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童话

幼儿园里的天鹅(06-05-22)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

  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州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家长也认为她有点小题大做。

  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她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这么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那里的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他们解释说,剪去一边翅膀的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在小水塘里的,虽然没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因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而老实地呆在水里。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和智慧。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他们早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这段辩护词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孙瑞雪讲座的笔记

(这是未来妈在今年四月听了孙瑞雪的讲座后整理的,经未来妈授权引用)

周六下午

一、自由的具体表现:

1、儿童拥有能从环境中选择吸引自己事物的自由

2、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不受干扰,这是儿童产生思想的过程。在这个空间中,儿童能够去任何地方,干任何事情。

3、儿童拥有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计策,并自己选择答案的自由。成人至多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但必须让孩子解决问题。

4、儿童有凭自己意志将其发现与人交换或分享的自由。

二、规则:没有规则就产生权力。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使保护全体人权力和自由的共同约定(不是让孩子遵守、大人不遵守的规则——那是权力)。

规则(1)构建了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2)把把握真理的权杖教导每个人(孩子和大人)手中,不给儿童建立规则就是对儿童实施暴力(大人说了算)!(3)规则能够让儿童明确判断自我的行为和未来,成为自我的主人;(4)规则保证儿童在这个环境中能充分享受自由。

三、三条规则

1、尊重自己

2、尊重他人

3、尊重环境

如果觉得难以把握,则具体化为:不伤害健康、不伤害生命、不伤害道德(不是指世俗的道德,后有描述)

蒙式学校具体的规则操作: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但是一定不要责备孩子,不用讲大道理,而是用具体的行为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

2、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不能动;孩子自己的东西归孩子支配;不能威胁、控制别人(身体的或语言的或心理的)

3、不可以打扰别人。最好在孩子要打扰之前抱开他,告诉他“打扰别人不行”即可

4、请归位。但是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下一个工作的专注状态就不要要求孩子把东西归位,因为儿童专注是最高原则,不可打扰。

5、请等待。谁先拿到谁先玩,严禁老师说了算,比如规定一人玩几分钟,因为那时老师在使用权力!而不是孩子可以把握的规则。

6、必须学会向别人道歉,也必须学会要求别人道歉。

四、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

1、明辨是非

2、建立一生的道德概念。而不是建立一时的,比如上课让孩子坐着不许动,那是一时的,太多一时的道德使得孩子失去道德底线。

3、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

4、每次都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不要指责孩子。

5、给孩子建立明确的权利意识。让孩子知道自己有权利,孩子就不会有内心的冲突。

6、发生纠纷时,要倾听全过程,问清缘由。但是千万不要成为裁判员或法官。

7、建立规则要一条一条地建立,不要一下子进行。建议一天要一个星期左右。

周日上午

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这一讲有点像宗教,不信上帝和造化的人恐怕不会接受。

儿童是自然成长的,不是人为的。教育环境越符合人性,孩子成长约好。人教育人的结果就是人类水准的下降。

0-6岁,是儿童构建自我的过程,他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构建上,而不是成人世界的东西上,儿童天然会到一定时期将注意力转移到外面。所以不要把成人的东西过早给与孩子,比如非让孩子和别人打招呼、让孩子跟别人分享。这是的几个法则:

1、工作的法则:工作的法则是儿童所有活动中最重要的法则,是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是有智力目标的过程。但是儿童的工作与成人不同,成人关心结果,儿童工作的目的是完成自我建构,获得满足。

正常化儿童:儿童经由工作的经历可以使某些重大的需要获得满足,而他因此所达到的心智上的平衡与和谐的新情况正是儿童的正常化状态。

2、独立的法则

(1)儿童顺从内在的导引。但是由于儿童需要成人才能生存,承认就会利用这种依赖把孩子引向另一条路上,经由权威的体制创造出工具化的人,失去自我,产生依附。

(2)儿童的独立是从功能上开始,功能独立后走向心理独立,青春期后,走向精神上的独立。

3、注意力的法则。儿童要成长,必须注意力集中。但是成人经常打断干扰他们。

第一阶段:兴趣导致注意力集中,导致新的能力固定在儿童身上(固定在人格过程中)、然后产生概念和经验。

第二阶段:产生理智,由此判断兴趣,儿童冷静而自制,愉悦而且满足

4、意志力的法则

儿童必须借着注意力延长到一定的典,意志力就产生了。意志力的过程:

(1)儿童必须透过与环境有持续性地活动的关系中才会产生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工作,所以必须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

(2)儿童能下定决心执行决定。要把下决定的权利交给儿童!

(3)经过执行决定后,儿童产生内在的利量

5、儿童意志发展的三个阶段

(1)重复一种活动。透过活动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如果这一阶段被打扰,儿童就会产生焦虑。

(2)自我的训练。独立操作让儿童最终产生力量。儿童自发地选择自我训练的生活方式,这是人解放自我的一个标志。儿童有意识地创造自己能力的阶段是创造的开始,儿童开始变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遵循环境对他的限制。

(3)顺从。儿童与生命力和大自然合作,而人类的生病与生辉的延续都必须*着这种合作协调发展。

6、智能的发展。智能是了解生命本质的关键,也是决定生命本质的关键,,是生命的物质体(前面讲的都是灵性的东西)的标志。(因此这么多人关注智力!!)

智能是各种反射式、组合式以及再生式的活动的总和,同时这些活动能促使心智自我构建,同时使它与环境发生关系。

智能开始的过程:儿童发现环境中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些是事物的特质)——感觉,然后知觉、然后组织和整理,最后形成有序的系统,智能状态形成。外在现象就是遇到刺激使得反映的灵敏度。(但不等于要求孩子迅速反映,正常的儿童要有思考和发呆的时间。正常的儿童表现出来是对陌生事物缓慢的反映,他先要安静观察,然后内化,最后才是行动。如果是反应极其机敏的孩子反而可能是有问题的孩子,是被驯化出来的,这点是我根据没记下来的记忆的补充)儿童的正常反应是有秩序地,它不要求环境太富于刺激和变化,否则容易使儿童心智紊乱。

7、自然法则支配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6-9岁)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出现的,是天赋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将食物主要特质抽象化,因此而成功地联合他们的形象,保存在意识的最前面。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的环境必须是美的、和谐的、真实的、有序的,最重要是自由的。环境一定要是真实的(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实物让孩子操作),否则儿童会产生幻觉。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生要求:(1)要有惊人的注意力和全神贯注的能力;(2)要有相当的自主和独立判断的能力;(3)要有期待着随时接纳真理和事实的信心。这些都要求前面的工作状态和自由不受打扰的环境。

这些是课程本身的笔记,孙老师在课堂上举了大量的例子,我根据自己的记忆能写多少写多少吧。

(1)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孩子在幼儿园可以自由自在地呆在任何地方做任何工作而不受老师打扰,包括钻到校长的桌子底下。在家一定要布置一个属于孩子的空间,最好是一间房子,把儿童所需的东西都放在里面,包括电视和DVD,孩子在里面的人和行为不受干扰。这个空间也保证家庭其他地方不被孩子干扰。(规则后面再说)

(2)孩子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自由。一个小小孩,努力开教室的门,但是拧不动,老师应该怎么办?好的老师就是轻轻地帮她拧一点点,估计他的力量可以胜任的程度,就退到后面,由孩子完成拧门和开门的过程。

(3)交换和分享的自由。一个孩子用自己很昂贵的玩具和小朋友换了一个非常不值钱的玩具,家长怎么办?孩子并没有成人对物质金钱价值的考虑,这种社会性的东西等他12岁完成自我建构后自然就会关注。由他去吧!有一天他自己会发现这么做是否对他有损失,尽管这一天可能要等很久。另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孩子把在路上遇见的一个孩子领回家一起玩,后来发现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好,“社会性太重”,孩子如是说。走的时候,妈妈看见社会上的这个孩子把自家的玩具和书背了两大包要走,连忙问:你经过xxx(自己孩子)同意了吗?曰:同意了!问自己的儿子,真的同意了,妈妈想象东西高昂的价值,还是不甘心,问:他说什么时候还了吗?儿子说:他说初二毕业就还!天哪!孩子现在才小学呀!妈妈咬咬牙忍住了。于是损失了两大包书和玩具。过了一年,孩子后悔了,说:真不应该让他拿走那么好的书!然后又安慰自己:这样也好,以后他就不好意思来我家了!:(

(4)规则一定是大人和孩子共同遵守的,如果只有孩子遵守,就是权力,权力产生奴役、产生工具性的人,失去自我的人。幼儿园里规定不能打扰别人,那么老师也不能打扰小朋友,如果打扰了,老师一定要真诚地道歉。我记得我家闺女说在吃饭的时候老师总提醒她别发呆,我问她是不是在发呆,她说:才不是呢!是我在想问题!对于发呆这个问题,后面还要提,孩子发呆对他的成长很重要,这时千万不要打扰!

(5)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环境。一个小朋友从椅子上往下跳,你怎么办?(1)如果不是上课的环境,不会伤害身体、不会伤害生命、不会伤害道德,由他去吧!但是,如果他爬到非常高的地方,的确有严重的危险,大人就赶紧把她抱下来,告诉孩子:这样做会伤害你自己!OK,几次都是这样处理,孩子自然就懂得了。——但是千万不要斥责孩子!或给他讲一堆道理!(当然,对于从多高往下跳没有危险,如果孩子自由发展的话,他自己是知道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呆在一边,悄悄地保护,孩子一旦发现几乎要被摔了很难受,以后就不会跳了)(2)如果是在上课的时候,把他抱到教室外面,告诉他:你在这里的椅子上跳好吗?这样,既保证孩子不打扰别人,又保证孩子活动的自由。

另一个真实例子:一个孩子自己要求理发师理一个非常奇怪的头型,理发师怀疑父母是否会同意,就去问父母,父亲说:不损害生命、不损害健康、不伤害道德,同意!于是理发师给孩子很认真地理了一个玉米头。第二天所有的人都指责这位爸爸给孩子立了那么一个难堪的发型,这位父亲笑着说:这时候最难过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儿子。他的玉米头睡了一个晚上全倒了!这位儿子自此以后再也不理奇怪的头了!

(6)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打人、骂人、威胁别人——你要是不怎么怎么样,我就怎么怎么样、当众抠鼻子等)一个孩子打了另一个孩子,把打人的孩子抱走,陪着他坐在椅子上,让他再有人陪同的情况下失去会儿自由,等孩子平静后,告诉孩子打人不可以,然后请孩子说具体的情况。要他向被打的孩子亲口道歉。对于被打的孩子,老师搂着他,鼓励他:“你跟他说:我要你向我道歉!”如果是个心智比较弱的孩子,可能声音很小,老师接着鼓励:大声点说:请向我道歉!当孩子大声说了,鼓励他:你真勇敢!同样,如果一个孩子威胁另一个孩子,要及时对威胁别人的孩子说:你这是威胁他,威胁别人不可以!请向他道歉!教师所用的概念要准确,这样才能给孩子这些概念的明确含义。

(7)请等待。玩具谁先拿到谁先玩,直到前面的孩子不玩了,后面的孩子才能玩。而不论前面的孩子玩多久。

(8)不要把自己的麻烦加给孩子。一个孩子看见客人用自家的卫生间,就冲过去把灯关了,说:又浪费我家的电!看见电视上演结婚买钻石戒指,就说:钻石的多贵啊!买个金的就可以了,以后我买个金的就行。大家怎么看这个孩子?园长知道了,叫来孩子的妈妈:你家是不是买房了?妈妈承认。原来,是妈妈把买房的压力传导给了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压力传给孩子!孩子还没有到社会化的时候!

(9)发生纠纷时,要倾听全过程,问清缘由。但是不要成为法官。一个老师,蹲在两个孩子中间焦头烂额地听到底是谁先打了谁,孩子都不承认是自己先动手的,周围已经为了一群孩子。园长来了,了解了情况,于是对两个孩子说:打人是不行的,不管是谁先动手。你们现在自己商量解决办法吧!于是两个孩子自己分别承认打人了,互相说了对不起。

(10)两岁的孩子打人,是在排除,产生自我的过程。一个英语外教来到教室,两岁的孩子有的哭,有的拿手打他,一边打一边说:打死你,打死你!这位外交于是这样一边被小小孩打,一边给大些的孩子上课,整整一个月。终于那些小小孩认可了他,直到这时一个排除不掉的人,于是接纳了他!所以,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打人还要仔细研究其背后的原因,然后才知道处和正确处理呢!

(11)让孩子有观察、思考的时间。一个幼儿园为了显示自己有外教,于是让外教坐在门口和每个来的小朋友打招呼,hello,Good morning!,孩子也被要求与他打招呼。每个路过的孩子的家长都生怕失去这个练习机会,一到跟前就催孩子和他打招呼,只有一个孩子,哭着不肯过去,孩子的父亲要打孩子,孙老师过去说:你的孩子是这里最聪明的,因为他发现了不同 ,而且在熟悉前坚决抵制!

另一个真实的例子:孩子到了新的场所,都会在那里愣着,许多家长就催:进去吧,快进去吧!只有一个日本孩子的妈妈退在后面,等孩子看了一阵,然后走过去蹲下来搂着孩子,轻轻地拍着孩子,过了一会儿,孩子自己走了进去!孙园长感叹:日本人又要比我们强大了!

孩子陷入工作后,有时会出现发呆,这是他思想激烈活动的过程,是内化的过程,千万不可以打扰!

(12)一个孩子在入园后半年都在教室外面的楼道里坐着发呆。他的妈妈(世俗的形象非常严重,而且一脸受迫害相)急了:这是什么学校!孩子竟然半年没有进教室老师也不管!于是老师找来孩子:能不能进教室工作一会儿,满足一下你妈妈,然后再出来发呆,满足你自己的需要?孩子愤愤地说:我想了很久,我妈妈就是被我外婆迫害成那样!现在她还要那样迫害我,我才不干呢!具有惊人洞彻力的孩子!

总结:生命的密码需要破译,破译的好,孩子就能获得自我,而自我是什么?自我就是上帝!人如果没有自我,就没有活过!是一个工具的人、被奴役的人,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密码的破译外部取决于环境,爱和自由的环境从外部帮助孩子成长,孩子的需要取决于孩子生命动力本身,不能瞎规范。密码破译的内部过程是孩子的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他们从内部帮助孩子成长。自我形成越好,人的力量越大,否则,孩子就会把精力放在应付外界环境上,失去自我。

经验已经说明,在真正的爱和自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是有力量的孩子,是能洞彻社会的孩子、是顺从自然力量的孩子,使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是和自我在一起不迷失的孩子。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孙瑞雪讲座的笔记

(这是未来妈在今年四月听了孙瑞雪的讲座后整理的,经未来妈授权引用)

周六下午

一、自由的具体表现:

1、儿童拥有能从环境中选择吸引自己事物的自由

2、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不受干扰,这是儿童产生思想的过程。在这个空间中,儿童能够去任何地方,干任何事情。

3、儿童拥有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计策,并自己选择答案的自由。成人至多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但必须让孩子解决问题。

4、儿童有凭自己意志将其发现与人交换或分享的自由。

二、规则:没有规则就产生权力。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使保护全体人权力和自由的共同约定(不是让孩子遵守、大人不遵守的规则——那是权力)。

规则(1)构建了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2)把把握真理的权杖教导每个人(孩子和大人)手中,不给儿童建立规则就是对儿童实施暴力(大人说了算)!(3)规则能够让儿童明确判断自我的行为和未来,成为自我的主人;(4)规则保证儿童在这个环境中能充分享受自由。

三、三条规则

1、尊重自己

2、尊重他人

3、尊重环境

如果觉得难以把握,则具体化为:不伤害健康、不伤害生命、不伤害道德(不是指世俗的道德,后有描述)

蒙式学校具体的规则操作: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但是一定不要责备孩子,不用讲大道理,而是用具体的行为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

2、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不能动;孩子自己的东西归孩子支配;不能威胁、控制别人(身体的或语言的或心理的)

3、不可以打扰别人。最好在孩子要打扰之前抱开他,告诉他“打扰别人不行”即可

4、请归位。但是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下一个工作的专注状态就不要要求孩子把东西归位,因为儿童专注是最高原则,不可打扰。

5、请等待。谁先拿到谁先玩,严禁老师说了算,比如规定一人玩几分钟,因为那时老师在使用权力!而不是孩子可以把握的规则。

6、必须学会向别人道歉,也必须学会要求别人道歉。

四、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

1、明辨是非

2、建立一生的道德概念。而不是建立一时的,比如上课让孩子坐着不许动,那是一时的,太多一时的道德使得孩子失去道德底线。

3、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

4、每次都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不要指责孩子。

5、给孩子建立明确的权利意识。让孩子知道自己有权利,孩子就不会有内心的冲突。

6、发生纠纷时,要倾听全过程,问清缘由。但是千万不要成为裁判员或法官。

7、建立规则要一条一条地建立,不要一下子进行。建议一天要一个星期左右。

周日上午

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这一讲有点像宗教,不信上帝和造化的人恐怕不会接受。

儿童是自然成长的,不是人为的。教育环境越符合人性,孩子成长约好。人教育人的结果就是人类水准的下降。

0-6岁,是儿童构建自我的过程,他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构建上,而不是成人世界的东西上,儿童天然会到一定时期将注意力转移到外面。所以不要把成人的东西过早给与孩子,比如非让孩子和别人打招呼、让孩子跟别人分享。这是的几个法则:

1、工作的法则:工作的法则是儿童所有活动中最重要的法则,是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是有智力目标的过程。但是儿童的工作与成人不同,成人关心结果,儿童工作的目的是完成自我建构,获得满足。

正常化儿童:儿童经由工作的经历可以使某些重大的需要获得满足,而他因此所达到的心智上的平衡与和谐的新情况正是儿童的正常化状态。

2、独立的法则

(1)儿童顺从内在的导引。但是由于儿童需要成人才能生存,承认就会利用这种依赖把孩子引向另一条路上,经由权威的体制创造出工具化的人,失去自我,产生依附。

(2)儿童的独立是从功能上开始,功能独立后走向心理独立,青春期后,走向精神上的独立。

3、注意力的法则。儿童要成长,必须注意力集中。但是成人经常打断干扰他们。

第一阶段:兴趣导致注意力集中,导致新的能力固定在儿童身上(固定在人格过程中)、然后产生概念和经验。

第二阶段:产生理智,由此判断兴趣,儿童冷静而自制,愉悦而且满足

4、意志力的法则

儿童必须借着注意力延长到一定的典,意志力就产生了。意志力的过程:

(1)儿童必须透过与环境有持续性地活动的关系中才会产生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工作,所以必须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

(2)儿童能下定决心执行决定。要把下决定的权利交给儿童!

(3)经过执行决定后,儿童产生内在的利量

5、儿童意志发展的三个阶段

(1)重复一种活动。透过活动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如果这一阶段被打扰,儿童就会产生焦虑。

(2)自我的训练。独立操作让儿童最终产生力量。儿童自发地选择自我训练的生活方式,这是人解放自我的一个标志。儿童有意识地创造自己能力的阶段是创造的开始,儿童开始变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遵循环境对他的限制。

(3)顺从。儿童与生命力和大自然合作,而人类的生病与生辉的延续都必须*着这种合作协调发展。

6、智能的发展。智能是了解生命本质的关键,也是决定生命本质的关键,,是生命的物质体(前面讲的都是灵性的东西)的标志。(因此这么多人关注智力!!)

智能是各种反射式、组合式以及再生式的活动的总和,同时这些活动能促使心智自我构建,同时使它与环境发生关系。

智能开始的过程:儿童发现环境中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些是事物的特质)——感觉,然后知觉、然后组织和整理,最后形成有序的系统,智能状态形成。外在现象就是遇到刺激使得反映的灵敏度。(但不等于要求孩子迅速反映,正常的儿童要有思考和发呆的时间。正常的儿童表现出来是对陌生事物缓慢的反映,他先要安静观察,然后内化,最后才是行动。如果是反应极其机敏的孩子反而可能是有问题的孩子,是被驯化出来的,这点是我根据没记下来的记忆的补充)儿童的正常反应是有秩序地,它不要求环境太富于刺激和变化,否则容易使儿童心智紊乱。

7、自然法则支配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6-9岁)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出现的,是天赋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将食物主要特质抽象化,因此而成功地联合他们的形象,保存在意识的最前面。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的环境必须是美的、和谐的、真实的、有序的,最重要是自由的。环境一定要是真实的(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实物让孩子操作),否则儿童会产生幻觉。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生要求:(1)要有惊人的注意力和全神贯注的能力;(2)要有相当的自主和独立判断的能力;(3)要有期待着随时接纳真理和事实的信心。这些都要求前面的工作状态和自由不受打扰的环境。

这些是课程本身的笔记,孙老师在课堂上举了大量的例子,我根据自己的记忆能写多少写多少吧。

(1)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孩子在幼儿园可以自由自在地呆在任何地方做任何工作而不受老师打扰,包括钻到校长的桌子底下。在家一定要布置一个属于孩子的空间,最好是一间房子,把儿童所需的东西都放在里面,包括电视和DVD,孩子在里面的人和行为不受干扰。这个空间也保证家庭其他地方不被孩子干扰。(规则后面再说)

(2)孩子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自由。一个小小孩,努力开教室的门,但是拧不动,老师应该怎么办?好的老师就是轻轻地帮她拧一点点,估计他的力量可以胜任的程度,就退到后面,由孩子完成拧门和开门的过程。

(3)交换和分享的自由。一个孩子用自己很昂贵的玩具和小朋友换了一个非常不值钱的玩具,家长怎么办?孩子并没有成人对物质金钱价值的考虑,这种社会性的东西等他12岁完成自我建构后自然就会关注。由他去吧!有一天他自己会发现这么做是否对他有损失,尽管这一天可能要等很久。另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孩子把在路上遇见的一个孩子领回家一起玩,后来发现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好,“社会性太重”,孩子如是说。走的时候,妈妈看见社会上的这个孩子把自家的玩具和书背了两大包要走,连忙问:你经过xxx(自己孩子)同意了吗?曰:同意了!问自己的儿子,真的同意了,妈妈想象东西高昂的价值,还是不甘心,问:他说什么时候还了吗?儿子说:他说初二毕业就还!天哪!孩子现在才小学呀!妈妈咬咬牙忍住了。于是损失了两大包书和玩具。过了一年,孩子后悔了,说:真不应该让他拿走那么好的书!然后又安慰自己:这样也好,以后他就不好意思来我家了!:(

(4)规则一定是大人和孩子共同遵守的,如果只有孩子遵守,就是权力,权力产生奴役、产生工具性的人,失去自我的人。幼儿园里规定不能打扰别人,那么老师也不能打扰小朋友,如果打扰了,老师一定要真诚地道歉。我记得我家闺女说在吃饭的时候老师总提醒她别发呆,我问她是不是在发呆,她说:才不是呢!是我在想问题!对于发呆这个问题,后面还要提,孩子发呆对他的成长很重要,这时千万不要打扰!

(5)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环境。一个小朋友从椅子上往下跳,你怎么办?(1)如果不是上课的环境,不会伤害身体、不会伤害生命、不会伤害道德,由他去吧!但是,如果他爬到非常高的地方,的确有严重的危险,大人就赶紧把她抱下来,告诉孩子:这样做会伤害你自己!OK,几次都是这样处理,孩子自然就懂得了。——但是千万不要斥责孩子!或给他讲一堆道理!(当然,对于从多高往下跳没有危险,如果孩子自由发展的话,他自己是知道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呆在一边,悄悄地保护,孩子一旦发现几乎要被摔了很难受,以后就不会跳了)(2)如果是在上课的时候,把他抱到教室外面,告诉他:你在这里的椅子上跳好吗?这样,既保证孩子不打扰别人,又保证孩子活动的自由。

另一个真实例子:一个孩子自己要求理发师理一个非常奇怪的头型,理发师怀疑父母是否会同意,就去问父母,父亲说:不损害生命、不损害健康、不伤害道德,同意!于是理发师给孩子很认真地理了一个玉米头。第二天所有的人都指责这位爸爸给孩子立了那么一个难堪的发型,这位父亲笑着说:这时候最难过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儿子。他的玉米头睡了一个晚上全倒了!这位儿子自此以后再也不理奇怪的头了!

(6)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打人、骂人、威胁别人——你要是不怎么怎么样,我就怎么怎么样、当众抠鼻子等)一个孩子打了另一个孩子,把打人的孩子抱走,陪着他坐在椅子上,让他再有人陪同的情况下失去会儿自由,等孩子平静后,告诉孩子打人不可以,然后请孩子说具体的情况。要他向被打的孩子亲口道歉。对于被打的孩子,老师搂着他,鼓励他:“你跟他说:我要你向我道歉!”如果是个心智比较弱的孩子,可能声音很小,老师接着鼓励:大声点说:请向我道歉!当孩子大声说了,鼓励他:你真勇敢!同样,如果一个孩子威胁另一个孩子,要及时对威胁别人的孩子说:你这是威胁他,威胁别人不可以!请向他道歉!教师所用的概念要准确,这样才能给孩子这些概念的明确含义。

(7)请等待。玩具谁先拿到谁先玩,直到前面的孩子不玩了,后面的孩子才能玩。而不论前面的孩子玩多久。

(8)不要把自己的麻烦加给孩子。一个孩子看见客人用自家的卫生间,就冲过去把灯关了,说:又浪费我家的电!看见电视上演结婚买钻石戒指,就说:钻石的多贵啊!买个金的就可以了,以后我买个金的就行。大家怎么看这个孩子?园长知道了,叫来孩子的妈妈:你家是不是买房了?妈妈承认。原来,是妈妈把买房的压力传导给了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压力传给孩子!孩子还没有到社会化的时候!

(9)发生纠纷时,要倾听全过程,问清缘由。但是不要成为法官。一个老师,蹲在两个孩子中间焦头烂额地听到底是谁先打了谁,孩子都不承认是自己先动手的,周围已经为了一群孩子。园长来了,了解了情况,于是对两个孩子说:打人是不行的,不管是谁先动手。你们现在自己商量解决办法吧!于是两个孩子自己分别承认打人了,互相说了对不起。

(10)两岁的孩子打人,是在排除,产生自我的过程。一个英语外教来到教室,两岁的孩子有的哭,有的拿手打他,一边打一边说:打死你,打死你!这位外交于是这样一边被小小孩打,一边给大些的孩子上课,整整一个月。终于那些小小孩认可了他,直到这时一个排除不掉的人,于是接纳了他!所以,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打人还要仔细研究其背后的原因,然后才知道处和正确处理呢!

(11)让孩子有观察、思考的时间。一个幼儿园为了显示自己有外教,于是让外教坐在门口和每个来的小朋友打招呼,hello,Good morning!,孩子也被要求与他打招呼。每个路过的孩子的家长都生怕失去这个练习机会,一到跟前就催孩子和他打招呼,只有一个孩子,哭着不肯过去,孩子的父亲要打孩子,孙老师过去说:你的孩子是这里最聪明的,因为他发现了不同 ,而且在熟悉前坚决抵制!

另一个真实的例子:孩子到了新的场所,都会在那里愣着,许多家长就催:进去吧,快进去吧!只有一个日本孩子的妈妈退在后面,等孩子看了一阵,然后走过去蹲下来搂着孩子,轻轻地拍着孩子,过了一会儿,孩子自己走了进去!孙园长感叹:日本人又要比我们强大了!

孩子陷入工作后,有时会出现发呆,这是他思想激烈活动的过程,是内化的过程,千万不可以打扰!

(12)一个孩子在入园后半年都在教室外面的楼道里坐着发呆。他的妈妈(世俗的形象非常严重,而且一脸受迫害相)急了:这是什么学校!孩子竟然半年没有进教室老师也不管!于是老师找来孩子:能不能进教室工作一会儿,满足一下你妈妈,然后再出来发呆,满足你自己的需要?孩子愤愤地说:我想了很久,我妈妈就是被我外婆迫害成那样!现在她还要那样迫害我,我才不干呢!具有惊人洞彻力的孩子!

总结:生命的密码需要破译,破译的好,孩子就能获得自我,而自我是什么?自我就是上帝!人如果没有自我,就没有活过!是一个工具的人、被奴役的人,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密码的破译外部取决于环境,爱和自由的环境从外部帮助孩子成长,孩子的需要取决于孩子生命动力本身,不能瞎规范。密码破译的内部过程是孩子的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他们从内部帮助孩子成长。自我形成越好,人的力量越大,否则,孩子就会把精力放在应付外界环境上,失去自我。

经验已经说明,在真正的爱和自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是有力量的孩子,是能洞彻社会的孩子、是顺从自然力量的孩子,使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是和自我在一起不迷失的孩子。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敏感期

—-摘自《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 孙瑞雪

0-2岁半
视觉——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听觉——喜欢处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玩水、玩沙——水、沙对儿童的吸引力可长达12年,在生命的头6年表现最强烈。
审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2岁半-3岁
建立概念——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
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3岁-4岁
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重垒,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语言——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追求完美——从审美发展到了对事物完美的追求。执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总是手拉手一起走来。
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逻辑思维——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

4岁-5岁
婚姻——人际关系敏感期度过后才真正展开。最早要和父母结婚,之后会“爱”上一个伙伴。
出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这是儿童安全感最早的来源。
情感——人仅开始表达情感,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
人际关系——人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开始相互依恋。
审美——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数学概念——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兴趣。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
身份确认——开始崇拜某一偶像,积累未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性别——对性别以及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基本来自于观察,如同认识眼、鼻、口一样,态度很客观。
绘画、认字、音乐

5-6岁
婚姻——5岁以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书写——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
数学逻辑——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社会性兴趣——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
动植物、实验、收集——开始热烈地吸收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6岁以上
一些螺旋状敏感期,伴随着孩子一直成长到12岁。如绘画、音乐、语言、审美、对空间的认识、人际关系、秩序、独立,等等。除此之外,孙瑞雪的教育团队还发现,小学的孩子开始明显表现出理财的兴趣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趋势。

这是一个易于识别、便于操作的孩子正常行为的列表。立此存照。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敏感期

—-摘自《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 孙瑞雪

0-2岁半
视觉——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听觉——喜欢处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玩水、玩沙——水、沙对儿童的吸引力可长达12年,在生命的头6年表现最强烈。
审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2岁半-3岁
建立概念——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
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3岁-4岁
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重垒,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语言——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追求完美——从审美发展到了对事物完美的追求。执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总是手拉手一起走来。
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逻辑思维——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

4岁-5岁
婚姻——人际关系敏感期度过后才真正展开。最早要和父母结婚,之后会“爱”上一个伙伴。
出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这是儿童安全感最早的来源。
情感——人仅开始表达情感,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
人际关系——人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开始相互依恋。
审美——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数学概念——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兴趣。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
身份确认——开始崇拜某一偶像,积累未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性别——对性别以及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基本来自于观察,如同认识眼、鼻、口一样,态度很客观。
绘画、认字、音乐

5-6岁
婚姻——5岁以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书写——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
数学逻辑——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社会性兴趣——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
动植物、实验、收集——开始热烈地吸收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6岁以上
一些螺旋状敏感期,伴随着孩子一直成长到12岁。如绘画、音乐、语言、审美、对空间的认识、人际关系、秩序、独立,等等。除此之外,孙瑞雪的教育团队还发现,小学的孩子开始明显表现出理财的兴趣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趋势。

这是一个易于识别、便于操作的孩子正常行为的列表。立此存照。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一篇孙瑞雪的文章

每当童话给我更大的挑战的时候,我就需要充充电。以下为引文(部分删节):
我想,对父母最大的帮助莫过于帮助他们孩子的生命顺利成长!愿望和现实之间,有一段漫长的空间距离,这个距离在时间上有18年之久,而最艰难的是头6年。
现实情况是你现在就能判断出,一个孩子的未来会拥有什么。

我举几个例子由你来判断这些孩子将来能获得什么。
例一:
一个孩子在沙滩上玩耍,他修了一个长城,还有一个城堡。老师问:没有骑兵吗?孩子指着说:在这里。他手指的方向是城堡。老师问:城堡怎么没有门?他答:骑兵他们害怕,不敢出来。
这个没有门的城堡是孩子精神上的避难所,孩子根本没能建立起安全感。生命的最早期,安全感是儿童最需要的。父母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未能给他建立,您又如何让他去赢得那四样东西(智慧,财富,健康,幸福)呢?
例二:
“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孙悟空”
“我也叫孙悟空”
“不许你叫孙悟空”
动手打,边说边打,“我要打死你,我爸爸很厉害的。我叫我爸爸用鞭子打死你……”
常在家中接触暴力,父亲是权威的象征,自我未形成,心理能量弱——这就是我们可以看见的留在孩子身上的映射。

例三:
男孩子做在凳子上,吃大拇指,老师过来问:“你想不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啪,一巴掌打掉老师的眼镜,说:“我是警察,我爸爸也是警察,我们全家都是警察。”
这是一个对成人世界有着巨大的恐惧和敌视,精力都放在防御上的孩子。
例四:
一个6岁的男孩来到学校,几天后,他母亲问我怎样帮助他的数学心智,我说,他可能一生都不会拥有这样的心智了。在我的观察中,男孩的数学心智根本就被破坏了,或是说在建构的过程中出了问题了。现在这个男孩14岁,初二,数学一塌糊涂。举这个例子是想说0——6岁是建构心智的年龄,如果在这个阶段未能建立心智,又用什么去吸收知识呢?
一生的成长关键在头6年。如果头6年出了问题,后6年改变的机会就会很小,再过6年去寻求改变,那几乎就是奇迹了。因为既然做父母的能造成6岁前的问题,6岁后的问题一定是顺理成章的。一群四年级的孩子们讨论父母,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成人是不可改变的——多么本质的评价啊!
再回到例子里的那些孩子身上吧。这些孩子的共同特征是无法将注意力投放到心智形成上。原因自然是多种多样的。部分孩子将精力放在个人早期成长的基本需求上,部分孩子把精力放在了对环境的防御上。基本上是这两种,而这不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本质上来讲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成人。我举例并不想让您从例子中判断您的孩子,而是期望您把握原则。原则总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适用的。

因此,我同您共同分享的第一个内容是:如果您愿望很好,您就必须关注孩子成长的法则,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爱。您必须知道0—3岁、3—6岁、6—12岁、12—18岁的孩子在生理、心理、精神上是如何成长的,对您的孩子什么是最重要的,把0—18岁看成一个连续成长的过程,这非常有必要。例如:如果您不能在0—6岁给您的孩子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我很难想象一个把大量精力放在获取这些基本需求,放在防御和敌对中的孩子该如何建构他的自我和心智,同其他正常的孩子相比,他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一过程,也因此丧失了将来做成人所需的基本的能力。所以,至此以后的一切都是枉然的了,而此时您也许认为知识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因为您很快会发现,您的做法严重时甚至会让孩子自闭。
所以建议是:您必须了解,才能给予。
第二个问题是:您必须了解和明白的是教育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种文化。这很重要,否则您就达不到您的目的。例如:中国文化导致绝大多数的父母认为,从小就学所谓的知识是最重要的。实际父母这样的观念来自于自身的不安全感和社会也没给人带来安全感的焦虑。其中也包括对爱的不同看法和理解。教育文化像一个巨大的洪流,在这种文化中有对未来的恐惧、巨大的不安全感、不信任和急功近利。如果您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就很容易被这洪流冲着走,对于孩子漫长的成长来讲,您将可能无法扮演一个帮助他、陪伴他慢慢成长的角色,而是孩子的施害者。
第三个问题是:您必须解决您自己的问题。那些有暴力的孩子父母必有暴力的一面;那些没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也必缺乏安全感;那些寻求关注和无法同他人相处的孩子,父母也必定是这样。您无须告诉您的孩子应该怎样,您要做的是改变您自己,不让您自己成为您童年的俘虏,最终不让您孩子成为您童年的俘虏。您必须改变您,再改变您,让您的生活建构起真正的品质,让您的精神更加积极和愉悦。
我和无数的妈妈一样,由自己带孩子。首先我要说的是带孩子很累,带出一个正常的孩子一定是苦多于乐,照顾孩子每时每刻的艰辛是不必多言的,但您还是情愿拥有孩子。我问一位妈妈,她说:“如果让我再选择,我还是要选择孩子。他让我成长,让我努力工作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阶层;让我的意识不断升华,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为了他,我必须注意我的语言、行为,我必须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长期的积累,那些良好的品质就固定在我的身上。当然,我还必须思考现有的很多问题。关注他每月的成长变化,排除谬误,保证他的成长不偏离那条道,我又被推到了独立、判断、思考的道路上。没有他,我会很懒惰,而乐于享受生活。他迫使我成长得很累,但共同成长给了我喜悦。”她爱她的孩子,问题的关键是,她会爱她的孩子。这一点是我最应该同您分享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说自己爱孩子,但是当您问她孩子的情况时,她几乎是一无所知。愿望是爱孩子,行动却是不付出,这不是爱,只是爱的情绪。大部分父母往往都是透过孩子爱自己。
第四个问题,大概也是最难以做到的问题:把“爱、自由、规则”给予孩子。实际身为父母,如果您正常成长过来,您就天然拥有了了解孩子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几乎都不是。我们可能根本无时间去了解孩子,最直接、最省力的方法就是给予孩子“爱和自由”以及“规则”,您的孩子就有了基本成长的保证。因为自由保证了孩子心智成长的空间,给了孩子智能;而爱给了孩子心灵;规则节约了孩子和您的人生成本。
爱和自由的基本保证是规则,规则必须是大家遵守,只要往前迈一步,规则就替代了权力—也就是家长制。这就是规则的意义。规则是:一、尊重他人;二、尊重环境;三、尊重自己。这个规则适用于0—6岁,规则将儿童从权威中解放了出来,也建立了极为良好的个人准则和社会准则,是未来的基础。

PS. 今天得知小其妈妈在北京的工作室,感觉真的是很幸运。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所受到的教育基本上是流水线式的,等到自己成为父母时尝试突破却不知道如何进行。幸好有先行者,她们真正关注孩子,她们带着我们,带着孩子们,在前进。我们是幸运的。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一篇孙瑞雪的文章

每当童话给我更大的挑战的时候,我就需要充充电。以下为引文(部分删节):
我想,对父母最大的帮助莫过于帮助他们孩子的生命顺利成长!愿望和现实之间,有一段漫长的空间距离,这个距离在时间上有18年之久,而最艰难的是头6年。
现实情况是你现在就能判断出,一个孩子的未来会拥有什么。

我举几个例子由你来判断这些孩子将来能获得什么。
例一:
一个孩子在沙滩上玩耍,他修了一个长城,还有一个城堡。老师问:没有骑兵吗?孩子指着说:在这里。他手指的方向是城堡。老师问:城堡怎么没有门?他答:骑兵他们害怕,不敢出来。
这个没有门的城堡是孩子精神上的避难所,孩子根本没能建立起安全感。生命的最早期,安全感是儿童最需要的。父母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未能给他建立,您又如何让他去赢得那四样东西(智慧,财富,健康,幸福)呢?
例二:
“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孙悟空”
“我也叫孙悟空”
“不许你叫孙悟空”
动手打,边说边打,“我要打死你,我爸爸很厉害的。我叫我爸爸用鞭子打死你……”
常在家中接触暴力,父亲是权威的象征,自我未形成,心理能量弱——这就是我们可以看见的留在孩子身上的映射。

例三:
男孩子做在凳子上,吃大拇指,老师过来问:“你想不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啪,一巴掌打掉老师的眼镜,说:“我是警察,我爸爸也是警察,我们全家都是警察。”
这是一个对成人世界有着巨大的恐惧和敌视,精力都放在防御上的孩子。
例四:
一个6岁的男孩来到学校,几天后,他母亲问我怎样帮助他的数学心智,我说,他可能一生都不会拥有这样的心智了。在我的观察中,男孩的数学心智根本就被破坏了,或是说在建构的过程中出了问题了。现在这个男孩14岁,初二,数学一塌糊涂。举这个例子是想说0——6岁是建构心智的年龄,如果在这个阶段未能建立心智,又用什么去吸收知识呢?
一生的成长关键在头6年。如果头6年出了问题,后6年改变的机会就会很小,再过6年去寻求改变,那几乎就是奇迹了。因为既然做父母的能造成6岁前的问题,6岁后的问题一定是顺理成章的。一群四年级的孩子们讨论父母,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成人是不可改变的——多么本质的评价啊!
再回到例子里的那些孩子身上吧。这些孩子的共同特征是无法将注意力投放到心智形成上。原因自然是多种多样的。部分孩子将精力放在个人早期成长的基本需求上,部分孩子把精力放在了对环境的防御上。基本上是这两种,而这不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本质上来讲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成人。我举例并不想让您从例子中判断您的孩子,而是期望您把握原则。原则总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适用的。

因此,我同您共同分享的第一个内容是:如果您愿望很好,您就必须关注孩子成长的法则,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爱。您必须知道0—3岁、3—6岁、6—12岁、12—18岁的孩子在生理、心理、精神上是如何成长的,对您的孩子什么是最重要的,把0—18岁看成一个连续成长的过程,这非常有必要。例如:如果您不能在0—6岁给您的孩子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我很难想象一个把大量精力放在获取这些基本需求,放在防御和敌对中的孩子该如何建构他的自我和心智,同其他正常的孩子相比,他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一过程,也因此丧失了将来做成人所需的基本的能力。所以,至此以后的一切都是枉然的了,而此时您也许认为知识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因为您很快会发现,您的做法严重时甚至会让孩子自闭。
所以建议是:您必须了解,才能给予。
第二个问题是:您必须了解和明白的是教育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种文化。这很重要,否则您就达不到您的目的。例如:中国文化导致绝大多数的父母认为,从小就学所谓的知识是最重要的。实际父母这样的观念来自于自身的不安全感和社会也没给人带来安全感的焦虑。其中也包括对爱的不同看法和理解。教育文化像一个巨大的洪流,在这种文化中有对未来的恐惧、巨大的不安全感、不信任和急功近利。如果您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就很容易被这洪流冲着走,对于孩子漫长的成长来讲,您将可能无法扮演一个帮助他、陪伴他慢慢成长的角色,而是孩子的施害者。
第三个问题是:您必须解决您自己的问题。那些有暴力的孩子父母必有暴力的一面;那些没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也必缺乏安全感;那些寻求关注和无法同他人相处的孩子,父母也必定是这样。您无须告诉您的孩子应该怎样,您要做的是改变您自己,不让您自己成为您童年的俘虏,最终不让您孩子成为您童年的俘虏。您必须改变您,再改变您,让您的生活建构起真正的品质,让您的精神更加积极和愉悦。
我和无数的妈妈一样,由自己带孩子。首先我要说的是带孩子很累,带出一个正常的孩子一定是苦多于乐,照顾孩子每时每刻的艰辛是不必多言的,但您还是情愿拥有孩子。我问一位妈妈,她说:“如果让我再选择,我还是要选择孩子。他让我成长,让我努力工作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阶层;让我的意识不断升华,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为了他,我必须注意我的语言、行为,我必须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长期的积累,那些良好的品质就固定在我的身上。当然,我还必须思考现有的很多问题。关注他每月的成长变化,排除谬误,保证他的成长不偏离那条道,我又被推到了独立、判断、思考的道路上。没有他,我会很懒惰,而乐于享受生活。他迫使我成长得很累,但共同成长给了我喜悦。”她爱她的孩子,问题的关键是,她会爱她的孩子。这一点是我最应该同您分享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说自己爱孩子,但是当您问她孩子的情况时,她几乎是一无所知。愿望是爱孩子,行动却是不付出,这不是爱,只是爱的情绪。大部分父母往往都是透过孩子爱自己。
第四个问题,大概也是最难以做到的问题:把“爱、自由、规则”给予孩子。实际身为父母,如果您正常成长过来,您就天然拥有了了解孩子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几乎都不是。我们可能根本无时间去了解孩子,最直接、最省力的方法就是给予孩子“爱和自由”以及“规则”,您的孩子就有了基本成长的保证。因为自由保证了孩子心智成长的空间,给了孩子智能;而爱给了孩子心灵;规则节约了孩子和您的人生成本。
爱和自由的基本保证是规则,规则必须是大家遵守,只要往前迈一步,规则就替代了权力—也就是家长制。这就是规则的意义。规则是:一、尊重他人;二、尊重环境;三、尊重自己。这个规则适用于0—6岁,规则将儿童从权威中解放了出来,也建立了极为良好的个人准则和社会准则,是未来的基础。

PS. 今天得知小其妈妈在北京的工作室,感觉真的是很幸运。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所受到的教育基本上是流水线式的,等到自己成为父母时尝试突破却不知道如何进行。幸好有先行者,她们真正关注孩子,她们带着我们,带着孩子们,在前进。我们是幸运的。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美教育差异

这些文字是在早教论坛上看到的,作者everest。之所以放到这里是因为如下一些原因: 1. 写得非常好,有些部分是我没有想到过的,有些地方是我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的。而更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我时时提醒自己的。 2. 这些文章时间比较久了,2003年的左右的,刨出来不容易,所以存在这里。

  我看中美初级教育

  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在我看来,最大的是教育目的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建设国家的人才,而美国教育是为了培养有常识,能够在社会里与其它人合作与共处的公民。正因为此,中国的中小学里教材程度深,涵盖面小,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最大任务。而美国的学校里,教材涵盖面广,每一科都教得不深。谁要是有能力,老师会推荐他去特长学校,会推荐他去大学选课。学校里什么都教,怎样应付紧急情况,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甚至怎样避孕怎样防爱滋病都教。中美的第二个差异,在于教知识还是教能力的差异,这点现在讨论的人很多。第三个差异,在于教育体系的差异。美国大学多,谁都能上,中国高等教育至今还只是少数人的特权。第四个差异,在于教育观念的差异,中国人以前是考科举,现在是考大学,一定要念到最高层才罢休。有人说如果中国人人都能上大学,高考就不会再是教育的指挥棒了。我看未必。等到人人能上大学的时候,还会争着进北大清华,还会争着考研。多受教育总是好的,但把上大学当成受教育的唯一方法,不免使人觉得有本末倒置之感。美国人绝没把教育看得这么重要。在很多美国人心目中,受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学到本事能过上好生活才是目的。所以美国人虽也都觉得上大学好,也并不把它看得生死攸关。有不少人就上家附近的普通大学甚至社区学院,也有不少人先工作,过几年攒了些钱,也更明白自己想学什么,再进大学。

  当然差异远不止这些,我只是捡一些大家谈的比较少的说说。

  这些差异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第一,中国的教育培养出了更多的高级人才。当然为什么很多高级人才最终去了美国是另一回事。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引进的人才,是因为他们本国的教育体系不能提供足够的人才。第二,美国自己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中,有创造性的人很多。而中国去美国的高级人才中创造性人才不多(当然不是说没有,只是比例低而已)。我在美国读书做研究,听到一些美国科学家对中国人的评价,也亲眼看到一些事例:有不少中国人,你给他一个科研项目,他会完成得很好,因为他比美国人勤奋和有更扎实的功底,但你让他自己想一个有价值的项目,他想不出。第三,美国普通人的数理化基本功很差,有人大学毕业分数加减法还算不好。但他们知识面很广,也有读书读报的习惯。读到什么消息–环境保护,基因技术,等等–也能自己思考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美国的选举,不管是选总统选议员,还是老百姓对各种提案(包括是否应该取消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利或同性恋者能否结婚)进行表决,靠的就是这些能够掌握信息和对事物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而在中国,读书成了任务,而不是乐趣。很多学生一出校门就再也不看书了,而他们在学校学的那些数理化也没在他们的生活里起什么作用。第四,美国的中学毕业生比中国的中学毕业生成熟—我是说在心理上。美国的中学毕业生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更清楚,也具备与人交往和处世的能力。

  如果有人让我选择是愿意在美国还是愿意在中国受教育(在这里我是指中小学教育),我想:如果我很聪明,将来想当科技人员,我会选择中国;否则,我选择美国。

  从”哈佛女孩”谈开去—-教育与人生,父母与孩子

  老在坛子里晃悠的网友们也许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与一网打不尽在”哈佛女孩”这个话题上争论过一阵。当时我的一个观点是:不管这本书有没有价值,拿考上了哈佛来说事实在没意思。一网打不尽则说,这是这本书的卖点,要不说哈佛,会有那么多人看吗?而我觉得这正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刚才看见南南妈贴的网友对这本书的评论,不禁又想了很多。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想了即写,难免粗糙,权当抛砖引玉吧。

  第一,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对名校那么钟情。我在这里拿中国人与美国人比一比,不为别的,只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里我也就对这两国人了解比较多。美国人上大学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各有各的阳关道—-有人进名校,也有人就上便宜的公立学校和社区大学。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关于上什么样的大学的态度上最大的差异是美国人讲实际,中国人爱脸面。中国人进了名校父母都跟着脸上有光,搞不好还能出本书—-而很少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进这所学校?它对我的意义是什么”。美国人在申请大学的时候,除了学校的名声之外,还要考虑很多东西:学校的课程设置适合我的兴趣特点吗?教授是否重视教学(美国很多大学里教授以研究为主,对教学常常敷衍了事)?学费贵吗?我是否喜欢学校所在的城市?学校里课余生活丰富吗?美国人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是看别人怎么选,而是看哪所学校最适合自己。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个很著名的科学家,四十多岁已经当上了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他上的大学,我在认识他以前根本没听说过。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对自己当时的生活非常满意,他说:”我中学毕业的时候成绩虽然好,但没什么见识,也就是个乡巴佬,要是去了名牌学校,教授跟同学都牛B哄哄的,我没准一自卑,就什么也没学成;而我去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老师平易近人,同学之间也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压力,我这才得以以轻松的心理和适合自己的节奏学完了大学的功课。”在我看来,这就是不盲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很多美国人在上大学时还要算经济帐:自己就有这么些钱,交给哪所学校最合算。美国有些媒体还专门搞一些排名榜,评选最”值”的大学—-如果你只有五千块钱,那么你应该考虑以下若干所大学;如果你有两万块钱,那么你应该考虑以下若干所大学……量力而行。相比之下,中国那么多贫困生放着国家补贴的农林地矿师范院校不考,非要考北大清华,然后满社会去要爱心,这在美国只会让人当笑话讲。

  第二,我们是为自己生活还是为别人生活。说到脸面,就得说说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脸面。多少年来孩子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孩子在学校挨批评家长的反应往往是”真给我丢脸”。为什么中国人干什么事都得考虑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我想不好。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美国人比较自由,比较自信,自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去作了。而中国人一直以来很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社会也对不随大流的人没有宽容,搞的我们也不会选择了。说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其实我们怕的就是别人说。自己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连自己都不放心这条路是否真的那么好,还是得大伙说好才安心。

  第三,孩子是父母生活的延续吗?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孩子的意志应该独立于父母的意志。很多父母很自然地把自己没达到的理想加在孩子身上:自己没上大学,孩子一定得上;自己想学乐器没有条件,所以给孩子买钢琴……但是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很少有人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父母的理想。父母就算在孩子小时能够硬逼着孩子遵从自己的意志,孩子将来长大了还是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我的大学同学一多半都出洋留学了(也有几个进了哈佛),但现在90%以上都改行了,有的从商有的学了艺术,也有人当了家庭妇女。很多人的共同感受,是这么多年来随着大流随着父母的要求好好念书,从中学到名牌大学,再到名牌研究院,现在停下来一想,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别处。

  第四,不要放弃自己的生活。中国父母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将来就看孩子的了。其实,很多时候这只是父母没有毅力和勇气完善自我的一种托辞—-督促别人进步比督促自己进步容易得多。你的理想如果是想当爱因斯坦,那谁也帮不了你,但大多数的理想都不受年龄限制。我在美国见过七十多岁老头学五、六门外语,见过有人从六十岁起练长跑目标是要跑马拉松,听说过一个邮递员—-他的理想是登上珠穆朗玛峰。他是个单身父亲,一个人打两份工,除了养家还要攒登山的钱,还要练身体。第一次登珠峰没有成功,回来后攒了几年钱他又去了。1996年,他四十六岁时,终于登上了峰顶,却在下山途中突遇恶劣天气而摔死了。但是他毕竟有理想,也用自己的一生为之努力了。我们坐在自己家客厅里说”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的时候,应该想想:为什么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我们希望我们这一辈子是什么样?我们是三十、四十、还是五十岁了?难道真的来不及实现我们的理想了吗?

  人生观,是个难题

  我们很多人过日子都过得很盲目,也可以说没有独立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也同意你说的,原因跟我们的社会一直是个集权社会有关。我们这一代的福气是在于我们遇到了改革开放,有了我们的父辈完全没想像到的自由;但我们这一代又失去了社会加在我们的前辈头上的生活准则,一下子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和自己孩子的生活道路,很有无所适从之感。坛子里的父母们基本上都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爱思考,观念都很新,尚且有无所适从之感,中国社会里平均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我今天看见报纸上的一个故事叫”我妈要我上哈佛”,说是北京一个小学生的父母把孩子送到一个离家比较远而质量好的学校去念书。为了节省路上时间,他父母在学校旁边又租了房,他妈妈每天给他在那儿做饭,陪他学习,告诉这孩子说:今后这十二年,爸妈就陪着你拼了,一定要考上哈佛。你说我看了这故事有多伤心!居然就有这么盲目的家长。我真想当面问问这小孩的父母:你们知不知道这世界上比哈佛好或跟哈佛一样好的学校还有很多?再说,有什么东西是只能在哈佛这种档次的学校里才学得到?你们孩子这十二年会丢掉多少孩子应有的乐趣、丢掉多少学习其它东西的机会?而到头来如果他没考上哈佛又怎么办?一个人只活一次,我们做父母的,在替孩子做决定的时候,应该多想一想,多问些为什么,如果如此盲目,孩子太可怜了。

  人生观这个难题,几千年来不知难倒了多少英雄好汉。世界上那么多宗教的存在,原因之一就是宗教给人精神寄托,给人的生命一种超出个人之外的意义。人的生命,说穿了其实很渺小、很没有意义,在自然界里一个人的生命与一只蚂蚁的生命并无不同,但人类有超出其他任何生物的智慧,生命的没有意义对于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事,于是人类千百年来使劲给自己的生命寻找一种高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当然这种探索得是先吃饱了、而且要有一定的知识、见识和思考能力才有劲想。而且有时候大环境给人的生活赋予了意义,比如在外族入侵、或是国家急待建设之际。我们的前辈们生活的意义就是被环境赋予的。到了我们这一代,生活富足起来,国家安定,我们就有必要也有条件想自己的人生观了。我们现在其实和六十年代的美国有相似之处—-那时年轻人们的吸毒、性解放等是很多人不喜欢的,但这些其实是那一代人探索人生意义的一部分。我本人就被他们尝试新的生活方式、试图找出生活意义的认真精神而感动。

  中国的情况跟西方还有所不同,那就是我们的社会中一直缺少个人自由,几千年来好像总是由很少的几个头脑替所有人思考,人生观的问题也因此被简化了。我小的时候就常在政治课上听老师讲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其实我上的中学蛮开放的,还给我们讲过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没有人告诉过我要自己寻找生活的意义。我记得1986年吧,读到一部苏联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书中一个女中学生问她的同学对幸福的理解,同学说:幸福就是为苏维埃祖国服务。而这个女生笑了笑说:”你说的是义务,我问的是幸福。”当时我被深深震动。今天中国的社会已经比那时开放了许多,但个人自由仍然很少。由官方加给个人的信条越来越少,但个人在不自觉地给自己和别人套枷锁。比如说很多人在生活中也就是随大流,这固然没有什么不对,就象昆昆妈所说,愿意随大流的人就是有这个权利。但如果多想一想自己到底想在生活中得到什么,而不是看见别人有什么就也要什么,人的生活也许会变得更不盲目。再比如说中国社会目前物欲横流,引起很多知识分子的担忧,许多人大声痛斥,大声疾呼,但其实这些知识分子也并没有权利让大家在人生观上向他们看齐。中国人现在能够选择自己追求什么,即使大多数人选择了钱,比起由社会中的精英给大家选择,仍然是一种进步。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生活目的都很简单,无非是舒适的生活和温暖的家庭,更高层次上的追求,比如张教授提到的继承和发扬人类的文化,只有很少人想这些事,但很多人都在做。有些人是通过自己的职业,比如科学家和艺术家,有些人是通过自己的爱好,比如读书、旅游。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怎么过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只要不犯法,他怎么选择都行。

  但是做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与我们有相同的价值观,这就象在社会上,虽然我们知道别人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还是更喜欢那些与我们的选择相同的人。象我自己,虽然口头上说要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也总不免有时想到,他要是当科学家就好了,他要是想当兵可怎么办哪。但我觉得,有些更基本的东西父母是应该教给孩子的,比如说教他怎样在一个社会里与别人共处,或者教他欣赏这个世界的丰富多采,而具体的选择,比如孩子愿意从事什么行业,应该留给他自己。

  中国社会的贫穷和思想上的封闭、不宽容,使得中国人很难成为精神上充实、独立的、自由的人。现在在进步,但很多事情不是一代以内能完成的。现在的年轻父母们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年轻父母们自己受的教育都是缺陷很大的,他们怎样教孩子就不可避免地受自己的体验所约束。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普遍重视智力,轻视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我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的”精英”与中国”精英”的不同。由于工作性质,我接触的人大多是搞自然科学的,也都是高学历。他们的生活相当丰富、兴趣相当广泛。拿我们实验室说,有个博士后是校舞蹈队的队员(还是个男的),有一个喜欢音乐,拥有数目可观的古典音乐CD。我的科研上的导师的业余爱好是读历史。我丈夫所在的实验室里,有个女博士后是相当专业的攀岩家。平时我们经常互相推荐好书、好电影,经常在一起聊最近看过的书、聊各种新鲜事—-从世界局势到科技进展到谁看了什么好的话剧,无所不包。有小孩之后我与其他父母也聊孩子。大家都有一种观点,就是孩子将来干什么都没关系,但一定要教他们学会欣赏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比如好的风景,好的艺术,等等。这些人他们自己的作为以及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用张教授的话说,都是在欣赏、学习和发扬人类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只是他们这样做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不再是需要刻意追求的了。中国的留学生们我认识很多,象我的美国朋友们那样生活丰富多采的也有,但太少了。很多人都有了博士学位,家里却除了专业书之外就找不出几本书,业余时间很多人还是只知道看电视、唱卡拉OK、聊天。就算聊天,也是除了股票、孩子和家长里短之外就没了内容。有些搞人文的连最基本的科学常识都没有,有些搞科学的说起名著只读过金庸。在美国的国家公园里很少见到中国游客,但美国的几个大规模的赌城里中国人特别多。

  再说待人处事,我的很多美国同事们都显得很成熟很自信,说话做事得体大方,跟他们相处总是很舒服。而不少中国的留学生,老是不知道怎么说话恰当,什么举止无礼。

  说这么多,我想说的就是,只发展智力是不够的。我们中国多年来的教育,没有重视一个人的整体生活质量,这不但包括他的智力发展、职业选择、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是否是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整、懂得欣赏生活、享受生活的人。而这种教育的后果是很明显的,中国的留学生们做科研不比任何人差,但整体生活质量上的差距很大。我们这一代父母,生活条件、社会的宽松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好,一定要珍惜机会,给我们的孩子们一个好的、完整的教育。

 我是在认真想了好几年,确信自己心理上完全作好了准备之后才要的孩子。但是孩子出生之后我才发现,我的”准备”完全不够用,做母亲的感觉是只有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的。

  首先孩子带给我的快乐与爱一个人的感觉是娃娃出生之前我没有料到的。他现在还小,没有很多故事可以拿来讲给网友,但在妈妈眼里,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是了不起的。至于爱别人,对于孩子的爱跟对于其他人的爱真是太不同了。我自己,好象是孩子出生之后才意识到原来爱一个人胜过爱自己是如此容易。以前听到一些父母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故事,比如国内某旅游点索道断裂缆车下落,一对夫妻在缆车落地之前把自己孩子高高举起,大人死了孩子活了下来;比如国外一对探险家夫妻带着一岁的孩子在沙漠里迷了路,水喝完了之后夫妻两人割破血管让孩子喝自己的血。丈夫与妻子相继死去,孩子是最后死的。这些故事以前听的时候只是感动,而现在想起来,觉得如果我处在那种境地,让我牺牲自己来救孩子我是想都不想就会做的。就如壮咪妈刚刚说的,为了孩子的幸福妈妈愿意付出一切。生命的成长和延续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原始且朴素,对于人的思想的改变和同时给予人的快乐,也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

  但是由爱而来的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这种责任有多重大,也是我在当了妈妈之前没有想到的。每个做妈妈的都想把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孩子,每个妈妈又都会因为自己力不从心而难过。而且,我认为是最好的,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呢?有了孩子以后,一直很自信的我,开始常常怀疑自己的选择。别看我整天在这里高谈阔论,其实我心里虚得很。当妈妈之后的这一年多,理智与感情、一种价值观与另一种价值观不知交战过多少次—-

  再比如说我从来认为人生很短,一定要抓紧时间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但我虽然做科研很起劲,我所在的学校却不巧处在一高科技园区,物价奇贵,满街电脑公司,满街二、三十岁的百万富翁(当然现在经济衰退公司倒了一大批),学校里从教授到学生耐不住诱惑纷纷弃学问而去,尤其是那些要养家活儿的人—-搞基础研究的人在美国也是很清贫的。有了娃娃之后,看到别人住独立洋房,孩子在自家草地上玩滑梯荡秋千,我的娃娃住租来的房子,到街心公园去荡秋千。有钱人家请保姆,我的娃娃四个月就送了托儿所(这还不算最差。美国法定带薪产假六周,谁家没老人帮忙,孩子六周就得送托儿所)。再想到美国公立学校之差,私立学校学费之高,不知想过多少次:到底是我自己的兴趣重要,还是给儿子(以及他的弟弟妹妹)一个舒适的生活重要。几年来一直跟丈夫谈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以前只谈哪里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现在就还要想,在哪里能给娃娃一个好前程。

  再比如说,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有意思的值得学的事太多,以前如果不是在实验室,也是读书和出去逛博物馆,总得学点什么。而且很敬业,实验有问题就晚上睡不着觉地琢磨。看见谁一下班就奔孩子,不看书不看报,满足于过小日子,总是很不屑。现在才发现我也不能免俗,每天最快乐的时光还真是跟娃娃一起的时光,做了一顿好饭菜看着娃娃和他爸狼吞虎咽还真是比我实验出结果更让人高兴。我想我不会放弃事业,不会放弃自己的爱好,但要我象有些女学者那样整天钻实验室,每天孩子睡觉了才回家(学校里有个博士研究生,孩子生下来两个星期送了托儿所,自己回实验室赶论文去了),我是永远做不到了。想起以前的自己,倒不觉得自己错,毕竟人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但我总算学会了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

  当妈妈一年有余,觉得自己变化很大,很多事不再肯定,多了些疑惑;多了些责任,自己的生命陡然添了意义。将来,随着孩子的成长,还会有很多新问题要想,还会有新的变化,真的如张教授所说,父母与孩子是一起成长的。我只希望这些努力与思考换来的是更充实的人生。我的生命因我的孩子而更美丽,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以我为自豪。

娃娃很少耍赖,在商店里看到再喜欢的玩具或书,只要跟他说不能买,跟玩具或书说再见,他就会放下离开。遇到新的情况、新的人群时娃娃总是仔细观察,不贸然动作,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能感到他小脑瓜里在飞快地盘算自己应当怎样做。娃娃将来多半会象我和他爸爸一样,理智而严肃。但是生活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注定是沉重的。我倒更希望他不在乎一些,不要太把生活当回事,更随心所欲一些。但是,如果有一天他问我:”那么,妈妈,你是怎样做的呢?”那时候我该怎样回答?
  就这样,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人生。没有孩子的时候我在忙事业,有了孩子之后事业退位儿子占先。但是这样就够了吗?将来儿子问起我生命的意义,如果我告诉他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意义,但一个人的生命却可以有意义,那时,我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能回答得出来吗?将来儿子问起我他能为这世界做些什么,我能不能用自己的例子告诉他,个人的力量虽小,并不是没有用的?也许为了儿子将来的生活充实而幸福,我自己的生活就得充实而幸福。

  晚上照例坐在儿子的小床前给他唱催眠曲。一首唱完,他忽然坐起来,有点害羞地说”妈妈,I love you”。我们从没用英文对他说过我们爱他,也许是在托儿所学来的。望着他的小脸很久,我轻轻说:”I love you,too”。不仅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也是因为从他的成长中我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生命的意义慢慢向我展现。

  两岁孩子开始形成自己意志了,干事开始有自己的主意,开始和父母闹别扭。父母觉得两岁孩子头疼,其实孩子自己也很辛苦啊。他们要在这个时期发现自己意志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发现自己的欲望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自己必须抑制的。如果父母处理得当,孩子的反抗期会过得顺利一些。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既要给孩子立规矩,又要承认孩子的独立意志。

  立规矩的时候,要分清几种情况。一种是坚决不许的,比如不许撕书、该吃饭了就不许看电视。这种规矩要立得早,但不宜多,尤其是脾气倔的孩子更不能一下要求他守很多规矩。我们是从儿子一岁起给他逐步立规矩。如果他是因为想破坏这样的规矩而闹,再闹也不能随他。讲不通道理就只好冷处理。(如何冷处理,以前讨论过呢。)还有些规矩其实是习惯,比如吃饭要快、做事不磨蹭、先做作业再玩。关于习惯,很难给孩子讲”为什么”。这种情况我们是没做到不罚,做到了有奖。现在是给儿子贴小星星,贴多了买玩具。还有一些情况,没有一定之规,象沛沛妈说的沛沛下雨天要出去玩,就是如此。如果雨不大,沛沛又没生病,带她出去散步看雨景完全可以。可是沛沛病了,不好出去,这时最好妈妈和孩子一人让一步。比如说可以在窗前、门口看雨景,或者在阳台上玩。

  另外,要帮孩子培养自主性、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己给自己拿主意。规矩要立得少,在其它方面教他自己做主,给他一些随心所欲的机会,买什么衣服、吃饭吃什么、玩具怎么玩、画画怎么画……,很多方面可以随他自己。不仅锻炼他的独立性,而且,平时他有很多无拘无束自由发挥的机会,需要他守规矩的时候,让他妥协一下反而更容易了。

  再有,有些时候,孩子不做什么事不是不想做,而是能力还达不到。这时大人要帮他,不能批评他。我儿子午睡特别费劲,有时候躺一个小时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不说,还给绒狗狗讲故事,一讲讲半天。不是他不懂道理,自己老嘱咐自己:再不睡下午就玩不动了。他就是入睡慢,自己不知道怎么办。我们把精力放在帮他调整上,现在好多了。

  最后想再说一句宁宾妈在一个帖子里提到的给孩子讲道理的方法。给孩子讲道理,如果只在孩子闹的时候讲,效果有限。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平时讲。不是说要给孩子讲大道理,而是平时给孩子讲讲各种事情背后的来龙去脉。爸爸妈妈上班干什么、为什么上班;爸爸为什么要剪草;街上扫地车为什么要扫地;为什么下午要带他去学唱歌;隔壁小哥哥为什么哭了……,等等。有时候都不一定是讲为什么,就是给孩子描述一下周围人在干什么。在这些闲聊之中让孩子了解周围世界是怎样运转的、了解人的行为,以后讲起道理来,就容易了。

  张教授有一段话:”对于从事应用技术工作的人,高智商的人很占便宜。但对于从事理论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IQ高并不是决定因素。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人格、非常宽阔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基础上,对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继承。只要IQ在中上等的任何人,能达到上述的条件,都能做出成就和贡献。”这一点我在大学毕业之后体会很深。说句要得罪人的话:我们有些人重视小聪明,不重视大智慧。IQ只决定一个人有多聪明,但是出了校门之后聪明与否越来越无所谓。生活、工作上很少需要一个人脑筋转得快;相反,大多数时候一项工作或生活里的一个问题都没有很强的时间限制,但需要能够提出问题、需要思考的深度、需要广泛的知识、学习新东西的能力,需要心理成熟,不需要你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之内出答案。这种时候,聪明是不够的,要靠智慧。

  国内的应试教育,是在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不得已的办法。孩子把课内的东西学会了,并不说明他素质多高。这种情况下,要想教出一个素质高、有”后劲”的孩子,对家长要求很高。在美国也有很多家长不满意学校教育,孩子不上学,自己教。我以后虽然不可能让孩子不上学,但我自己一定要掌握孩子教育的方向。在学校怎么上课我没法干涉太多,但他应该具有什么能力与知识,我一定会通过和他一起阅读、给他制定学习计划、给他创造条件发展自己兴趣等方法培养他。国内的家长也许更要自己指导孩子以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

  1。什么是天才?

  在我看来,天才是这么一种人:他会的东西大多数人永远学不会。爱因斯坦是天才,霍金是天才,玛莎·阿格里奇(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是天才,球星乔丹也是天才。倒不是说这些人不需要后天努力。他们后天付出的努力不比任何人少。只是,其它人就算玩命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些人的境界。

  什么不是天才?我们所推崇的”神童”,大多数都不是天才。你会干的事,你的朋友也会,只不过比你晚个一年半载;或者你会的东西别人不会,只不过是因为别人没学。会背诗、甚至会作诗的三岁孩子,会读书的两岁孩子、会心算的四岁孩子、上大学的十二岁孩子,多属此类。因为天才也仍然需要后天努力才能把自己的天才展现出来,需要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刻的认识、需要了解前人的成就才能有所创新,所以小孩子时期谁是天才是很难看出来的。你没听说过天才的少年哲学家或作家吧?(现在那些少男少女作家,多属炒作。)你也没听说过天才的少年政治家或科学家吧?当然也有例外,孩子在数学、乐器演奏和棋类方面的天才可能很早显示出来,因为这些领域需要的能力比较单一。所以呀,我们还是安下心来,别净想着让自己孩子当一回”神童”。费了半天劲,孩子想玩也没玩成,该培养的能力没培养成,结果呢?不过是在亲友街坊面前”风光风光”,值不得的。可不是说从现在起最好别教孩子认字算数,只是说,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者能力还达不到,就别心急了,别太把孩子十来岁以前的”成就”当回事。培养他的能力,让他有”后劲”,更重要。

  2。知识的力量有多大?

  有句让人笑得喷饭的话,叫做”无知才能无畏”。路上见着一只老虎,你要是不知道老虎爱吃人,你当然就无畏。嘿嘿,这样无畏的人很快就会从人类基因库里消失了。另一个极端有一句话,叫做”知识就是力量”。其实也得看是什么知识。有些知识,象一加一等于二这种公理,是力量。很多其它知识,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吧,自然科学知识总是不断更新的;我们现在读到的历史书,跟二十年前人们读到的,虽然都讲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朝代,内容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再过五十年,历史事件没准又出来新的说法;生活常识更是一会儿一个说法。过期的知识不是力量。所以与其太过注重知识,不如教给孩子一项本事:搜集信息、更新知识的本事。

  3。素质教育在中国。

  现今老师、父母、专家言必称素质教育,问起什么是素质教育,很多人都能说个大概。若问起素质教育的目的,我敢保证,有些妈妈得吞吞吐吐。”哈佛女孩”、还有”什么男孩”之类书之畅销,就是最好的例子了。说句实话吧,肯定有些妈妈心里想的是:搞好素质教育,将来孩子也进哈佛!其实,素质好的孩子大部分还是进不了名牌大学,毕竟素质和学业水平是两回事。一个人的素质高,可以使他在学习方面的潜力发挥得更好,但这不说明他就能够得上名校的要求。素质好的主要作用,还是使得一个人能够有合理的生活目的并有能力去达到这个目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有一本书叫”修车男孩XXX”,讲一个素质高的修车匠,不知能卖出去一本吗?

  4。什么年龄是学习的关键期?

  另一个流行说法是”0到三岁是学习的关键期”,所以很多家长急着让孩子认字、背诗、学英语。虽然国内外教育界都有这种说法,但一些研究大脑发育的生物学家却有疑问。为什么呢?因为人脑的发育要到十来岁才停止呢。0到三岁的时候固然脑子里一大堆突触使劲在长,学习新东西也许可以让有用的突触长得多一些,可是四到十一、二岁的时候,脑子里的突触虽然还在长但大的结构已经有了,这时候是学东西最快的时候。所以,0到三岁是关键期,还是四到十岁是关键期?要我说,孩子的每一年都是关键期,每一年要学的东西也不一样。越小的时候越应该注重能力的发掘,大一些之后,可以学习现成的知识。就说0到三岁吧,最先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但是国外强调的是让孩子接触尽可能多的东西,培养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培养语言能力、运动能力、自理能力、探索能力等最基本的能力。到了中国,除了家长之外,还有些搞教育的拿这个说法做办那些”学前班”、”认字班”的理由。小心!橘子过了淮河了。

  5。是孩子的兴趣还是妈妈的兴趣?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最喜欢的方式是孩子自己探索,家长引导。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接触尽可能多的东西,让他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学些什么,然后一旦孩子对什么产生了兴趣,家长给他条件让他能够学习他感兴趣的东西。最不喜欢的是家长给孩子定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当然,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人人都得学的,还是得学,不过只要孩子正常上学,肯定是没问题了。就说中文吧,我当然也是希望儿子会中文,不过我也知道,中文对他不会有什么实用价值,更多的是不忘祖家的意思。学了中文他不见得肯了解中国文化,没学过中文的人也有很多途径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所以,我是会尽量让他接触中文、想法让他觉得中文有意思。如果他执意不学,我是不准备强迫他的,要怪只怪我本事不够大,没能引起他对中文的兴趣。

  关于帮助孩子理解规则

  有一次一个妈妈说我不明戏,妈妈们来论坛是要交流可操作的经验的,谁爱听我那一套一套的理论?问题是,我有多少可操作的经验呢?我儿子才两岁半呀。说到教育孩子理解规则,就更谈不上经验了,因为我儿子特点之一就是特别懂事,极少闹。就说两岁这个反抗期吧,我读了那么多文章,想好了对付方法,儿子却总共在两岁前后闹过两次。所以我也没机会积累经验。那么我就说说我看到的一些事和我的一些想法,这些都是关于小小孩的事情,对大孩子应该怎样,还是问论坛里大孩子的妈妈吧。欢迎其他妈妈们把自己的好经验贴上来。

  先说说我在儿子幼儿园看到的事情。他们班上的老师除了极端情况之外(比如谁打了人),从不对小朋友说NO。她们的原则是让小朋友从观察别人、从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行为准则,老师的作用是引导。

  故事一:娃娃正式入园之前我带他去”观摩”,他拿的一件玩具是一个三岁女孩想玩的,娃娃先拿到,于是女孩大哭起来。老师也没有让娃娃把玩具拿出来,也没有跟女孩说要让着娃娃,而是温言跟女孩说:不要哭,咱们一起想想,一件玩具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后来娃娃把玩具递给那女孩但她还是哭,老师仍然温言说:你看,娃娃是想跟你商量着办的,他给你玩具,你却没有表示,光是哭,你把他也搞糊涂了,你看他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样过了一会儿,女孩不哭了,自己想了一会儿,来问娃娃:你玩完了给我好吗?

  故事二:娃娃每早到幼儿园必要先在院子里骑自行车。有一次四、五个孩子排着队骑,最前面的在原地发愣把后面的都堵住了。娃娃心急地大喊”GO,GO,GO”,(另外一个小女孩过来很温柔地捂娃娃的嘴不让他喊)。老师仍然不告诉谁应该怎么办,只是过来跟娃娃说:你是要去某某地方吗?从这里到那里可以怎么走?娃娃想了想,不叫了,把小车从石板路上揪到路边的土地上,绕过挡路的小朋友走了。

  故事三:娃娃坐在小推车里大叫他的朋友A来推他,A还没跑到,B跑到了推起娃娃就跑。娃娃当然无所谓,谁推都行,A就大哭起来。老师仍然是先让A不哭,然后跟A和B商量:娃娃是叫的A,但是B先跑到,所以说不清谁有优先权,应该怎么办呢?A和B一开始都要推,商量了一会儿,同意老师的提议一人推一圈,但又为谁先推第一圈争执不下。又商量了一会儿,俩人同意一人推一个把手,一起推。

  我想,孩子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时间长了,自然会体会到与人相处时一些做法背后的为什么,这就比我们做父母的给孩子立一些孩子口服心不服的规矩要好多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孩子自己体会规则,培养他的能力,使他将来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能够随机应变对付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当然,父母不给孩子立规矩是不可能的,但我想从小要给孩子讲道理,从孩子听得懂话就开始,当然,讲的道理得是孩子能够理解的,否则就白费力气了。孩子越大,就越要跟孩子商量着办。宁宾妈以前还说过,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才讲道理,平时都要讲。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我们也是平时常常给娃娃解释周围的事情:从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上班,到垃圾车怎么收垃圾,到邻居哥哥为什么要遛狗,到雨和雪是从哪里来的,见到的东西随口讲给他。认识儿子的人,都觉得他好象什么事都明白,也许跟我们的做法有关?(谁知道呢。)我们觉得这样他才能日积月累地知道这世界是怎么回事,这样在他闹的时候再讲道理,有了平时的基础,就容易多了。不过我儿子极少闹,所以我也并不知道我们的做法是否有效,供大家参考吧。

  谢谢张教授还留着我两年以前的帖,看看以前的旧帖,发现以前的自己竟然有着那么多彷徨。孩子出生之际,面对孩子我虽然感觉到无比爱意,却也感到紧张、茫然,感到自己力不从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给孩子一切自己想给他的东西,感到孩子的到来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翻天覆地。如今孩子三岁,日子就是在琐事与琐事之间飞快地过了,停下来细想,才发现就在不经意之间,生活重新变得安宁平和,我的紧张焦虑也变成了自信,变成了从对孩子的爱那里得到无比的享受。从对孩子满心爱意却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到慢慢体会到:爱是付出,却不是”牺牲”;爱是幸福,是不要求回报却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回报;爱是不迷失,是再爱孩子也要知道他是他,我是我;爱不是空洞的一个字,也不仅仅是是抱孩子亲孩子、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爱是理解孩子一如理解自己,尊重孩子一如尊重所有的人,是帮助孩子走他要走的路。

  爱是付出。孩子的来临迫使妈妈改变自己的生活,很多变化倒不是刻意作出,而是很自然地发生。对孩子的付出,我是从怀孕之始就开始了。当时,我特意去问过医生能否继续攀岩,医生认为没有问题,可是我到怀孕四个月的时候自己决定停了。为什么呢?因为每次去体育馆训练的时候,只要身体离地三米以上,心里就开始紧张,万一摔了,胎儿会不会受到过大震动?於是手脚就不敢动。这样攀岩还有什么意思呢?干脆就停了。这是为了孩子,我的生活中第一个重大改变。孩子出生之后就更不必说了,哪一件事没有妈妈的心血?特别是我们没有老人帮忙一切要靠自己。以前我在合唱团里唱歌,现在呢,独自开车出门的时候放一盘贝多芬或威尔第,关紧车窗跟着吼一阵;以前我喜欢到野外露营,可是臭小子死活不进帐篷(因为”人是住在房子里的”);去爬山,娃娃走不动就要抱着走,每次回来都下决心再不去了;以前周末在鸟语花香之下读书,现在趁孩子睡了赶紧做家务、买东西;以前看电影、看电视、与朋友一起聚会,现在都拉倒了……儿子出生之后我连买衣服的时间和兴致都没有了,偶而去一次时装店,常常不由自主地在童装部从头转到尾。

  可是,人都是每天有24小时的,没有时间干什么事,不过是这事与其他事比起来不重要罢了。放弃自己以前的爱好而把时间花在儿子身上,也只是因为我从这里得到更大的快乐,干自己喜欢的事不如干儿子喜欢的事,自己快乐不如让儿子快乐而已。穷人家的妈妈让孩子多吃一口,也是因为孩子吃比妈妈吃会让妈妈有更大的满足。所以,爱不是”牺牲”,爱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为了自己的心而作的付出。认识一位长辈,为了孩子到了不尽情理的地步,明明经济条件不差,却连一个鸡蛋也舍不得吃。可是呢,孩子一有”错误”一”不孝顺”,就历数自己的功劳:”我为了你们……,你们却还……”。这不是真正的爱,这是交易。真正的爱也并不是没有回报。先不说孩子对妈妈的爱是多么美好,就说我从孩子那里找到了多少平凡的乐趣,重新学会欣赏多少已经在俗事中被遗忘的东西吧。我在孩子出生之前最后一次画画,也许是大学里了,可是有一天,娃娃拣回来一块平整光滑的石头,我想了想,拿出水彩把它变成蓝天白云下鲜花开放的草原。娃娃又惊又喜,而我也重新想起,艺术的快乐可以来自给自己画一张书签给朋友画一张生日卡。跟娃娃一起把他心爱的纪念品──第一次坐火车看电影的票,住过的旅馆的明信片,小朋友送的生日卡,来幼儿园”访问”的消防队员给娃娃的名片──贴到剪贴本里,就象是重新经历了娃娃的成长、妈妈和娃娃一起成长的时光。看着孩子为一棵草、一条蚯蚓、一块饼干而兴奋,妈妈会深深体会到:与所爱的人一起在精彩的世界里享受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胜过一切名与利。

  爱也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再爱孩子,他也是独立的人,除了与妈妈在一起,他也有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意志,妈妈永远不应该让自己去左右孩子的生活。同样,妈妈也是独立的人,也永远不应该让孩子左右自己的生活。我没有因为有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只是工作起来更加有效率;我没有放弃很多业余爱好,听音乐、读书、旅游,一如既往,而且因为做了妈妈,还更加投入公益事业,也为别人的孩子做事。以前的工作狂,现在变得爱好越来越多,绘画、雕塑、弹琴,我都想学。正是因为有了孩子,生命才变得更多彩世界才变得更美好,妈妈实现自我价值的心情才更迫切。我的网名为为什么是everest?因为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我的一个梦想。有了孩子,再不想了,那么危险的事,不干。但是,我不会停止攀登的,是我心里的珠穆朗玛峰: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好女儿、好朋友、好同事、好人,享受爱与被爱,享受生活与世界。

  儿子三岁了,从过去那个糊里糊涂的小东西变成了有自己的意愿、自己的习惯与性格、自己的朋友与世界的小人儿。以前好哄好说话,而现在妈妈说什么他却有一大堆反对的理由。以前要玩什么要做什么妈妈还有些决定权,现在却自己说了算。将来,如果儿子选择的道路是妈妈所喜欢的,妈妈为儿子喝采;如果妈妈没有本事让儿子学会洞察与判断,儿子执意要做妈妈不喜欢的事,妈妈也会静静地等着,如果儿子吃了亏回来,安慰他理解他鼓励他以后做更好的选择。不管怎样,妈妈永远不会替儿子选择生活,但是妈妈永远是儿子背后坚实温暖的臂弯。

  这就是儿子三岁之际妈妈的心情,为了自己的心而写。

  娃娃现在三岁,在幼儿园里非常开心,有很多好朋友,他有病的时候让他在家里,他都不干。以前不会跟成年人交往的问题,也已经没有了,现在很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但是他最近以来很频繁地跟我们说他想谁谁了、想跟谁玩了。比如说,他说他喜欢幼儿园的朋友,要请他们来家里玩,我们就请了;他说想他上幼儿园以前带他的阿姨和婆婆,所以每一、两个月我会带他回去看望一次;他说想那个阿姨家跟他最亲近的的那个小朋友,我们也有时请那个小朋友来玩;他也在电话里告诉姥姥和姥爷”我想你们了,你们以后再来看我,我也要去北京看你们”等等;班上一个老师生孩子休产假去了,娃娃也说想她。有了喜欢的书、玩具,他要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甚至在大街上告诉跟他打招呼的陌生人他有新鞋、新玩具,等等。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冷清?不象在国内,周末孩子回奶奶家姥姥家、有七大姑八大姨宠着、有表兄弟姐妹玩着。我们在美国没有亲戚。另外,大家都是独门独院住着,来往不多,不象国内那样一个大院或一栋楼的孩子串来串去地玩。我们的朋友中有孩子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娃娃周末主要是跟爸爸妈妈一起,我们一般都带他出去玩(当然也包括到公园里跟小朋友玩),周末两天安排得满满的,如果忙,会请中学生来陪娃娃玩。

  我的问题就是:娃娃现在似乎非常渴望与人交往,这也许是因为他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我又担心这是因为他寂寞,因为他确实没有一个住得近、随时想见就能见到的朋友。我小时候,就是跟院里孩子野跑长大的,不能体会象娃娃这样生活环境的孩子是否会觉得寂寞。从我说的这些事情看,您觉得哪一种更为可能?

  everest:这是儿童交往的一个发展过程

  您好。这是孩子交往的一个发展阶段,儿童交往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交往阶段、主动交往阶段、探索(创造)交往阶段。成人的交往也是这样,举个例子,你到一个新的单位,一个人也不认识,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被动交往,如果你的交往能力一直很差,你可能大部分一直停留在被动阶段。如果你的交往能力很好,很快就进入主动交往,你会主动去的认识你周围的人,和他们发展关系。当你和周围的人熟悉后,你是否就会停留在在这个水平?大部分人如此,但是有少数人会积极去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当然动机因人、因事而异,可以是为了友谊,也可以是为了利益,研究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使交往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样的交往,虽然也是主动的,但是更多的带有探索(创造)性。

  看成人的交往水平与交往模式,就可以看到他在青春期以前、儿童时期的交往水平,他达到哪一个交往阶段。很少有儿童与成人达到第三个阶段(水平),只有那些具有领导能力的儿童与成人会达到探索(创造)性水平,绝大部分这样的孩子是在一种近似达尔文的原则下形成更高的交往能力。他的能力越高,他得到的利益(对儿童,得到友谊与关爱也可以视为利益)就越多。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很好的依恋,并且能很好的达到主动交往水平,父母能够给与指导与帮助,使孩子能够达到探索(创造)性的交往阶段(水平)。不然的话,孩子是在一种盲目的摸索下,有的能够达到这种水平,大部分就很困难。这三种交往水平贯穿在人的一生中,就是说,在人的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建立,当然最佳是在3-5岁的阶段。年龄越大,可塑性越差,被动的体验越多。

  你的孩子现在是处在主动交往与探索(创造)交往阶段的过渡阶段,就是说孩子现在尝到他的主动交往给他带来的利益、友谊、关爱,使他感到很兴奋。一种行为使孩子得到利益与快乐,孩子就会反复的去做,一直在他得到新的满足与快乐之前,他不会歇手。他在摸索如何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友谊、关爱。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还谈不上有意识、有目的探索。需要父母在以后发展中给予指导与帮助。

  你的孩子每天都在幼儿园,并且与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关系都很好。所以能够满足孩子在这方面的需求。除了积极帮助、指导孩子的交往外,要使孩子有更多的兴奋点,从你下面的对话中看,你应该帮助孩子阅读,使孩子能够在5岁左右达到基本阅读水平,但是你要考虑是汉语、还是英语阅读,从长远看,如果孩子一直会在美国生活,就必须是发展英语的阅读能力,汉语阅读到英语的阅读能力过关以后再说。

  二十世纪中,心理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自身行为发展的了解达到一个非常的高度,对儿童教育不再是盲目的进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但是,他们极好的逻辑思维习惯,也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惑,他们太逻辑化,不能深刻去理解”中庸”的思想,往往容易走极端。上次讨论的DAMAN的闪卡识字法,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人太复杂,所以我们对儿童教育的实施,不能完全站立在某某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上,仅仅关注在某些方面的发展。虽然我们对儿童有了很多的了解,但是,未知的与已知的相比,已知的可能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更多的强调儿童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类文化的传承的基础之上,就可以避免很多教育的错误。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美教育差异

这些文字是在早教论坛上看到的,作者everest。之所以放到这里是因为如下一些原因: 1. 写得非常好,有些部分是我没有想到过的,有些地方是我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的。而更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我时时提醒自己的。 2. 这些文章时间比较久了,2003年的左右的,刨出来不容易,所以存在这里。

  我看中美初级教育

  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在我看来,最大的是教育目的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建设国家的人才,而美国教育是为了培养有常识,能够在社会里与其它人合作与共处的公民。正因为此,中国的中小学里教材程度深,涵盖面小,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最大任务。而美国的学校里,教材涵盖面广,每一科都教得不深。谁要是有能力,老师会推荐他去特长学校,会推荐他去大学选课。学校里什么都教,怎样应付紧急情况,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甚至怎样避孕怎样防爱滋病都教。中美的第二个差异,在于教知识还是教能力的差异,这点现在讨论的人很多。第三个差异,在于教育体系的差异。美国大学多,谁都能上,中国高等教育至今还只是少数人的特权。第四个差异,在于教育观念的差异,中国人以前是考科举,现在是考大学,一定要念到最高层才罢休。有人说如果中国人人都能上大学,高考就不会再是教育的指挥棒了。我看未必。等到人人能上大学的时候,还会争着进北大清华,还会争着考研。多受教育总是好的,但把上大学当成受教育的唯一方法,不免使人觉得有本末倒置之感。美国人绝没把教育看得这么重要。在很多美国人心目中,受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学到本事能过上好生活才是目的。所以美国人虽也都觉得上大学好,也并不把它看得生死攸关。有不少人就上家附近的普通大学甚至社区学院,也有不少人先工作,过几年攒了些钱,也更明白自己想学什么,再进大学。

  当然差异远不止这些,我只是捡一些大家谈的比较少的说说。

  这些差异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第一,中国的教育培养出了更多的高级人才。当然为什么很多高级人才最终去了美国是另一回事。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引进的人才,是因为他们本国的教育体系不能提供足够的人才。第二,美国自己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中,有创造性的人很多。而中国去美国的高级人才中创造性人才不多(当然不是说没有,只是比例低而已)。我在美国读书做研究,听到一些美国科学家对中国人的评价,也亲眼看到一些事例:有不少中国人,你给他一个科研项目,他会完成得很好,因为他比美国人勤奋和有更扎实的功底,但你让他自己想一个有价值的项目,他想不出。第三,美国普通人的数理化基本功很差,有人大学毕业分数加减法还算不好。但他们知识面很广,也有读书读报的习惯。读到什么消息–环境保护,基因技术,等等–也能自己思考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美国的选举,不管是选总统选议员,还是老百姓对各种提案(包括是否应该取消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利或同性恋者能否结婚)进行表决,靠的就是这些能够掌握信息和对事物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而在中国,读书成了任务,而不是乐趣。很多学生一出校门就再也不看书了,而他们在学校学的那些数理化也没在他们的生活里起什么作用。第四,美国的中学毕业生比中国的中学毕业生成熟—我是说在心理上。美国的中学毕业生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更清楚,也具备与人交往和处世的能力。

  如果有人让我选择是愿意在美国还是愿意在中国受教育(在这里我是指中小学教育),我想:如果我很聪明,将来想当科技人员,我会选择中国;否则,我选择美国。

  从”哈佛女孩”谈开去—-教育与人生,父母与孩子

  老在坛子里晃悠的网友们也许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与一网打不尽在”哈佛女孩”这个话题上争论过一阵。当时我的一个观点是:不管这本书有没有价值,拿考上了哈佛来说事实在没意思。一网打不尽则说,这是这本书的卖点,要不说哈佛,会有那么多人看吗?而我觉得这正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刚才看见南南妈贴的网友对这本书的评论,不禁又想了很多。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想了即写,难免粗糙,权当抛砖引玉吧。

  第一,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对名校那么钟情。我在这里拿中国人与美国人比一比,不为别的,只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里我也就对这两国人了解比较多。美国人上大学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各有各的阳关道—-有人进名校,也有人就上便宜的公立学校和社区大学。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关于上什么样的大学的态度上最大的差异是美国人讲实际,中国人爱脸面。中国人进了名校父母都跟着脸上有光,搞不好还能出本书—-而很少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进这所学校?它对我的意义是什么”。美国人在申请大学的时候,除了学校的名声之外,还要考虑很多东西:学校的课程设置适合我的兴趣特点吗?教授是否重视教学(美国很多大学里教授以研究为主,对教学常常敷衍了事)?学费贵吗?我是否喜欢学校所在的城市?学校里课余生活丰富吗?美国人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是看别人怎么选,而是看哪所学校最适合自己。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个很著名的科学家,四十多岁已经当上了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他上的大学,我在认识他以前根本没听说过。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对自己当时的生活非常满意,他说:”我中学毕业的时候成绩虽然好,但没什么见识,也就是个乡巴佬,要是去了名牌学校,教授跟同学都牛B哄哄的,我没准一自卑,就什么也没学成;而我去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老师平易近人,同学之间也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压力,我这才得以以轻松的心理和适合自己的节奏学完了大学的功课。”在我看来,这就是不盲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很多美国人在上大学时还要算经济帐:自己就有这么些钱,交给哪所学校最合算。美国有些媒体还专门搞一些排名榜,评选最”值”的大学—-如果你只有五千块钱,那么你应该考虑以下若干所大学;如果你有两万块钱,那么你应该考虑以下若干所大学……量力而行。相比之下,中国那么多贫困生放着国家补贴的农林地矿师范院校不考,非要考北大清华,然后满社会去要爱心,这在美国只会让人当笑话讲。

  第二,我们是为自己生活还是为别人生活。说到脸面,就得说说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脸面。多少年来孩子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孩子在学校挨批评家长的反应往往是”真给我丢脸”。为什么中国人干什么事都得考虑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我想不好。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美国人比较自由,比较自信,自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去作了。而中国人一直以来很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社会也对不随大流的人没有宽容,搞的我们也不会选择了。说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其实我们怕的就是别人说。自己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连自己都不放心这条路是否真的那么好,还是得大伙说好才安心。

  第三,孩子是父母生活的延续吗?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孩子的意志应该独立于父母的意志。很多父母很自然地把自己没达到的理想加在孩子身上:自己没上大学,孩子一定得上;自己想学乐器没有条件,所以给孩子买钢琴……但是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很少有人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父母的理想。父母就算在孩子小时能够硬逼着孩子遵从自己的意志,孩子将来长大了还是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我的大学同学一多半都出洋留学了(也有几个进了哈佛),但现在90%以上都改行了,有的从商有的学了艺术,也有人当了家庭妇女。很多人的共同感受,是这么多年来随着大流随着父母的要求好好念书,从中学到名牌大学,再到名牌研究院,现在停下来一想,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别处。

  第四,不要放弃自己的生活。中国父母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将来就看孩子的了。其实,很多时候这只是父母没有毅力和勇气完善自我的一种托辞—-督促别人进步比督促自己进步容易得多。你的理想如果是想当爱因斯坦,那谁也帮不了你,但大多数的理想都不受年龄限制。我在美国见过七十多岁老头学五、六门外语,见过有人从六十岁起练长跑目标是要跑马拉松,听说过一个邮递员—-他的理想是登上珠穆朗玛峰。他是个单身父亲,一个人打两份工,除了养家还要攒登山的钱,还要练身体。第一次登珠峰没有成功,回来后攒了几年钱他又去了。1996年,他四十六岁时,终于登上了峰顶,却在下山途中突遇恶劣天气而摔死了。但是他毕竟有理想,也用自己的一生为之努力了。我们坐在自己家客厅里说”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的时候,应该想想:为什么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我们希望我们这一辈子是什么样?我们是三十、四十、还是五十岁了?难道真的来不及实现我们的理想了吗?

  人生观,是个难题

  我们很多人过日子都过得很盲目,也可以说没有独立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也同意你说的,原因跟我们的社会一直是个集权社会有关。我们这一代的福气是在于我们遇到了改革开放,有了我们的父辈完全没想像到的自由;但我们这一代又失去了社会加在我们的前辈头上的生活准则,一下子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和自己孩子的生活道路,很有无所适从之感。坛子里的父母们基本上都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爱思考,观念都很新,尚且有无所适从之感,中国社会里平均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我今天看见报纸上的一个故事叫”我妈要我上哈佛”,说是北京一个小学生的父母把孩子送到一个离家比较远而质量好的学校去念书。为了节省路上时间,他父母在学校旁边又租了房,他妈妈每天给他在那儿做饭,陪他学习,告诉这孩子说:今后这十二年,爸妈就陪着你拼了,一定要考上哈佛。你说我看了这故事有多伤心!居然就有这么盲目的家长。我真想当面问问这小孩的父母:你们知不知道这世界上比哈佛好或跟哈佛一样好的学校还有很多?再说,有什么东西是只能在哈佛这种档次的学校里才学得到?你们孩子这十二年会丢掉多少孩子应有的乐趣、丢掉多少学习其它东西的机会?而到头来如果他没考上哈佛又怎么办?一个人只活一次,我们做父母的,在替孩子做决定的时候,应该多想一想,多问些为什么,如果如此盲目,孩子太可怜了。

  人生观这个难题,几千年来不知难倒了多少英雄好汉。世界上那么多宗教的存在,原因之一就是宗教给人精神寄托,给人的生命一种超出个人之外的意义。人的生命,说穿了其实很渺小、很没有意义,在自然界里一个人的生命与一只蚂蚁的生命并无不同,但人类有超出其他任何生物的智慧,生命的没有意义对于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事,于是人类千百年来使劲给自己的生命寻找一种高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当然这种探索得是先吃饱了、而且要有一定的知识、见识和思考能力才有劲想。而且有时候大环境给人的生活赋予了意义,比如在外族入侵、或是国家急待建设之际。我们的前辈们生活的意义就是被环境赋予的。到了我们这一代,生活富足起来,国家安定,我们就有必要也有条件想自己的人生观了。我们现在其实和六十年代的美国有相似之处—-那时年轻人们的吸毒、性解放等是很多人不喜欢的,但这些其实是那一代人探索人生意义的一部分。我本人就被他们尝试新的生活方式、试图找出生活意义的认真精神而感动。

  中国的情况跟西方还有所不同,那就是我们的社会中一直缺少个人自由,几千年来好像总是由很少的几个头脑替所有人思考,人生观的问题也因此被简化了。我小的时候就常在政治课上听老师讲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其实我上的中学蛮开放的,还给我们讲过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没有人告诉过我要自己寻找生活的意义。我记得1986年吧,读到一部苏联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书中一个女中学生问她的同学对幸福的理解,同学说:幸福就是为苏维埃祖国服务。而这个女生笑了笑说:”你说的是义务,我问的是幸福。”当时我被深深震动。今天中国的社会已经比那时开放了许多,但个人自由仍然很少。由官方加给个人的信条越来越少,但个人在不自觉地给自己和别人套枷锁。比如说很多人在生活中也就是随大流,这固然没有什么不对,就象昆昆妈所说,愿意随大流的人就是有这个权利。但如果多想一想自己到底想在生活中得到什么,而不是看见别人有什么就也要什么,人的生活也许会变得更不盲目。再比如说中国社会目前物欲横流,引起很多知识分子的担忧,许多人大声痛斥,大声疾呼,但其实这些知识分子也并没有权利让大家在人生观上向他们看齐。中国人现在能够选择自己追求什么,即使大多数人选择了钱,比起由社会中的精英给大家选择,仍然是一种进步。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生活目的都很简单,无非是舒适的生活和温暖的家庭,更高层次上的追求,比如张教授提到的继承和发扬人类的文化,只有很少人想这些事,但很多人都在做。有些人是通过自己的职业,比如科学家和艺术家,有些人是通过自己的爱好,比如读书、旅游。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怎么过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只要不犯法,他怎么选择都行。

  但是做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与我们有相同的价值观,这就象在社会上,虽然我们知道别人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还是更喜欢那些与我们的选择相同的人。象我自己,虽然口头上说要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也总不免有时想到,他要是当科学家就好了,他要是想当兵可怎么办哪。但我觉得,有些更基本的东西父母是应该教给孩子的,比如说教他怎样在一个社会里与别人共处,或者教他欣赏这个世界的丰富多采,而具体的选择,比如孩子愿意从事什么行业,应该留给他自己。

  中国社会的贫穷和思想上的封闭、不宽容,使得中国人很难成为精神上充实、独立的、自由的人。现在在进步,但很多事情不是一代以内能完成的。现在的年轻父母们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年轻父母们自己受的教育都是缺陷很大的,他们怎样教孩子就不可避免地受自己的体验所约束。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普遍重视智力,轻视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我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的”精英”与中国”精英”的不同。由于工作性质,我接触的人大多是搞自然科学的,也都是高学历。他们的生活相当丰富、兴趣相当广泛。拿我们实验室说,有个博士后是校舞蹈队的队员(还是个男的),有一个喜欢音乐,拥有数目可观的古典音乐CD。我的科研上的导师的业余爱好是读历史。我丈夫所在的实验室里,有个女博士后是相当专业的攀岩家。平时我们经常互相推荐好书、好电影,经常在一起聊最近看过的书、聊各种新鲜事—-从世界局势到科技进展到谁看了什么好的话剧,无所不包。有小孩之后我与其他父母也聊孩子。大家都有一种观点,就是孩子将来干什么都没关系,但一定要教他们学会欣赏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比如好的风景,好的艺术,等等。这些人他们自己的作为以及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用张教授的话说,都是在欣赏、学习和发扬人类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只是他们这样做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不再是需要刻意追求的了。中国的留学生们我认识很多,象我的美国朋友们那样生活丰富多采的也有,但太少了。很多人都有了博士学位,家里却除了专业书之外就找不出几本书,业余时间很多人还是只知道看电视、唱卡拉OK、聊天。就算聊天,也是除了股票、孩子和家长里短之外就没了内容。有些搞人文的连最基本的科学常识都没有,有些搞科学的说起名著只读过金庸。在美国的国家公园里很少见到中国游客,但美国的几个大规模的赌城里中国人特别多。

  再说待人处事,我的很多美国同事们都显得很成熟很自信,说话做事得体大方,跟他们相处总是很舒服。而不少中国的留学生,老是不知道怎么说话恰当,什么举止无礼。

  说这么多,我想说的就是,只发展智力是不够的。我们中国多年来的教育,没有重视一个人的整体生活质量,这不但包括他的智力发展、职业选择、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是否是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整、懂得欣赏生活、享受生活的人。而这种教育的后果是很明显的,中国的留学生们做科研不比任何人差,但整体生活质量上的差距很大。我们这一代父母,生活条件、社会的宽松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好,一定要珍惜机会,给我们的孩子们一个好的、完整的教育。

 我是在认真想了好几年,确信自己心理上完全作好了准备之后才要的孩子。但是孩子出生之后我才发现,我的”准备”完全不够用,做母亲的感觉是只有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的。

  首先孩子带给我的快乐与爱一个人的感觉是娃娃出生之前我没有料到的。他现在还小,没有很多故事可以拿来讲给网友,但在妈妈眼里,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是了不起的。至于爱别人,对于孩子的爱跟对于其他人的爱真是太不同了。我自己,好象是孩子出生之后才意识到原来爱一个人胜过爱自己是如此容易。以前听到一些父母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故事,比如国内某旅游点索道断裂缆车下落,一对夫妻在缆车落地之前把自己孩子高高举起,大人死了孩子活了下来;比如国外一对探险家夫妻带着一岁的孩子在沙漠里迷了路,水喝完了之后夫妻两人割破血管让孩子喝自己的血。丈夫与妻子相继死去,孩子是最后死的。这些故事以前听的时候只是感动,而现在想起来,觉得如果我处在那种境地,让我牺牲自己来救孩子我是想都不想就会做的。就如壮咪妈刚刚说的,为了孩子的幸福妈妈愿意付出一切。生命的成长和延续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原始且朴素,对于人的思想的改变和同时给予人的快乐,也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

  但是由爱而来的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这种责任有多重大,也是我在当了妈妈之前没有想到的。每个做妈妈的都想把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孩子,每个妈妈又都会因为自己力不从心而难过。而且,我认为是最好的,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呢?有了孩子以后,一直很自信的我,开始常常怀疑自己的选择。别看我整天在这里高谈阔论,其实我心里虚得很。当妈妈之后的这一年多,理智与感情、一种价值观与另一种价值观不知交战过多少次—-

  再比如说我从来认为人生很短,一定要抓紧时间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但我虽然做科研很起劲,我所在的学校却不巧处在一高科技园区,物价奇贵,满街电脑公司,满街二、三十岁的百万富翁(当然现在经济衰退公司倒了一大批),学校里从教授到学生耐不住诱惑纷纷弃学问而去,尤其是那些要养家活儿的人—-搞基础研究的人在美国也是很清贫的。有了娃娃之后,看到别人住独立洋房,孩子在自家草地上玩滑梯荡秋千,我的娃娃住租来的房子,到街心公园去荡秋千。有钱人家请保姆,我的娃娃四个月就送了托儿所(这还不算最差。美国法定带薪产假六周,谁家没老人帮忙,孩子六周就得送托儿所)。再想到美国公立学校之差,私立学校学费之高,不知想过多少次:到底是我自己的兴趣重要,还是给儿子(以及他的弟弟妹妹)一个舒适的生活重要。几年来一直跟丈夫谈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以前只谈哪里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现在就还要想,在哪里能给娃娃一个好前程。

  再比如说,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有意思的值得学的事太多,以前如果不是在实验室,也是读书和出去逛博物馆,总得学点什么。而且很敬业,实验有问题就晚上睡不着觉地琢磨。看见谁一下班就奔孩子,不看书不看报,满足于过小日子,总是很不屑。现在才发现我也不能免俗,每天最快乐的时光还真是跟娃娃一起的时光,做了一顿好饭菜看着娃娃和他爸狼吞虎咽还真是比我实验出结果更让人高兴。我想我不会放弃事业,不会放弃自己的爱好,但要我象有些女学者那样整天钻实验室,每天孩子睡觉了才回家(学校里有个博士研究生,孩子生下来两个星期送了托儿所,自己回实验室赶论文去了),我是永远做不到了。想起以前的自己,倒不觉得自己错,毕竟人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但我总算学会了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

  当妈妈一年有余,觉得自己变化很大,很多事不再肯定,多了些疑惑;多了些责任,自己的生命陡然添了意义。将来,随着孩子的成长,还会有很多新问题要想,还会有新的变化,真的如张教授所说,父母与孩子是一起成长的。我只希望这些努力与思考换来的是更充实的人生。我的生命因我的孩子而更美丽,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以我为自豪。

娃娃很少耍赖,在商店里看到再喜欢的玩具或书,只要跟他说不能买,跟玩具或书说再见,他就会放下离开。遇到新的情况、新的人群时娃娃总是仔细观察,不贸然动作,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能感到他小脑瓜里在飞快地盘算自己应当怎样做。娃娃将来多半会象我和他爸爸一样,理智而严肃。但是生活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注定是沉重的。我倒更希望他不在乎一些,不要太把生活当回事,更随心所欲一些。但是,如果有一天他问我:”那么,妈妈,你是怎样做的呢?”那时候我该怎样回答?
  就这样,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人生。没有孩子的时候我在忙事业,有了孩子之后事业退位儿子占先。但是这样就够了吗?将来儿子问起我生命的意义,如果我告诉他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意义,但一个人的生命却可以有意义,那时,我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能回答得出来吗?将来儿子问起我他能为这世界做些什么,我能不能用自己的例子告诉他,个人的力量虽小,并不是没有用的?也许为了儿子将来的生活充实而幸福,我自己的生活就得充实而幸福。

  晚上照例坐在儿子的小床前给他唱催眠曲。一首唱完,他忽然坐起来,有点害羞地说”妈妈,I love you”。我们从没用英文对他说过我们爱他,也许是在托儿所学来的。望着他的小脸很久,我轻轻说:”I love you,too”。不仅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也是因为从他的成长中我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生命的意义慢慢向我展现。

  两岁孩子开始形成自己意志了,干事开始有自己的主意,开始和父母闹别扭。父母觉得两岁孩子头疼,其实孩子自己也很辛苦啊。他们要在这个时期发现自己意志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发现自己的欲望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自己必须抑制的。如果父母处理得当,孩子的反抗期会过得顺利一些。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既要给孩子立规矩,又要承认孩子的独立意志。

  立规矩的时候,要分清几种情况。一种是坚决不许的,比如不许撕书、该吃饭了就不许看电视。这种规矩要立得早,但不宜多,尤其是脾气倔的孩子更不能一下要求他守很多规矩。我们是从儿子一岁起给他逐步立规矩。如果他是因为想破坏这样的规矩而闹,再闹也不能随他。讲不通道理就只好冷处理。(如何冷处理,以前讨论过呢。)还有些规矩其实是习惯,比如吃饭要快、做事不磨蹭、先做作业再玩。关于习惯,很难给孩子讲”为什么”。这种情况我们是没做到不罚,做到了有奖。现在是给儿子贴小星星,贴多了买玩具。还有一些情况,没有一定之规,象沛沛妈说的沛沛下雨天要出去玩,就是如此。如果雨不大,沛沛又没生病,带她出去散步看雨景完全可以。可是沛沛病了,不好出去,这时最好妈妈和孩子一人让一步。比如说可以在窗前、门口看雨景,或者在阳台上玩。

  另外,要帮孩子培养自主性、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己给自己拿主意。规矩要立得少,在其它方面教他自己做主,给他一些随心所欲的机会,买什么衣服、吃饭吃什么、玩具怎么玩、画画怎么画……,很多方面可以随他自己。不仅锻炼他的独立性,而且,平时他有很多无拘无束自由发挥的机会,需要他守规矩的时候,让他妥协一下反而更容易了。

  再有,有些时候,孩子不做什么事不是不想做,而是能力还达不到。这时大人要帮他,不能批评他。我儿子午睡特别费劲,有时候躺一个小时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不说,还给绒狗狗讲故事,一讲讲半天。不是他不懂道理,自己老嘱咐自己:再不睡下午就玩不动了。他就是入睡慢,自己不知道怎么办。我们把精力放在帮他调整上,现在好多了。

  最后想再说一句宁宾妈在一个帖子里提到的给孩子讲道理的方法。给孩子讲道理,如果只在孩子闹的时候讲,效果有限。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平时讲。不是说要给孩子讲大道理,而是平时给孩子讲讲各种事情背后的来龙去脉。爸爸妈妈上班干什么、为什么上班;爸爸为什么要剪草;街上扫地车为什么要扫地;为什么下午要带他去学唱歌;隔壁小哥哥为什么哭了……,等等。有时候都不一定是讲为什么,就是给孩子描述一下周围人在干什么。在这些闲聊之中让孩子了解周围世界是怎样运转的、了解人的行为,以后讲起道理来,就容易了。

  张教授有一段话:”对于从事应用技术工作的人,高智商的人很占便宜。但对于从事理论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IQ高并不是决定因素。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人格、非常宽阔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基础上,对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继承。只要IQ在中上等的任何人,能达到上述的条件,都能做出成就和贡献。”这一点我在大学毕业之后体会很深。说句要得罪人的话:我们有些人重视小聪明,不重视大智慧。IQ只决定一个人有多聪明,但是出了校门之后聪明与否越来越无所谓。生活、工作上很少需要一个人脑筋转得快;相反,大多数时候一项工作或生活里的一个问题都没有很强的时间限制,但需要能够提出问题、需要思考的深度、需要广泛的知识、学习新东西的能力,需要心理成熟,不需要你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之内出答案。这种时候,聪明是不够的,要靠智慧。

  国内的应试教育,是在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不得已的办法。孩子把课内的东西学会了,并不说明他素质多高。这种情况下,要想教出一个素质高、有”后劲”的孩子,对家长要求很高。在美国也有很多家长不满意学校教育,孩子不上学,自己教。我以后虽然不可能让孩子不上学,但我自己一定要掌握孩子教育的方向。在学校怎么上课我没法干涉太多,但他应该具有什么能力与知识,我一定会通过和他一起阅读、给他制定学习计划、给他创造条件发展自己兴趣等方法培养他。国内的家长也许更要自己指导孩子以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

  1。什么是天才?

  在我看来,天才是这么一种人:他会的东西大多数人永远学不会。爱因斯坦是天才,霍金是天才,玛莎·阿格里奇(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是天才,球星乔丹也是天才。倒不是说这些人不需要后天努力。他们后天付出的努力不比任何人少。只是,其它人就算玩命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些人的境界。

  什么不是天才?我们所推崇的”神童”,大多数都不是天才。你会干的事,你的朋友也会,只不过比你晚个一年半载;或者你会的东西别人不会,只不过是因为别人没学。会背诗、甚至会作诗的三岁孩子,会读书的两岁孩子、会心算的四岁孩子、上大学的十二岁孩子,多属此类。因为天才也仍然需要后天努力才能把自己的天才展现出来,需要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刻的认识、需要了解前人的成就才能有所创新,所以小孩子时期谁是天才是很难看出来的。你没听说过天才的少年哲学家或作家吧?(现在那些少男少女作家,多属炒作。)你也没听说过天才的少年政治家或科学家吧?当然也有例外,孩子在数学、乐器演奏和棋类方面的天才可能很早显示出来,因为这些领域需要的能力比较单一。所以呀,我们还是安下心来,别净想着让自己孩子当一回”神童”。费了半天劲,孩子想玩也没玩成,该培养的能力没培养成,结果呢?不过是在亲友街坊面前”风光风光”,值不得的。可不是说从现在起最好别教孩子认字算数,只是说,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者能力还达不到,就别心急了,别太把孩子十来岁以前的”成就”当回事。培养他的能力,让他有”后劲”,更重要。

  2。知识的力量有多大?

  有句让人笑得喷饭的话,叫做”无知才能无畏”。路上见着一只老虎,你要是不知道老虎爱吃人,你当然就无畏。嘿嘿,这样无畏的人很快就会从人类基因库里消失了。另一个极端有一句话,叫做”知识就是力量”。其实也得看是什么知识。有些知识,象一加一等于二这种公理,是力量。很多其它知识,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吧,自然科学知识总是不断更新的;我们现在读到的历史书,跟二十年前人们读到的,虽然都讲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朝代,内容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再过五十年,历史事件没准又出来新的说法;生活常识更是一会儿一个说法。过期的知识不是力量。所以与其太过注重知识,不如教给孩子一项本事:搜集信息、更新知识的本事。

  3。素质教育在中国。

  现今老师、父母、专家言必称素质教育,问起什么是素质教育,很多人都能说个大概。若问起素质教育的目的,我敢保证,有些妈妈得吞吞吐吐。”哈佛女孩”、还有”什么男孩”之类书之畅销,就是最好的例子了。说句实话吧,肯定有些妈妈心里想的是:搞好素质教育,将来孩子也进哈佛!其实,素质好的孩子大部分还是进不了名牌大学,毕竟素质和学业水平是两回事。一个人的素质高,可以使他在学习方面的潜力发挥得更好,但这不说明他就能够得上名校的要求。素质好的主要作用,还是使得一个人能够有合理的生活目的并有能力去达到这个目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有一本书叫”修车男孩XXX”,讲一个素质高的修车匠,不知能卖出去一本吗?

  4。什么年龄是学习的关键期?

  另一个流行说法是”0到三岁是学习的关键期”,所以很多家长急着让孩子认字、背诗、学英语。虽然国内外教育界都有这种说法,但一些研究大脑发育的生物学家却有疑问。为什么呢?因为人脑的发育要到十来岁才停止呢。0到三岁的时候固然脑子里一大堆突触使劲在长,学习新东西也许可以让有用的突触长得多一些,可是四到十一、二岁的时候,脑子里的突触虽然还在长但大的结构已经有了,这时候是学东西最快的时候。所以,0到三岁是关键期,还是四到十岁是关键期?要我说,孩子的每一年都是关键期,每一年要学的东西也不一样。越小的时候越应该注重能力的发掘,大一些之后,可以学习现成的知识。就说0到三岁吧,最先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但是国外强调的是让孩子接触尽可能多的东西,培养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培养语言能力、运动能力、自理能力、探索能力等最基本的能力。到了中国,除了家长之外,还有些搞教育的拿这个说法做办那些”学前班”、”认字班”的理由。小心!橘子过了淮河了。

  5。是孩子的兴趣还是妈妈的兴趣?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最喜欢的方式是孩子自己探索,家长引导。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接触尽可能多的东西,让他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学些什么,然后一旦孩子对什么产生了兴趣,家长给他条件让他能够学习他感兴趣的东西。最不喜欢的是家长给孩子定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当然,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人人都得学的,还是得学,不过只要孩子正常上学,肯定是没问题了。就说中文吧,我当然也是希望儿子会中文,不过我也知道,中文对他不会有什么实用价值,更多的是不忘祖家的意思。学了中文他不见得肯了解中国文化,没学过中文的人也有很多途径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所以,我是会尽量让他接触中文、想法让他觉得中文有意思。如果他执意不学,我是不准备强迫他的,要怪只怪我本事不够大,没能引起他对中文的兴趣。

  关于帮助孩子理解规则

  有一次一个妈妈说我不明戏,妈妈们来论坛是要交流可操作的经验的,谁爱听我那一套一套的理论?问题是,我有多少可操作的经验呢?我儿子才两岁半呀。说到教育孩子理解规则,就更谈不上经验了,因为我儿子特点之一就是特别懂事,极少闹。就说两岁这个反抗期吧,我读了那么多文章,想好了对付方法,儿子却总共在两岁前后闹过两次。所以我也没机会积累经验。那么我就说说我看到的一些事和我的一些想法,这些都是关于小小孩的事情,对大孩子应该怎样,还是问论坛里大孩子的妈妈吧。欢迎其他妈妈们把自己的好经验贴上来。

  先说说我在儿子幼儿园看到的事情。他们班上的老师除了极端情况之外(比如谁打了人),从不对小朋友说NO。她们的原则是让小朋友从观察别人、从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行为准则,老师的作用是引导。

  故事一:娃娃正式入园之前我带他去”观摩”,他拿的一件玩具是一个三岁女孩想玩的,娃娃先拿到,于是女孩大哭起来。老师也没有让娃娃把玩具拿出来,也没有跟女孩说要让着娃娃,而是温言跟女孩说:不要哭,咱们一起想想,一件玩具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后来娃娃把玩具递给那女孩但她还是哭,老师仍然温言说:你看,娃娃是想跟你商量着办的,他给你玩具,你却没有表示,光是哭,你把他也搞糊涂了,你看他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样过了一会儿,女孩不哭了,自己想了一会儿,来问娃娃:你玩完了给我好吗?

  故事二:娃娃每早到幼儿园必要先在院子里骑自行车。有一次四、五个孩子排着队骑,最前面的在原地发愣把后面的都堵住了。娃娃心急地大喊”GO,GO,GO”,(另外一个小女孩过来很温柔地捂娃娃的嘴不让他喊)。老师仍然不告诉谁应该怎么办,只是过来跟娃娃说:你是要去某某地方吗?从这里到那里可以怎么走?娃娃想了想,不叫了,把小车从石板路上揪到路边的土地上,绕过挡路的小朋友走了。

  故事三:娃娃坐在小推车里大叫他的朋友A来推他,A还没跑到,B跑到了推起娃娃就跑。娃娃当然无所谓,谁推都行,A就大哭起来。老师仍然是先让A不哭,然后跟A和B商量:娃娃是叫的A,但是B先跑到,所以说不清谁有优先权,应该怎么办呢?A和B一开始都要推,商量了一会儿,同意老师的提议一人推一圈,但又为谁先推第一圈争执不下。又商量了一会儿,俩人同意一人推一个把手,一起推。

  我想,孩子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时间长了,自然会体会到与人相处时一些做法背后的为什么,这就比我们做父母的给孩子立一些孩子口服心不服的规矩要好多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孩子自己体会规则,培养他的能力,使他将来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能够随机应变对付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当然,父母不给孩子立规矩是不可能的,但我想从小要给孩子讲道理,从孩子听得懂话就开始,当然,讲的道理得是孩子能够理解的,否则就白费力气了。孩子越大,就越要跟孩子商量着办。宁宾妈以前还说过,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才讲道理,平时都要讲。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我们也是平时常常给娃娃解释周围的事情:从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上班,到垃圾车怎么收垃圾,到邻居哥哥为什么要遛狗,到雨和雪是从哪里来的,见到的东西随口讲给他。认识儿子的人,都觉得他好象什么事都明白,也许跟我们的做法有关?(谁知道呢。)我们觉得这样他才能日积月累地知道这世界是怎么回事,这样在他闹的时候再讲道理,有了平时的基础,就容易多了。不过我儿子极少闹,所以我也并不知道我们的做法是否有效,供大家参考吧。

  谢谢张教授还留着我两年以前的帖,看看以前的旧帖,发现以前的自己竟然有着那么多彷徨。孩子出生之际,面对孩子我虽然感觉到无比爱意,却也感到紧张、茫然,感到自己力不从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给孩子一切自己想给他的东西,感到孩子的到来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翻天覆地。如今孩子三岁,日子就是在琐事与琐事之间飞快地过了,停下来细想,才发现就在不经意之间,生活重新变得安宁平和,我的紧张焦虑也变成了自信,变成了从对孩子的爱那里得到无比的享受。从对孩子满心爱意却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到慢慢体会到:爱是付出,却不是”牺牲”;爱是幸福,是不要求回报却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回报;爱是不迷失,是再爱孩子也要知道他是他,我是我;爱不是空洞的一个字,也不仅仅是是抱孩子亲孩子、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爱是理解孩子一如理解自己,尊重孩子一如尊重所有的人,是帮助孩子走他要走的路。

  爱是付出。孩子的来临迫使妈妈改变自己的生活,很多变化倒不是刻意作出,而是很自然地发生。对孩子的付出,我是从怀孕之始就开始了。当时,我特意去问过医生能否继续攀岩,医生认为没有问题,可是我到怀孕四个月的时候自己决定停了。为什么呢?因为每次去体育馆训练的时候,只要身体离地三米以上,心里就开始紧张,万一摔了,胎儿会不会受到过大震动?於是手脚就不敢动。这样攀岩还有什么意思呢?干脆就停了。这是为了孩子,我的生活中第一个重大改变。孩子出生之后就更不必说了,哪一件事没有妈妈的心血?特别是我们没有老人帮忙一切要靠自己。以前我在合唱团里唱歌,现在呢,独自开车出门的时候放一盘贝多芬或威尔第,关紧车窗跟着吼一阵;以前我喜欢到野外露营,可是臭小子死活不进帐篷(因为”人是住在房子里的”);去爬山,娃娃走不动就要抱着走,每次回来都下决心再不去了;以前周末在鸟语花香之下读书,现在趁孩子睡了赶紧做家务、买东西;以前看电影、看电视、与朋友一起聚会,现在都拉倒了……儿子出生之后我连买衣服的时间和兴致都没有了,偶而去一次时装店,常常不由自主地在童装部从头转到尾。

  可是,人都是每天有24小时的,没有时间干什么事,不过是这事与其他事比起来不重要罢了。放弃自己以前的爱好而把时间花在儿子身上,也只是因为我从这里得到更大的快乐,干自己喜欢的事不如干儿子喜欢的事,自己快乐不如让儿子快乐而已。穷人家的妈妈让孩子多吃一口,也是因为孩子吃比妈妈吃会让妈妈有更大的满足。所以,爱不是”牺牲”,爱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为了自己的心而作的付出。认识一位长辈,为了孩子到了不尽情理的地步,明明经济条件不差,却连一个鸡蛋也舍不得吃。可是呢,孩子一有”错误”一”不孝顺”,就历数自己的功劳:”我为了你们……,你们却还……”。这不是真正的爱,这是交易。真正的爱也并不是没有回报。先不说孩子对妈妈的爱是多么美好,就说我从孩子那里找到了多少平凡的乐趣,重新学会欣赏多少已经在俗事中被遗忘的东西吧。我在孩子出生之前最后一次画画,也许是大学里了,可是有一天,娃娃拣回来一块平整光滑的石头,我想了想,拿出水彩把它变成蓝天白云下鲜花开放的草原。娃娃又惊又喜,而我也重新想起,艺术的快乐可以来自给自己画一张书签给朋友画一张生日卡。跟娃娃一起把他心爱的纪念品──第一次坐火车看电影的票,住过的旅馆的明信片,小朋友送的生日卡,来幼儿园”访问”的消防队员给娃娃的名片──贴到剪贴本里,就象是重新经历了娃娃的成长、妈妈和娃娃一起成长的时光。看着孩子为一棵草、一条蚯蚓、一块饼干而兴奋,妈妈会深深体会到:与所爱的人一起在精彩的世界里享受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胜过一切名与利。

  爱也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再爱孩子,他也是独立的人,除了与妈妈在一起,他也有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意志,妈妈永远不应该让自己去左右孩子的生活。同样,妈妈也是独立的人,也永远不应该让孩子左右自己的生活。我没有因为有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只是工作起来更加有效率;我没有放弃很多业余爱好,听音乐、读书、旅游,一如既往,而且因为做了妈妈,还更加投入公益事业,也为别人的孩子做事。以前的工作狂,现在变得爱好越来越多,绘画、雕塑、弹琴,我都想学。正是因为有了孩子,生命才变得更多彩世界才变得更美好,妈妈实现自我价值的心情才更迫切。我的网名为为什么是everest?因为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我的一个梦想。有了孩子,再不想了,那么危险的事,不干。但是,我不会停止攀登的,是我心里的珠穆朗玛峰: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好女儿、好朋友、好同事、好人,享受爱与被爱,享受生活与世界。

  儿子三岁了,从过去那个糊里糊涂的小东西变成了有自己的意愿、自己的习惯与性格、自己的朋友与世界的小人儿。以前好哄好说话,而现在妈妈说什么他却有一大堆反对的理由。以前要玩什么要做什么妈妈还有些决定权,现在却自己说了算。将来,如果儿子选择的道路是妈妈所喜欢的,妈妈为儿子喝采;如果妈妈没有本事让儿子学会洞察与判断,儿子执意要做妈妈不喜欢的事,妈妈也会静静地等着,如果儿子吃了亏回来,安慰他理解他鼓励他以后做更好的选择。不管怎样,妈妈永远不会替儿子选择生活,但是妈妈永远是儿子背后坚实温暖的臂弯。

  这就是儿子三岁之际妈妈的心情,为了自己的心而写。

  娃娃现在三岁,在幼儿园里非常开心,有很多好朋友,他有病的时候让他在家里,他都不干。以前不会跟成年人交往的问题,也已经没有了,现在很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但是他最近以来很频繁地跟我们说他想谁谁了、想跟谁玩了。比如说,他说他喜欢幼儿园的朋友,要请他们来家里玩,我们就请了;他说想他上幼儿园以前带他的阿姨和婆婆,所以每一、两个月我会带他回去看望一次;他说想那个阿姨家跟他最亲近的的那个小朋友,我们也有时请那个小朋友来玩;他也在电话里告诉姥姥和姥爷”我想你们了,你们以后再来看我,我也要去北京看你们”等等;班上一个老师生孩子休产假去了,娃娃也说想她。有了喜欢的书、玩具,他要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甚至在大街上告诉跟他打招呼的陌生人他有新鞋、新玩具,等等。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冷清?不象在国内,周末孩子回奶奶家姥姥家、有七大姑八大姨宠着、有表兄弟姐妹玩着。我们在美国没有亲戚。另外,大家都是独门独院住着,来往不多,不象国内那样一个大院或一栋楼的孩子串来串去地玩。我们的朋友中有孩子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娃娃周末主要是跟爸爸妈妈一起,我们一般都带他出去玩(当然也包括到公园里跟小朋友玩),周末两天安排得满满的,如果忙,会请中学生来陪娃娃玩。

  我的问题就是:娃娃现在似乎非常渴望与人交往,这也许是因为他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我又担心这是因为他寂寞,因为他确实没有一个住得近、随时想见就能见到的朋友。我小时候,就是跟院里孩子野跑长大的,不能体会象娃娃这样生活环境的孩子是否会觉得寂寞。从我说的这些事情看,您觉得哪一种更为可能?

  everest:这是儿童交往的一个发展过程

  您好。这是孩子交往的一个发展阶段,儿童交往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交往阶段、主动交往阶段、探索(创造)交往阶段。成人的交往也是这样,举个例子,你到一个新的单位,一个人也不认识,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被动交往,如果你的交往能力一直很差,你可能大部分一直停留在被动阶段。如果你的交往能力很好,很快就进入主动交往,你会主动去的认识你周围的人,和他们发展关系。当你和周围的人熟悉后,你是否就会停留在在这个水平?大部分人如此,但是有少数人会积极去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当然动机因人、因事而异,可以是为了友谊,也可以是为了利益,研究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使交往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样的交往,虽然也是主动的,但是更多的带有探索(创造)性。

  看成人的交往水平与交往模式,就可以看到他在青春期以前、儿童时期的交往水平,他达到哪一个交往阶段。很少有儿童与成人达到第三个阶段(水平),只有那些具有领导能力的儿童与成人会达到探索(创造)性水平,绝大部分这样的孩子是在一种近似达尔文的原则下形成更高的交往能力。他的能力越高,他得到的利益(对儿童,得到友谊与关爱也可以视为利益)就越多。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很好的依恋,并且能很好的达到主动交往水平,父母能够给与指导与帮助,使孩子能够达到探索(创造)性的交往阶段(水平)。不然的话,孩子是在一种盲目的摸索下,有的能够达到这种水平,大部分就很困难。这三种交往水平贯穿在人的一生中,就是说,在人的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建立,当然最佳是在3-5岁的阶段。年龄越大,可塑性越差,被动的体验越多。

  你的孩子现在是处在主动交往与探索(创造)交往阶段的过渡阶段,就是说孩子现在尝到他的主动交往给他带来的利益、友谊、关爱,使他感到很兴奋。一种行为使孩子得到利益与快乐,孩子就会反复的去做,一直在他得到新的满足与快乐之前,他不会歇手。他在摸索如何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友谊、关爱。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还谈不上有意识、有目的探索。需要父母在以后发展中给予指导与帮助。

  你的孩子每天都在幼儿园,并且与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关系都很好。所以能够满足孩子在这方面的需求。除了积极帮助、指导孩子的交往外,要使孩子有更多的兴奋点,从你下面的对话中看,你应该帮助孩子阅读,使孩子能够在5岁左右达到基本阅读水平,但是你要考虑是汉语、还是英语阅读,从长远看,如果孩子一直会在美国生活,就必须是发展英语的阅读能力,汉语阅读到英语的阅读能力过关以后再说。

  二十世纪中,心理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自身行为发展的了解达到一个非常的高度,对儿童教育不再是盲目的进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但是,他们极好的逻辑思维习惯,也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惑,他们太逻辑化,不能深刻去理解”中庸”的思想,往往容易走极端。上次讨论的DAMAN的闪卡识字法,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人太复杂,所以我们对儿童教育的实施,不能完全站立在某某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上,仅仅关注在某些方面的发展。虽然我们对儿童有了很多的了解,但是,未知的与已知的相比,已知的可能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更多的强调儿童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类文化的传承的基础之上,就可以避免很多教育的错误。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关于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临床表现可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种。
简单型的特点:1、年龄:半岁至4岁之间,5岁以后少见。 2、发热:一般是由于感冒初的急性发热,惊厥大都发生在体温骤升达到38.5℃至39.5℃时。3、发作形势: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还可表现为双眼凝视、斜视、上翻。4、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无复发,发作后意识恢复正常快。5、脑电图:体温恢复正常后2周,脑电图检查正常。6、家族史:有很明显的家族史。
简单型的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智力、学习、行为均无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步建全,一般不会再发生高热惊厥。
复杂型的特点:年龄>6岁,惊厥发作时体温<38.5℃,发作形势为局限性,抽搐可持续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有重复发作,体温正常2周后脑电图仍异常。预后较差,约有1%~2%可转为癫痫。
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应做以下处理:
1.要镇定,保持安静,禁止给孩子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惊厥严重发生紫绀时,应立即吸氧,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
4.无抗惊厥药时可按压人中、合谷,注意不要太用力,避免损伤皮肤,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5.复杂型惊厥应送医院诊治。
初次高热惊厥以后,约有40%的患儿会复发。复发的危险因素有:
(1)起病岁数小;(2)亲属有高热惊厥或癫痫史;(3)第一次发作就有复杂型高热惊厥的表现。
孩子反复抽搐发作对大脑有很大损害,所以要避免反复惊厥而引起的脑损伤致智力障碍。
(1)尽量避免发热因素。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使孩子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但也应注意气温改变,及时增减衣物, 防止感冒。
(2)注意合理的饮食配置,增强孩子身体素质。
(3)一旦发热要尽快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首先要服用降体温药,目前的降体温药品种很多,在这里推荐阿苯,这种 药的成分是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前者可降温,后者可镇静止痉;并立即给予物理降温,用25%~50%的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时要注意,禁止擦颈后、前胸、脚、颈旁、腋下、腹股沟等有大血管处。药物降温比物理降温法起效慢。
(4)诊断为复杂型的患儿,一定要按时有规律地长期服药,可口服鲁米那3~5毫克/公斤/日,服药期限从最后一次惊厥发作之日算起满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