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磨合叛逆期

  各位过来的爸妈说得对–该来的迟早会来的,上回说过依儿的逆反期反应温柔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话说早了。依儿也不知怎么知道当妈的在坛子上发了篇贴,第二天就决定挑战一把,让不知深浅的妈妈尝了逆反期的厉害。事情的起因是晚上带依儿出去,依儿还没坐稳,车要开了,我扶了依儿一把,依高喊:”我自己来!”,我一边禁止依儿爬下座位重新来,一边试图转移依儿的注意力。依不吃这套,执着地喊着”不要!”号啕了半小时有余。

自打这典型的逆反期症状出现之后,依儿的逆反症状就越来越容易触发了。这逆反期肯定是到了,我就一心一意开始琢磨怎么摩合这逆反期了。

  给你说个依的典型逆反症状。依上完厕所是自己冲水的。有回我出差,依她爸早晨睡眼朦胧的带她上完厕所后随手就冲了,依急了,哭喊着”我自己来”非要她爸给她复原,其他的事还可以,这事可难倒了依她爸,道歉也不行,扯些纸扔进去让她再冲也不干,转移注意力也不奏效,最后,还是等她自己哭够了才停的。其实状态好的时候依还是很少闹的,同样是冲水的事,白天她也就嚷嚷几声,花点时间是可以给她解释清楚的。

  原来对付依儿可以利用她的秩序感,现在也不行了,她想要在澡盆里多玩一会,会主动说:”等一下再拿毛巾接我!”;要关灯的时候问她:”看完书,今天哪个天线宝宝关灯呢?”,她回答很干脆:”现在不关!关灯我看不见!”。按既定流程顺序操作失灵以后,她做的事情就特别费时间,这往往就是冲突的起源。

和依儿的”逆反期”摩合刚有二周,目前效果还不错(我都觉得逆反高峰期快过去了,偷偷地说,可别又让依儿听见了),得到经验教训如下:

  1、充分放手

  自认为给依儿的自主空间不小了,但通过依的逆反发现了涵待改善的地方。比如早晨喝奶,习惯了依儿会在早上6点钟的时候吃奶,然后继续睡,看到依翻腾我就会去冲奶,想节约点时间睡觉。一直以来相安无事,最近依有意见了,看得出她是饿,但就是对拿来的奶百般挑剔,左右不是,一着没注意就哭得大家都睡不成了。两次以后摸出门道,解决办法倒很简单:等她主动说:”我饿了,要喝奶!”之后再和她一起行动。想想也是,肚子是她的,饿不饿就她知道,我凭什么为了自己多睡一会(还没睡成,冤哪)就预先决定了她的肚子呢?还自我感觉理论不少呢,这下没脸在早教呆了。(在我看来,奶冲来以后她也可以选择不吃,不用闹,但小家伙估计是提升到决策权的高度来看了,呵呵,这倒跟伺候领导差不多)

  推而广之,于是提醒爷爷奶奶不要提前预测小家伙的行动,不要看着她抹汗就问要不要风扇,不要看着她发愣就问要不要尿尿,不要看着她进厨房就问要不要喝酸奶,反正”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的优良传统在她这儿就不要用了,依儿不主动申请就坚决不提前做。为了这一条,勤快的爷爷奶奶调整了好一阵子,但实施起来效果很是不错。

  2、饶弯建议

  对于小人儿,建议还是要提的。这提建议还真考水平,一不注意就会捅马蜂窝。比如你说:”要出门了,去上个厕所吧,要不,在车上想尿尿就麻烦了”听着也没错,但小家伙就能发挥出”不要出门!不要上厕所!车上尿尿!”等多个逆反版本。经过总结,对于依儿最好的建议方式是我自言自语地说:”啊呀,一会儿出了门就不好找厕所了,妈妈要先上个厕所”,依儿要有尿,通常会边说”我也要”边跟着我往厕所跑,我有时故意说:”不行!不行!我先说的!不要跟我抢!排队,你先站门口等我”,依儿有时同意排队,有时会说”我要抢,我先来”,反正目的达到了,我也就不坚持谁先谁后了。

  同样处理事情有,建议她喝水,就说:”天真热,妈妈渴了,请你给我打点水吧”她要渴,半路就开始偷喝了;建议她吃饭,就说:”妈妈饿扁了!奶奶做的饭真香啊!我要准备吃饭了”她要饿,会说:”我也饿扁了”洗手、拿碗之类的事情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做下去了。提醒她不要干什么事也可以同样处理,如果实在忍不住提醒她端水不要洒,我就说:”妈妈端着杯子,杯子里水很满,我可要慢慢走,小心不要洒了”,这样,依儿一般就不会故意把水洒了,要是不小心洒出来,会说:”我走得太快了”。既然是水平问题,不是态度问题,也就不会抱怨她了。注意了,这建议里还不能说到”我们”,我们就包括了她了,对于她自己的事她的意见就多了,小人儿明白着哪。

  3、预留时间

  小人儿的自主要求与自主能力不成正比,通常冲突的起因都是你想赶时间,想快点完成,但往往就是越想快越快不成。确定了允许她自己做的事,就得预留上至少2倍的时间。比如洗澡,依儿唯一造反的一次就是因为奶奶等着洗澡,我着急把她提出来,虽然也是和和气气地说,但她愣能觉察出你的急噪,并借此发挥。我现在要问好全家都不着急洗了,再给依儿洗,哪怕晚个10来20分钟。象吃饭前要下楼去玩,如果我觉得时间不够,比较赶的话,索性就不下去了,在家看书、玩玩具了。象洗玩澡后穿衣服,这么热的天不怕着凉,由着她床头跑到床尾折腾一会儿,哪怕本来就比较晚了,下次记得把洗澡时间安排早一点就行了。象周末出门去玩,本来就是带她出去走走看看,她愿意在路上看车就看车吧,愿意在楼梯上蹦跳就蹦跳吧,时间是她的,由她怎么安排了。要是我和依儿两人出门,经常目标是公园,但走到半路就玩去了一两个小时,有时侯玩够了索性就掉头回家了。如果有正事我们尽量早一点出门,并告诉她要赶路,对依儿来说,最最忌讳的是在她拣起了第一片树叶之后再催她快点,剥夺了她捡其他树叶的权利,一开始就告诉她不行比在她做到一半去制止她要容易很多。

  宽松的时间容易产生轻松的心情,小人儿的天赋本能对这一点特别敏感。

  4、区分状态

  同一件事情,发生的时机不同,小人儿的反应也大有不同。涉及安全、尊重等方面不得不说的问题,在小人儿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多说一些,说重一些。一来是注意力集中容易听进去,二来嘛,就算她小人家有意见,也有足够的体力和冷静的思维去对付。小人儿累了、困了、饿了的时候,小脑袋都顾不上正常运转了,讲道理、吸引注意力哪里还行得通,通常这时当妈的状态也好不到哪里去,跟她较劲到最后就变成和自己较劲了,口气越来越不耐烦,心里开始琢磨”这次决不能再顺着你”,要是巴掌一落下就更没了回头的余地了。我的实践结果是清晨、夜晚绝不是和依儿讲道理的时间,预防发作是关键,要真惹翻了她,我还真没辙(前面说的车上那次其实就是累了),由着她哭一会儿,自己会好的,这时千万不要提什么建议(比如擦擦鼻涕、喝口水之类的),她还不知会借题发挥成什么样呢。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童话

和两岁的孩子一起阅读(06-06-30)

转自新浪早教论坛

作者:张仲华

刚刚开始伊呀伊呀说话的孩子,妈妈拿着《婴儿画报》、各种故事书和孩子一块阅读,准备给宝宝讲故事。妈妈给孩子念啊、讲啊,宝宝好像并没有进入故事中,一边玩玩具,心不在焉的听着。妈妈把宝宝抱到怀里,希望宝宝能认真听妈妈讲故事,妈妈第一页还没有讲完,宝宝就哗啦哗啦的翻书页。宝宝为什么不愿意听故事?妈妈心里充满着疑惑。怎样给2—3岁的讲故事,和宝宝一块阅读?妈妈必须在讲故事期间满足宝宝在情感的需要。也要学习给这个年龄段孩子讲故事的技巧和方法。
和幼小的孩子在一块进行任何活动,都必须满足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和孩子一块阅读,给孩子讲故事,妈妈不能把讲故事作为一个唯一的任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和宝宝很好的进行情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满足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
有的妈妈说,宝宝拿着书,要让妈妈讲故事,把宝宝抱到怀里,仅仅讲了几句,宝宝就开始捣乱,不停的翻书,在妈妈怀里扭来扭去,一点都不认真听。妈妈很生气,就开始批评宝宝,满怀希望和孩子在一块阅读,一会就变的不欢而散。其实孩子真正的意思,并不是要妈妈讲故事,而是希望妈妈能抱抱他,和他亲热一会。孩子发现,只要让妈妈讲故事,妈妈就会抱他。所以就找借口,让妈妈抱。这说明妈妈平时对孩子在情感上的关心不够。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妈妈和孩子一块做什么活动,孩子都不会认真的投入。因为孩子在情感上处于饥饿状态,在妈妈面前是不可能用心去做其他事情。
和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妈妈也要非常注意给孩子丰富的情感。如果妈妈拿着书,讲的干巴巴的,一点情趣都没有,孩子肯定没有兴趣。有的妈妈说,这是技巧和方法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技巧和方法问题,也反映出妈妈的情趣和对孩子的态度。和幼小的孩子在一块阅读,学习知识并不是第一位的,让宝宝和妈妈都很快乐却是最重要。有的妈妈太功利,一心想让孩子通过阅读学到很多知识。也有的妈妈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相比,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宝宝也能阅读,也许是功利的竞争心,也许是虚荣心,但都不合适。
和幼小的孩子一块阅读,要让孩子感到快乐,也要让妈妈感到快乐,当看到宝宝快乐时候,妈妈也会感到很快乐。不快乐,就不要阅读。
可是很多妈妈并不去感受孩子在阅读中是否快乐,她们希望孩子像上课一样,瞪大眼睛认真听妈妈讲故事。这就是为什么说妈妈讲故事的态度存在问题。如果把快乐作为第一目标,妈妈就会想尽办法去改善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和自己都感到快乐。如果妈妈只是想承担教师的角色,妈妈就很难去感受孩子和自己是否快乐。
给这个年龄段孩子讲故事也要讲究技巧和方法,技巧和方法是以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程度为基础。2岁左右以后的儿童,他们虽然能够理解比较复杂的句子。但是还是很难理解复杂和比较长的故事情节,对故事中隐喻、间接的因果关系也很难理解。如果脱离图片、情景、动作,仅仅从语言上去理解故事也是非常困难。 对2岁左右的儿童,妈妈应该怎样讲故事?
第一,妈妈要挑选浅显的画册读物,画面的内容不要太复杂,故事一定要直观、简单。比如《婴儿画报》中的故事,一个故事可能有3、5页组成,对2岁左右的孩子,刚刚开始阅读,要让孩子把几页的图画在大脑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有很大难度。如果妈妈刚刚开始给孩子讲的时候,就一页页连贯的讲下去,孩子很难在大脑内把每页的内容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景。所以刚开始给孩子讲故事,要把每一个画面处理成一个完整的、简单的故事。比如一个画面上有兔宝宝、兔妈妈、小蝴蝶、花丛、树林、小房子、太阳等,要根据这个画面去编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尽可能使画面有能够动起来的感觉。很多妈妈一开始就拿着画报一页页的念下去,孩子很难理解,效果很差。
第二,语言要简单,不能有太多的复杂句子,也不能有儿化语。多使用动词,能够使儿童在大脑内把静止画面转换成为一个动态的画面。多使用简单的形容词,使用夸张性、跳跃性的表述,激发儿童产生想象力和情感。比如说“小兔子跑的好快、好快呀,像汽车一样快”。你的宝宝会马上说:“像飞机一样快,不!像火箭一样快!”你说“大灰狼张开大嘴要吃小山羊。可是最张的太大了,一下子下巴掉下来了!”你的小宝宝会非常开心。
第三、逐渐使故事更有连贯性和复杂性。开始的时候,一个画面编一个故事,再把两个画面编成一个故事,慢慢地达到把4、5个画面编成一个完整、复杂的故事。儿童逐渐能达到在大脑内把一个故事分为几个不同的画面和场景去理解,并且能够使画面连续的动起来。对成人是很简单的智力活动,但对两岁以内的儿童,却需要走过一个很艰难的发展道路。
第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穿插角色扮演和动作表演。角色扮演就是妈妈和宝宝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把故事的部分情节表演出来,使故事变的更深动、有趣。把语言的声音和静止的图画转换成动态的情景,使宝宝更容易理解故事,能够更有效地在大脑内形成动态的表象。
动作表演不仅是在角色扮演中的动作,也可以是在讲的过程中,以丰富的动作和表情配合语言,帮助理解。
第五,一个故事会反反复复的给孩子讲,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去构建、还原这个故事情景和过程。孩子会让家里人、其他的小朋友一块做角色扮演游戏,去把他听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重新还原和构建出来,儿童还会不断地有所创新,把他想象的内容和其他的故事情节加进去。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玩具去构建和还原故事情景,并进行创新。比如儿童把积木、玩偶等当作故事中人物,去构建故事的情景。但是对很多2岁到3岁的孩子做不到,甚至很多4岁左右的孩子都缺乏这样想象中游戏。如果父母能够在2岁以后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去玩这样的游戏,就会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童话

和两岁的孩子一起阅读(06-06-30)

转自新浪早教论坛

作者:张仲华

刚刚开始伊呀伊呀说话的孩子,妈妈拿着《婴儿画报》、各种故事书和孩子一块阅读,准备给宝宝讲故事。妈妈给孩子念啊、讲啊,宝宝好像并没有进入故事中,一边玩玩具,心不在焉的听着。妈妈把宝宝抱到怀里,希望宝宝能认真听妈妈讲故事,妈妈第一页还没有讲完,宝宝就哗啦哗啦的翻书页。宝宝为什么不愿意听故事?妈妈心里充满着疑惑。怎样给2—3岁的讲故事,和宝宝一块阅读?妈妈必须在讲故事期间满足宝宝在情感的需要。也要学习给这个年龄段孩子讲故事的技巧和方法。
和幼小的孩子在一块进行任何活动,都必须满足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和孩子一块阅读,给孩子讲故事,妈妈不能把讲故事作为一个唯一的任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和宝宝很好的进行情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满足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
有的妈妈说,宝宝拿着书,要让妈妈讲故事,把宝宝抱到怀里,仅仅讲了几句,宝宝就开始捣乱,不停的翻书,在妈妈怀里扭来扭去,一点都不认真听。妈妈很生气,就开始批评宝宝,满怀希望和孩子在一块阅读,一会就变的不欢而散。其实孩子真正的意思,并不是要妈妈讲故事,而是希望妈妈能抱抱他,和他亲热一会。孩子发现,只要让妈妈讲故事,妈妈就会抱他。所以就找借口,让妈妈抱。这说明妈妈平时对孩子在情感上的关心不够。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妈妈和孩子一块做什么活动,孩子都不会认真的投入。因为孩子在情感上处于饥饿状态,在妈妈面前是不可能用心去做其他事情。
和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妈妈也要非常注意给孩子丰富的情感。如果妈妈拿着书,讲的干巴巴的,一点情趣都没有,孩子肯定没有兴趣。有的妈妈说,这是技巧和方法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技巧和方法问题,也反映出妈妈的情趣和对孩子的态度。和幼小的孩子在一块阅读,学习知识并不是第一位的,让宝宝和妈妈都很快乐却是最重要。有的妈妈太功利,一心想让孩子通过阅读学到很多知识。也有的妈妈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相比,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宝宝也能阅读,也许是功利的竞争心,也许是虚荣心,但都不合适。
和幼小的孩子一块阅读,要让孩子感到快乐,也要让妈妈感到快乐,当看到宝宝快乐时候,妈妈也会感到很快乐。不快乐,就不要阅读。
可是很多妈妈并不去感受孩子在阅读中是否快乐,她们希望孩子像上课一样,瞪大眼睛认真听妈妈讲故事。这就是为什么说妈妈讲故事的态度存在问题。如果把快乐作为第一目标,妈妈就会想尽办法去改善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和自己都感到快乐。如果妈妈只是想承担教师的角色,妈妈就很难去感受孩子和自己是否快乐。
给这个年龄段孩子讲故事也要讲究技巧和方法,技巧和方法是以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程度为基础。2岁左右以后的儿童,他们虽然能够理解比较复杂的句子。但是还是很难理解复杂和比较长的故事情节,对故事中隐喻、间接的因果关系也很难理解。如果脱离图片、情景、动作,仅仅从语言上去理解故事也是非常困难。 对2岁左右的儿童,妈妈应该怎样讲故事?
第一,妈妈要挑选浅显的画册读物,画面的内容不要太复杂,故事一定要直观、简单。比如《婴儿画报》中的故事,一个故事可能有3、5页组成,对2岁左右的孩子,刚刚开始阅读,要让孩子把几页的图画在大脑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有很大难度。如果妈妈刚刚开始给孩子讲的时候,就一页页连贯的讲下去,孩子很难在大脑内把每页的内容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景。所以刚开始给孩子讲故事,要把每一个画面处理成一个完整的、简单的故事。比如一个画面上有兔宝宝、兔妈妈、小蝴蝶、花丛、树林、小房子、太阳等,要根据这个画面去编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尽可能使画面有能够动起来的感觉。很多妈妈一开始就拿着画报一页页的念下去,孩子很难理解,效果很差。
第二,语言要简单,不能有太多的复杂句子,也不能有儿化语。多使用动词,能够使儿童在大脑内把静止画面转换成为一个动态的画面。多使用简单的形容词,使用夸张性、跳跃性的表述,激发儿童产生想象力和情感。比如说“小兔子跑的好快、好快呀,像汽车一样快”。你的宝宝会马上说:“像飞机一样快,不!像火箭一样快!”你说“大灰狼张开大嘴要吃小山羊。可是最张的太大了,一下子下巴掉下来了!”你的小宝宝会非常开心。
第三、逐渐使故事更有连贯性和复杂性。开始的时候,一个画面编一个故事,再把两个画面编成一个故事,慢慢地达到把4、5个画面编成一个完整、复杂的故事。儿童逐渐能达到在大脑内把一个故事分为几个不同的画面和场景去理解,并且能够使画面连续的动起来。对成人是很简单的智力活动,但对两岁以内的儿童,却需要走过一个很艰难的发展道路。
第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穿插角色扮演和动作表演。角色扮演就是妈妈和宝宝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把故事的部分情节表演出来,使故事变的更深动、有趣。把语言的声音和静止的图画转换成动态的情景,使宝宝更容易理解故事,能够更有效地在大脑内形成动态的表象。
动作表演不仅是在角色扮演中的动作,也可以是在讲的过程中,以丰富的动作和表情配合语言,帮助理解。
第五,一个故事会反反复复的给孩子讲,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去构建、还原这个故事情景和过程。孩子会让家里人、其他的小朋友一块做角色扮演游戏,去把他听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重新还原和构建出来,儿童还会不断地有所创新,把他想象的内容和其他的故事情节加进去。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玩具去构建和还原故事情景,并进行创新。比如儿童把积木、玩偶等当作故事中人物,去构建故事的情景。但是对很多2岁到3岁的孩子做不到,甚至很多4岁左右的孩子都缺乏这样想象中游戏。如果父母能够在2岁以后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去玩这样的游戏,就会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

关于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转自新浪早教
从以下几个角度看社会行为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1、人一定的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
儿童要理解社会行为,进行社会判断,认知能力就是必须的基础。为什么弱智儿童都有社会行为方面的障碍?因为他的理解、判断和思维能力差,不足以能够理解正常人的社会行为。边缘智力的儿童和成人在进行较高级的社会行为判断的时候,往往也存在问题。这些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往往总是处在一个正常较低的水平。
对于这两类人来讲,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智力水平与社会行为能力呈高度正相关。肯定是一个线性关系。2、对于智力在正常中等以上的水平人,智力水平和社会行为能力并不呈高度正相关。或者说IQ在90以上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和智力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我们看到很多高智商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很差。
高智商的人并不一定有很高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很高社会认知能力人,智商都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以上。这和个人的早期经验、适应锻炼、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在较好成长的过程、获得社会经验、较好的文化环境下,也能有较好的社会行为能力。

3、儿童的一定的程度和水平认知发展是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基础。
儿童之间的交往需要进行社会认知和判断,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环境,儿童并没有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认知能力就是解决新问题很重要的基础。如果认知能力发展较差、较慢的孩子,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比如都是6、7岁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去理解他人的心思(心理理论没有发展起来),在解决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就困难。
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很多方面因素。

4、 【是否可以说:“社会性交往”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上有很重要并且很直接的作用】
不能这样认为,社会交往主要促进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对智力结构的其他方面影响并不大。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又会促进社会行为能力。

5、【情商比智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决定作用。】
“情商”并不是心理学的界定,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这仅仅是一种通俗、大众化的说法。对很多工作来讲,社会行为能力更重要,比如营销、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力活动,但是需要很好的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些工作,比如进行数学研究,有关数学的认知、智力能力是极其重要。
所谓的“情商”也包括人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或者说爱的能力。这对个人的生活、家庭、友谊、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

关于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转自新浪早教
从以下几个角度看社会行为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1、人一定的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
儿童要理解社会行为,进行社会判断,认知能力就是必须的基础。为什么弱智儿童都有社会行为方面的障碍?因为他的理解、判断和思维能力差,不足以能够理解正常人的社会行为。边缘智力的儿童和成人在进行较高级的社会行为判断的时候,往往也存在问题。这些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往往总是处在一个正常较低的水平。
对于这两类人来讲,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智力水平与社会行为能力呈高度正相关。肯定是一个线性关系。2、对于智力在正常中等以上的水平人,智力水平和社会行为能力并不呈高度正相关。或者说IQ在90以上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和智力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我们看到很多高智商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很差。
高智商的人并不一定有很高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很高社会认知能力人,智商都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以上。这和个人的早期经验、适应锻炼、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在较好成长的过程、获得社会经验、较好的文化环境下,也能有较好的社会行为能力。

3、儿童的一定的程度和水平认知发展是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基础。
儿童之间的交往需要进行社会认知和判断,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环境,儿童并没有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认知能力就是解决新问题很重要的基础。如果认知能力发展较差、较慢的孩子,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比如都是6、7岁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去理解他人的心思(心理理论没有发展起来),在解决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就困难。
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很多方面因素。

4、 【是否可以说:“社会性交往”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上有很重要并且很直接的作用】
不能这样认为,社会交往主要促进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对智力结构的其他方面影响并不大。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又会促进社会行为能力。

5、【情商比智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决定作用。】
“情商”并不是心理学的界定,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这仅仅是一种通俗、大众化的说法。对很多工作来讲,社会行为能力更重要,比如营销、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力活动,但是需要很好的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些工作,比如进行数学研究,有关数学的认知、智力能力是极其重要。
所谓的“情商”也包括人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或者说爱的能力。这对个人的生活、家庭、友谊、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涂鸦期

转自新浪早教
(张仲华教授)
从认知心理发展的角度谈谈看法。
首先给大家声明,对绘画和儿童美术教育我是外行,仅仅是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观察。
一、动手画
儿童一般在一岁半左右开始有意识地拿起笔“画”,一直到3岁左右。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解释儿童的涂鸦。
(1)、手肌肉的精细控制力度
(2)、儿童是否在尝试构建一个二维的空间。
(3)、儿童内在的表征能力形成。
(4)、所谓的抽象性—赋予的意义。

1、手部肌肉的精细控制 儿童手部灵巧性主要在于能否精细控制指、掌、腕部的肌肉活动,尤其是指部的肌肉。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10个月时就能把地上的纸屑和头发用食指和拇指捏起来,并且动作很利索,但是有的孩子到1岁半动作仍然很笨拙。当儿童拿笔去画时,能够画出线段,可以通过儿童用什么笔,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流畅性、圆弧弧度等看到儿童指、掌、腕部肌肉的控制力度。
儿童在1岁半到两岁多一点的时候,如果给儿童硬铅笔去画,儿童就很难控制,一是儿童不能掌握握笔的高度,高度过高,对掌、腕部肌肉控制的力度很高,这个年龄段儿童没有这个控制力度,也没有这么高的认知能力,能判断握笔的最佳高度时多少。再则硬笔尖接触纸的面积小,笔尖硬,阻力小,也很难进行控制。所以这个年龄段最好是给儿童小蜡笔,蜡笔短,无论儿童用什么方式握笔,都能更好地控制,再则蜡笔软,接触纸的面积大,阻力大。不仅容易操控,也容易成形,儿童会更有兴趣去动手涂。蜡笔、软性的粗铅笔对2岁左右以前的孩子更合适,但是到2岁半左右以后,从手的精细控制力度锻炼看,要适当地用硬铅笔,并且要有适当的长度,不能太长。

2、儿童内在表征能力形成 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不能形成表征,1岁多的孩子,刚刚开始涂鸦,他在纸上画的线段,你问他是什么,他说不出来,我们说他是“乱画”。
第二个阶段,解释为某个表征。儿童在画的时候,大脑内并没有形成一个表征和表象,至少是没有一个明确和有意识的表征和表象。当你问他画的什么的时候,他会想想,说是一个什么东西,大多孩子一会告诉你这是什么东西,马上又会说是另一个什么东西。
第三个阶段,表征形成期。儿童在画之前或者在画的时候,脑袋里形成一个表征和表象。他一边画,嘴里一边自言自语,说是一个什么东西。或者跑来告诉你画的是一个什么东西。你问他的时候,他也会很明确。肯定地告诉你画的什么。
可以据此判断儿童内部表征发展的水平和程度。

3、 儿童是否在尝试构建一个二维的空间。 如何去判断儿童能否有效地去构建二维空间,就是看儿童能否在纸上用笔有意识、有目的地画一个封闭的空间,也就是形成一个拓扑结构,对大部分儿童,要到2岁以后才能达到。以后就是看画的拓扑结构的复杂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儿童构建二维空间的发展状况。

4、所谓的抽象性-赋予的意义。为什么讲是“所谓”,因为儿童期的涂鸦不存在“抽象”。二十世纪抽象艺术家们创造的艺术品,需要艺术家和欣赏者去给一件作品赋予某种意义,把你的思想和情感投射到这件作品上,“作品”才能“活”起来。
儿童并不是这样,儿童只是去力图表现和解释他们内部的表征和表象,但是他们缺乏相应的构建能力,比如他画了一个圆圈说是一个恐龙,另外一个圆圈是一个怪兽,中间的类似放射线的线条是他们在打仗。儿童去表现一个内部表征,把内部表征转换成一个外部表征,但是他的构建能力太差,在成人看来,儿童的表现不能形成一个外部表征,用成人的智力去看,这个圆圈不能代表恐龙,儿童仅仅把这个圆圈解释为恐龙,因此认为儿童的涂鸦是“抽象”的作品。
根据儿童对他们的“作品”赋予的意义,我们可以窥探到儿童想象力的发展状况。

(胡暁珮老师)
孩子的第一个美术活动通常称为涂鸦期,也叫抽象象征期,在1—-3岁。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随着各项能力如行走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地拿起我们所给的绘画工具来涂抹,画面是完全抽象的,在他们眼中,这似乎是和其他游戏不同的一个新“游戏”。而在我们的眼里,涂鸦中线条色彩的不确定性和任意性却反映了多种层面的问题,而且这些被反映出的问题在不同孩子的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妈妈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情形,是否还有我没有谈到的特别情况。
第一,孩子首先对这种被他自己看作是游戏的东西充满了好奇,那些纷乱的线条和色彩都是在探求游戏的各种可能性和各种结果的过程,这应该是涂鸦的第一步。
这一步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而传统的涂鸦期界定是2-3岁,我认为不能受常规界定的限制,可以从孩子有基本的抓握能力就开始,如,我的女儿王一个在8个多月时就抓着纸团,蘸着颜料开始了涂鸦,色彩是自己挑选的,而多数孩子在1岁以后会对握着笔“乱画”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如果给他各种颜色,还是能从颜料管里挤出的那种,他们会更加兴奋,发明很多奇妙的“玩法”,会把颜料全部挤到水里,搅来搅去,极限时,笔就变成了手和脚,纸变成了地面或墙面,纸上都是小脚印,这时的线条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变换着运行的轨迹,其实,他们想知道,这个东西道底会是什么样子,象小汽车那样还能跑到哪去呢,小脑袋在想,在纸上是这样的,地上呢,身上呢,墙上呢,当孩子弄得哪哪儿都是颜料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他是在进行着真正的探索,其中潜在的对绘画材料在触觉、知觉和视觉上的认识已经在悄悄地获得和积累了,还都是小人们自己来亲身感受的,这个过程是多么的宝贵和重要,我称之为不可或缺的“亲密接触”。
我觉得,在这一步里,如果能听见妈妈在大叫或是心里在喊:“哇!啊!天哪!”也许是孩子把颜料水全都泼到了纸上;也许是她在往胳臂上画;也许已经在地毯上画,,,,,但一定是孩子在酣畅地游戏状态中正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大人的方式全身心地接触着体会着绘画的“玩具”所带给她的无穷无尽的快乐呢!
第二,涂鸦还是孩子在不断证实自己力量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
我们看到许多孩子用单色的硬笔或油画棒在画线条时,常常会把纸捅破,用毛笔和颜料时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每个孩子的力量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画”一根线,或他们发现自己用了力,线就清晰时,就会再次去用力,当看到线因为自己用了力气而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密密的要成一堆时,心里是快乐的,他以此证实了自己的力量所在,这也体现出孩子的生理和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内在需求。
所以,我经常建议家长给孩子大的纸、厚的纸,让他在有限的纸上能获得空间去“画”出这种力量,如果破了,孩子会有挫败感而回避这种方式的力量表现。在和我们的老主任,著名的画家、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永青老先生的一次谈话中,他对着王一个的几幅涂鸦作品说:“这张是小一点的(见图1),这张是长大了(见图2),这张更大了(见图3),不要看别的,线条就很清楚,力量在变化,也跟着她长大哦”。我认为这是涂鸦的第二步,并称之为“力量演变”。
第三,和语言的表达一样,孩子在涂鸦中言说着许多意向和情感,即内在的心灵语言,也更符合常规涂鸦2-3岁标准的抽象与象征特征。
这时,孩子画出的线条已经少了任意性,而多了方向性,它的轨迹来自孩子的内心,孩子还能够对线的方向说明原因和去向,很清楚地讲出它所代表的是什么,用颜料画出的线或涂抹的色彩也有了更为明晰的象征意义,可以说,这时的画面,无论是其中的线条还是色彩都有了各自的归属,归属到孩子充满变化而需要表达的心灵。
孩子在此时对画面的叙述基本与外部的现实世界没有逻辑性的关联,如王一个对这幅作品中的线条说,这是水流出来了,流到哪里都是,把什么都淹了,还在流呀流,流到天上了(见图4),孩子都喜欢水,还有在尿不湿里水水蔓延淹了小屁屁的感觉,是不是也是她无法言说心里却有感知的经验,或者干脆与此无关,象征了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这些界限不会让我们明确地知晓。
有许多孩子会对着自己画的线条说这是蛇,很多很多的蛇,我们工作室小小组的一些妈妈也有过同样的体会:孩子用小手捏出的第一个泥作品竟然都是蛇(图5)!这里反映的内涵不代表外部世界,而是心灵内在或潜在的意识,即潜意识,甚至还有来自民族基因的“集体潜意识”;王一个也和不少孩子一样,会有自己喜欢的色彩,她画了一块红色,说这是爱爸爸,又在上面画了一团黑,说这是爱妈妈,有时,这些颜色的情感指向又会情绪化(图6),但这些人类共有的情感都会在这一阶段涂鸦中多次被表达。
所以,在欧洲的儿童研究运动开始后,涂鸦期的作品也经常被用来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心理医生让孩子用涂鸦的表达形式来化解在生命初期遭遇的心理困惑与情感危机,这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李文馥研究员几十年来一直通过涂鸦来研究儿童心理问题,并因此而关爱儿童绘画。
我认为这是涂鸦的第三步,称之为“心灵画语”。
请注意,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中的画字,我都打上了“”号,因为,那时的画更多地等同于“划”——游戏或力量显现过程中的动作,动作之后的结果对于孩子不是最重要的,他也不是从结果而是在过程中来感受快乐。而到了第三步,孩子看来同样的动作却有了本质的变化,“划”的结果,那些线条和色彩,有了象征内心世界的特别意义,也因为这些独特的象征又彼此产生关联,形成结构,成为真正的“画”。
所以,我始终认为,涂鸦期的作品是重要的儿童美术作品,可以称为是儿童美术的首要阶段。
我们如果能很清楚地知道了涂鸦阶段的具体特征,就会矫正自己作为成人的态度,如果在这个时候就以孩子画得“象什么”和“是什么”为判断标准,就是荒谬了!
而值得重视的是:涂鸦本应该是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阶段,我们家长不能因为无知或忽视而剥夺了孩子在这个时期的表达权利,我称为孩子的“画语权”。在我的研究中显现,有充分机会体验了涂鸦第一步和第二步过程的孩子,在表达内心时会更加自如和顺利,所以涂鸦期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尤为重要的,也是我们最容易轻视的,以致于大部分孩子缺少这两步的充分而自由的体验,比如,在工作室里的许多孩子,已经是4岁多,或者是5岁了,在上课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就回到了这个“亲密接触”和“力量演变”过程中,如混色、玩水、涂手等等,妈妈们很着急,但我了解的结果是这些孩子正是缺少了这两步,当条件和环境允许时,他们最初级的好奇和游戏快乐释放出来时,一定会回归其中而乐不可支,是在补上了用触觉、知觉和视觉来感受材料特性的那一课。
相反,前两步都经历过的孩子,在进入绘画的状态似乎很不一般,许多妈妈看了王一个的画画时的样子,就非常羡慕,几乎相同的话是:你看她就是有天赋,调色盘多漂亮啊,你看我们那个大,根本不知道画,还在玩颜色呢。其实,不是天赋,是王一个早就玩过了,而且玩得太多太过分了,自然知道了不同的玩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就直接选择达到那个结果的办法了,也就看起来不那么“盲目”。
另外,孩子都有各自的特性,身心发育也有早晚,涂鸦的年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的早,有的晚到4岁,还没有脱离涂鸦期,我认为,这不重要,而是应该尽早地让孩子开始涂鸦,这个开始的时间特别重要。我建议从有抓握能力就可以开始,所以,在我的观点中,把涂鸦期提前了一年,成为1-3岁。而已经错过的,家长们就应尽快给孩子提供条件,去补上这个不能缺少的过程。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涂鸦期

转自新浪早教
(张仲华教授)
从认知心理发展的角度谈谈看法。
首先给大家声明,对绘画和儿童美术教育我是外行,仅仅是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观察。
一、动手画
儿童一般在一岁半左右开始有意识地拿起笔“画”,一直到3岁左右。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解释儿童的涂鸦。
(1)、手肌肉的精细控制力度
(2)、儿童是否在尝试构建一个二维的空间。
(3)、儿童内在的表征能力形成。
(4)、所谓的抽象性—赋予的意义。

1、手部肌肉的精细控制 儿童手部灵巧性主要在于能否精细控制指、掌、腕部的肌肉活动,尤其是指部的肌肉。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10个月时就能把地上的纸屑和头发用食指和拇指捏起来,并且动作很利索,但是有的孩子到1岁半动作仍然很笨拙。当儿童拿笔去画时,能够画出线段,可以通过儿童用什么笔,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流畅性、圆弧弧度等看到儿童指、掌、腕部肌肉的控制力度。
儿童在1岁半到两岁多一点的时候,如果给儿童硬铅笔去画,儿童就很难控制,一是儿童不能掌握握笔的高度,高度过高,对掌、腕部肌肉控制的力度很高,这个年龄段儿童没有这个控制力度,也没有这么高的认知能力,能判断握笔的最佳高度时多少。再则硬笔尖接触纸的面积小,笔尖硬,阻力小,也很难进行控制。所以这个年龄段最好是给儿童小蜡笔,蜡笔短,无论儿童用什么方式握笔,都能更好地控制,再则蜡笔软,接触纸的面积大,阻力大。不仅容易操控,也容易成形,儿童会更有兴趣去动手涂。蜡笔、软性的粗铅笔对2岁左右以前的孩子更合适,但是到2岁半左右以后,从手的精细控制力度锻炼看,要适当地用硬铅笔,并且要有适当的长度,不能太长。

2、儿童内在表征能力形成 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不能形成表征,1岁多的孩子,刚刚开始涂鸦,他在纸上画的线段,你问他是什么,他说不出来,我们说他是“乱画”。
第二个阶段,解释为某个表征。儿童在画的时候,大脑内并没有形成一个表征和表象,至少是没有一个明确和有意识的表征和表象。当你问他画的什么的时候,他会想想,说是一个什么东西,大多孩子一会告诉你这是什么东西,马上又会说是另一个什么东西。
第三个阶段,表征形成期。儿童在画之前或者在画的时候,脑袋里形成一个表征和表象。他一边画,嘴里一边自言自语,说是一个什么东西。或者跑来告诉你画的是一个什么东西。你问他的时候,他也会很明确。肯定地告诉你画的什么。
可以据此判断儿童内部表征发展的水平和程度。

3、 儿童是否在尝试构建一个二维的空间。 如何去判断儿童能否有效地去构建二维空间,就是看儿童能否在纸上用笔有意识、有目的地画一个封闭的空间,也就是形成一个拓扑结构,对大部分儿童,要到2岁以后才能达到。以后就是看画的拓扑结构的复杂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儿童构建二维空间的发展状况。

4、所谓的抽象性-赋予的意义。为什么讲是“所谓”,因为儿童期的涂鸦不存在“抽象”。二十世纪抽象艺术家们创造的艺术品,需要艺术家和欣赏者去给一件作品赋予某种意义,把你的思想和情感投射到这件作品上,“作品”才能“活”起来。
儿童并不是这样,儿童只是去力图表现和解释他们内部的表征和表象,但是他们缺乏相应的构建能力,比如他画了一个圆圈说是一个恐龙,另外一个圆圈是一个怪兽,中间的类似放射线的线条是他们在打仗。儿童去表现一个内部表征,把内部表征转换成一个外部表征,但是他的构建能力太差,在成人看来,儿童的表现不能形成一个外部表征,用成人的智力去看,这个圆圈不能代表恐龙,儿童仅仅把这个圆圈解释为恐龙,因此认为儿童的涂鸦是“抽象”的作品。
根据儿童对他们的“作品”赋予的意义,我们可以窥探到儿童想象力的发展状况。

(胡暁珮老师)
孩子的第一个美术活动通常称为涂鸦期,也叫抽象象征期,在1—-3岁。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随着各项能力如行走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地拿起我们所给的绘画工具来涂抹,画面是完全抽象的,在他们眼中,这似乎是和其他游戏不同的一个新“游戏”。而在我们的眼里,涂鸦中线条色彩的不确定性和任意性却反映了多种层面的问题,而且这些被反映出的问题在不同孩子的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妈妈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情形,是否还有我没有谈到的特别情况。
第一,孩子首先对这种被他自己看作是游戏的东西充满了好奇,那些纷乱的线条和色彩都是在探求游戏的各种可能性和各种结果的过程,这应该是涂鸦的第一步。
这一步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而传统的涂鸦期界定是2-3岁,我认为不能受常规界定的限制,可以从孩子有基本的抓握能力就开始,如,我的女儿王一个在8个多月时就抓着纸团,蘸着颜料开始了涂鸦,色彩是自己挑选的,而多数孩子在1岁以后会对握着笔“乱画”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如果给他各种颜色,还是能从颜料管里挤出的那种,他们会更加兴奋,发明很多奇妙的“玩法”,会把颜料全部挤到水里,搅来搅去,极限时,笔就变成了手和脚,纸变成了地面或墙面,纸上都是小脚印,这时的线条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变换着运行的轨迹,其实,他们想知道,这个东西道底会是什么样子,象小汽车那样还能跑到哪去呢,小脑袋在想,在纸上是这样的,地上呢,身上呢,墙上呢,当孩子弄得哪哪儿都是颜料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他是在进行着真正的探索,其中潜在的对绘画材料在触觉、知觉和视觉上的认识已经在悄悄地获得和积累了,还都是小人们自己来亲身感受的,这个过程是多么的宝贵和重要,我称之为不可或缺的“亲密接触”。
我觉得,在这一步里,如果能听见妈妈在大叫或是心里在喊:“哇!啊!天哪!”也许是孩子把颜料水全都泼到了纸上;也许是她在往胳臂上画;也许已经在地毯上画,,,,,但一定是孩子在酣畅地游戏状态中正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大人的方式全身心地接触着体会着绘画的“玩具”所带给她的无穷无尽的快乐呢!
第二,涂鸦还是孩子在不断证实自己力量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
我们看到许多孩子用单色的硬笔或油画棒在画线条时,常常会把纸捅破,用毛笔和颜料时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每个孩子的力量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画”一根线,或他们发现自己用了力,线就清晰时,就会再次去用力,当看到线因为自己用了力气而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密密的要成一堆时,心里是快乐的,他以此证实了自己的力量所在,这也体现出孩子的生理和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内在需求。
所以,我经常建议家长给孩子大的纸、厚的纸,让他在有限的纸上能获得空间去“画”出这种力量,如果破了,孩子会有挫败感而回避这种方式的力量表现。在和我们的老主任,著名的画家、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永青老先生的一次谈话中,他对着王一个的几幅涂鸦作品说:“这张是小一点的(见图1),这张是长大了(见图2),这张更大了(见图3),不要看别的,线条就很清楚,力量在变化,也跟着她长大哦”。我认为这是涂鸦的第二步,并称之为“力量演变”。
第三,和语言的表达一样,孩子在涂鸦中言说着许多意向和情感,即内在的心灵语言,也更符合常规涂鸦2-3岁标准的抽象与象征特征。
这时,孩子画出的线条已经少了任意性,而多了方向性,它的轨迹来自孩子的内心,孩子还能够对线的方向说明原因和去向,很清楚地讲出它所代表的是什么,用颜料画出的线或涂抹的色彩也有了更为明晰的象征意义,可以说,这时的画面,无论是其中的线条还是色彩都有了各自的归属,归属到孩子充满变化而需要表达的心灵。
孩子在此时对画面的叙述基本与外部的现实世界没有逻辑性的关联,如王一个对这幅作品中的线条说,这是水流出来了,流到哪里都是,把什么都淹了,还在流呀流,流到天上了(见图4),孩子都喜欢水,还有在尿不湿里水水蔓延淹了小屁屁的感觉,是不是也是她无法言说心里却有感知的经验,或者干脆与此无关,象征了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这些界限不会让我们明确地知晓。
有许多孩子会对着自己画的线条说这是蛇,很多很多的蛇,我们工作室小小组的一些妈妈也有过同样的体会:孩子用小手捏出的第一个泥作品竟然都是蛇(图5)!这里反映的内涵不代表外部世界,而是心灵内在或潜在的意识,即潜意识,甚至还有来自民族基因的“集体潜意识”;王一个也和不少孩子一样,会有自己喜欢的色彩,她画了一块红色,说这是爱爸爸,又在上面画了一团黑,说这是爱妈妈,有时,这些颜色的情感指向又会情绪化(图6),但这些人类共有的情感都会在这一阶段涂鸦中多次被表达。
所以,在欧洲的儿童研究运动开始后,涂鸦期的作品也经常被用来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心理医生让孩子用涂鸦的表达形式来化解在生命初期遭遇的心理困惑与情感危机,这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李文馥研究员几十年来一直通过涂鸦来研究儿童心理问题,并因此而关爱儿童绘画。
我认为这是涂鸦的第三步,称之为“心灵画语”。
请注意,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中的画字,我都打上了“”号,因为,那时的画更多地等同于“划”——游戏或力量显现过程中的动作,动作之后的结果对于孩子不是最重要的,他也不是从结果而是在过程中来感受快乐。而到了第三步,孩子看来同样的动作却有了本质的变化,“划”的结果,那些线条和色彩,有了象征内心世界的特别意义,也因为这些独特的象征又彼此产生关联,形成结构,成为真正的“画”。
所以,我始终认为,涂鸦期的作品是重要的儿童美术作品,可以称为是儿童美术的首要阶段。
我们如果能很清楚地知道了涂鸦阶段的具体特征,就会矫正自己作为成人的态度,如果在这个时候就以孩子画得“象什么”和“是什么”为判断标准,就是荒谬了!
而值得重视的是:涂鸦本应该是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阶段,我们家长不能因为无知或忽视而剥夺了孩子在这个时期的表达权利,我称为孩子的“画语权”。在我的研究中显现,有充分机会体验了涂鸦第一步和第二步过程的孩子,在表达内心时会更加自如和顺利,所以涂鸦期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尤为重要的,也是我们最容易轻视的,以致于大部分孩子缺少这两步的充分而自由的体验,比如,在工作室里的许多孩子,已经是4岁多,或者是5岁了,在上课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就回到了这个“亲密接触”和“力量演变”过程中,如混色、玩水、涂手等等,妈妈们很着急,但我了解的结果是这些孩子正是缺少了这两步,当条件和环境允许时,他们最初级的好奇和游戏快乐释放出来时,一定会回归其中而乐不可支,是在补上了用触觉、知觉和视觉来感受材料特性的那一课。
相反,前两步都经历过的孩子,在进入绘画的状态似乎很不一般,许多妈妈看了王一个的画画时的样子,就非常羡慕,几乎相同的话是:你看她就是有天赋,调色盘多漂亮啊,你看我们那个大,根本不知道画,还在玩颜色呢。其实,不是天赋,是王一个早就玩过了,而且玩得太多太过分了,自然知道了不同的玩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就直接选择达到那个结果的办法了,也就看起来不那么“盲目”。
另外,孩子都有各自的特性,身心发育也有早晚,涂鸦的年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的早,有的晚到4岁,还没有脱离涂鸦期,我认为,这不重要,而是应该尽早地让孩子开始涂鸦,这个开始的时间特别重要。我建议从有抓握能力就可以开始,所以,在我的观点中,把涂鸦期提前了一年,成为1-3岁。而已经错过的,家长们就应尽快给孩子提供条件,去补上这个不能缺少的过程。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

关于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转自新浪早教
从以下几个角度看社会行为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1、人一定的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
儿童要理解社会行为,进行社会判断,认知能力就是必须的基础。为什么弱智儿童都有社会行为方面的障碍?因为他的理解、判断和思维能力差,不足以能够理解正常人的社会行为。边缘智力的儿童和成人在进行较高级的社会行为判断的时候,往往也存在问题。这些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往往总是处在一个正常较低的水平。
对于这两类人来讲,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智力水平与社会行为能力呈高度正相关。肯定是一个线性关系。

2、对于智力在正常中等以上的水平人,智力水平和社会行为能力并不呈高度正相关。或者说IQ在90以上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和智力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我们看到很多高智商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很差。
高智商的人并不一定有很高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很高社会认知能力人,智商都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以上。这和个人的早期经验、适应锻炼、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在较好成长的过程、获得社会经验、较好的文化环境下,也能有较好的社会行为能力。

3、儿童的一定的程度和水平认知发展是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基础。
儿童之间的交往需要进行社会认知和判断,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环境,儿童并没有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认知能力就是解决新问题很重要的基础。如果认知能力发展较差、较慢的孩子,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比如都是6、7岁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去理解他人的心思(心理理论没有发展起来),在解决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就困难。
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很多方面因素。

4、 【是否可以说:“社会性交往”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上有很重要并且很直接的作用】
不能这样认为,社会交往主要促进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对智力结构的其他方面影响并不大。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又会促进社会行为能力。

5、【情商比智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决定作用。】
“情商”并不是心理学的界定,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这仅仅是一种通俗、大众化的说法。对很多工作来讲,社会行为能力更重要,比如营销、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力活动,但是需要很好的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些工作,比如进行数学研究,有关数学的认知、智力能力是极其重要。
所谓的“情商”也包括人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或者说爱的能力。这对个人的生活、家庭、友谊、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

关于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转自新浪早教
从以下几个角度看社会行为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1、人一定的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
儿童要理解社会行为,进行社会判断,认知能力就是必须的基础。为什么弱智儿童都有社会行为方面的障碍?因为他的理解、判断和思维能力差,不足以能够理解正常人的社会行为。边缘智力的儿童和成人在进行较高级的社会行为判断的时候,往往也存在问题。这些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往往总是处在一个正常较低的水平。
对于这两类人来讲,智力水平是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智力水平与社会行为能力呈高度正相关。肯定是一个线性关系。

2、对于智力在正常中等以上的水平人,智力水平和社会行为能力并不呈高度正相关。或者说IQ在90以上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和智力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我们看到很多高智商的人社会行为能力很差。
高智商的人并不一定有很高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很高社会认知能力人,智商都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以上。这和个人的早期经验、适应锻炼、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在较好成长的过程、获得社会经验、较好的文化环境下,也能有较好的社会行为能力。

3、儿童的一定的程度和水平认知发展是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基础。
儿童之间的交往需要进行社会认知和判断,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环境,儿童并没有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认知能力就是解决新问题很重要的基础。如果认知能力发展较差、较慢的孩子,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比如都是6、7岁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去理解他人的心思(心理理论没有发展起来),在解决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就困难。
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很多方面因素。

4、 【是否可以说:“社会性交往”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上有很重要并且很直接的作用】
不能这样认为,社会交往主要促进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对智力结构的其他方面影响并不大。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又会促进社会行为能力。

5、【情商比智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决定作用。】
“情商”并不是心理学的界定,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这仅仅是一种通俗、大众化的说法。对很多工作来讲,社会行为能力更重要,比如营销、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力活动,但是需要很好的社会行为能力。但是有些工作,比如进行数学研究,有关数学的认知、智力能力是极其重要。
所谓的“情商”也包括人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或者说爱的能力。这对个人的生活、家庭、友谊、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童话

幼儿园里的天鹅(06-05-22)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

  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州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家长也认为她有点小题大做。

  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她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这么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那里的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他们解释说,剪去一边翅膀的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在小水塘里的,虽然没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因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而老实地呆在水里。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和智慧。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他们早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这段辩护词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