家讨论,真理只会越辩越明。只要有道理,只要对我孩子好,我非常愿意改变。
我觉得育儿完全是一个没有recipe的事情。每个孩子和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每个孩子和每个孩子的环境不同。再加上,教育在于细节。一件同样的事,但是语气中有稍微的不同,都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我觉得教育是在科学精神和尊重孩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非常需要家长有innovative idea。别人有用的我的孩子不一定有用。没有万能药,也没有唯一的育儿方,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学习和适应这个社会的和世界的规则
孩子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的内容,就是学习如何跟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有一些要follow的rule, 才能保证大家都是和平的交往。这个规则不是我自己设定的。也不是任何人设定的。而是自然的那些规律。比如危险的事情不能做,不然会受到伤害。比如不能打人和伤害别人,不然别人可以打你伤害你,或者不跟你玩。你如果想跟邻居小朋友玩,那么需要学习怎么跟别的小朋友合作一起玩,如果自己太霸道,别人就不会跟你玩。比如如果把妈妈的东西弄坏了,妈妈会难过,等等。
我觉得孩子需要通过教育和偶尔的体会violation的后果,把这些自然的规律发展成association rule。
这里我想说为什么我觉得time out有些问题,就是因为它不一定能够把一件事情本身和违反这个规则的后果联系起来,而只是把违反规则和“自己要去小黑屋”联系起来。一个terrible two年纪的孩子,他真的能自己去calm down,好好考虑自己的行为吗?他可能只会觉得,我是被惩罚了。
惩罚,我觉得就是一个育儿中非常危险的词。这个词给人感觉是侮辱,是loss of control of oneself。前面都知道,loss of control不是大脑喜欢的。
有些time out我觉得是可以的。比如一群小朋友在circle time,但是一个小朋友捣乱,这时候把这个捣乱的小朋友隔离开来在一边,不能参加这个活动。这我觉得就恰恰是违反了规则的后果,因为妨碍到了别人的活动,对别人有了damage。但是如果是孩子在墙上乱画,就被关小黑屋,他不会理解这个因果关系。因为这个后果其实是妈妈很不开心。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宝宝,你在墙上画了,妈妈不开心因为妈妈要擦掉这些所以多了很多工作,而要去惩罚他呢?
我觉得跟我的gut feeling不符合的地方就是time out作为代替体罚的一种惩罚办法,被滥用了。父母其实应该真的挖掘这个violation本身的后果,跟这个规则联系起来。而不是简单的启用time out,just because it is convenient and requires no thinking.

权威authority
先回答这个问题吧,难道你不是the boss of the house?
我觉得我不是,我也不希望是。治国都需要民主,治家更应该如此。如果父母是孩子的boss,那么祖父母是不是父母的boss?我们为什么又那么恨“愚孝”的人呢?
我不想做任何人的boss,我觉得人与人是在合作和互相依赖中共生。我只希望做自己的boss,然后跟我周围的人,在平等尊重的情况下相处。
权威,不是靠bossy赢得的。有些人,他/她的话有分量,大家认同,是他/她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赢得的,不是靠控制,或者强迫。不是说我制定的规则,你必须服从,不然我打你或time out你,然后我就成权威的。
上面这段话,如果放在工作环境中,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放在家庭里,对象是一个孩子。当他做的事情不合我心的时候,为什么就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只是因为对象是一个弱者,而我们可以outpower him?
这种办法建立的不是权威,是暴君,孩子学会的不是尊重,只是对暴力的服从(submission)。
怎么能让孩子打心眼里尊重父母?我觉得一个正直的,有原则的人,能够赢得任何人尊重的,没有理由无法赢得自己的孩子的尊重。
我以前是一个容易悲观的人。是我的宝宝改变了我。让我看到这个世界多么光明。我当然也有感到“黔驴技穷”的时候,这是一种激励的力量,也是开这个帖子的初衷。我坚信,一定是可以通过没有惩罚,没有羞辱,没有威胁,在爱的尊重的环境培养一个快乐的孩子。

做错容易,做对很难
成为一个有威信的人,不容易。想想我们认识的人,有几个人你真的从内心里尊重佩服?一般这种人,都有做人十分可贵之处。但是要毁掉威信,很容易。曾经认识的佩服的长者,如果作了一两件inappropriate的事情,也许我们就开始嗤之以鼻,觉得“某某也不过如此”。
孩子从出生,什么都要依赖父母的时候,会把父母看作他们最重要的人。也许曾经孩子认为父母所作所为全部都是正确的。但是他长大的过程中,必然也会发现父母的局限性和缺点。我觉得,那就没有道理要求在孩子面前,我需要是权威,如果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那么也不要求全责备。
其实不需要是权威才可以育儿的。我觉得所谓“需要在孩子面前是authority”其实只不过是希望孩子“听话”。这就完全变成是一个交流的问题。
Terrible two之所以terrible,其实我觉得根本是两点,一是孩子开始有自主意识,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还没有习惯这个开始。二是,这是孩子语言刚刚开始发展,还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造成很多frustr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所以我觉得从这时候,开始注意能够enable互相尊重的有效地交流,至关重要。我甚至觉得,这个时期学会的一些跟孩子交流的技巧,是让亲子关系可以受益终生的。其实青春期的交流问题,我觉得其实是terrible two的下一个阶段而已,是他们第二阶段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的飞跃。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Dr. perry是一个非常会交流的人。要知道去看他的孩子,对他都是陌生的,并非父母一样已经建立了信任。但是最后这些孩子都对Dr. Perry敞开心扉。他有几点让我觉得很有启发。第一是不要push,他的很多个session,最开始都是跟那个孩子一起涂coloring,各涂各的,涂上好几个礼拜,一句话都不说的。然后慢慢的两个人交流比如交换蜡笔,等等。就是最开始建立一个基本的熟悉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平等的地位,这打下的是下面平等交流的基础。第二,从来不judge any behavior or words from the child,说话的时候充满了对孩子的想法的理解,而不是“how come you think that way?!”第三,他希望孩子做的事情,都是用一种建议的语气,比如“maybe you don’t have to button the top one”。
有次回国看到一 个亲戚,她跟我说她是跟孩子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交往,比如她会跟孩子说对不起,如果她做错了事情的话,然后还说她公婆如何对这件事情不理解。但是饭桌上不记得是因为什么问题了,孩子跟她开始闹别扭,然后她就斤斤不饶的要求孩子说对不起,语气咄咄逼人:“妈妈如果做错了会对你说对不起,现在你也要说对不起”等 等。我看旁边那个孩子,一副“whatever, you are just showing off”那种神态。我觉得这个初衷是好的,但是方法上出了问题,这种在酒席上强迫孩子一定要认错,本身就是一种有点侮辱性质的,孩子也有面子对吧。我甚至都怀疑,她在跟孩子说对不起的时候,有可能也是“OK,妈妈现在跟你说对不起了,那么你要如何如何”。孩子听得出语言里是否真诚的。这种做样子的所谓的妈妈跟你说对不起了其实一点作用都没有。
还有大人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威胁”。这跟前面的学习规则是不同的。有时候我会看到,比如你要这样的话,爸爸就不带你去公园/买什么什么等等。这是literally我老公曾经说过的话。还有一次,我娃要我去推stroller,不要我婆婆推。我婆婆就说“那你白天也不要让奶奶推车了”等等。虽然是玩笑的语气,但是这都是威胁。因为你所要剥夺的权利,跟这个事情本身并没有直接相关。威胁不是有效交流的途径,只能让对方shut dow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而去寻找another way to get back on you。
还有一件事,不吐不快,但是跟交流没有直接关系。就是我经常看到家长,为了恭维对方或者对方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哎呀,你看你家谁谁多乖啊,我家这个就不行。。”或 者,跟孩子说:“你看谁谁弟弟吃的多好,你也快吃”,或者“你还是姐姐呢,还不如弟弟如何如何”。我每当看到这些,就要在心底提醒自己,我千万不要这样。 不当着孩子的面,请随便恭维或者自谦。但是在孩子面前,要特别当心说的话。孩子听得懂大人的话。虽然这些话可能只是交往中的自谦或者礼貌,但是孩子不一定意识到you actually don’t mean it。他能听出来里面的对他的不满或者失望。
我从自己的亲戚和认识的人中,看到许多不够亲密的亲子关系。有很多是因为父母没有真正的跟孩子产生bonding。有些孩子是小时候给grandparents去带的。虽然grandparents也都是比较capable的人,孩子带的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很多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就开始有各种矛盾。
我觉得是一个人从小带大的孩子,她跟这个孩子的bonding是非常深刻的。在对待这个孩子的很多问题上,会有一种同理心,会感觉好似孩子是自己身体的一个extension一样,所以会感觉的到孩子的痛苦,容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没有这种bonding的,很容易把一个孩子当作一个大人来要求,然后就发现种种不满意。
我前面写的“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其实并非挑剔父母的错,而是希望父母能有这种同理心和同情心。
我写到这里也觉得差不多了。其实我觉得有了孩子,是一个女人的脱胎换骨的重生。女人在小时候是被爸爸宠爱的,在青春期是被男孩宠爱的,只有在做了母亲以后,才是真正的需要承担起这个爱别人的重大责任。其实,爱人与被爱是同样幸福的。承担起这种责任心的人,是坚强的充满母爱光芒的。我的宝宝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很多交流和做人上的不足之处。从这点来说,我觉得非常感谢我的宝宝给予我的一切。

Categories
童话:8-9岁

童话八岁了

今年办了历来最大的一次生日聚会,加上童话共有十二个小朋友。之前有诸多不顺利:我自己感冒生病、预定的活动因为参加人数太多而延时、定的冰激淋蛋糕放在车上开始融化等等。不过孩子们玩得还是蛮开心。今年的活动是室内的跳伞。按照童话小朋友的原话:就是进入一个风洞,风会把你刮起来。风速要多快呢?两百多公里每小时。

进入风洞之前,工作人员对小朋友进行了培训,教他们用什么身体姿势呆在风洞里,用什么手势交流等等。

培训完后小朋友们换衣服、戴头盔、戴护目镜、戴耳塞(噪声很大),然后轮番进入风洞。

每个小朋友有两次飞行的机会。给我们安排的工作人员很有经验,第一次的时候主要是让他们适应;第二次的时候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在风洞里上下飞行,家长看得也很开心。

飞行中

工作人员带着飞

今年童话的生日在感恩节这一天,我们给他预定了滑雪课程。小朋友还没上缆车就开始生病,未能如愿。最近小朋友似乎在快速得长高,颇有一些波折。

这就是成长吧。就这样八岁了。生日快乐。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纪念(2011年11月15日)

从九月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有很多的眼泪与失望与希望交织在一起。
有时候失望太深了,就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迎来希望,
即便是每个人都说一定会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有时候希望太美好了,就不敢去盼望,生怕这份期待把美好的东西推得远远的。
说到放下,谈何容易啊。
很多的恐惧。

以前看过一个show,叫做bachelor/bachelorette,Bachelor节目里有一个男性和十几个女性(与之对应,bachelorette节目中有一位女性和十几位男性),这位男性要在这十几位女性中找到自己的妻子。节目的拍摄大概持续几个月的时间,期间有一对一、一对二、甚至一对多的约会,在约会期间大家互相了解,这位男性根据自己的了解逐渐淘汰掉他认为不可能成为他妻子的女性。到节目的最后,就只剩下那么三四个人的时候,甚至要见到双方的家人。其中任何一个人要是想和这位男性有所发展的话,基本上都要很认真得对待、把全部的感情都投入进去。当然,最终能够被选择的只有一个人,所以总有人会被拒绝,伤心。为什么她们要把自己最脆弱的那一面放在那个bachelor面前、摄象机面前、大众面前?后来我逐渐了解到,如果一个人没有把感情投入进去,对方就不会对这个人有感觉,也就不可能收获后面美好的感情。这个投入的过程,是很脆弱,但是也很勇敢。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曾经有那样的勇气。:-).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学三年级

2011年秋季足球赛季结束

昨天,足球的秋季赛季结束。这个赛季是童话参加的第四个赛季,也是他收获的赛季。第一个赛季,童话刚六岁,英语还不太会说,我们对这个联盟的运作方式也不是很熟,各方面都是一个磨合;第二第三个赛季是同一个教练,教练在附近一所私立学校六年级任教,很懂得和孩子相处,也很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再加上球队里有两个很强的队员,所以一路高歌猛进,几乎一场球都没有输过;这第四个赛季共十场比赛,球队赢了一场、平了一场、输了八场。从成绩上看不那么漂亮,但童话收获有三。第一:这个赛季童话是球队里资格最老、年龄最大的孩子。这种形势下,要求童话必须要站出来为自己的球队努力,而且他也尽了最大努力。第二:这次教练注重个人技术,童话在赛季开始的时候带球都不太利落,到最后一场比赛能带球晃过三四个队员把球踢进球门,个人技术上的进步也很大。第三:这个赛季所有的球员都来自中国家庭,童话赢得了队友的信任,也交到了好几个朋友。实实在在得收获颇丰。

今天看到下面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国内可能访问不了,转贴过来(原文地址)。
美国的虎爸虎妈大多热衷于推学术(注:抓孩子学习)和爬藤(注:上常春藤大学)。这里我们推一推体育。最近两年我既是女儿忠实的排球球迷,又是经纪人助理(经纪人是她老妈),还兼职后院教练和司机。这里就聊聊美国的草根排球运动。
女子排球很受欢迎,男生就差多了。比如斯坦福大学排球队出场,女子队的门票八美元,男子队门票免费不要钱,随便看。由于是室内运动又没有篮球的冲撞,女孩子都很喜欢,比赛也很优美。高个子女生打前排进攻,矮个儿打后排防守,只要素质好,都能在排球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亚洲人在排球运动上的天赋比白人黑人没有明显差距。USA Volleyball是半官方的非盈利组织,但加盟的每个俱乐部都是私人运作的商业实体,成年和青少年排球都有。这里我主要聊一聊中学生的排球运动。美国有无数为中学生办的排球俱乐部,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运作模式。北加州的排球组织是NCVA,任何人都可以加盟NCVA开办一个青少年俱乐部。俱乐部按照年龄分组,从12岁到18岁。各个俱乐部之间的人才竞争很激烈。因而NCVA 有严格的俱乐部签约机制。俱乐部每年赛季从十一月到第二年五月。为了公平起见NCVA 规定俱乐部不允许提前和队员签约。每年十一月初指定的一个周末是俱乐部try out的日子,就是选秀。数百个俱乐部必须在同一天举行选秀。每个孩子都可以参加多个俱乐部的try out。 被各个俱乐部选中的孩子必须在那个星期一下午六点以前和俱乐部签约,不能提前,否则会被NCVA 处罚。一旦签约,那么这个队员在下一个赛季中就不能转会跳槽了。所以父母一般都是队员的经纪人,负责选择适合的俱乐部。其中要考虑诸多互动因素,比如花费,球队水平,是否有合适的位置(主攻,副攻,二传,自由人。。。),有没有合适的队友,训练地点远近,教练是谁,能否成为先发球员,需不需要请私人教练,等等等等。没一个经纪人还真不行。
费用方面,当然都是父母出钱。俱乐部的价钱高低不等。如果只是参加区域性质的比赛(Area Team), 一年的俱乐部会费从$500 到2000美元不等。如果参加跨区域比赛甚至全国联赛的球队(Power Team), 一年会费3000-4000不等。这还不算到外地比赛父母要陪着去,另附机票旅馆费用。一个赛季里每个Power Team 球员加上她父母的费用应该在一万美元以上。当然,生活困难但素质好的队员都会有俱乐部免费签约。俱乐部教练一个赛季有数千或上万美元收入。这点钱养家糊口是不够的,所以教练员都有正式职业,来俱乐部兼职主要是对这项运动的爱好。其中很多是附近中学和大学的教练,俱乐部执教对他们的职业工作也是有帮助的。我女儿参加的俱乐部教练团队就包括斯坦福女排的助理教练。
参加排球运动的起步年龄最佳是10-11岁。为什么呢?因为俱乐部最小年龄组是12岁球队。提前学排球没问题,如果晚了,那么别的孩子已经打了一个赛季,新来的就很难和他们竞争。12-13 岁的球队只是历练,试探着看孩子是否对排球有兴趣。14岁的赛季就很关键了,因为各个高中队(Varsity Team)一般是15岁以上,所以高中教练很注意14岁俱乐部里的好苗子。试想一个公立高中两千学生,只有一个18人的Varsity Team,要想入选还是很艰难的。我认识的一位印度裔女孩在北加州13岁年龄组冠军队,今年被一所很贵的私立高中以全额经济资助招收,捎带连她双胞胎的弟弟一并录取。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能够进入高中Varsity Team 就已经是很成功了,其中许多人会以排球作为一生的爱好。但是对于少数高水平球员来说,15-16岁才是俱乐部生涯的真正挑战。当15-16年龄组的高水平俱乐部出赛时,各大学排球队的教练们就会前来观战,然后和她们的父母兼经纪人联络。一旦谈判成功,转年她们就会收到各大学的提前录取,甚至全额奖学金。美国数百所大学都有排球队,尽管只有少数有奖学金,队员的需求量还是蛮大的。因而很多大学主教练每年都有直接录取学生的权利,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当然,那些被大学选中的队员如果将来表现出色的话,那她们就是美国国家队的人选了。比如斯坦福女排比赛期间就看到包括郎平等国家级教练前来观战。令我感慨的是,一个队员在入选国家队之前几乎不用国家出一分钱,全靠的是群众性体育运动和其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这整个过程中没有体委,没有教育局,没有官办体校,没有地方政府。总之,一个无政府领导的草根排球孕育了美国大量的世界级女排运动员。当然,绝大部分孩子们不会参加国家队,不会以排球为生,但后面我还会谈到她们都收获了什么。
歇一会儿,先喝口水。
我说不清美国到底有多少青少年参与排球运动,在USA Volleyball有记录的就有25万人以上,一万两千多个球队。这只是排球俱乐部,各个高中还有校队(一队Varsity,二队 JV),初中每个年级有一个队。再加上那些非竞争性质的俱乐部那就更数不清了。北加州NCVA有多少俱乐部球队呢?近一千两百多个球队一万多名运动员。而北加州只是USA Volleyball在全美40个分区之一。女儿打了两年球,到外州参加的几次大赛最小的也有七百多只球队参赛。去年丹佛市的一次大赛总共有一千一百多只球队,分两个周末,在宽大的会议中心里支起一百二十多个场地。拉拉队都是父母亲友,丹佛巨大的会议中心里喊声如雷,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每个赛季都是很辛苦的,队员苦,父母跟着累。俱乐部每周两次训练,如果参加校队赛季重合,那就天天训练或比赛。做作业必须赶时间,有时候两场比赛之间的休息时段也要做几道作业题。我们意识到弹了四年的钢琴已经和排球无法同时进行了。我们决定让女儿自己做出选择,钢琴还是排球?她选择了排球,放弃了钢琴(换了我也会这么选)。每个月有一个甚至三个赛事(tournament),比赛一般都是周末,一到两天。比赛那天一般要7点以前到达。有些赛场需要两三小时的车程,那么早晨四五点必须出发,女儿在车上争取睡个回笼觉。每个tournament开始前要唱国歌升国旗,然后开打。一天少则三场比赛,多则五场甚至六场。两场比赛之间父母负责供应食物,让孩子们补充能量。尽管累,每次tournament都像过节一样。球队支起一座座帐篷野餐。生怕孩子们不爱吃饭影响场上发挥,各家父母纷纷献出拿手好菜,西餐中餐墨西哥餐印度餐,应有尽有,不时还有人偷偷带进来葡萄酒。父母和队员一起吃饭聊天,看球呐喊。在这些父母心目中,孩子的球队比美国国家队的奥运战绩重要多了。赛场上每一个球都牵着父母亲友的心,孩儿她妈经常看的受不了逃到场外喘气,直呼花钱买罪受。
每个赛季各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的目标,比如争取全国联赛资格(National Championship),或者争取晋级到上一个颜色(NCVA根据战绩排名,每十二个球队一组,用一种颜色代表,分为金银青铜青蓝铜。。。。十多种颜色)。USA Volleyball每年举行全国联赛。只有在本赛区获得资格的俱乐部队方可参加全国联赛。比如去年13岁年龄组,北加州只有前两名球队有资格参加全国联赛。但是每年美国又有十个不分区大赛,比如前面说到的丹佛市tournament。在这些大赛里获得冠军的队伍也有参加全国联赛资格。我女儿的队去年在雷诺城的大赛上夺冠,获得参加全国联赛资格。然后她们又获得北加州地区冠军,双重身份晋级,所以在全国联赛里位列第六种子队。如果你的俱乐部获得National Championship资格,那么赛季自动延长到七月初。去年全国联赛是在亚特兰大的奥运馆里举行。我女儿的队前两天异常兴奋,获全胜。可惜第三天全队忽然进入低潮,表现判若两人,最后没有进入前八,饮恨亚特兰大。 不过孩子和父母玩得非常开心。
女儿靠打球爬藤希望不大。因为她是打前排的,有太多天赋出色的队员,那些白人黑人女孩人高马大,竞争激烈。 那么女儿参加俱乐部体育能有什么收获吗?锻炼身体那就不用多说了。最重要的,我觉得竞技体育能让孩子学会面对失败, 而且是当着众多球迷的面前失败,然后硬着头皮还得上场争取打赢下一场球。如果一个人不怕失败了,那么她在生活中才有勇气面对风险,不会逃避。我在数学界混了一辈子,这个圈子里天才太多,但这里成功的不一定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皮糙肉厚不怕失败的。一个人只有失败了才说明在冲击自己的极限,百战百胜只说明太保守。团队合作当然是另一个好处。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球队十二个队员,总有一两个自认为是全队最棒的球员,然后就会有小圈子。你是壁上观,还是加入一边?让每个人都happy 是不可能的。如何平衡队友的关系又不影响比赛战绩?这些东西美国的职场里也是天天在发生的,从小接触一下没坏处。学会健康生活是竞技体育的另一大好处。女儿也会上网聊天打打游戏,但是排球占用了她的精力时间。特别是饮食方面,进入National Championship 以后教练严格禁止垃圾食物,可乐饮料,甜点。队员大多数也很配合,尽管个别的偷吃糖果在所难免。女孩子嘛,保持一个好身材还是很重要的。打球以后朋友的圈子大了很多,不光是孩子,父母也交了很多朋友。队友的父母里面有职员,教授,工程师,个体经营,家庭妇女,军人,公司高管, 律师,飞行员,吸毒者和在押犯,。。。三教九流不一而足,眼界也开阔了不少。孩子朋友多了,也就是所谓的popular,这在美国的中学里还是很有价值的。领导能力,当球队处于低潮的时候,你能不能站出来扭转局面?你能不能在球队的各项活动中提出好的意见?这个很难,慢慢练吧。
我们以前推过游泳,没兴趣就放弃了。钢琴推不动也放弃了。排球不用推,女儿兴趣高涨。排球也让我们的生活丰富了很多,看来要长期打下去了。在球场上看到那么多富有生命力的孩子,自己感觉也年轻了好几岁。

注:所谓“推”,从push翻译过来,意思就是我们做家长的,通过各种努力帮助孩子在某方面提高。比如说我们华人一般都对学习比较看重,就是所谓的“推”学习。

很幸运在这个时间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这位爸爸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以前我们没有看到的或者没有想到的东西。我觉得文中提到的这几点收获都很重要。我们都希望孩子快乐,但是对孩子来说,快乐不是坐在家里就能够自己快乐起来的。孩子需要同龄人的认可、需要对自己能力的肯定、需要在失败中继续努力、需要承担责任——更重要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体育运动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被忽略的一部分,可是从根本上说,缺失的不仅仅是体育本身,更是体育所带来的方方面面。踢足球快两年了,虽然童话踢的不是竞技类足球,童话爸爸和我真的发现,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的功课还很多。好在这个过程本身也很长,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

另外,文中讲到的是排球,其实我感觉其他的球类,像棒球、橄榄球、足球、网球,运作模式都是很类似的。周六日是各种球队比赛的日子,出门常常看到各个公园、各个学校的草地上进行着各种比赛,不禁感慨美国的全民运动工作做得真的是很好。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读书

读书:虎妈的战歌

《虎妈的战歌》,从朋友的朋友那里借的,在后备箱里放了一个月了,偶然拿出来翻了一下,第一天看了30页,第二天看了70页,第三天熬夜看完了。在看这本书之前,看了太多的批评,不免有很多先入为主的意见,我自己在第一天的时候恨不得把这书扔到一边,:-)。真正读进去的之后,发现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不是每一位读者都会赞同书中的观点,但是我相信,这本书都会让每一位读者反思自己在养育孩子这条路上的每一个重要决定。

要说虎妈Amy的教育方法,必须要考虑到她的家庭背景。Amy的祖父母都出生在福建,在1920-30年期间,相继移民到菲律宾。爷爷做鱼酱生意,奶奶做塑料生意。最终,奶奶这边的生意越做越大,家庭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Amy的父亲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四,喜欢数学,不喜欢家里的塑料生意。因此,当MIT录取了他的时候,他就和Amy的母亲共同到了波士顿,开始了学生生活。早期的生活很苦,甚至冬天都没有前暖气,Amy的父亲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拿到了MIT的博士学位,成为普渡大学的助理教授。
Amy在家中排行老大,后面还有三个妹妹。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所有的成绩必须都是A,不能Sleepover, 在家里必须说中文。八年级(相当于初三)的时候,Amy在历史竞赛上得了二等奖,她的父亲在参加完颁奖典礼后对她说:不要再这样羞辱我。71年,Amy父亲接受了加州伯克利的工作邀请,全家迁至加州。Amy的父亲让她报考加州伯克利,但是她自己仿造了父亲的签名,自己申请了哈佛,最后被录取。对此,她的父亲几乎是一夜之间从愤怒转为骄傲——毕竟,他自己也曾不顾家中的安排,独自到美国追求自己的生活(Amy的奶奶为此怨恨多年,最终不相往来,这是后话)。
Amy自己进入哈佛,最后从法律学院毕业;第一个妹妹进入了耶鲁,也从法律学院毕业;第二个妹妹进入哈佛,拿到了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第三个妹妹是唐氏综合症,Amy的母亲在这个孩子身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即便是这个妹妹也拿到了两项国际残奥会的游泳金牌。

故事讲到这里,一切都很成功,父母的严格管教造就了成功的孩子。下面说说Amy自己的家庭。
Amy的先生是个犹太人,自幼在比较自由的环境中长大。婆婆颇具艺术天分,早年收集了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后来这些艺术家均成就不凡;Amy的先生从普林斯顿毕业,之后进入茱莉亚(Juilliard)学院学习表演,一年后因为与负责表演的老师对剧本的理解不同,被从学院中除名,一年后进入哈佛法学院。Amy进入哈佛之后,一开始学习的是应用数学,因为她的父亲数学很好,这会让她的父亲高兴;然而假期在家中苦解数学问题不得其法,在父亲的建议下放弃数学,开始学习经济学;经济学也未能激发兴趣,她又转往法学院,在法学院认识了未来的先生。毕业后,她去一个法律公司工作,因为这样最顺理成章;然而三年后发现自己更在意晚上吃什么晚饭,而不是如何用法律词汇对法律文书进行修改以达到滴水不漏。相形之下,她的先生对法律的热爱,又令她相形见绌(我想我很熟悉这种感觉,:-))。
他们共有两个女儿,Sophie和Lulu。Sophie从三岁开始学习钢琴,经过一番魔鬼训练之后,这个女儿能够接受母亲的严格管教,在钢琴上拿了一个国际比赛的一等奖,最后到卡耐基中心表演(相信是很好的成绩,虽然我不太懂)。让Amy比较痛苦的是二女儿Lulu。当她在Lulu三岁的时候教她学习钢琴的时候,遭到了Lulu强烈的反对,Lulu宁愿选择冬天在寒风刺骨的阳台上呆着,也不愿意按照母亲的要求学习钢琴。在一番斗争之后,Lulu最终也开始学习钢琴。Lulu的自尊心很强,总和姐姐学习一样的乐器会让她比较压抑,因此两年后Amy为Lulu选择了小提琴。十年的小提琴学习是在争吵、尖叫、威逼、利诱中坚持下来的,成就也非凡,Lulu14岁的时候跟着全世界最有名的老师学琴。代价呢?两个女儿都不能参加Sleepover,不能参加学校的表演,不能和小朋友玩而且不能抱怨,不能看电视玩游戏,不能选择自己的课外活动,不能拿A以下的成绩,除了体育和表演其他成绩必须是第一名,不能选择钢琴或小提琴以外的乐器,不能不选择钢琴或小提琴。从小时候开始,两个孩子每天都要练习很长时间的乐器,而周末,上午在音乐学校上课,下午则继续在学校里练习。练习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中断,甚至在外面度假的时候,每天都要找出一两个小时来练习,小提琴可以随身带,钢琴却比较麻烦。因此钢琴练习有时候在酒店,有时候在琴行,有时候甚至要坐公车去餐厅(非营业时间)。
十年后,大女儿按照母亲的意愿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二女儿和母亲激烈得对抗。两个人在莫斯科度假的时候大吵了一架,之后Amy选择了尊重lulu的意愿,同意她放弃小提琴。事实上,Lulu自己还是喜欢小提琴,只是不想让自己生活完全被小提琴占据。她自己选择了网球,但是拒绝自己的母亲参与到网球的任何部分中,包括训练、选择教练,参加巡回赛等。

我从这本书里面读到了很多东西。
Amy是一个能力很强、意志很坚定的人。她在哈佛做教授,每天的前半天做哈佛的工作,后半天就是女儿的乐器、中文、家庭作业。特别是乐器,相信是生活中最大的一个部分。每个琴童的父母都知道,这不仅仅是练琴,更是和孩子之间意志上的较量。十几年如一日。
Amy在成年后认可她所接受的教育。年轻的时候所受到的管束、不自由,在成年之后被自己的成就所弥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优越感,强者的优越感——她坚信这种教育是她的女儿所需要的。
Amy孩子的成就不是随便哪个孩子就能够复制的。这两个孩子显然继承了很好的头脑和艺术天分,在此基础上才是可以训练的。如果父母非要把一只豹子宝宝训练成一只老鹰,并且采用的还是书中所说的中国式教育方法,那么孩子和父母都会极端痛苦,父母痛苦是因为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孩子痛苦是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所以,如果父母铁了心要和孩子死磕,也一定要目光精准,选择孩子天分所在。
Amy说她自己是100%为了自己的女儿,但是Lulu说这只是她为了表现自己。在学习Lulu学习小提琴十年以后,Amy最终在小提琴和Lulu之间选择了Lulu——如果Amy是为了她自己,这意味着她在自己和孩子之间选择了孩子,放下了自己。就像她自己所说的,中国式的严格管教、父母为孩子做决定、强迫孩子练习练习再练习这一套方法,如果成功了,其效果相当了不起,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比西方人要紧密且亲密得多。如果不成功,那就一败涂地,不仅孩子会因为对父母的反抗而选择放弃父母所看重的东西(即便这些都是对的),而且断送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我想这就像拉弓射箭,箭射出去之前,自然是希望把弓拉得越满越好。然而弓越满张力越大,如果射手不懂得用力,用力过猛弓就断掉了,这教育就完全失败了;而射手如果能够察觉到,卸掉一点力,不会把弓废掉同时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Amy很固执,然而她还是在弓断掉之前卸掉了关键的一份力。在书里面,她对此比较遗憾,而我觉得这是她成功的地方,是直觉或者说爱战胜头脑的时刻。

还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书中并没有特别得强调,只是在某一章中提了一下。Amy和先生在教育观念上有诸多不同,毕竟两个人是从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出来的。然而Amy直接辅导孩子的学习,因此在家庭中主要偏重于母亲的教育方法。但是,在Amy和Lulu闹得不可开交的那些时候,在Lulu坚决不练而Amy固执地要求Lulu练琴否则就没有晚饭不能上厕所(有时候僵持会持续到深夜),Amy的先生从来没有和她在孩子面前当面争吵过。往往是Amy和孩子吵完了,然后夫妻俩会在自己的房间里单独吵,而不是全家一团混战。在中国式的教育中,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吵,孩子往往不得不在父母中选择一个人来支持,并忠诚于父母中的这个人。如果这个人再和孩子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另外一位父母,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就是混乱的,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而影响深远的。

反思我自己,在中国式教育(虽然不像书中那么极端)中成长,也见证了中国式教育失败的诸多例子。有了孩子之后,学习了一堆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选择了偏西方的教育方法。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自由的时间来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孩子失败的时候鼓励他支持他。但是,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做不了某件事情,原因有时候是多样的——可能是由于害怕未知的东西,可能是不能承受压力,可能是超过了当前的理解能力,我们真的就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只是由着孩子自己放弃吗?最近的一些事情表明,这未必是最有效的、对孩子帮助最大的选择。引用书里的一句话:如果孩子做成了原本自己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难道不是会让孩子对自己更有信心吗?我们对童话当然有所期望,相信有一天一定会面临类似的选择,今天读到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

BTW: 一般来讲,我不太喜欢Amy这样性格的人:固执己见、自信且张扬得有些傲慢。但是很奇怪,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挺喜欢她的。我猜想,Sophia和Lulu的发展也许还要经历一些波折,但是我相信他们最终会找到幸福,因为这个母亲在危机关头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童话:7-8岁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孩子

两周前,带童话去看眼科医生。医生先给童话测视力,小小的诊室如果直接贴上视力表,距离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因此,诊室里的视力表是通过投影仪打出来的,在到达病人的眼睛之前,经过了三四次反射。童话测完视力之后,就满世界找他看到的字母是从哪里出来的。大夫很细致的告诉他,先从这个地方产生出来,然后经过这面镜子,再经过角落里那面镜子,最后是你前面这面镜子,然后你就看到了。小朋友听的如醉如痴兼云里雾里。

测完视力,大夫检查了视网膜的情况,然后散瞳检查眼底。检查眼底在另外一个诊室,医生说:“你知道吗,我这个椅子有魔法。你想让椅子向上吗?按按你的鼻子”。童话按鼻子,椅子果然升起来了。再按,又升起来。检查完眼底,医生说:“你知道怎么让这个椅子降下来吗?拽拽你的耳朵。”童话拽耳朵,椅子慢慢降下来。

检查完出来,童话说:“我觉得他有个可以控制椅子上下的东西”。看样子小朋友还不糊涂嘛,童话爸爸多年的魔法表演在孩子身上还是管用滴。

昨天,带童话去复查。小朋友坐在诊室里候诊,又是按鼻子,又是揪耳朵,试图控制自己坐的椅子。七岁的小孩,带着对魔法的渴望探索周围的世界。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生活

度假归来

这次一周的休假(七月的最后一周),完全是陪孩子玩。目的地是南加州的两个城市圣地亚哥和洛杉矶。圣地亚哥的经典基本都走马观花得看了看:Sea World, Legoland, Balboa Park, La Jolla Beach。洛杉矶最主要的落脚点还是Disneyland,临走去了趟Laguna Beach。要说总结,那就是,我们总算是活着回来了。

La Jolla Beach,这个沙滩不大,有人很多。但是和其他Beach不太一样的是,这里有一片绿地可以供游客歇脚。

海边的树通常姿态都比较特别。

栏杆以下就是沙滩,很多人在这里冲浪。

小朋友可以玩水的一个小沙滩,很清澈的海水,小朋友汇报说还看到了鱼。

Sea world(海洋世界):San Diego海洋世界不仅有很多海洋动物,而且海洋馆还有十多个表演。按说看表演,应该还是比较轻松的。只是为了赶上不同的表演时间,我们有时候需要在公园里来来回回得走路。这一天下来,运动量还真不小。Shamu Show是海洋公园很特别的杀人鲸(Killer Whale)表演。去年三月,专门带童话去海上看鲨鱼,曾经远远得看到过杀人鲸,只是那时候正晕船吐得七荤八素的,仅仅是有个印象而已。这一次就可以近距离得观察这庞大的海洋生物了。

小朋友身后的鲸妈妈有46岁了,而小一些的那个宝宝只有9个月——已然比小朋友硕大很多。

Shamu Show,前10排都是Soak Zone. 如果不想被淋湿,还是坐在后面比较好。

我还是很喜欢这一幕的。只是人和动物真的可以这么亲密吗?

海豚表演,训练员与海豚共游

Legoland:这是一个Lego组成的世界,公园里摆了很多Lego拼搭成的建筑。

小朋友玩这个水枪玩得很开心~

即便是被偷袭了

驾校

Legoland的水世界,下午可以消磨时间。公园很贴心得在水池周围摆上很多椅子,这样孩子玩孩子的,大人们都趁机睡了一觉。

Balboa Park:这个公园是美国最大的国家城市公园,内部汇聚了15个博物馆。我们时间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蜻蜓点水般得看了一遍。

小朋友们很钟爱这个鳄鱼,爬上爬下若干次

孩子们身后这个建筑好像是植物园 或者 花房

在San Diego玩了三天,接着就掉头向北,在Disneyland玩了三天。从Sea World 到 Legoland 到 Disneyland,这可真是一场体力活啊,到最后我们大人连路都快走不动了,只有小朋友该吃吃,该睡睡,还活蹦乱跳的。临走前,去了一个很漂亮的海滩,Laguna Beach,海水很清澈,海边也不像北加州那么冷。

Laguna Beach

水和沙子一如既往得吸引着小朋友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童话:7-8岁

暑期生活

转眼两个多月的暑假已经结束,新学期已经开始了。这篇从暑假开始就准备写的暑期生活,再拖下去就要变成感恩节圣诞节记录了。赶快交作业了。

暑假开始,童话参加了一个足球夏令营,由AYSO的UK教练主持。童话对教练很熟悉,而我们家长则觉得孩子的体能能得到释放,所以大人孩子都比较放松。之后参加了一个用各种组件搭建缆车、汽车等的夏令营,是附近的Cupertino Recreational Center举办的,不是很特别,就是打法时间。

之后上了一个为期四周的夏季学校(Summer School),每天有四节课,童话选的课是:体育、奇怪的科学(weird science)、写作和科学(Science Blast off)。四门课小朋友都还比较喜欢。我个人比较喜欢最后一门科学课,因为老师不光教他们做东西各种好玩的东西,还让他们写实验报告。童话通常都会按照老师的引导把他做东西的过程写下来,还是蛮清楚的。有一个周五用纸筒、橡皮手套和吸管做了一个能吹响的号,我拿过来把玩,小朋友在旁边说,这是vibration(震动)——一个挺难的概念和挺难的词,能记住就不错。

写作课拿回来一本小书,是童话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合作完成的。封面有书名、作者和插图作者,书里面图文并茂,最后还有参考文献。我的感觉是,夏季学校固然是以玩为主,从细节上仍然渗透着学术的训练。

夏季学校结束后,去南加州玩了一周,之后回来上了一个科学和足球的夏令营。这个科学的夏令营(Destination Science)我个人感觉还不错,内容比较丰富。童话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夏令营的介绍里面说,小朋友可以把闪电拿在手里,于是他就天天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之后的足球夏令营收费在足球夏令营里面算是比较贵的了,但是我觉得从效果上看,还不如价格只有其三分之一的AYSO的足球夏令营。

这个暑假,明显感觉童话长大了,不太让我亲近,时时能感觉到一些距离感了——颇感失落。与此同时,童话和爸爸之间的距离好像缩小了。前一阵子,家里闹老鼠,我们对家里做了些调整,现在童话每晚和爸爸睡一个房间。:-).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读书

《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勋老师的新书

李老师的新书《家庭成就孩子》。转贴的是李老师在这本书里的结语,每句话我都很赞同。之前看过李老师出版的每一本书,从这篇结语看,相信本书的内容一定精彩。无缘看到原书,推荐给国内的朋友。

后来有幸读到这本书,一般吧,有空可以看看。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d2863e0100vhqe.html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结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不少父母在养育和教育孩子时,容易忽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或个性需要,急切期望按照社会的模子去“克隆”一个好孩子,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会让许多孩子生出问题来。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家长很难去质疑社会的评价“模型”是否存有不足,习惯认为是自家孩子不够好。反过来,如果家长过度地随着孩子的天性,对社会评价系统不予理睬,有些孩子又会出现人际环境的适应不良。自我心理学强调:“一粒橡树籽扎根在土壤里,不需要任何教化,只要时间足够,一样会长成参天的橡树。”这是自在生成的生命能量决定的。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自然世界与人为世界两者的区别。自在世界是按生命的自然法则来运作的,需要的只是阳光、空气、水与土壤。但只有这些在人类世界里生存还差很多,需要服从社会的秩序、规则、理性与价值观,还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和为社会价值系统付出辛劳。那么,人们如何在自在世界与人为世界间找到平衡呢?对一个复杂的、存在性的、未来导向的教育来说,有没有一些基本可循的方法呢?有没有可能孩子还足够小的时候就给予他生命中增添充沛的动力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在这里先要提出几个重要概念,一是心智的初始状态;二是每一生命时刻适时的刺激;三是如何让孩子右脑发育饱满。

我个人不主张孩子有一点行为问题就跑去找医生,原因是医生在长期的医学教育下,已经形成了一些刻板的知觉模型,他会关注到孩子的个性遗传或脑生化代谢的紊乱,通过归因的方法找到证据,给予问题一个医学诊断,以此为据来治疗与观察。我讨厌医学对孩子的心理、行为、精神状态、智力、个性作生硬的分类,原因是孩子的生命形式原初是以生物学的动力为主导的,儿童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是非常自然的。等到孩子足够大,他的生命形式看起来会以社会发展与社会动力为主导,但潜藏在内心的动力还是生物学的,或是孩子孩提时候积攒的动力在决定着。

相对而言,社会学家会关注父母亲的教育、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会去讨论社会的评价系统是否适合不同的孩子。社会的建构是以忽略少数人的利益为前提的,作为补偿,社会也会为特型的孩子提供许多的优惠与照顾。当社会通过榜样的作用来带动孩子的发展时,考虑的是社会整体发展、维持、稳定的需要,而非每个孩子个体的需要,明白了这样的差异,就不要对孩子出现社会适应不良深感恼怒,对孩子的愤怒是大人的无知。心理学喜欢把孩子的问题行为归纳为个别化使然,或者是对关系特定性的反应方式,要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先要解决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关系良好的家庭,情感沟通和行为有效互动易于形成,孩子的问题也会被定义为成长的问题,家长也乐于等待孩子慢慢长大。容忍慢,是父母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素质,我们不需要孩子急切地去证明什么,慢,我们才不会错过和孩子相伴的美好时光。

家庭的许多“问题”都是互相依存的,这些“问题”是经过无数次成员间的互动、重复、叠加、强化才得以形成。在这种循环互动中,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已经非常不明显且难以被描述。家庭治疗师眼里把家庭问题看做是家庭系统压力的一种释放方式,当症状被贴上青少年的某些心理行为问题的标签时,症状便呈现出一种“亲子关系现实”,它隐含着家庭内部的协调与冲突、结构与等级、平衡与失衡、交流与互动等。孩子的“症状”可通过负反馈的方式改变家庭,寻求家庭内部新的平衡。也可以经由正反馈的方式,把孩子的问题当做一种异化方式来沟通、表达、释放家庭内部积攒的紧张与焦虑,孩子的问题不仅不能促进家庭的改善,家庭的问题反而会因为“症状”而固结。当然,“症状”可能为家庭建构一种假象的平衡,使家庭成员间接获益,但这种平衡在固化家庭问题的同时也固化了孩子的症状。简单地说,家长在社会适应中出现欲求不满或内心不平的时候,容易发现孩子的毛病,自己在教育孩子试图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同时也在发泄自己内心的负性情绪。孩子可以慢慢变得像天使,让父母得到足够的情绪补偿,家庭变得和谐与快乐。但孩子的问题也可能恶化,让父母慢慢地把孩子放在重心,与社会的冲突被淡化(间接获益),家庭因为要共同战胜“症状”而表现出团结,家庭关系得以缓解。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童话:7-8岁

父亲节快乐


03年,北京家中

05年,北京家中,童话酷爱从沙发垫上连滚带爬得跑下来,爬上去的时候要爸爸帮一下。

06年,北京家中

07年,北京翠湖湿地附近

09年,17 miles,加州

11年,Lake tahoe,加州

父亲节,童话给爸爸画了张画,写着:“Thank you for playing soccer with me(谢谢你陪我练足球)”。我觉得,小朋友可以写的还很多。。。。。。

也许,将来他会明白,爸爸总是站在他需要的那个位置上。

父亲节快乐。给爸爸们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