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园已经两周,我们比较满意童话的平稳,有时候没有变化就是最好的。
但是从周五开始,昨天继续,今天不知道是否会存在,童话总会莫名其妙地发泄一通,哭闹一阵,但是我们不知道原因,而且这种哭闹往往还比较声嘶力竭,让人很担心。昨天又翻看了一下以前的Blog,发现妈妈写着,每天夜里总有一次“无理取闹”,可能彼此有些联系。
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中耳炎复发
-疲劳(因为新环境,所以心理和规律都不一样,两周之后开始体现)
-对父母的依恋,但是我感觉妈妈应该已经表现得很好了,除了周五下午接晚了,周三晚上我们有安排之外,其他时候都是很准时的。我这边,这周稍微忙一点,加了两次班,早上准时走了几次,走的时候童话仍然在睡觉。但是我觉得自己对于童话的影响还没有大到如此的地步。
-和幼儿园的不适应(从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妈妈提供的信息,对于幼儿园还是比较喜欢,只是没有达到其他小朋友家长说的回了家,还要去幼儿园的地步,坦率讲,这种情况我并不赞同,这固然说明幼儿园不错,但是也说明孩子对于家的依恋不太好;不过一个现象是童话有时候会告诉我们,他不喜欢上学,但是多数时候是很爽快的走了,感觉一方面是接受幼儿园,一方面是在适应幼儿园)。
-其他病症,这个我比较担心,不过从体温,到睡眠,都没有给出进一步的信息,嗓子稍微有点不舒服。
-新的敏感期或者是成长?这个倒是有可能。联想到最近饭量比较大,特别是周末,和以前不太一样,难道上了幼儿园饭量还能增长?也有可能是进入到一个新的成长阶段,目前正在储备?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这之前往往童话的脾气不太好,我们分析是因为对于自己能力提高的恐惧,知道自己可以越来越独立,但是下意识又希望得到妈妈继续的照顾,矛盾造成了焦虑。
下一步一个一个排除吧,也和幼儿园做好沟通。
转园已经两周,我们比较满意童话的平稳,有时候没有变化就是最好的。
但是从周五开始,昨天继续,今天不知道是否会存在,童话总会莫名其妙地发泄一通,哭闹一阵,但是我们不知道原因,而且这种哭闹往往还比较声嘶力竭,让人很担心。昨天又翻看了一下以前的Blog,发现妈妈写着,每天夜里总有一次“无理取闹”,可能彼此有些联系。
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中耳炎复发
-疲劳(因为新环境,所以心理和规律都不一样,两周之后开始体现)
-对父母的依恋,但是我感觉妈妈应该已经表现得很好了,除了周五下午接晚了,周三晚上我们有安排之外,其他时候都是很准时的。我这边,这周稍微忙一点,加了两次班,早上准时走了几次,走的时候童话仍然在睡觉。但是我觉得自己对于童话的影响还没有大到如此的地步。
-和幼儿园的不适应(从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妈妈提供的信息,对于幼儿园还是比较喜欢,只是没有达到其他小朋友家长说的回了家,还要去幼儿园的地步,坦率讲,这种情况我并不赞同,这固然说明幼儿园不错,但是也说明孩子对于家的依恋不太好;不过一个现象是童话有时候会告诉我们,他不喜欢上学,但是多数时候是很爽快的走了,感觉一方面是接受幼儿园,一方面是在适应幼儿园)。
-其他病症,这个我比较担心,不过从体温,到睡眠,都没有给出进一步的信息,嗓子稍微有点不舒服。
-新的敏感期或者是成长?这个倒是有可能。联想到最近饭量比较大,特别是周末,和以前不太一样,难道上了幼儿园饭量还能增长?也有可能是进入到一个新的成长阶段,目前正在储备?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这之前往往童话的脾气不太好,我们分析是因为对于自己能力提高的恐惧,知道自己可以越来越独立,但是下意识又希望得到妈妈继续的照顾,矛盾造成了焦虑。
下一步一个一个排除吧,也和幼儿园做好沟通。
老师反映的问题(06-03-11)
童话前面几天的状况都不算是很好,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找茬闹一次,除了有一次是夜里,其他的都是晚上。所以昨天和老师交流了一下,主要是看看他和其他的小朋友有没有冲突。老师反映了几方面的情况:
1. 抢玩具:老师说童话和两个比他大的孩子(宝宝,两岁十一个月和悦悦,两岁八个月)有时候会有冲突,导火索是玩具。有一次童话抢了一个小宝宝的玩具,小宝宝没反抗就给他了,可之后他再也没抢过那个孩子的玩具,可能也觉得没意思。虽然和这两个孩子抢玩具,但是就是这几个孩子喜欢往一起凑。童话最早在学馆里面没有和他月龄相仿的孩子,别人都让着他;后来来了一个比他小两天的妹妹,我见过他抢人家手里的东西,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反抗。目前幼儿园的态度就是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如果解决不了老师帮忙解决。这是个学习交往的过程。这个态度我支持。
2. 依赖性:比如说如果遇到好吃的,就自己吃得很好,否则就不好好吃。中午睡觉的时候需要老师拍着睡,要不就等着。我和老师解释说:因为童话上幼儿园比较早,所以基本上回家之后我都陪着他。在以前的幼儿园里,有个老师专门带着他,所以他可能比较习惯很多事情由大人带着。我们也觉得他逐渐可以独立得做一些事情了,比如在家里里的时候,他最早是要求大人和他一起玩,现在则更多的是要求大人看着他玩。也许等他大一些的时候,会要求他自己独立玩一会儿,比如我们需要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不管怎样,我希望这种过程是渐进的。这点老师也认可,不过我仍然担心会发生一个突变。
3. 害怕:童话会在讲某些故事,看某些动画片或者做游戏的时候突然表现出害怕。比如小兔子乖乖的故事会说害怕大灰狼。在这个具体的事情上,我想他是不想让小兔子被大灰狼吃掉。这可能是表达方式的问题。说到联想上,我们自己从来不会用大灰狼来吓唬他,以前的曹老师应该也不会,但是其他老师我不能肯定。在做某些比较激烈的游戏的时候,童话也会表现出害怕,要求老师陪着。这一点我还没有想好,也许他觉得自己对这件事情没法控制?童话有一度看天线宝宝里面的下雨很害怕,听到钢琴的低音害怕,听大灰狼的故事会害怕。通常我们也就算了,不看就不看,现在他对前两者也不害怕了。恐惧更多源于不了解,等他了解得多了自然就不怕了。也许他说害怕是因为他有点紧张?以前我们躲在窗帘后面等童话爸爸来找的时候,他会很兴奋得说有点怕。
4. 学习特点:老师的评价是如果给他把毛捋顺了,他就学得特别快。要是不感兴趣,他就根本不学。这是情绪化吗?还是他不懂得如何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是普遍的还是特异的?
老师反映的问题(06-03-11)
童话前面几天的状况都不算是很好,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找茬闹一次,除了有一次是夜里,其他的都是晚上。所以昨天和老师交流了一下,主要是看看他和其他的小朋友有没有冲突。老师反映了几方面的情况:
1. 抢玩具:老师说童话和两个比他大的孩子(宝宝,两岁十一个月和悦悦,两岁八个月)有时候会有冲突,导火索是玩具。有一次童话抢了一个小宝宝的玩具,小宝宝没反抗就给他了,可之后他再也没抢过那个孩子的玩具,可能也觉得没意思。虽然和这两个孩子抢玩具,但是就是这几个孩子喜欢往一起凑。童话最早在学馆里面没有和他月龄相仿的孩子,别人都让着他;后来来了一个比他小两天的妹妹,我见过他抢人家手里的东西,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反抗。目前幼儿园的态度就是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如果解决不了老师帮忙解决。这是个学习交往的过程。这个态度我支持。
2. 依赖性:比如说如果遇到好吃的,就自己吃得很好,否则就不好好吃。中午睡觉的时候需要老师拍着睡,要不就等着。我和老师解释说:因为童话上幼儿园比较早,所以基本上回家之后我都陪着他。在以前的幼儿园里,有个老师专门带着他,所以他可能比较习惯很多事情由大人带着。我们也觉得他逐渐可以独立得做一些事情了,比如在家里里的时候,他最早是要求大人和他一起玩,现在则更多的是要求大人看着他玩。也许等他大一些的时候,会要求他自己独立玩一会儿,比如我们需要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不管怎样,我希望这种过程是渐进的。这点老师也认可,不过我仍然担心会发生一个突变。
3. 害怕:童话会在讲某些故事,看某些动画片或者做游戏的时候突然表现出害怕。比如小兔子乖乖的故事会说害怕大灰狼。在这个具体的事情上,我想他是不想让小兔子被大灰狼吃掉。这可能是表达方式的问题。说到联想上,我们自己从来不会用大灰狼来吓唬他,以前的曹老师应该也不会,但是其他老师我不能肯定。在做某些比较激烈的游戏的时候,童话也会表现出害怕,要求老师陪着。这一点我还没有想好,也许他觉得自己对这件事情没法控制?童话有一度看天线宝宝里面的下雨很害怕,听到钢琴的低音害怕,听大灰狼的故事会害怕。通常我们也就算了,不看就不看,现在他对前两者也不害怕了。恐惧更多源于不了解,等他了解得多了自然就不怕了。也许他说害怕是因为他有点紧张?以前我们躲在窗帘后面等童话爸爸来找的时候,他会很兴奋得说有点怕。
4. 学习特点:老师的评价是如果给他把毛捋顺了,他就学得特别快。要是不感兴趣,他就根本不学。这是情绪化吗?还是他不懂得如何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是普遍的还是特异的?
家长会(06-03-08)
今天去开家长会,主要内容集中在新学期的课程设置上。童话这个年龄段的重点课程是奥尔夫音乐,特色课程是涂鸦。每个年龄段每种课程都设置了评价体系,这个让我有点担心老师会形成压力从而转嫁到孩子身上。而大孩子的家长则担心孩子接受的知识太少,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办教育不易,说到最后很大一部份精力都是在和家长沟通。
会的最后谈到了幼小衔接问题,不由得让我对小学的状况产生了无比的担忧。教育任重道远呀,我们能够选择幼儿园,却不能够选择小学。那么家庭在孩子被送到应试教育的流水线上时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
家长会(06-03-08)
今天去开家长会,主要内容集中在新学期的课程设置上。童话这个年龄段的重点课程是奥尔夫音乐,特色课程是涂鸦。每个年龄段每种课程都设置了评价体系,这个让我有点担心老师会形成压力从而转嫁到孩子身上。而大孩子的家长则担心孩子接受的知识太少,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办教育不易,说到最后很大一部份精力都是在和家长沟通。
会的最后谈到了幼小衔接问题,不由得让我对小学的状况产生了无比的担忧。教育任重道远呀,我们能够选择幼儿园,却不能够选择小学。那么家庭在孩子被送到应试教育的流水线上时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
breakback mountain(06-03-08)
A feeling that hard to tell.
Two cowboys engaged in a homosexual love
The pain of Ennis’s wife
The pressure from the community
The desire of being together
The fear of the consequences
The acceptance of Jack’s mother
And finally, the love that can never come back
And Lee said that the reason why he accepted the film is because he is moved by this American love and the extraordinary style in which the author tells it. When he reached the end of the story, Jack hang Ennie’s shirt and his own on one hanger, he broke into tears.
Love by itself is beautiful, no matter homosexual or heterosexual. What’s more, love is something you need to continuously work on, just like marriage and parenting.
In my heart, how do I judge weather I actually accept something? I will ask myself if that happened on tonghua, can I accept that or at least tolerate that? The answer is: anyway, I have to. Because tonghua will definitely have his own life and he deserves to have the life that make him happy. What I can do is to support him and try to help him out in case of trouble.
From Febrary, I also watched “Desperate Housewives”. The ways that Americans deal with their marital troubles impress me very much. Examples are: Straight forward, Clearness about each other’s baseline, Awareness of mutual rights etc.
breakback mountain(06-03-08)
A feeling that hard to tell.
Two cowboys engaged in a homosexual love
The pain of Ennis’s wife
The pressure from the community
The desire of being together
The fear of the consequences
The acceptance of Jack’s mother
And finally, the love that can never come back
And Lee said that the reason why he accepted the film is because he is moved by this American love and the extraordinary style in which the author tells it. When he reached the end of the story, Jack hang Ennie’s shirt and his own on one hanger, he broke into tears.
Love by itself is beautiful, no matter homosexual or heterosexual. What’s more, love is something you need to continuously work on, just like marriage and parenting.
In my heart, how do I judge weather I actually accept something? I will ask myself if that happened on tonghua, can I accept that or at least tolerate that? The answer is: anyway, I have to. Because tonghua will definitely have his own life and he deserves to have the life that make him happy. What I can do is to support him and try to help him out in case of trouble.
From Febrary, I also watched “Desperate Housewives”. The ways that Americans deal with their marital troubles impress me very much. Examples are: Straight forward, Clearness about each other’s baseline, Awareness of mutual rights etc.
周一,新一轮战斗(06-03-06)
昨天晚上在书房哄童话睡觉,小家伙几点睡着得我不知道,一觉醒来已经11:30了,赶快把小家伙搬到卧室,然后两个人接着一起呼呼。童话早上7:20起床,知道要上幼儿园之后也没说什么,临出门的时候从家里抄了一个洒水壶带上了。
在车上,童话问我:想让妈妈陪我一会儿。我说:哦,妈妈今天上午要上班,因为单位的考勤制度现在严了。妈妈晚上接你的时候陪你玩一会儿,好不好?小人儿半晌没作声,过一会儿之后又开始活分起来了,和我说起话来。老师接过去的时候没有任何问题。是不是已经算是适应了?
突然对幼儿园的状况有一点担心。这个招生季进去的孩子或者有意向的孩子都集中在1岁到2岁之间。可能是因为这个幼儿园在网络上的口碑好,小孩子的家长更多得考虑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大家又反映这里的老师耐心兼有爱心,所以小孩子的家长关注很多。大孩子的家长考虑到幼儿园的规模,未必会选择这里。然而,这是否和幼儿园本身的初衷或者定位相吻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是否会有什么隐患呢?从老师的配置上,能够注意到一些调整,比如小年龄段的孩子老师配置得稍微多一点。这是否是幼儿园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这种调整是否也在更高层次上,比如幼儿园定位?
我觉得自己现在有点不由自主的倾向就是分析幼儿园的情况,这也算是学馆给我留下的后遗症吧。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猜测,童话晚上回家后的表现还是非常好的。如果这算是阴影,那么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消除。
周一,新一轮战斗(06-03-06)
昨天晚上在书房哄童话睡觉,小家伙几点睡着得我不知道,一觉醒来已经11:30了,赶快把小家伙搬到卧室,然后两个人接着一起呼呼。童话早上7:20起床,知道要上幼儿园之后也没说什么,临出门的时候从家里抄了一个洒水壶带上了。
在车上,童话问我:想让妈妈陪我一会儿。我说:哦,妈妈今天上午要上班,因为单位的考勤制度现在严了。妈妈晚上接你的时候陪你玩一会儿,好不好?小人儿半晌没作声,过一会儿之后又开始活分起来了,和我说起话来。老师接过去的时候没有任何问题。是不是已经算是适应了?
突然对幼儿园的状况有一点担心。这个招生季进去的孩子或者有意向的孩子都集中在1岁到2岁之间。可能是因为这个幼儿园在网络上的口碑好,小孩子的家长更多得考虑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大家又反映这里的老师耐心兼有爱心,所以小孩子的家长关注很多。大孩子的家长考虑到幼儿园的规模,未必会选择这里。然而,这是否和幼儿园本身的初衷或者定位相吻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是否会有什么隐患呢?从老师的配置上,能够注意到一些调整,比如小年龄段的孩子老师配置得稍微多一点。这是否是幼儿园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这种调整是否也在更高层次上,比如幼儿园定位?
我觉得自己现在有点不由自主的倾向就是分析幼儿园的情况,这也算是学馆给我留下的后遗症吧。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猜测,童话晚上回家后的表现还是非常好的。如果这算是阴影,那么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