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感受生活

日光性皮炎

从今年4月底,脖子、手臂有时候还有脸部都会出现大量的红斑,厉害的时候很痒,有时候也会逐渐好转,然而总是不断根。熬了两个月没有去看,后来有一天去凤凰岭爬山,回来之后感觉实在不能忍了,很痒,而且有红斑的地方都发烫得难受。去北医三院看了一个老大夫,诊断为日光性皮炎。在这酷暑难耐的夏天,只要一出门都会变得更加厉害,:-(。

在网络上查了一下,得到如下的资料:
1、日光性皮炎易发生于淡肤色人中,长期室内工作突然从事长时间户外工作,尤其是在高原地区,雪山或水面工作的人较易得病,常受日晒者皮色变深,对光的反射及遮挡作用增强,不易致病。引起本病的作用光谱是中波紫外线,亦称晒斑光谱,其作用于皮肤,除日光直射外,约一半是通过大气层散射而来,因此,即使在雾天也可发生,发病情况可因日光强度,曝晒时间及范围大小而不同。
2、夏季6—8月份的10—14点是日光中紫外线照射最为强烈的时间,中波紫外线B是引发日光性皮炎的罪魁祸首,此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应穿长袖长裤(以浅色为佳),戴草帽或打遮阳伞,效果颇佳。加强皮肤营养,平时多食新鲜果蔬,适量吃点脂肪,以保证皮肤的足够弹性,增强皮肤的抗皱活力,维生素C和B12能阻止和减弱对紫外光的敏感,并促进黑色素的消退,且可恢复皮肤的弹性,故夏季应多食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
3、鲜芒果原产于热带地区,现在我国海南省也出产。鲜芒果形如鹅蛋,皮色有黄、有绿、有红,又嫩又甜,营养丰富,喜欢吃的人不少。奇怪的是,有些人吃了几个鲜芒果相隔两三天后,整个面部、颈部、两前臂和手背等暴露部位皮肤弥漫性红肿,且火辣辣刺痛,更有甚者,两眼红肿,不能睁眼,还发生皮肤溃烂、流黄水、奇痒难忍,这就是鲜芒果所致的日光性皮炎。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人吃鲜芒果,但发生日光性皮炎者只是少数。吃芒果引起的日光性皮炎多见于患有支气管哮喘、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人。上述人员食用鲜芒果后,再遭受日光曝晒则发生本病。说明本病的发生是鲜芒果、日光、患者体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文献报道,有些植物含有光敏性物质,例如菠菜、油菜、灰菜、紫云英、马兰头、荠菜、无花果,也包括鲜芒果。所谓光敏性物质,是指善于吸收光线的物质,光敏性物质在光线作用下,能转化成为另一种物质——光化学产物,光化学产物再与皮肤内蛋白质相结合,可成为抗原,抗原能使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发生如上所述的日光性皮炎症状。
鲜芒果日光性皮炎的发生与光线照射有很大关系。紫外线根据其波长不同分为三种,即短波、中波和长波紫外线,其中长波紫外线与日光性皮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自然界规律中,每年四、五、六月份是太阳光中长波紫外线发射量最多的时期,此时期也正是鲜芒果上市季节,所以容易发生日光性皮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每年四、五、六月间,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是太阳光中长波紫外线发射量最多的时刻。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食用含光敏性物质食物后,即使在居室内,接触了透过玻璃的反射光线也会发病。
鲜芒果日光性皮炎首次发病要经过一定的致敏期,一般是食用鲜芒果2到5天后发生,如果是再次发病,致敏期就很短,一般不超过24小时。
所谓过敏性体质是指患者血清中含有大量参与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免疫球蛋白E(IgE),其含量要比正常人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IgE与机体摄入或摄入后转变成的抗原物质相结合,机体就出现一系列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中,有些个体即使食入很少量的光敏性物质,也会发生皮肤上的剧烈反应。
综上所述,鲜芒果日光性皮炎的发生,须有三种因素参与,即含有光敏性物质的鲜芒果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遗传性过敏性体质。得了鲜芒果所致的日光性皮炎患者,除了停食鲜芒果外,大多数患者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轻者可以口服强的松片或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制剂,再联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或扑尔敏片等抗组胺类药;重者需要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再肌肉注射抗组胺类药。治疗时间较长,临床治愈时间平均15天左右,说明鲜芒果日光性皮炎其过敏反应程度是比较严重的,应引起患者和临床医生的注意。该病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皮肤疤痕、皮肤发黑等后遗症。

很是凑巧,我正是在四月底的时候去了趟密云,同时团购了大金煌芒果,在那前后(具体时间记不清楚了)整个脖子开始出现大片红肿。记得五月十日那天也吃过一次芒果,之后就比较厉害。五月底的时候去怀柔,暴晒了一天之后转为严重;而且又一次跟了芒果团,由于第一次的芒果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因此第二次定的比较多,以至于到六月初我的脖子都没有明显的好转。爬完凤凰岭之后更是从脖子蔓延到手臂,而且变得对日光很敏感。最为明显的是前两天的某日和童话爸爸喝了一杯芒果星冰乐,那天还是比较注意防晒的,但是晚间脖子就完蛋了!我很希望这是致敏的原因,如果是这样的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致敏物质应该能够逐渐排出体外,否则从此不仅要随手带着雨伞(这将大大增加丢伞的概率),而且要变成一只整天猫在阴凉处的老鼠了(DD妈妈语)。虽然没有大夫的诊断,不过还是准备试一下。希望不要变成后者~~~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游泳班

童话最近上了一个游泳班,目前课程已经过半。

游泳班是在DD妈妈的召集下组成的,共五个小朋友。教练是新浪”小泳士”的姚教练,虽然只训练了四次,但是童话已经从一开始背漂浮板俱全的全副武装状态变为什么都不带就敢往水里跳(水的深度大概是一米,童话一米一五)以及带着背漂仰泳和狗刨。
目前的第一期学的是仰泳,童话带着背漂在水里扑腾,速度还挺快。因为我自己只能漂着,所以周末我们就互相传授了一下技巧:我教童话如何不带背漂漂在水里面,童话教我如何用脚打水。结果童话学会了漂,而我仍然不能掌握打水的要领。这么一教一学,童话告诉我的一些重要方面,比如屁股不能太往下沉、在我漂在水面上的时候用手势指引我的方向等等,很有点小教练的风范啊~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童话:5-6岁

09年中期汇报

太久没有更新了,以至于标题都不知道咋取了。
这半年生活倒是挺丰富多彩,就是人比较懒,懒得拍照,童话的照片都在别人家的相机里。也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收集回来,因此还是先把我相机里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整理出来。

迪士尼乐园酒店后院的迷宫

翠乐亭的早餐

童话的生活里很少能够接触到迪斯尼的动画片,因此我们没想到他能够在迪士尼乐园玩得那么开心,想来是因为这个小小的世界,真的就是以孩子为中心设计的。这次和表妹一起出去玩,童话非常开心。以至于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们总在不停得上窜下跳——孩子的快乐洋溢在一举一动之中啊~


香港海洋公园的水母馆


香港海洋公园的缆车上


香港海洋公园

海洋公园是周末去的,人山人海,比北京海洋馆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惊叹!其实在海洋馆里只玩了一个项目,只参观了一个水母馆,因为人实在是太多太多太多了,太阳实在是太晒了,大人孩子很快就都累了。


怀柔乡景

偷拍的小动物

怀柔松秀园

假期的时候,找个地方晒晒太阳、打打球、发发呆,其实就挺好的。


零九六一带回来的作品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完全没有负担的节日。早上送童话去的时候,门口站着米妮和米奇,童话惊叹一声说:和香港迪斯尼一样。然后就头也不回得入园了。中午接他的时候,小朋友脖子上挂着活动卡、头上戴着手工的花冠、手腕上套着啪啪圈、两只手里抓着各色玩具,嘴巴里还有棒棒糖。听说老师们还为孩子表演了节目。这幅画是幼儿园给童话做的(每个孩子都有),名字叫做《乱乱的》,多贴切的名字呀!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什么号不能出门?

早上,收到一条短信,是DD妈妈发过来的,问:今天什么号不能出门?
我在发短信的时候童话问我是什么事情,于是解释给他听。
童话说:这是别人和别人的事情,为什么要给我们发短信?
惊诧于孩子的清晰~
举手之劳,帮一下也无妨~

孩子在交往中成长,我也跟着获益匪浅。:-)。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牛年正月里——踢球

去年年底的时候,童话幼儿园买了十几个皮球,从此以后他就非常喜欢拍球和踢球。从任何角度来讲,这都是个性价比很高的运动。于是童话生日的时候就从姥姥那里得到了两个足球。

 
动若狡兔

发球

接球

照片就拍了几张,后来嘛就和他们一起踢球去了;再后来呢,小朋友嫌捡球太累就哭鼻子了;最后哈,我们就一起吃饭去了。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2008秋季学期的作品

年前就拿回家了,一直没时间整理,趁这点功夫,一起放上来吧。感觉小朋友的画风在08年年底有了明显的变化。


无题

无题

草原

无题

我的家

迷宫

足球场

一家

迷宫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童话自己画的小故事

这个小故事很短,很简单,除夕那天我们都在瞎忙乎的时候童话画的,字是我帮他写的。


爸爸和妈妈在家里,宝宝也在家里,宝宝想出去玩。
妈妈说:“我们现在有很急的事,不能出去”。
爸爸说:“太不公平了,我带着你”。
妈妈就很生气:“你总是为宝宝效劳”。
然后爸爸和宝宝就出去了。


爸爸问宝宝:“我们去干嘛呢?”
宝宝说:“我们去清河找姥姥。”
结果清河在装修。
宝宝说:“我们去白帝城吧。”
于是他们就开车到了白帝城,白帝城有好多好玩的。
宝宝说:“我们去那儿吧!”


有梯子,还有玩具屋,还有攀登架,正好适合我,我就上去了。
房子还有个洞洞,孩子可以出去。


爸爸叫宝宝:“宝宝,我们已经到时间了,我们该走了。”
我就从攀爬架上跳下来,我们走啊走啊。
我就晕车了,吐了一会儿。


然后我们就回家了。
妈妈说:“我的心情好多了,我们俩和好吧!”

故事讲完了。

需要表扬童话爸爸的是,最近爸爸和儿子之间的高质量时间增多了,我做饭的时候也能带着孩子在楼下运动运动了。这个趋势很好,他们俩都需要户外运动,一个是为了长身体一个是为了减肥。

不过看到我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郁闷啊。其实我对家务并不是很执着,能凑合就凑合,即便如此每天晚上依然是最忙碌的。:-(,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啊~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拜年了(借花献佛版)

大年初五啦,外面热热闹闹得放着鞭炮和烟花,我也终于有时间爬上来向大家拜年了。

挑出几条写得挺好的短信,恭祝各位关心本博客的朋友牛年快乐:

1. 我对佛许愿:愿您永远快乐。佛说:不行,只能四天。我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佛愣:两天。我笑:黑天白天。佛惊:一天!我笑:生命中的每一天!

2. 您的朋友用七种语言祝阁下春节快乐:

汉语:祝你天天快乐

英语:Happy everyday to you

俄语:买个萝卜切吧切吧炖了吧

日语:锅你得洗哇,碗你得洗哇,盆你得洗哇,统统得快快地洗了哇噻

韩语:空气哇,撒气哇,酷不死哇

…..

3. 感谢过去一年温暖相伴,祝福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Categories
感受生活

夜话兼倾听孩子

上个星期,从星期一到星期四,小朋友心情不好,每天回家以后都要找点事情发脾气,要不就是哼哼唧唧的,我肚子里的火儿真是越烧越旺,被他拱得难受。
星期五晚上,小朋友回来却很高兴,晚上睡觉的时候,搂着小宝儿问:“妈妈注意到你前几天都不太高兴,今天却挺高兴的,发生什么事情了?”

童话(想了好半天):“你老师夸奖爸爸,都不夸奖我”。

妈妈(吃惊得):啊?!是不是我老催你,让你感觉不高兴了?

童话:“嗯,你越催我我越慢。”

妈妈:“那你能不能想一想,我应该用什么办法让你快一点,而且又不催你?”

童话(想了一会儿):“我想出一个主意,你就说:你还要几分钟?”

妈妈:“那你会说几分钟呢?”

童话:“我会说一分钟。”

妈妈(发愁得):“那你要是说三十分钟怎么办呢?”

童话仰天大笑,很得意。

童话又讲了若干个幼儿园的事情,这是其中一个:有一天在幼儿园吃饭,JC说:“肉吃多的就会胖”。TY说:“我吃肉吃得多也不胖”。NN也说:“我吃肉吃得多也不胖”。可是我觉得她(NN)挺胖的。这时候TY说:“我觉得你胖”。JC也说:“我也觉得NN挺胖的”。(其实NN是一个比较结实的小姑娘,算不上胖,比童话多了一点点肉肉。小朋友说话真是直接哈,好在NN还小~)

上个周末家长会,记错时间晚到了40分钟,进去的时候老师讲到了倾听孩子这个话题。有一本小册子叫做《倾听孩子》,薄薄的一本书,大概是06年看的。和其他的育儿书籍不同的是,这本薄薄的书看起来却不太轻松,我感到有很多的信息进入,消化起来需要时间。看完之后确实身体力行得做了一段时间,感觉很好。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主要靠着依恋的基础、惯性、对童话的感觉在做,一直也觉得自己做得还是可以的。突然听到老师讲倾听,心里一动,意识到感到自己很久没有平静得感受童话了。

家长会的后半部分,大家分享了发生在家里的一些小故事,遇到的问题等等,听着一些曾经困扰我的问题被家长们提起,发现原来童话已经是班上最大的孩子之一了。

回到家里,微微得调节和童话之间的互动,主要是心态的调整。放下急躁,平静得和童话在一起的时候,却发现沟通不需要语言。当我和童话到幼儿园,我们手拉着手向教室走去的时候,他会抬起头给我一个灿烂的微笑,我也回他一个微笑,感情在我们之间流动,是一种淡淡的踏实的感觉,很好。:-).

Categori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关于规则(四):掀起你的盖头来

转自与爱同在 的博客

谈到规则,不同的妈妈会有不同的第一反应,和我一样从小家教森严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会在内心或行动上不断挑战着外部的规则,因此当我们居然成了“带领孩子学习规则的人”的时候,难免对“规则”抱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心态。有的妈妈则对规则没有那种天生的抗拒心理,但如何执行规则,又让她们充满疑惑。

纪律与惩罚   规则与约束   规则与权威

当这些词语连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开始怜惜起那些稚嫩天真的小人儿,为他们脆弱的自由感到担心,自己内心里面的那个小孩儿也再一次体会到压抑与怒气?

让我们重新对焦,这一次我们看到的是:

秩序与和谐   规则与合作   自律与体谅

第一次我们用的滤镜是专业级别,即使我们只拿来给小孩用,也需要配置齐全,它的尺度很多,有“严父”,“慈母”,或者反过来:“慈父”,“严母”,“懂事的小孩”,“逆反的小孩”,“老师”,“学生”,“长辈”,“亲戚”,“邻居”,“外人”……

而第二次我们用的滤镜是傻瓜级的,它就一个尺度:“人”。

小孩子是人,刚刚迈步,学习成为人的小生命;父母是人,站在生命中途的交叉路口,满怀期待与责任,又往往不知所措;爷爷奶奶是人,因岁月而自信,也因岁月而脆弱;老师是人,一肩担起育人的权威角色,又同样有着成长途中困惑与压力。我们都是同样的人,我们只是需要温暖,会犯错误的不完善的人,但我们也是有能力去学习接受爱也给予爱的人。

规则的背后,是对人的尊重,因为了解并接纳对方,不管他是谁,都和我,是一样的人,因此,我尊重他,就像他尊重我一样;我等待,就像他耐心地等待一样;我不打扰他,就像他珍爱地对我,不会打扰我一样;我对他说“对不起”,就像他重视我的感受,对我说“对不起”一样。遵守规则的能力,也是自爱的能力,为自己的成长和生活负责任的能力。

然而,人们往往只传承下来教化所需的表面而具象化的“家规”,“校规”……,忘记了,或者不再能深入地去体会它们背后的,深藏在每个人内心的,相通的真理。一旦站在角色化的角度,维护权威和维护规则本身的需要,往往就让学习规则的道路变得阴云密布,甚至让规则本身变了味儿。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种种潜规则,伪规则,我们甚至也常常滥用权威,发布一些临时规则,或者以规则之名,发泄自己的怒气。

当你试图建立规则,维护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来想想,我是在引入一项以尊重人的成长和需要为目的的规则吗?是在让孩子建立为自己负责任的能力吗?他准备好了吗?还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威,维护一项约定俗成的“伪规则”?这项规则我会要求自己遵守吗?我有能力遵守吗? 我能和孩子一起学习遵守吗?

当我们把自己从“为人父母”的角色权威中释放出来的时候,会感到轻松了许多,但立刻,对自己的要求会变得从未有过的迫切。

“关系在一开始的时候,是物对物的关系,先是母子模式,然后扩大到父子,接下来是兄弟姐妹。”也包括“祖孙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当我们套上“角色”的时候,就是把自己也把对方当作了物化的对象。“亲密的目标是跳脱这些这些物化的情形,练习人对人的关系,在熟悉的家庭情景中开始学习从物化转移到人性,丢掉角色和心墙,以发现父母和手足的原貌!“(《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我们谦卑地体认到,我们不过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人,我们看起来是规则制定者和权威,其实我们也只是学习规则的人。我们练习对待他的方式,正是他将习得的对待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

孩子和我们,在家庭中学习规则的关系,更像是彼此的“陪练”。我们一起学习和实践,真正的人对人的关系。

当我们要求孩子保持他房间的整齐,玩具归位的时候,首先自己练习保持家庭的整齐,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让孩子体会到整洁有序的美感和环境的舒适,同时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提供有序分类收纳的环境,让孩子有能力有乐趣去按他天性中的秩序感行事。

当孩子在跟弟弟争抢玩具,打了弟弟时,不是大喊规则,“不能打人”,而是和孩子一起讨论所发生的情景,了解并接纳彼此的感受,和孩子一起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

当我们希望孩子午睡,因为认为孩子需要午睡,尤其是自己中午困倦得紧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的生物钟与自己的不同,他不午睡下午同样精神百倍时,接受孩子与自己的不同,要求孩子在不打扰自己休息的前提下,自己安排中午的活动,而让“必须午睡”这条规则作废了的时候,我们和孩子能更轻松愉快地相处,并学习到体谅接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

当我们与孩子分享自己真实的感受,不再惧怕暴露自己的脆弱,放弃自己的完美形象的时候,当我们带领孩子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体会的时候,当我们把自己的权威和遵守规则的同一性分离开的时候,孩子理解规则,遵守规则的能力会增加,他们将能学会体谅父母,长辈,老师的辛苦与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服从权威。

规则提供保护,也造成束缚。跨越了自省,体谅,共情而抽离出来的规则,提供了人际相处的技巧,小孩子可以借此学习为他人考虑,与他人友好共处,但当我们只停留在规则上,依靠规则来约束孩子行为的时候,我们和孩子就会失去对他人的敏感度。规则应该是指导方针,不能取代与别人互动时的觉察和回应。

礼貌,其实是一种柔性的人际相处规则,我们如果只是要求孩子有礼貌,尊敬师长,见人打招呼,而不是发自内心地,用来自心灵的态度,尊重他人,让孩子体会到尊重,我们对待彼此的基础,那么孩子即使做到了问好,也可能只是表面工夫。

孩子的确需要知道如何行事,这会让他们更安心,有信心,也更幸福,然而,我们需要告诉他们,示范给他们的,是我们从内心深处认同的,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所应该做的,而这一切,我们也需要重新去面对和学习。