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阅读与引导孩子思考——推荐两篇文章

绘本的魅力,转自新郎博客:大路之歌 (点击链接可看全文,如下是节选)
火丫对绘本的热情,绝对大于其他的书。这只说明一个道理:这是她需要的。
记得当时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连读了不止五遍,然后就是火丫经常地自己去读。同样的还有《猜猜我有多爱你》《亲情树》《彩虹色的花》甚至《戴高帽的猫》。每当我听到火丫大声地、并不很连贯地,却是热情高涨地读那些绘本时,我想她身心的体验,应该如同我自己听到心怡的音乐时是一样的。那是无与伦比的享受。
能够引起火丫强烈兴趣的绘本,都有共同的特点:大开本,风格独特却有水准的绘画,非常简单的却和孩子的生活十分贴近的内容,能够引发孩子共鸣的情感的表述,孩子喜爱的语言。
火丫也读《三毛》,但,实话实说,只是翻翻而已,共鸣是难的,唯一让她记忆深刻的是三毛曲解重复长官的一段搞笑的话:我们要呈请官饷(认清方向),不饿自己(把握时机),用烧鹅肉(血和肉),来葱油饼(冲与拼),先吃饱肚皮(切实保卫土地)。五岁的孩子看不懂三毛,很正常。
但五岁的火丫,绝对看得懂米莉和茉莉。米莉和茉莉在海滩捡到一顶草帽,寻找失主;米莉和茉莉狂喜地看火车,又捡火车上扔下来的垃圾;米莉和茉莉带邻居的小狗散步,想办法救落水的小狗;米莉和茉莉还有米波姐姐决定以后只骑自行车去郊游;米莉和茉莉还有萝西和朋友一同野餐;米莉和茉莉想设法让星期五爷爷开心;米莉和茉莉在圣诞节为对方亲手织一条花围巾作为礼物,因为自己做的礼物是最好的……完全是孩子的生活,完全是孩子的语言,完全是孩子的心理,她怎么会不喜欢?而同时,她也被书中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环境的热爱,对人的热爱所感染着感动着。生活态度的教育,就这样在感动中进行着。这就是优秀绘本的力量。米莉和茉莉不是榜样,她们是孩子自己。
我不抵触传统童话故事,事实上从火丫打小我就为她读过很多的经典童话,但我一直感到传统童话的局限性。我对童话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但在常见的传统童话中,故事的内容大多是善与恶的较量,故事中传达的思想,距我们现代的生活太远了。除了善与恶,孩子们还需要拥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理解生活。所以在我们读过的经典童话中,我真正喜欢的是罗大里、王尔德和豪夫,他们的作品,不只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挖掘人性。传统的童话,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也很单调,包括很中多中外民间故事,也是一样的。尽管它们是世界文化的宝藏,但它们不应该完全占据孩子的头脑,孩子应该更多地去接触现代的优秀童书,去形成现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去拥有现代的情感。
我所接触到的国外优秀绘本,还只是冰山的一个小小小小角,但我仍然感到,他们为孩子做了太好太好的事。相比而言,中国实在应该惭愧。随便在书店逛逛,满眼是掘坟掘出来的垃圾,就算是本来很好的故事(比如一些经典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也已经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目不忍睹,从内容到图画。那哪里是在为孩子提供精神食粮呀,完全是败坏孩子的味口。
我还想到教育。我们为孩子读书,除了语言的熏淘,知识的传递外,恐怕还有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的影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书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我们那些充满了说教和榜样的书,可能也会对孩子有一些良性的影响,但,那是被动的接受,是缺少心灵的感动和互动的。我想和我同龄的家长们,一定从小也是听这样的故事长大的:保尔,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卓娅和舒拉。我们的父辈们希望这些英雄人物,教会我们怎么做人。然而,他们离我们的距离实在太远了,我们只有仰视却无从学习。学来学去,我们却学会了一点:不明白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就是伟大的。我们做不了英雄,同时也没做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而这些优秀的童书,都在传递着这样一种理念:任何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体现出优秀的品质,都可以是伟大的。孩子们无需去仰视英雄,他们要欣赏自己。
影响的方式也是重要的。我们的书,也在教育孩子要学好,要有道德,但那是一种强行的灌输,你应该如何如何。从几千年前我们就是这样灌输道德的。有人说让孩子读经,可以让孩子明礼,让孩子有道德。或许孩子可以从经书中学习了某些道德(且不论这些道德里其实有太多的虚伪和对人性的背叛),但那种道德只是一种遵命而不是内心的感化。倘若长到一定的年龄,有了相当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经还是要读的,毕竟是文化的沉积,但让孩子去背诵的方式,就让本来就强加的内容更加以强加的面目出现。而我们从这些优秀的绘本中读到了什么?读到了思索,读到了感同身受,然后,我们认同,然后我们也这样想和这样做。尤其对于孩子,让他们从贴近的生活故事中,让他们从感动中去发现真理,不仅仅是道德,而是更丰富的真理。因为这些真理,更接近于他们天赋的内心。

看看这个:阿迪的书

如何引导孩子思考,转自新浪论坛(点击链接看全文)
女儿将满四岁,前晚问我“妈妈,为什么毛巾放在水里不会烂掉,纸巾放在水里会烂掉,为什么玻璃掉到地下会碎,而铁掉到地下不会碎?
成人对这样的问题,不管对错,不管知识多寡,总会有或者说可以进行一番思索的,想当然也可以。再适当结合查资料。
衣服呀毛巾呀,抽丝掉线时常发生,从这就可以推理了。举例说明:
“毛巾放在水里不烂,纸巾为什么不会烂呀?我也不大清楚,让我想想看。”
“既然它们在水里情况不一样,那它们一定有什么地方不一样,那现在我们就想它们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从毛巾上抽一根线下来“你看,我从布上抽出了一根线,你能从纸上抽出一根线么?”
“抽不出呀,对呀,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它们一个不同的地方了。布是由一根根线做成的。”
“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布是由线做成的,那平时为什么不会散成一根根线呢?”
“我查了书,知道了,原来用编织的方法。来我们裁些长纸条做个演示。”
“它们就是这样编在一起的,所以在水里也不会烂。”
“那纸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刚才又查书了,纸不是用编织,纸是把植物纤维磨碎,打浆,过滤,压榨,烘干做的。”
“你是不是觉得布好,纸要是象布那样遇到水也不烂该多好。”
“是的,布上也是可以写字的。但布的做法很麻烦。我们一件衣服要穿好久,而且我们要跑要跳,而毛巾要沾水,不这样怎么能保持好不坏呢。所以不能怕麻烦,要做的结实。”
“而书不一样,只是翻着看,不折不撕就可以保护好了。画画的纸呢,一天要用上好多张,如果那么麻烦地做,能做的够用么。”
“我明白了,布和纸在水中一个烂一个不会烂是因为他们做法不同。而他们做法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用途不同。”
不把自己作为传授知识者,而是摆在孩子的共同探索者的角度上,上面的思考过程就可以自然地摆在孩子面前了。知识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你的思考方式展示出来,不要过程闷在心里想只说答案,把过程说出来。
至于第二个问题,一样的“它们摔下来结果不一样呀,那它们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那我们就先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吧。”就这一句话,就又可以引孩子思考深入很远。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快乐教育与磨砺教育(转自早教)

此帖的起因是山妈记孩子在北京学游泳所遭遇的磨砺教育。具体帖子见早教论坛
壮咪妈:
这样的方法培养出来的能力将是怎样的一种能力呢?建立在这样的能力上的自信该是怎样的一种自信呢?这让我想起了“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那些吃了苦中苦后成为了人上人的,会是怎样的心情,能否做到心平气和,能否理解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尊重?而那些被迫吃了苦中苦却成不了人上人的又将如何自处?
在一个社会一个环境里,如果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真正自信,如果不能做到让大多数平凡的人都快乐自信从容,这个环境里谈何稳定安宁,谈何平等尊重,谈何自由民主呢。
另一方面,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以培养真正的能力为目标吗?“我严格要求是对你负责,对得起家长付的学费”这不是如假包换无孔不入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吗?这样速成的目的性极强的教育方式下出来的能是真正的能力吗?只是技巧罢了。游泳真正的能力不应该是能否用多种标准泳姿有多远来衡量, 而是对水的亲近和热爱, 而是在水中象鱼儿那样自由自在的放松自己的身心,享受这种自由带来的快乐。那样的方法是绝难培养出真正的能力的,倒是要把那样残酷的教育出来的技巧转变成真正的能力,没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质还真不行。
能力的培养是急不得的,更不是这样穷凶极恶的方式所能速成的,而是需要心平气和的等待孩子们能力建立起来的过程中,给于适当适度的引导。建立能力的主体是孩子,是每一个有着不同成长轨迹不同成长时间来建立不同能力的个体,并不是那样的对孩子来说犹如噩梦般的高压所能强化和加快的。
长期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们为得到的那点技巧所要付出的代价恐怕就太大了,是对那些最基础能力的一种破坏。 孩子们的自信如果建立在这样的技巧之上, 其实是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之上,是建立在优越于他人之上, 并不是正确的自我评价,也无法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 人是 千差万别的,人的真正能力也是各有自己的极限的,而人生的意义和快乐跟这些能力有关,跟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定位则关系更大。
这好像是以前讨论的“学习是不是一定要快乐”的延续,学习一定要快乐, 为某种目的而不快乐的学习,如果出于自愿,也是没有适当的条件下的无奈之举,如果是被逼所迫,则是根本的错误了。
教授:
在我们国家,问题就复杂。尤其是在绝大部分中下层的社会里,在广大的农村里,这些孩子以死读书的方式,能够考上学校,他们一生的命运就会彻底改变。就是不参加应试教育,他们能够获得一门技能,哪怕是做点心,修车。他们将来也会有生活的保障。就是在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学,或者很不舒服的去学习,只要能有一门技能,对他的一生有极大的益处。不管是哪个阶层的孩子,都不愿意去“苦学”。但是对中上层阶层的孩子,他不愿意“苦学”,他所接受的基本教育和家庭的能力,也能使他能获得比较可以的生活。但对众多中下层的孩子,特别是下层的孩子,那真是一点出路也没有。这种方式虽然会给这些孩子带来一定的问题,但是总比不学要好。
再则从这个具体的实例上看,这个教练的方法是应该改进。但是人性中逃避痛苦的弱点。如果在教育中能够是儿童获得能力,有能够使儿童克服这些弱点,并且是在一种快乐的方式、渐进的方式中进行,这也是教育的理想。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家长和周围的社会,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对绝大部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很难达到,在这样的状况下,把能力的获得作为重点是可以理解。不然就很难达到教育的效果,虽然这是实用主义教育的观念。但它还是有益处。西方国家以实用主义教育使他们进入了现代化,现在他们开始批判和改造实用主义教育,因为他们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我们仅仅是刚开始。我们要注意到实用主义教育的局限,但是我们的基础、文化、经济水平使我们不可能跳过这个阶段。
山妈:
教授和壮咪妈各有道理,但是我更愿意把壮咪妈的观点应用于中国,把教授的观点放到海外。在中国,传统上强调学不怕苦,现实里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作业、才艺训练强度远超西方国家,而快乐学习的观念、方法则远逊西方国家,所以鼓吹快乐教育的观念更为必要。海外的孩子,处在快乐学习的大环境,生活优裕,求学、生存压力相对不大(用一个在美国当教授的朋友的话来说,只要你不吸毒,随便上个大学没问题),人无压力轻飘飘,反而需要提倡一点磨砺教育。
中国情况确实很复杂,最底层的孩子比如穷困山区的孩子,他们有足够的动力苦学,但缺乏起码的条件学习,他们面对的不是磨砺的问题,而是资源问题,这里暂不讨论。
城市里一般家庭的孩子,作为独生子女受到多层家庭资源支持呵护,从小衣食玩乐的处境并不差甚至很优越,自然没有绝地求生般的发奋劲头。但面对强大的应试压力、求学求职的激烈竞争,单调僵化的教学方法,城市孩子不是苦学得不够而是太多,不是开始苦学得太晚而是太早。我看到听到的许多国内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知识技能方面真是“心狠手辣”,与其他方面的心慈手软形成鲜明对照。就在这早教论坛里,很多家长对待开发智力提高技能的心态也是宁早勿晚、宁滥勿缺,开明的碰壁后马上调整,执着地磨砺孩子的也为数不少。
如果不是求知欲超强、心里素质超好、或家长特别懂得引导的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被打夸压瘪。别提壮咪妈说的自信平和从容自由,事实上厌学厌世的中学生大有人在。
苦学也很容易成为不思改进教学方法的借口。教育的成效一方面是看教者的巧妙,一方面是看学者的用功,两方面都是弹性而没有止境的。快乐学习靠的是教法巧妙,用功也即使超越自身惰性的磨砺。在中国限于条件和传统,对后者要求多对前者关注少,在西方正相反。
快乐学习对施教者有很高的要求,作为家长,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无止境的。但是,我同意教授所说,惰性是人性中的弱点。对孩子来说,随心所欲顺势而为当然是很适意的事情,但是对海外身处宽松环境的孩子,我觉得不够,缺乏的也许正是适当的压力和磨砺。也许是有山山做对照提醒,我觉得对湉那样健康正常、占有良好社会资源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感恩,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做到最好。西方的青少年现状和一些社会问题也让我警醒一昧的快乐学习并不足够。
其实我个人是主张壮咪妈说的快乐教育的,在实际环境下,我们所能够选择的更多的是相对快乐的学习——在大量的磨砺教育中筛选出孩子能够接受的强度。也许真的到了遍地都是快乐教育的时候,磨砺又会成为一个话题。毕竟能力是必须的,这是孩子信心的前提。原则上,我们会让孩子自己去选,然后要求他坚持。实际情况是一个小孩子还不能看到足够远,当时有兴趣,一个月后失去兴趣的时候,坚持性本身能不能成为一条原则?孩子只是一个决策因素,大人的调控作用不可忽视。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快乐教育与磨砺教育(转自早教)

此帖的起因是山妈记孩子在北京学游泳所遭遇的磨砺教育。具体帖子见早教论坛
壮咪妈:
这样的方法培养出来的能力将是怎样的一种能力呢?建立在这样的能力上的自信该是怎样的一种自信呢?这让我想起了“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那些吃了苦中苦后成为了人上人的,会是怎样的心情,能否做到心平气和,能否理解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尊重?而那些被迫吃了苦中苦却成不了人上人的又将如何自处?
在一个社会一个环境里,如果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真正自信,如果不能做到让大多数平凡的人都快乐自信从容,这个环境里谈何稳定安宁,谈何平等尊重,谈何自由民主呢。
另一方面,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以培养真正的能力为目标吗?“我严格要求是对你负责,对得起家长付的学费”这不是如假包换无孔不入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吗?这样速成的目的性极强的教育方式下出来的能是真正的能力吗?只是技巧罢了。游泳真正的能力不应该是能否用多种标准泳姿有多远来衡量, 而是对水的亲近和热爱, 而是在水中象鱼儿那样自由自在的放松自己的身心,享受这种自由带来的快乐。那样的方法是绝难培养出真正的能力的,倒是要把那样残酷的教育出来的技巧转变成真正的能力,没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质还真不行。
能力的培养是急不得的,更不是这样穷凶极恶的方式所能速成的,而是需要心平气和的等待孩子们能力建立起来的过程中,给于适当适度的引导。建立能力的主体是孩子,是每一个有着不同成长轨迹不同成长时间来建立不同能力的个体,并不是那样的对孩子来说犹如噩梦般的高压所能强化和加快的。
长期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们为得到的那点技巧所要付出的代价恐怕就太大了,是对那些最基础能力的一种破坏。 孩子们的自信如果建立在这样的技巧之上, 其实是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之上,是建立在优越于他人之上, 并不是正确的自我评价,也无法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 人是 千差万别的,人的真正能力也是各有自己的极限的,而人生的意义和快乐跟这些能力有关,跟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定位则关系更大。
这好像是以前讨论的“学习是不是一定要快乐”的延续,学习一定要快乐, 为某种目的而不快乐的学习,如果出于自愿,也是没有适当的条件下的无奈之举,如果是被逼所迫,则是根本的错误了。
教授:
在我们国家,问题就复杂。尤其是在绝大部分中下层的社会里,在广大的农村里,这些孩子以死读书的方式,能够考上学校,他们一生的命运就会彻底改变。就是不参加应试教育,他们能够获得一门技能,哪怕是做点心,修车。他们将来也会有生活的保障。就是在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学,或者很不舒服的去学习,只要能有一门技能,对他的一生有极大的益处。不管是哪个阶层的孩子,都不愿意去“苦学”。但是对中上层阶层的孩子,他不愿意“苦学”,他所接受的基本教育和家庭的能力,也能使他能获得比较可以的生活。但对众多中下层的孩子,特别是下层的孩子,那真是一点出路也没有。这种方式虽然会给这些孩子带来一定的问题,但是总比不学要好。
再则从这个具体的实例上看,这个教练的方法是应该改进。但是人性中逃避痛苦的弱点。如果在教育中能够是儿童获得能力,有能够使儿童克服这些弱点,并且是在一种快乐的方式、渐进的方式中进行,这也是教育的理想。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家长和周围的社会,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对绝大部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很难达到,在这样的状况下,把能力的获得作为重点是可以理解。不然就很难达到教育的效果,虽然这是实用主义教育的观念。但它还是有益处。西方国家以实用主义教育使他们进入了现代化,现在他们开始批判和改造实用主义教育,因为他们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我们仅仅是刚开始。我们要注意到实用主义教育的局限,但是我们的基础、文化、经济水平使我们不可能跳过这个阶段。
山妈:
教授和壮咪妈各有道理,但是我更愿意把壮咪妈的观点应用于中国,把教授的观点放到海外。在中国,传统上强调学不怕苦,现实里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作业、才艺训练强度远超西方国家,而快乐学习的观念、方法则远逊西方国家,所以鼓吹快乐教育的观念更为必要。海外的孩子,处在快乐学习的大环境,生活优裕,求学、生存压力相对不大(用一个在美国当教授的朋友的话来说,只要你不吸毒,随便上个大学没问题),人无压力轻飘飘,反而需要提倡一点磨砺教育。
中国情况确实很复杂,最底层的孩子比如穷困山区的孩子,他们有足够的动力苦学,但缺乏起码的条件学习,他们面对的不是磨砺的问题,而是资源问题,这里暂不讨论。
城市里一般家庭的孩子,作为独生子女受到多层家庭资源支持呵护,从小衣食玩乐的处境并不差甚至很优越,自然没有绝地求生般的发奋劲头。但面对强大的应试压力、求学求职的激烈竞争,单调僵化的教学方法,城市孩子不是苦学得不够而是太多,不是开始苦学得太晚而是太早。我看到听到的许多国内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知识技能方面真是“心狠手辣”,与其他方面的心慈手软形成鲜明对照。就在这早教论坛里,很多家长对待开发智力提高技能的心态也是宁早勿晚、宁滥勿缺,开明的碰壁后马上调整,执着地磨砺孩子的也为数不少。
如果不是求知欲超强、心里素质超好、或家长特别懂得引导的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被打夸压瘪。别提壮咪妈说的自信平和从容自由,事实上厌学厌世的中学生大有人在。
苦学也很容易成为不思改进教学方法的借口。教育的成效一方面是看教者的巧妙,一方面是看学者的用功,两方面都是弹性而没有止境的。快乐学习靠的是教法巧妙,用功也即使超越自身惰性的磨砺。在中国限于条件和传统,对后者要求多对前者关注少,在西方正相反。
快乐学习对施教者有很高的要求,作为家长,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无止境的。但是,我同意教授所说,惰性是人性中的弱点。对孩子来说,随心所欲顺势而为当然是很适意的事情,但是对海外身处宽松环境的孩子,我觉得不够,缺乏的也许正是适当的压力和磨砺。也许是有山山做对照提醒,我觉得对湉那样健康正常、占有良好社会资源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感恩,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做到最好。西方的青少年现状和一些社会问题也让我警醒一昧的快乐学习并不足够。
其实我个人是主张壮咪妈说的快乐教育的,在实际环境下,我们所能够选择的更多的是相对快乐的学习——在大量的磨砺教育中筛选出孩子能够接受的强度。也许真的到了遍地都是快乐教育的时候,磨砺又会成为一个话题。毕竟能力是必须的,这是孩子信心的前提。原则上,我们会让孩子自己去选,然后要求他坚持。实际情况是一个小孩子还不能看到足够远,当时有兴趣,一个月后失去兴趣的时候,坚持性本身能不能成为一条原则?孩子只是一个决策因素,大人的调控作用不可忽视。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提高儿童早期依恋的质量促进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

依恋是儿童早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因其对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自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
什么是依恋?依恋对儿童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影响?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儿童与他的抚养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儿童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屑感和安全感,一般在儿童2岁左右形成。与儿童的其它社会关系相比,依恋具有如下特点:1)依恋对象的指向性,即儿童一般倾向于依恋能激起特定的情感和行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个体,而不是所有的人,对于婴儿来说主要是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反应性的抚养者或父母;2)对依恋对象的接近性追求,即喜欢依俊在抚养者身上或身边活动;3)依恋双方有较多的相互作用尤其情感上的交往,依恋者可以从中得到一种慰籍或安全感,当依恋对象离开,会造成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4)依恋双方的关系稳定持久。
由于婴儿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模式不同,依恋有不同的类型。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早期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淡漠型依恋、缠人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73%)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与母亲在一起时能愉快的玩游戏,自信的探索环境,能与母亲进行近距离或远距离交往,不总是注意母亲是否在场,在紧张情境下迅速回到母亲身边,寻求保护和安慰;在母亲鼓励下能很好与陌生人交往。当母亲离开时,探索的行为会受到影响,有的哭泣,如果不哭泣,也明显的表现出一种苦恼但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对玩具的注意力减少。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亲近和安慰;并能很快的与母亲做游戏。
淡漠型依恋的儿童(11%)的人际关系趋于冷淡,疏远。与母亲在一起时,很少关注母亲的行为,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他们影响不大。在自由活动和其他不同程度的压力下,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很少,也很少与母亲主动交谈,与母亲的分享行为少。对陌生的人和事物,表现得胆子大,不退缩,能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母亲离开时,不哭泣,悲伤程度小,对母亲的归来不积极的欢迎,也无明显的喜悦。
缠人型依恋儿童(70%)表现出依赖、退缩的特征。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缠在母亲身边,和母亲的身体接触比较频繁,探索活动不积极;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拘谨、退缩;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反抗,哭泣,悲伤的程度高;与母亲重聚时急切的寻求母亲的安慰,但是不容易平静下来。
混乱型依恋儿童(9%)对母亲有较多的身体接近或接触,与陌生人交往少,不友好。有的儿童分离时表现出混乱的不适宜的行为,有的儿童表现为既亲近又反抗母亲的矛盾行为。
不同依恋类型的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与应对方式,表现出与依恋类型相关的能力倾向。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积极主动,与照顾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饶有兴趣的探究周围环境,对于陌生人也能友好相处,表现出自信,独立,适应性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些社会品质的发展与积极进取的探索行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认知尤其是智力的发展,改善了整体素质,增强了身心发展的和谐性。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于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所困扰,不能有效的探索环境,难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探究活动,限制了经验范围。淡漠型的儿童虽能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但并不深入,与人交往过程中又易为强烈的焦虑所困扰,且由于具有回避性行为倾向,人际交往与活动的机会减少,导致社会经验缺乏,以及社会性发展滞后。缠人型儿童怯于探索,与陌生人交往异常谨慎,这又缩小了人际空间,阻碍了社会能力的发展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混乱型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惶惑不安,缺乏自主性,不能进行自我定向,实际上是缺乏自信感、自主性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些在与人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的差异表明,安全依恋的儿童相对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具有某种现实发展的优势。这种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使儿童生活的环境具备了心理意义上的安全保障,即保证了较高的活动安全度,这驱使儿童自由地探索与交往。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安全感的缺乏反而增强了寻求安全的需要,在这种需要得到适当满足之前对自我环境的探索和对社会环境的开拓都很难有效地进行。
不仅如此,大量的研究证明,在生活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儿童今后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儿童从安全的依恋中获得的温暖、信任、安全感奠定了未来生活中良好心理功能的基础。研究发现,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早期安全型儿童在以后表现出更强的探索欲望和能力,在特定的情景中表现出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良好的坚持性及挫折的容忍力,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行为品质。早期儿童的依恋会对儿童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主要是儿童在与周围人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形成的反应方式与决定这种反应方式的认知方式逐渐沉淀定型,形成最初的“内部工作模型”,即儿童对自己、重要他人(如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及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稳定和认知模式。儿童在这个模式的指导下根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要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任的,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并且他以后也会以相应的方式去对待他周围的人。当然,如果儿童以后生活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早期不安全依恋的消极影响会得到改变,相反,早期安全依恋的儿童如果以后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其社会性也会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表明了依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巨大可塑性。 由此看来,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安全型依恋有利于儿童的发展,而不安全型依恋则会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不利影响。因此,安全型依恋是一种高质量的依恋。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如何帮助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呢?
儿童依恋的发展是一系列环境因素自身主体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员重要的是成人的抚养质量和儿童的气质类型。
首先,儿童依恋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的抚养质量。儿童出生后即生活在一定的抚养环境中,成人的照料方式及与儿童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儿童依恋关系的关系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依恋类型与抚养品质相对应,安全型儿童的母亲多能保持一致的、稳定的、合作的,敏感的、易接近等特性,他们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表情极为敏感,鼓励孩子探究,乐于与孩子亲密接触。而不安全型儿童的母亲则倾向于拒绝、干涉、不敏感、忽略,有时对孩子缺乏耐心,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反应迟钝,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他们或者过多的干预,或者过分的忽视孩子的行为,有的母亲看上去愿与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但常常误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
其次,气质是影响儿童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累,它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儿童依恋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水平。儿童形成哪种依恋类型不仅与抚养活动有关,还与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儿童早期倾向,气质特点可以作为预测其个性及人际关系的指标,儿童与生俱来的对分离表现出的焦虑倾向特点可以预测依恋类型,对分离表现出过分焦虑的儿童有可能形成不安全型依恋。此外,儿童的气质特点会影响到抚养的难易程度与抚养者尤其是父母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影响到抚养质量,反过来又作用于儿童,使其依恋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天性安静、被动、顺从的儿童,容易受到成人的忽视,一些儿童很难照料,拒绝与人接近不易抚慰,行为反应强烈无规律,令抚养者无所适从或精疲力尽,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对儿童的的态度和照料方式,这两种儿童都不易形成安全型依恋。还有一些儿童生性活泼,他们会主动吸引成人对他们的注意,当成人对他们发出的信号作出反应时,他们又能以积极的情绪或行为回报成人,从而受到成人的喜爱,这种儿童易形成安全型依恋。
因此,我们可以说气质是构成依恋发展的重要生物基础与内因,成人的抚养质量是依恋产生的外因,依恋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充分考虑到儿童气质特点对儿童依恋的影响,对于一些难于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不能完全归因为成人的抚养方式不当,但如果抚养者能主动调节自己,以积极的情绪、态度去唤起儿童的反应,也能使儿童获得安全的依恋。
为此,帮助儿童获得安全依恋必须做到:

一、 采用合理的育儿方式,提高抚养质量
儿童出生即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人尤其是母亲的喂养方式及其与婴儿相互作用的性质构成了影响儿童依恋的关键因素,母亲对婴儿所表现的行为特性直接影响着儿童对自身认知模式尤其内部工作模式的建构,制约儿童个性发展方向,合理的育儿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依恋的安全性,提高抚养质量。要使儿童获得安全型依恋,抚养者应该做到:
(一)及时满足孩子各种合理的需要。包括及时满足孩子进食的需要,并且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食而不是强迫孩子进食;多与孩子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亲吻;经常与儿童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如微笑,以温柔愉快的声音与孩子交谈;给儿童提供丰富的触觉、视觉、听觉的刺激。
(二)当儿童发现各种社会信号时,能正确理解,给予敏感的反应。成人应该经常关心孩子在做什么,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如当孩子哭时,抚养者能迅速的根据哭声作出判断,孩子是饿了?尿布湿了?还是想要与人交流?从而采取恰当的行动给予反应。
(三)保持抚养者和婴儿稳定、一致的抚养关系,不要经常更换抚养者,特别是主要抚养者,尤其是不要突然更换,必须更换时一定要给儿童一个适应过程,且抚养方式不要发生太大改变,以免引起儿童过分的焦虑,同时抚养者对待儿童的方式要保持一致,不要经常变化,否则儿童无法有效的组织自己的行为而导致不安全或无组织无定向的依恋。
(四)成人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儿童的行为节律,而不是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强加给儿童。即成人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安排儿童的生活。

二、 创造健康、宽松、稳定的家庭环境健康、宽松、稳定的家庭环境首先是指家庭结构地完整性,家庭结构道到破坏,尤其是母亲缺失,会严重影响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虽然“替代母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脱因母亲缺失带来的焦虑和烦恼,但由于依恋关系的中断、依恋对象的变化,依恋关系模式的改变会改变儿童心理的安全感,即使以后能形成新的依恋,也会表现出与现实生活无关的焦虑或失望。
其次,是抚养者特别是父母亲有正确的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态度会影响儿童的气质和个性倾向,从而影响其依恋的类型。研究发现,双亲是支配型的儿童表现得顺从、脑腆、被动、缺乏自信心,母亲支配性越强,儿童就越容易倾向消极、被动、依赖、顺从。这类父母多用支配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儿童,他们把儿童的行为归因为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他们常表现出生气、失望,内疚、无助的情感;相反,鼓励型的父母认为儿童的能力大多是通过自我调整学习得来的,他们很少使用支配式教育,如果孩子表现不良行为,他们认为这是暂时的内部状态,因此,他们对矫正儿童的行为更积极、更关心、更有信心,父母的这些观念会影响对儿童的态度。
再次,宽松稳定的家庭环境是指家庭人际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民主、平等,抚养者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健康开朗的个性,它们不仅给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影响抚养者的心理特点与抚养方式、抚养质量而作用于儿童本身,影响儿童依恋的发展。

三、 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儿童生来就具有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的气质特点直接影响儿童依恋类型的形成。抚养者必须了解儿童的气质,针对其特点抚养教育。
心理学家根据儿童基本生活活动模式把早期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易带的孩子、难带的孩子和迟缓的孩子。易带的孩子生活有规律,节奏性强。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他们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招呼反应性强,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强化,因而在整个儿童期都受到成人的极大关注和注意。对于这类孩子,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上述要求去做,就能使孩子获得安全性依恋。
难带的孩子总是在哭,不易抚慰。进食时烦躁不安,睡眠无规律。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他们的心情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气力才能使他接受抚爱,由于成人的抚爱经常得不到正面反馈,成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较不密切。这一类孩子需要成人付出较大的体力和精力,努力模出他的生活活动规律,除了耐心外,成人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孩子的要求;在保持抚养环境和抚养方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时,又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变化的度。
迟缓的孩子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和他积极的接触,他们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反应,慢慢的活跃起来。这一类孩子,需要成人特别的耐心,创造宽松愉快的环境气氛,用积极的情绪和行动主动去唤起儿童的反应,切不可因为一时得不到儿童积极的反应而丧失信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得到成人的抚爱和正确的教育,这类儿童的气质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并且获得安全的依恋。

四、 帮助孩子获得安全型依恋中的“爱与序”
安全的依恋,是依恋双方一种爱的情感交流。对于抚养者,这种爱表现为积极的关注及对儿童的敏感性反应,这是儿童获得安全依恋的关键。但这种爱不是溺爱,溺爱和拒绝都会使儿童形成不安全型的依恋,前者可能形成缠人型的依恋,后者可能形成淡漠型的依恋,都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对孩子必须爱而有序,这种爱是充满感情的,但又是理智的;既要细心呵护,又要掌握呵护的度,不要让孩子形成有求必应的习惯;既要培养孩子对成人的信任感,又要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形成,使孩子生活在一种爱而有序的环境中。
总之,许多研究已证实,早期儿童的依恋质量会对儿童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是现实的,又是长远的。因此,应该创造良好的抚养环境和条件,提高儿童的依恋质量,促进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健康发展。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提高儿童早期依恋的质量促进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

依恋是儿童早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因其对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自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
什么是依恋?依恋对儿童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影响?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儿童与他的抚养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儿童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屑感和安全感,一般在儿童2岁左右形成。与儿童的其它社会关系相比,依恋具有如下特点:1)依恋对象的指向性,即儿童一般倾向于依恋能激起特定的情感和行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个体,而不是所有的人,对于婴儿来说主要是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反应性的抚养者或父母;2)对依恋对象的接近性追求,即喜欢依俊在抚养者身上或身边活动;3)依恋双方有较多的相互作用尤其情感上的交往,依恋者可以从中得到一种慰籍或安全感,当依恋对象离开,会造成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4)依恋双方的关系稳定持久。
由于婴儿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模式不同,依恋有不同的类型。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早期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淡漠型依恋、缠人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73%)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与母亲在一起时能愉快的玩游戏,自信的探索环境,能与母亲进行近距离或远距离交往,不总是注意母亲是否在场,在紧张情境下迅速回到母亲身边,寻求保护和安慰;在母亲鼓励下能很好与陌生人交往。当母亲离开时,探索的行为会受到影响,有的哭泣,如果不哭泣,也明显的表现出一种苦恼但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对玩具的注意力减少。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亲近和安慰;并能很快的与母亲做游戏。
淡漠型依恋的儿童(11%)的人际关系趋于冷淡,疏远。与母亲在一起时,很少关注母亲的行为,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他们影响不大。在自由活动和其他不同程度的压力下,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很少,也很少与母亲主动交谈,与母亲的分享行为少。对陌生的人和事物,表现得胆子大,不退缩,能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母亲离开时,不哭泣,悲伤程度小,对母亲的归来不积极的欢迎,也无明显的喜悦。
缠人型依恋儿童(70%)表现出依赖、退缩的特征。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缠在母亲身边,和母亲的身体接触比较频繁,探索活动不积极;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拘谨、退缩;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反抗,哭泣,悲伤的程度高;与母亲重聚时急切的寻求母亲的安慰,但是不容易平静下来。
混乱型依恋儿童(9%)对母亲有较多的身体接近或接触,与陌生人交往少,不友好。有的儿童分离时表现出混乱的不适宜的行为,有的儿童表现为既亲近又反抗母亲的矛盾行为。
不同依恋类型的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与应对方式,表现出与依恋类型相关的能力倾向。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积极主动,与照顾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饶有兴趣的探究周围环境,对于陌生人也能友好相处,表现出自信,独立,适应性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些社会品质的发展与积极进取的探索行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认知尤其是智力的发展,改善了整体素质,增强了身心发展的和谐性。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于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所困扰,不能有效的探索环境,难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探究活动,限制了经验范围。淡漠型的儿童虽能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但并不深入,与人交往过程中又易为强烈的焦虑所困扰,且由于具有回避性行为倾向,人际交往与活动的机会减少,导致社会经验缺乏,以及社会性发展滞后。缠人型儿童怯于探索,与陌生人交往异常谨慎,这又缩小了人际空间,阻碍了社会能力的发展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混乱型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惶惑不安,缺乏自主性,不能进行自我定向,实际上是缺乏自信感、自主性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些在与人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的差异表明,安全依恋的儿童相对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具有某种现实发展的优势。这种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使儿童生活的环境具备了心理意义上的安全保障,即保证了较高的活动安全度,这驱使儿童自由地探索与交往。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安全感的缺乏反而增强了寻求安全的需要,在这种需要得到适当满足之前对自我环境的探索和对社会环境的开拓都很难有效地进行。
不仅如此,大量的研究证明,在生活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儿童今后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儿童从安全的依恋中获得的温暖、信任、安全感奠定了未来生活中良好心理功能的基础。研究发现,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早期安全型儿童在以后表现出更强的探索欲望和能力,在特定的情景中表现出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良好的坚持性及挫折的容忍力,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行为品质。早期儿童的依恋会对儿童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主要是儿童在与周围人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形成的反应方式与决定这种反应方式的认知方式逐渐沉淀定型,形成最初的“内部工作模型”,即儿童对自己、重要他人(如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及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稳定和认知模式。儿童在这个模式的指导下根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要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任的,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并且他以后也会以相应的方式去对待他周围的人。当然,如果儿童以后生活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早期不安全依恋的消极影响会得到改变,相反,早期安全依恋的儿童如果以后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其社会性也会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表明了依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巨大可塑性。 由此看来,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安全型依恋有利于儿童的发展,而不安全型依恋则会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不利影响。因此,安全型依恋是一种高质量的依恋。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如何帮助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呢?
儿童依恋的发展是一系列环境因素自身主体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员重要的是成人的抚养质量和儿童的气质类型。
首先,儿童依恋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的抚养质量。儿童出生后即生活在一定的抚养环境中,成人的照料方式及与儿童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儿童依恋关系的关系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依恋类型与抚养品质相对应,安全型儿童的母亲多能保持一致的、稳定的、合作的,敏感的、易接近等特性,他们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表情极为敏感,鼓励孩子探究,乐于与孩子亲密接触。而不安全型儿童的母亲则倾向于拒绝、干涉、不敏感、忽略,有时对孩子缺乏耐心,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反应迟钝,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他们或者过多的干预,或者过分的忽视孩子的行为,有的母亲看上去愿与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但常常误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
其次,气质是影响儿童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累,它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儿童依恋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水平。儿童形成哪种依恋类型不仅与抚养活动有关,还与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儿童早期倾向,气质特点可以作为预测其个性及人际关系的指标,儿童与生俱来的对分离表现出的焦虑倾向特点可以预测依恋类型,对分离表现出过分焦虑的儿童有可能形成不安全型依恋。此外,儿童的气质特点会影响到抚养的难易程度与抚养者尤其是父母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影响到抚养质量,反过来又作用于儿童,使其依恋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天性安静、被动、顺从的儿童,容易受到成人的忽视,一些儿童很难照料,拒绝与人接近不易抚慰,行为反应强烈无规律,令抚养者无所适从或精疲力尽,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对儿童的的态度和照料方式,这两种儿童都不易形成安全型依恋。还有一些儿童生性活泼,他们会主动吸引成人对他们的注意,当成人对他们发出的信号作出反应时,他们又能以积极的情绪或行为回报成人,从而受到成人的喜爱,这种儿童易形成安全型依恋。
因此,我们可以说气质是构成依恋发展的重要生物基础与内因,成人的抚养质量是依恋产生的外因,依恋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充分考虑到儿童气质特点对儿童依恋的影响,对于一些难于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不能完全归因为成人的抚养方式不当,但如果抚养者能主动调节自己,以积极的情绪、态度去唤起儿童的反应,也能使儿童获得安全的依恋。
为此,帮助儿童获得安全依恋必须做到:

一、 采用合理的育儿方式,提高抚养质量
儿童出生即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人尤其是母亲的喂养方式及其与婴儿相互作用的性质构成了影响儿童依恋的关键因素,母亲对婴儿所表现的行为特性直接影响着儿童对自身认知模式尤其内部工作模式的建构,制约儿童个性发展方向,合理的育儿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依恋的安全性,提高抚养质量。要使儿童获得安全型依恋,抚养者应该做到:
(一)及时满足孩子各种合理的需要。包括及时满足孩子进食的需要,并且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食而不是强迫孩子进食;多与孩子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亲吻;经常与儿童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如微笑,以温柔愉快的声音与孩子交谈;给儿童提供丰富的触觉、视觉、听觉的刺激。
(二)当儿童发现各种社会信号时,能正确理解,给予敏感的反应。成人应该经常关心孩子在做什么,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如当孩子哭时,抚养者能迅速的根据哭声作出判断,孩子是饿了?尿布湿了?还是想要与人交流?从而采取恰当的行动给予反应。
(三)保持抚养者和婴儿稳定、一致的抚养关系,不要经常更换抚养者,特别是主要抚养者,尤其是不要突然更换,必须更换时一定要给儿童一个适应过程,且抚养方式不要发生太大改变,以免引起儿童过分的焦虑,同时抚养者对待儿童的方式要保持一致,不要经常变化,否则儿童无法有效的组织自己的行为而导致不安全或无组织无定向的依恋。
(四)成人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儿童的行为节律,而不是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强加给儿童。即成人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安排儿童的生活。

二、 创造健康、宽松、稳定的家庭环境健康、宽松、稳定的家庭环境首先是指家庭结构地完整性,家庭结构道到破坏,尤其是母亲缺失,会严重影响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虽然“替代母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脱因母亲缺失带来的焦虑和烦恼,但由于依恋关系的中断、依恋对象的变化,依恋关系模式的改变会改变儿童心理的安全感,即使以后能形成新的依恋,也会表现出与现实生活无关的焦虑或失望。
其次,是抚养者特别是父母亲有正确的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态度会影响儿童的气质和个性倾向,从而影响其依恋的类型。研究发现,双亲是支配型的儿童表现得顺从、脑腆、被动、缺乏自信心,母亲支配性越强,儿童就越容易倾向消极、被动、依赖、顺从。这类父母多用支配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儿童,他们把儿童的行为归因为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他们常表现出生气、失望,内疚、无助的情感;相反,鼓励型的父母认为儿童的能力大多是通过自我调整学习得来的,他们很少使用支配式教育,如果孩子表现不良行为,他们认为这是暂时的内部状态,因此,他们对矫正儿童的行为更积极、更关心、更有信心,父母的这些观念会影响对儿童的态度。
再次,宽松稳定的家庭环境是指家庭人际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民主、平等,抚养者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健康开朗的个性,它们不仅给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影响抚养者的心理特点与抚养方式、抚养质量而作用于儿童本身,影响儿童依恋的发展。

三、 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儿童生来就具有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的气质特点直接影响儿童依恋类型的形成。抚养者必须了解儿童的气质,针对其特点抚养教育。
心理学家根据儿童基本生活活动模式把早期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易带的孩子、难带的孩子和迟缓的孩子。易带的孩子生活有规律,节奏性强。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他们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招呼反应性强,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强化,因而在整个儿童期都受到成人的极大关注和注意。对于这类孩子,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上述要求去做,就能使孩子获得安全性依恋。
难带的孩子总是在哭,不易抚慰。进食时烦躁不安,睡眠无规律。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他们的心情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气力才能使他接受抚爱,由于成人的抚爱经常得不到正面反馈,成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较不密切。这一类孩子需要成人付出较大的体力和精力,努力模出他的生活活动规律,除了耐心外,成人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孩子的要求;在保持抚养环境和抚养方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时,又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变化的度。
迟缓的孩子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和他积极的接触,他们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反应,慢慢的活跃起来。这一类孩子,需要成人特别的耐心,创造宽松愉快的环境气氛,用积极的情绪和行动主动去唤起儿童的反应,切不可因为一时得不到儿童积极的反应而丧失信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得到成人的抚爱和正确的教育,这类儿童的气质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并且获得安全的依恋。

四、 帮助孩子获得安全型依恋中的“爱与序”
安全的依恋,是依恋双方一种爱的情感交流。对于抚养者,这种爱表现为积极的关注及对儿童的敏感性反应,这是儿童获得安全依恋的关键。但这种爱不是溺爱,溺爱和拒绝都会使儿童形成不安全型的依恋,前者可能形成缠人型的依恋,后者可能形成淡漠型的依恋,都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对孩子必须爱而有序,这种爱是充满感情的,但又是理智的;既要细心呵护,又要掌握呵护的度,不要让孩子形成有求必应的习惯;既要培养孩子对成人的信任感,又要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形成,使孩子生活在一种爱而有序的环境中。
总之,许多研究已证实,早期儿童的依恋质量会对儿童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是现实的,又是长远的。因此,应该创造良好的抚养环境和条件,提高儿童的依恋质量,促进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健康发展。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戒急戒躁

纸上谈兵总是容易的,真要身临其境是否能够有足够的定力谁知道呢?虽然到目前为止自己心态都还可以,但是路漫漫其修远~,离检验还早着呢,随时都得提醒自己~

你们总恨不得孩子立马就鹤立鸡群,才能满意哪!
琬妈急,你比琬妈更急!
从琬妈早年对琬画画的认真态度,从你对菁游泳的较劲,都能感觉到你们对学习的高度重视。
问题在于,你们过于重视的事情,孩子一定不重视。即使重视,也未必是发自内心的,她们只是希望妈妈高兴。
菁妈更过份,还为孩子学习打孩子,菁才那么小!我的天,真该去看心理医生了,不然我替菁深深地担忧。
学习本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现在是学校和家长合谋,谋杀了学习的快乐。最后就变成像琬妈说的,孩子不爱学习成了正常的、习见的现象。
没有孩子天生不爱学习的。琬和菁也一样,而且,在我的眼里,她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对此予以否认。
如果是这样,翩翩放在你们手里,一定也是被认为不爱学习的,尽管我一直认为,她绝对是个以学习为乐的孩子。
翩翩的小学五年,从没改过粗心的毛病,无数低级的计算错误,持续至今。字词写错,也是常事。上课不专心听讲,看闲书,爱讲废话,一直是老师投诉的屡教不改的毛病。不爱做作业,作业拖拉甚至对老师无法检查的作业偷懒不做,常和男孩子打架,丢三拉四。成绩忽高忽低……
我不是说她这些毛病好,而是说我没觉得有这些毛病的孩子,就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她依然对所有的学习兴致勃勃,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在我的眼里,她依然十分可爱,十分优秀。尽管老师们并不都如此认为。
因为我真心诚意地觉得她很优秀,翩儿也就这样自以为优秀了,哪怕全世界都不这么认为,因为她信任老妈的鉴赏力。
因为我不重视她的学习,她就只能自己重视了。成绩的好坏,她自己慢慢也会在意。滑下去的时候,我会问她:要妈妈帮忙吗?比如,好像是四年级的时候,她老得80多分。但我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我自己能行!
说穿了,你们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又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总在这样的矛盾中挣扎,能不累、不心烦意乱嘛。
想问一句:凭什么孩子就非得成为出类拔萃的一小撮?你们自己一定是那一小撮中的吗?孩子是大多数人中的一个,不是很正常很自在的事情吗?
当孩子有了放松的心态,才能真正有求知的欲望,而不只是争取好分数让妈妈高兴。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戒急戒躁

纸上谈兵总是容易的,真要身临其境是否能够有足够的定力谁知道呢?虽然到目前为止自己心态都还可以,但是路漫漫其修远~,离检验还早着呢,随时都得提醒自己~

你们总恨不得孩子立马就鹤立鸡群,才能满意哪!
琬妈急,你比琬妈更急!
从琬妈早年对琬画画的认真态度,从你对菁游泳的较劲,都能感觉到你们对学习的高度重视。
问题在于,你们过于重视的事情,孩子一定不重视。即使重视,也未必是发自内心的,她们只是希望妈妈高兴。
菁妈更过份,还为孩子学习打孩子,菁才那么小!我的天,真该去看心理医生了,不然我替菁深深地担忧。
学习本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现在是学校和家长合谋,谋杀了学习的快乐。最后就变成像琬妈说的,孩子不爱学习成了正常的、习见的现象。
没有孩子天生不爱学习的。琬和菁也一样,而且,在我的眼里,她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对此予以否认。
如果是这样,翩翩放在你们手里,一定也是被认为不爱学习的,尽管我一直认为,她绝对是个以学习为乐的孩子。
翩翩的小学五年,从没改过粗心的毛病,无数低级的计算错误,持续至今。字词写错,也是常事。上课不专心听讲,看闲书,爱讲废话,一直是老师投诉的屡教不改的毛病。不爱做作业,作业拖拉甚至对老师无法检查的作业偷懒不做,常和男孩子打架,丢三拉四。成绩忽高忽低……
我不是说她这些毛病好,而是说我没觉得有这些毛病的孩子,就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她依然对所有的学习兴致勃勃,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在我的眼里,她依然十分可爱,十分优秀。尽管老师们并不都如此认为。
因为我真心诚意地觉得她很优秀,翩儿也就这样自以为优秀了,哪怕全世界都不这么认为,因为她信任老妈的鉴赏力。
因为我不重视她的学习,她就只能自己重视了。成绩的好坏,她自己慢慢也会在意。滑下去的时候,我会问她:要妈妈帮忙吗?比如,好像是四年级的时候,她老得80多分。但我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我自己能行!
说穿了,你们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又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总在这样的矛盾中挣扎,能不累、不心烦意乱嘛。
想问一句:凭什么孩子就非得成为出类拔萃的一小撮?你们自己一定是那一小撮中的吗?孩子是大多数人中的一个,不是很正常很自在的事情吗?
当孩子有了放松的心态,才能真正有求知的欲望,而不只是争取好分数让妈妈高兴。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授谈早教

人一生基础智力的80%是在六岁前奠定。首先我们讲什么是基础智力。有一种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分为一般智力(或称基础智力)和特殊智力。特殊智力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计数、说话、绘画、音乐,长大以后的数学、语文、物理,各种技能等。什么什么是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讲通俗一些,我们常说一个人很聪明,很精明,有灵气,资质很好。无论学什么,一学就会,学得又快又好。而那些资质差的人,学什么都慢,并且可能学得差,有的人学习某些技能就很困难,我们就说这人苯、资质差,没有灵气,学什么都差,只有干体力劳动。”精明、灵气、资质好”,就是我们讲的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
  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包括那些内容,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复杂,很专业,如推理能力、语词理解能力、空间能力、数字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以后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包括监控、注意、理解、知觉综合、编码、比较、共同表征形式、共同表征检索、转化、反应执行等。总之在智力方面有多种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我们主要关心的以下三个问题:1、儿童智力发展主要是关注一般智力因素(基础智力),还是主要关注特殊智力因素的发展。2、儿童智力发展的有它的规律性和阶段性,如何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也就是我们讲的智力开发)。3、为什么说有”关键期”教育
  一、儿童时期的智力发展主要是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的发展
  在儿童出生后到小学毕业这一段时间,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主要是促进儿童的一般智力因素、基础智力的发展。在六岁前,应该完全是促进基础智力发展,上学以后,虽然也是以促进儿童基础智力发展为主,对特殊智力因素的发展也逐渐增多。在六岁前既是帮助儿童学习特殊的能力,也是以发展儿童一般智力因素为目的。
  我们都希望孩子从小都很有灵气、精明。学什么都很快,学得很好。就是说有很好的基础智力,孩子的推理能力、言语能力、语词的流畅能力、空间能力等发展的比较好。那么如何在能使儿童的基础智力有很好的发展,能很好的开发儿童基础智力。我们看父母是如何孩子进行教育。
  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孩子识字,很多幼儿院把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搬到幼儿院教学里。父母教孩子背唐诗,有的孩子能识一千多字,能背几十首唐诗等等。这样能提高孩子语言能力、语词的流畅能力,推理能力吗?不可能,因为孩子是死记硬背,不理解其中的意义,字就是符号,不能成为语言。不能成为语言能力的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但是这个孩子很小就和周围的大人、孩子天天在一块玩,有人逗他,给他说话。这个孩子的小嘴可是会说,我们说他伶牙俐齿。很喜欢听故事,也非常喜欢给别人讲故事。这个孩子不识多少字,但她的语言能力、词汇的流畅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想象力、创造力也能得到发展。
  让两岁多的孩子就开始学习各种乐器,天天很辛苦的拉、弹,能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吗?不一定。让孩子去倾听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去敲不同的物体,辨别各种物体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去感受、发现乐音。培养孩子的节奏感、节律感等。对小孩子这才是培养孩子的音乐基础能力。
  绘画班的老师非要让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把一个苹果画得很像,这能培养、发展孩子手的精细能力、空间能力、色彩能、想象力吗。这样的教学很可能把孩子潜在的能力都扼杀掉。
  过去我们玩得游戏都是代代相传的、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游戏。小时候,打珠子(玻璃珠),精细能力、空间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不同的地面用的力度是不同的)等都在一个游戏中培养出来。传统的七巧板玩具,非常便宜,但对孩子的空间能力、几何辨别与操作能力的锻炼很有用处。所以我们说对六岁以前的孩子,尽可能让去玩,游戏。但决不是无目的瞎玩,闲逛。而是用各种益智游戏去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我们现在的幼儿教育是有两个误区,一是让孩子去学习技能,去学习绘画、识字、背唐诗,学算术,上各种特长班。其结果对孩子一般智力因素的发展没有帮助作用。父母很辛苦、孩子很辛苦,浪费了钱,使孩子最宝贵的、最关键的开发孩子智力的时机荒费了。另一个误区是让孩子”自然成长”,并且非常有道理的说,你看我小时候也没有教我,开发我的智力,我不照样很聪明!过去是在一个自然经济文化环境中,你从小和很多大人在一块,和很多孩子在一块,以自然环境为伴,教育、智力的开发在听老人讲故事中,爬树掏鸟蛋中,在玩黄泥中等等游戏和劳动中发展、培养出来。现在你的孩子关在一个近似监狱的一个房子里,父母老人看得紧紧的,没有自然,没有孩子,没有社区文化,甚至没有兄弟姐妹。孩子只有一大堆他莫名其妙的玩具,一个电视,山水,孩子、小鸟都是虚拟的,并且里面充满着暴力。孩子要么傻看着电视,跟着”奥特曼”和其他怪兽发出”嗷、嗷”的叫声,要么在家里无聊的乱转。如果这就是”自然成长”,可以想到这样孩子长大会是什么样!
  二、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我们讲儿童的各种认知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和阶段性,不到这个阶段,你教的不合适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没有任何用处。对绝大部分两岁多的孩子,你给孩子买三维积木教他玩,孩子是根本玩不到的,让孩子去插一个汽车,自己做一个房子,孩子是做不到的,因为孩子的三维空间能力还没有发展出来。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主要是玩二维积木,孩子用积木在一个平面内摆出一图形,从简单逐渐过渡到复杂的图形。
  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反复听后,让孩子讲,也有很多学问,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儿童对语言理解的程度,要比表达的早。同样复杂的句子,孩子很早就能理解,但是自己要能表达出来,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讲,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对不同句型、语法、语态、时态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并且伴随着语言的发展的同时,孩子的认知能力也在发展,妈妈在孩子一岁多、两岁多、三岁多给孩子讲故事的方法、达到的目的都是不同的,对妈妈有不同的要求。对孩子讲故事的要求也是这样。很多妈妈要孩子讲故事时,让孩子几乎一字不露的讲下来,我们是非常反对这样做。
  有人问,过去的父母连字都不识一箩筐,你说的这样复杂,父母要学习这样多的,这么专业的知识,过去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问得很对!在自然经济文化环境中,教育如何是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和规律进行?其实过细观察,答案就很清楚!过去孩子在游戏和玩耍中促进智力发展的过程,主要不是有成人来担负,是由大一点的孩子来担负。小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和比自己大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玩,不喜欢和自己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和大几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玩。在村里、胡同里有很多孩子,四岁多的孩子不仅仅和同龄的孩子在一块玩,他们老追着五岁左右的孩子跑,一般五岁孩子比四岁孩子大一个智力年龄段,他们现在玩的游戏正是四岁孩子要发展和正在发展的智力段所需要的,这样四岁的孩子跟着五岁的孩子学,五岁的孩子跟着六岁的孩子学,六岁的孩子跟着七岁……。不用大人教,不同智力发展段所需要的游戏、语言,孩子们都自然去学习到。父母根本就不需要搞懂是什么道理。
  现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所需要的游戏、活动,没有过去的环境,没有社区,没有一层层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在家里也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孩子。教育主要有成人来完成、来担负。既是到幼儿园,幼儿院也把同一年龄段的孩子放到一块,有老师(成人)来教。很多孩子很难去和比他大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玩耍。所以我们对传统教育的链条断掉极其痛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每一个父母都去学习儿童心理知识,达到很高的水平是不现实的!
  我们还是希望父母们能学习一些必需的儿童心理、教育知识,一是去弥补现在的环境给孩子带来的问题,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教育是科学的,不应该是盲目的。另一方面,因为科学的进步,我们对自身心理发展的奥秘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习这些科学知识,采取正确的方法,确实会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关键期的问题
  为什么说儿童教育有一个关键期,现代科学认为人所能达到的智力活动都是由遗传决定,但是遗传仅仅是一种潜在的智力,不是现实的、实际的智力。这是什么意思?比如狗出生后就和人在一块生活,但它只具有狗的能力,不具有人的能力。这就是遗传决定。如果人出生后在最开始几年不和人类在一块生活,会是什么样?十九世纪末期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一个发现时六、七岁,一个三、四岁。发现时孩子只具有狼的行为,不具有人的行为。回到人类社会以后,这个六、七岁的孩子无论如何帮助她,其智力提高的非常有限。人们开始认识到智力发展有一个关键期,二十世纪心理学对关键期有了很多的研究。认为要把人遗传的、潜在的智力成为现实的、实际的智力,出生到六岁左右是一个很关键的年龄段。如果在六岁左右,有很好的环境,就能更多的把潜在的智力转化成现实的、实在的智力和能力。如果在这个年龄段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把潜在的智力变成现实的智力是很有限的,并且在长大以后,再提高是很困难。所以现在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幼儿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是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人格心理学家们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这几个发展阶段对成人的人格有什么影响。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出生后要经过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满足儿童的一些需要,如果这些需要给予的太多或太少,都会给成人后的心理带来问题。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每个阶段中,都有一些关键的问题要解决,如果能很好解决,孩子就能顺利的通过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阶段中关键问题,就会给下一个发展阶段带来问题,给成人后的心理带来问题。以下我简单的介绍这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出生到一岁。这个阶段认为是所有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最不能被忽视的阶段,这阶段的重点是孩子与母亲和其他主要抚养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建立在一种规律性的基础之上,对孩子的喂养方式,照料方式,对孩子的态度,都不能是孩子经常体验到一种不确定性。
第二个阶段:1-3岁。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发展,和遵守生活规则、社会规范。在这个年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我们说孩子处于第一反抗期,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要,但是孩子也要学习去遵守生活规范与社会规则,这常常很多父母在这两个问题上左右摇摆,究竟是松一些,还是严一些,父母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第三个阶段:3-6岁,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在形成丰富的想象力过程中,孩子创造力、创造的欲望、动机就开始形成,人一生创造力的基础开始奠定。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形成。如果这个阶段发展的不好,孩子今后就会更多的体验到自卑感。
三、四岁的孩子学习折纸,折各种小鸟、小狗,五、六岁时根据自己的想象去用积木建造各种动物,建筑,上学后有条件去学习制造各种机械模型。这些也是把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学习文化、技能融为一体的游戏。我们看看幼儿园教材里编制的各种游戏,教孩子们自己制作各种玩具。都是以此为教学目的。
孩子再大一点。到五岁左右以后,我们就要逐步教孩子更多的文学、语言、历史、艺术、科学、伦理、各项技能等知识。智力的开发、人格的培养、道德的培养,文化、思想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体的教育方式,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健全的发展。这本来是我们多年的教育方法、思想。可是近些年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里把一个全面的、完整的教育一点点割裂开来。教育变得越来越畸形、极端!我只是希望那些具有教育意识的父母要认清这一点,不要跟着”潮流”走,对孩子教育的效果决不是孩子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能看出来。教育的效果是需要几年、几十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孩子去学习、继承人类和我们民族几千年优秀的文化和思想。
第四个阶段:6-12岁,或者延长到青春期前期。这阶段主要是形成孩子的勤奋感和责任心。我们知道这两种品质对一生是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具有这两种品质,父母就不需要为孩子的一生担忧。我们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孩子很小就知道对自己、他人负起责任。很勤奋的去学习、劳动。
第五个阶段:13岁左右到成人就是我们讲的青春期。艾里克森认为是角色认同的阶段,同一化的阶段。是孩子迈向成人的最后阶段,是为成人做好所有准备的阶段。也是现在全世界工业化社会最为感到迷惘、头疼的阶段。
这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而又以六岁前的三个阶段最为重要。对人一生的心理健康而言,就象盖高楼一样,这五个阶段就是基础,而越往下的基础越重要。基础打不好,盖到上面自然就会歪,或者遇到什么意外,很容易出问题。
我们虽然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认知、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融为一体,我们很难看到一个孩子很有创造性,但是却很自卑。一个孩子很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却有智力方面的问题。
要使孩子的心理能健康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行为。对孩子每个阶段发展的学习、了解,对孩子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父母、主要抚养人的心理素质、品质。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对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品质。这些比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知识更重要。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授谈早教

人一生基础智力的80%是在六岁前奠定。首先我们讲什么是基础智力。有一种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分为一般智力(或称基础智力)和特殊智力。特殊智力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计数、说话、绘画、音乐,长大以后的数学、语文、物理,各种技能等。什么什么是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讲通俗一些,我们常说一个人很聪明,很精明,有灵气,资质很好。无论学什么,一学就会,学得又快又好。而那些资质差的人,学什么都慢,并且可能学得差,有的人学习某些技能就很困难,我们就说这人苯、资质差,没有灵气,学什么都差,只有干体力劳动。”精明、灵气、资质好”,就是我们讲的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
  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包括那些内容,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复杂,很专业,如推理能力、语词理解能力、空间能力、数字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以后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包括监控、注意、理解、知觉综合、编码、比较、共同表征形式、共同表征检索、转化、反应执行等。总之在智力方面有多种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我们主要关心的以下三个问题:1、儿童智力发展主要是关注一般智力因素(基础智力),还是主要关注特殊智力因素的发展。2、儿童智力发展的有它的规律性和阶段性,如何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也就是我们讲的智力开发)。3、为什么说有”关键期”教育
  一、儿童时期的智力发展主要是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的发展
  在儿童出生后到小学毕业这一段时间,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主要是促进儿童的一般智力因素、基础智力的发展。在六岁前,应该完全是促进基础智力发展,上学以后,虽然也是以促进儿童基础智力发展为主,对特殊智力因素的发展也逐渐增多。在六岁前既是帮助儿童学习特殊的能力,也是以发展儿童一般智力因素为目的。
  我们都希望孩子从小都很有灵气、精明。学什么都很快,学得很好。就是说有很好的基础智力,孩子的推理能力、言语能力、语词的流畅能力、空间能力等发展的比较好。那么如何在能使儿童的基础智力有很好的发展,能很好的开发儿童基础智力。我们看父母是如何孩子进行教育。
  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孩子识字,很多幼儿院把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搬到幼儿院教学里。父母教孩子背唐诗,有的孩子能识一千多字,能背几十首唐诗等等。这样能提高孩子语言能力、语词的流畅能力,推理能力吗?不可能,因为孩子是死记硬背,不理解其中的意义,字就是符号,不能成为语言。不能成为语言能力的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但是这个孩子很小就和周围的大人、孩子天天在一块玩,有人逗他,给他说话。这个孩子的小嘴可是会说,我们说他伶牙俐齿。很喜欢听故事,也非常喜欢给别人讲故事。这个孩子不识多少字,但她的语言能力、词汇的流畅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想象力、创造力也能得到发展。
  让两岁多的孩子就开始学习各种乐器,天天很辛苦的拉、弹,能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吗?不一定。让孩子去倾听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去敲不同的物体,辨别各种物体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去感受、发现乐音。培养孩子的节奏感、节律感等。对小孩子这才是培养孩子的音乐基础能力。
  绘画班的老师非要让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把一个苹果画得很像,这能培养、发展孩子手的精细能力、空间能力、色彩能、想象力吗。这样的教学很可能把孩子潜在的能力都扼杀掉。
  过去我们玩得游戏都是代代相传的、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游戏。小时候,打珠子(玻璃珠),精细能力、空间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不同的地面用的力度是不同的)等都在一个游戏中培养出来。传统的七巧板玩具,非常便宜,但对孩子的空间能力、几何辨别与操作能力的锻炼很有用处。所以我们说对六岁以前的孩子,尽可能让去玩,游戏。但决不是无目的瞎玩,闲逛。而是用各种益智游戏去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我们现在的幼儿教育是有两个误区,一是让孩子去学习技能,去学习绘画、识字、背唐诗,学算术,上各种特长班。其结果对孩子一般智力因素的发展没有帮助作用。父母很辛苦、孩子很辛苦,浪费了钱,使孩子最宝贵的、最关键的开发孩子智力的时机荒费了。另一个误区是让孩子”自然成长”,并且非常有道理的说,你看我小时候也没有教我,开发我的智力,我不照样很聪明!过去是在一个自然经济文化环境中,你从小和很多大人在一块,和很多孩子在一块,以自然环境为伴,教育、智力的开发在听老人讲故事中,爬树掏鸟蛋中,在玩黄泥中等等游戏和劳动中发展、培养出来。现在你的孩子关在一个近似监狱的一个房子里,父母老人看得紧紧的,没有自然,没有孩子,没有社区文化,甚至没有兄弟姐妹。孩子只有一大堆他莫名其妙的玩具,一个电视,山水,孩子、小鸟都是虚拟的,并且里面充满着暴力。孩子要么傻看着电视,跟着”奥特曼”和其他怪兽发出”嗷、嗷”的叫声,要么在家里无聊的乱转。如果这就是”自然成长”,可以想到这样孩子长大会是什么样!
  二、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我们讲儿童的各种认知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和阶段性,不到这个阶段,你教的不合适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没有任何用处。对绝大部分两岁多的孩子,你给孩子买三维积木教他玩,孩子是根本玩不到的,让孩子去插一个汽车,自己做一个房子,孩子是做不到的,因为孩子的三维空间能力还没有发展出来。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主要是玩二维积木,孩子用积木在一个平面内摆出一图形,从简单逐渐过渡到复杂的图形。
  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反复听后,让孩子讲,也有很多学问,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儿童对语言理解的程度,要比表达的早。同样复杂的句子,孩子很早就能理解,但是自己要能表达出来,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讲,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对不同句型、语法、语态、时态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并且伴随着语言的发展的同时,孩子的认知能力也在发展,妈妈在孩子一岁多、两岁多、三岁多给孩子讲故事的方法、达到的目的都是不同的,对妈妈有不同的要求。对孩子讲故事的要求也是这样。很多妈妈要孩子讲故事时,让孩子几乎一字不露的讲下来,我们是非常反对这样做。
  有人问,过去的父母连字都不识一箩筐,你说的这样复杂,父母要学习这样多的,这么专业的知识,过去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问得很对!在自然经济文化环境中,教育如何是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和规律进行?其实过细观察,答案就很清楚!过去孩子在游戏和玩耍中促进智力发展的过程,主要不是有成人来担负,是由大一点的孩子来担负。小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和比自己大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玩,不喜欢和自己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和大几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玩。在村里、胡同里有很多孩子,四岁多的孩子不仅仅和同龄的孩子在一块玩,他们老追着五岁左右的孩子跑,一般五岁孩子比四岁孩子大一个智力年龄段,他们现在玩的游戏正是四岁孩子要发展和正在发展的智力段所需要的,这样四岁的孩子跟着五岁的孩子学,五岁的孩子跟着六岁的孩子学,六岁的孩子跟着七岁……。不用大人教,不同智力发展段所需要的游戏、语言,孩子们都自然去学习到。父母根本就不需要搞懂是什么道理。
  现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所需要的游戏、活动,没有过去的环境,没有社区,没有一层层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在家里也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孩子。教育主要有成人来完成、来担负。既是到幼儿园,幼儿院也把同一年龄段的孩子放到一块,有老师(成人)来教。很多孩子很难去和比他大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玩耍。所以我们对传统教育的链条断掉极其痛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每一个父母都去学习儿童心理知识,达到很高的水平是不现实的!
  我们还是希望父母们能学习一些必需的儿童心理、教育知识,一是去弥补现在的环境给孩子带来的问题,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教育是科学的,不应该是盲目的。另一方面,因为科学的进步,我们对自身心理发展的奥秘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习这些科学知识,采取正确的方法,确实会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关键期的问题
  为什么说儿童教育有一个关键期,现代科学认为人所能达到的智力活动都是由遗传决定,但是遗传仅仅是一种潜在的智力,不是现实的、实际的智力。这是什么意思?比如狗出生后就和人在一块生活,但它只具有狗的能力,不具有人的能力。这就是遗传决定。如果人出生后在最开始几年不和人类在一块生活,会是什么样?十九世纪末期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一个发现时六、七岁,一个三、四岁。发现时孩子只具有狼的行为,不具有人的行为。回到人类社会以后,这个六、七岁的孩子无论如何帮助她,其智力提高的非常有限。人们开始认识到智力发展有一个关键期,二十世纪心理学对关键期有了很多的研究。认为要把人遗传的、潜在的智力成为现实的、实际的智力,出生到六岁左右是一个很关键的年龄段。如果在六岁左右,有很好的环境,就能更多的把潜在的智力转化成现实的、实在的智力和能力。如果在这个年龄段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把潜在的智力变成现实的智力是很有限的,并且在长大以后,再提高是很困难。所以现在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幼儿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是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人格心理学家们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这几个发展阶段对成人的人格有什么影响。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出生后要经过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满足儿童的一些需要,如果这些需要给予的太多或太少,都会给成人后的心理带来问题。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每个阶段中,都有一些关键的问题要解决,如果能很好解决,孩子就能顺利的通过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阶段中关键问题,就会给下一个发展阶段带来问题,给成人后的心理带来问题。以下我简单的介绍这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出生到一岁。这个阶段认为是所有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最不能被忽视的阶段,这阶段的重点是孩子与母亲和其他主要抚养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建立在一种规律性的基础之上,对孩子的喂养方式,照料方式,对孩子的态度,都不能是孩子经常体验到一种不确定性。
第二个阶段:1-3岁。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发展,和遵守生活规则、社会规范。在这个年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我们说孩子处于第一反抗期,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要,但是孩子也要学习去遵守生活规范与社会规则,这常常很多父母在这两个问题上左右摇摆,究竟是松一些,还是严一些,父母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第三个阶段:3-6岁,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在形成丰富的想象力过程中,孩子创造力、创造的欲望、动机就开始形成,人一生创造力的基础开始奠定。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形成。如果这个阶段发展的不好,孩子今后就会更多的体验到自卑感。
三、四岁的孩子学习折纸,折各种小鸟、小狗,五、六岁时根据自己的想象去用积木建造各种动物,建筑,上学后有条件去学习制造各种机械模型。这些也是把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学习文化、技能融为一体的游戏。我们看看幼儿园教材里编制的各种游戏,教孩子们自己制作各种玩具。都是以此为教学目的。
孩子再大一点。到五岁左右以后,我们就要逐步教孩子更多的文学、语言、历史、艺术、科学、伦理、各项技能等知识。智力的开发、人格的培养、道德的培养,文化、思想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体的教育方式,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健全的发展。这本来是我们多年的教育方法、思想。可是近些年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里把一个全面的、完整的教育一点点割裂开来。教育变得越来越畸形、极端!我只是希望那些具有教育意识的父母要认清这一点,不要跟着”潮流”走,对孩子教育的效果决不是孩子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能看出来。教育的效果是需要几年、几十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孩子去学习、继承人类和我们民族几千年优秀的文化和思想。
第四个阶段:6-12岁,或者延长到青春期前期。这阶段主要是形成孩子的勤奋感和责任心。我们知道这两种品质对一生是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具有这两种品质,父母就不需要为孩子的一生担忧。我们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孩子很小就知道对自己、他人负起责任。很勤奋的去学习、劳动。
第五个阶段:13岁左右到成人就是我们讲的青春期。艾里克森认为是角色认同的阶段,同一化的阶段。是孩子迈向成人的最后阶段,是为成人做好所有准备的阶段。也是现在全世界工业化社会最为感到迷惘、头疼的阶段。
这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而又以六岁前的三个阶段最为重要。对人一生的心理健康而言,就象盖高楼一样,这五个阶段就是基础,而越往下的基础越重要。基础打不好,盖到上面自然就会歪,或者遇到什么意外,很容易出问题。
我们虽然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认知、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融为一体,我们很难看到一个孩子很有创造性,但是却很自卑。一个孩子很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却有智力方面的问题。
要使孩子的心理能健康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行为。对孩子每个阶段发展的学习、了解,对孩子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父母、主要抚养人的心理素质、品质。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对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品质。这些比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知识更重要。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磨合叛逆期

  各位过来的爸妈说得对–该来的迟早会来的,上回说过依儿的逆反期反应温柔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话说早了。依儿也不知怎么知道当妈的在坛子上发了篇贴,第二天就决定挑战一把,让不知深浅的妈妈尝了逆反期的厉害。事情的起因是晚上带依儿出去,依儿还没坐稳,车要开了,我扶了依儿一把,依高喊:”我自己来!”,我一边禁止依儿爬下座位重新来,一边试图转移依儿的注意力。依不吃这套,执着地喊着”不要!”号啕了半小时有余。

自打这典型的逆反期症状出现之后,依儿的逆反症状就越来越容易触发了。这逆反期肯定是到了,我就一心一意开始琢磨怎么摩合这逆反期了。

  给你说个依的典型逆反症状。依上完厕所是自己冲水的。有回我出差,依她爸早晨睡眼朦胧的带她上完厕所后随手就冲了,依急了,哭喊着”我自己来”非要她爸给她复原,其他的事还可以,这事可难倒了依她爸,道歉也不行,扯些纸扔进去让她再冲也不干,转移注意力也不奏效,最后,还是等她自己哭够了才停的。其实状态好的时候依还是很少闹的,同样是冲水的事,白天她也就嚷嚷几声,花点时间是可以给她解释清楚的。

  原来对付依儿可以利用她的秩序感,现在也不行了,她想要在澡盆里多玩一会,会主动说:”等一下再拿毛巾接我!”;要关灯的时候问她:”看完书,今天哪个天线宝宝关灯呢?”,她回答很干脆:”现在不关!关灯我看不见!”。按既定流程顺序操作失灵以后,她做的事情就特别费时间,这往往就是冲突的起源。

和依儿的”逆反期”摩合刚有二周,目前效果还不错(我都觉得逆反高峰期快过去了,偷偷地说,可别又让依儿听见了),得到经验教训如下:

  1、充分放手

  自认为给依儿的自主空间不小了,但通过依的逆反发现了涵待改善的地方。比如早晨喝奶,习惯了依儿会在早上6点钟的时候吃奶,然后继续睡,看到依翻腾我就会去冲奶,想节约点时间睡觉。一直以来相安无事,最近依有意见了,看得出她是饿,但就是对拿来的奶百般挑剔,左右不是,一着没注意就哭得大家都睡不成了。两次以后摸出门道,解决办法倒很简单:等她主动说:”我饿了,要喝奶!”之后再和她一起行动。想想也是,肚子是她的,饿不饿就她知道,我凭什么为了自己多睡一会(还没睡成,冤哪)就预先决定了她的肚子呢?还自我感觉理论不少呢,这下没脸在早教呆了。(在我看来,奶冲来以后她也可以选择不吃,不用闹,但小家伙估计是提升到决策权的高度来看了,呵呵,这倒跟伺候领导差不多)

  推而广之,于是提醒爷爷奶奶不要提前预测小家伙的行动,不要看着她抹汗就问要不要风扇,不要看着她发愣就问要不要尿尿,不要看着她进厨房就问要不要喝酸奶,反正”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的优良传统在她这儿就不要用了,依儿不主动申请就坚决不提前做。为了这一条,勤快的爷爷奶奶调整了好一阵子,但实施起来效果很是不错。

  2、饶弯建议

  对于小人儿,建议还是要提的。这提建议还真考水平,一不注意就会捅马蜂窝。比如你说:”要出门了,去上个厕所吧,要不,在车上想尿尿就麻烦了”听着也没错,但小家伙就能发挥出”不要出门!不要上厕所!车上尿尿!”等多个逆反版本。经过总结,对于依儿最好的建议方式是我自言自语地说:”啊呀,一会儿出了门就不好找厕所了,妈妈要先上个厕所”,依儿要有尿,通常会边说”我也要”边跟着我往厕所跑,我有时故意说:”不行!不行!我先说的!不要跟我抢!排队,你先站门口等我”,依儿有时同意排队,有时会说”我要抢,我先来”,反正目的达到了,我也就不坚持谁先谁后了。

  同样处理事情有,建议她喝水,就说:”天真热,妈妈渴了,请你给我打点水吧”她要渴,半路就开始偷喝了;建议她吃饭,就说:”妈妈饿扁了!奶奶做的饭真香啊!我要准备吃饭了”她要饿,会说:”我也饿扁了”洗手、拿碗之类的事情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做下去了。提醒她不要干什么事也可以同样处理,如果实在忍不住提醒她端水不要洒,我就说:”妈妈端着杯子,杯子里水很满,我可要慢慢走,小心不要洒了”,这样,依儿一般就不会故意把水洒了,要是不小心洒出来,会说:”我走得太快了”。既然是水平问题,不是态度问题,也就不会抱怨她了。注意了,这建议里还不能说到”我们”,我们就包括了她了,对于她自己的事她的意见就多了,小人儿明白着哪。

  3、预留时间

  小人儿的自主要求与自主能力不成正比,通常冲突的起因都是你想赶时间,想快点完成,但往往就是越想快越快不成。确定了允许她自己做的事,就得预留上至少2倍的时间。比如洗澡,依儿唯一造反的一次就是因为奶奶等着洗澡,我着急把她提出来,虽然也是和和气气地说,但她愣能觉察出你的急噪,并借此发挥。我现在要问好全家都不着急洗了,再给依儿洗,哪怕晚个10来20分钟。象吃饭前要下楼去玩,如果我觉得时间不够,比较赶的话,索性就不下去了,在家看书、玩玩具了。象洗玩澡后穿衣服,这么热的天不怕着凉,由着她床头跑到床尾折腾一会儿,哪怕本来就比较晚了,下次记得把洗澡时间安排早一点就行了。象周末出门去玩,本来就是带她出去走走看看,她愿意在路上看车就看车吧,愿意在楼梯上蹦跳就蹦跳吧,时间是她的,由她怎么安排了。要是我和依儿两人出门,经常目标是公园,但走到半路就玩去了一两个小时,有时侯玩够了索性就掉头回家了。如果有正事我们尽量早一点出门,并告诉她要赶路,对依儿来说,最最忌讳的是在她拣起了第一片树叶之后再催她快点,剥夺了她捡其他树叶的权利,一开始就告诉她不行比在她做到一半去制止她要容易很多。

  宽松的时间容易产生轻松的心情,小人儿的天赋本能对这一点特别敏感。

  4、区分状态

  同一件事情,发生的时机不同,小人儿的反应也大有不同。涉及安全、尊重等方面不得不说的问题,在小人儿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多说一些,说重一些。一来是注意力集中容易听进去,二来嘛,就算她小人家有意见,也有足够的体力和冷静的思维去对付。小人儿累了、困了、饿了的时候,小脑袋都顾不上正常运转了,讲道理、吸引注意力哪里还行得通,通常这时当妈的状态也好不到哪里去,跟她较劲到最后就变成和自己较劲了,口气越来越不耐烦,心里开始琢磨”这次决不能再顺着你”,要是巴掌一落下就更没了回头的余地了。我的实践结果是清晨、夜晚绝不是和依儿讲道理的时间,预防发作是关键,要真惹翻了她,我还真没辙(前面说的车上那次其实就是累了),由着她哭一会儿,自己会好的,这时千万不要提什么建议(比如擦擦鼻涕、喝口水之类的),她还不知会借题发挥成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